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803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1:34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冷媒盘管、自由冷却盘管、风机、蒸发器及管道,所述冷媒盘管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自由冷却盘管可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自由冷却盘管具有相对于冷媒盘管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管道连接所述蒸发器与自由冷却盘管。本申请中,在自由冷却模式下,自由冷却盘管位于第一位置,能够有效地与气流进行热交换;在机械制冷模式下,自由冷却盘管位于第二位置,不会影响冷媒盘管与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a fixed bracket, a refrigerant coil, a free cooling coil, a fan, an evaporator and a pipeline, which is mounted on the fixed bracket; the free cooling coil is movably connected to the fixed bracket, and the free cooling coil has a first position and a second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refrigerant coil; the fan is mounted on the fixed bracket. The evaporator is mounted on the fixed bracket, and the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vaporator and the free cooling coil. In this application, in the free cooling mode, the free cooling coil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posi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exchange heat with the air flow; in the mechanical refrigeration mode, the free cooling coil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position, which will not affect the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refrigerant coil and the air flow, thereby improving the refrig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空调系统的制冷模式通常包括机械制冷模式和自由冷却模式。在自由冷却模式下,风机启动后自由冷却盘管参与换热,有利于降低系统的能耗;在机械制冷模式下,压缩机开始工作,风机启动后冷媒盘管进行换热,自由冷却盘管不参与换热,但却对气流造成一定的阻碍,从而影响换热,降低了系统的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制冷效率的空调系统。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冷媒盘管、自由冷却盘管、风机、蒸发器及管道,所述冷媒盘管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自由冷却盘管可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自由冷却盘管具有相对于冷媒盘管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管道连接所述蒸发器与自由冷却盘管。进一步的,所述自由冷却盘管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进一步的,所述自由冷却盘管位于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冷媒盘管至少部分层叠。进一步的,所述自由冷却盘管位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冷媒盘管的夹角为锐角。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限位元件及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第一限位元件将自由冷却盘管限制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元件将自由冷却盘管限制于第二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包括进液管、出液管、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进液管与自由冷却盘管的入口,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出液管与自由冷却盘管的出口。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出液管与第二连接管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均为软管。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多个风机、多个冷媒盘管及多个自由冷却盘管,所述一个风机对应至少两个冷媒盘管及至少两个自由冷却盘管,所述管道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管及多个第二连接管。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为双速风机或变频风机。本申请中,在自由冷却模式下,自由冷却盘管位于第一位置,自由冷却盘管与冷媒盘管能够有效地与气流进行热交换;在机械制冷模式下,自由冷却盘管位于第二位置,不会影响冷媒盘管与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申请空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空调系统通常用来调节室内温度,通常包括有室内机和室外机二部分,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风机等元件,室内机包括风机、蒸发器和/或过滤器。室外机通常位于大楼屋顶,或者建筑物周围的地面上。通过风机进行空气循环,促使换热器与环境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请结合图1及图2,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固定支架1、冷媒盘管2、自由冷却盘管3、风机4、蒸发器5及管道6,当然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组件等,本申请中不再一一细述。所述冷媒盘管2、自由冷却盘管3、蒸发器5安装于固定支架内,所述风机4安装于固定支架上部,所述管道6连接蒸发器与冷媒盘管2、自由冷却盘管3(图中连接冷媒盘管的部分未图示)。所述风机用于产生气流,气流自固定支架的入口进入,流经冷媒盘管2、自由冷却盘管3时(或仅流经冷媒盘管2)进行热量交换,并由风机导出固定支架1。一组风机6(一般为一或两个风机)对应两个冷媒盘管2及两个自由冷却盘管3,两个冷媒盘管2呈V字形排列,两个冷媒盘管2位于两个自由冷却盘管3之间,本实施例中包括三组这样的换热系统(即三组风机、六个冷媒盘管及六个自由冷却盘管)。在其他实施例中,一组风机6也可对应多个冷媒盘管2及多个自由冷却盘管3。所述自由冷却盘管3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支架1,可选的,自由冷却盘管3通过轴11相对于固定支架1转动,轴11可固定于自由冷却盘管3,也可固定于固定支架1。自由冷却盘管3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支架1,至少可在第一位置(图1所示)和第二位置(图2所示)之间切换。在其他实施例中,如空间允许,还可将自动冷却盘管3设置为能够相对冷媒盘管2滑动。综上,自由冷却盘管3可动地连接于固定支架1,而实现相对冷媒盘管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切换。所述自由冷却盘管3位于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冷媒盘管2至少部分层叠,本实施中为完全重叠;所述自由冷却盘管3位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冷媒盘管2的夹角为锐角,从而使自由冷却盘管远离气流通道,避免。所述固定支架1还包括第一限位元件14及第二限位元件15,所述第一限位元件安装于盘管支撑部13,所述第二限位元件15安装于固定支架的横梁11,所述盘管支撑部13由所述横梁11支撑,且对自由冷却盘管3及冷媒盘管2进行支撑。第一限位元件14及第二限位元件15均是可动的,在自由冷却盘管3运动到对应的位置后移动,从而将自由冷却盘管3限制在不同的位置。当空调系统处于自由冷却模式时(此时自由冷却盘管参与换热),自由冷却盘管3位于第一位置(此时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未图示),气流(图1中以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经过自由冷却盘管3及冷媒盘管2时进行换热,之后经风机4流出;当空调系统处于机械制冷模式时(此时自由冷却盘管不参与换热),自由冷却盘管3位于第二位置,气流(图2中以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经过冷媒盘管2时进行换热,之后经风机流出。由于自由冷却盘管3位于第二位置,不会对气流造成阻碍,减小风阻,不会影响风机4的功率。所述风机4为双速风机或变频风机,自由冷却模式下,风机4采用三角形接法或利用高频提高风速,机械制冷模式下,风机4采用星形接法或利用低频降低风速,从而获得能耗与功效的平衡。所述管道6用于为工作流体提供流动的路径,工作液体例如为水、乙二醇等。所述管道6包括进液管61、出液管62、第一连接管63及第二连接管64,管道中还可设置第一阀门71、第二阀门72,用于控制工作流体的流速或流向。所述第一连接管63连接进液管61与自由冷却盘管3的入口(可理解为与进液管61连接的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管64连接出液管62与自由冷却盘管的出口(可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冷媒盘管(2),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自由冷却盘管(3),可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1),所述自由冷却盘管(3)具有相对于冷媒盘管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风机(4),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蒸发器(5),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管道(6),连接所述蒸发器(5)与自由冷却盘管(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冷媒盘管(2),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自由冷却盘管(3),可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1),所述自由冷却盘管(3)具有相对于冷媒盘管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风机(4),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蒸发器(5),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管道(6),连接所述蒸发器(5)与自由冷却盘管(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冷却盘管(3)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冷却盘管(3)位于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冷媒盘管(2)至少部分层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冷却盘管(3)位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冷媒盘管(2)的夹角为锐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限位元件(14)及第二限位元件(15),所述第一限位元件(14)将自由冷却盘管(3)限制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元件(15)将自由冷却盘管(3)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红桃龙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