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送流体的软管及饮用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87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0:55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输送流体的软管及饮用水管,该软管包括:带有管腔的管体;所述管腔的内壁和/或所述管体的外壁至少有部分设有凸筋,且所述凸筋从所述管体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申请的软管的管体的管腔内设有凸筋,因此当其内接连接管头时,由于凸筋可在管体的弹性作用下,与连接管头的外壁紧密连接,从而增大管体与连接管头之间的摩擦力,克服了管体与连接管头之间因存在缝隙易造成管体与连接管头之间连接不紧密的缺陷,并且,无须通过卡紧机构即可方便的将管体与连接管头连接在一起,并防止管体在流体的冲击下出现脱离连接管头或松懈的现象。

A hose and drinking water pipe for conveying fluid

The purpose of this application is to provide a hose and drinking water pipe for conveying fluid, which includes a tube body with a lumen, a convex rib at least partial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umen and/or the outer wall of the tube body, and the convex rib extends from one end of the tube body to the other end.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due to the convex ribs in the lumen of the hose body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when connecting the pipe head internally, the convex ribs can be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pipe head under the elastic action of the pipe body, thereby increasing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pipe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head, and overcoming the causes between the pipe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head. There are gaps which easily lead to the defect th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ipe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head is not close. Moreover, the pipe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head can be easily connected without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pipe body breaking away from the connecting pipe head or loosening under the impact of fluid can be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送流体的软管及饮用水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流体的软管及饮用水管。
技术介绍
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用作电线、电缆、自动化仪表信号的电线电缆保护管和民用淋浴软管,规格从3mm到150mm,以起到保护线路或运输流体的目的。由于软管的应用场景不同,因此使用的规格和材质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软管需要输送流体,因此在软管连接连接管头,如水龙管头,或内接相应的连接管、外接相应的连接管等情形时,需要采用卡紧机构或密封胶带进行连接并进行密封,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流体的冲击较大,通常会使得软管与连接管头脱离连接,此外,即使软管未被脱离连接,也极易在流体的冲击下产生松懈的情况,不利于胶带的缠绕连接和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输送流体的软管及饮用水管,方便其与连接管头的连接,防止在使用时出现脱离连接管头或松懈的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流体的软管,包括:带有管腔的管体;所述管腔的内壁和/或所述管体的外壁至少有部分设有凸筋,且所述凸筋从所述管体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筋为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凸起形成的条状筋。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筋从所述管体的进口端沿所述管腔的内壁延伸至所述管腔的出口端。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筋为多个,且以所述管腔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所述管体上。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各凸筋沿所管体的周向等距分布。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筋的数量为偶数条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筋的数量为二条至十条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筋的数量为八条。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筋从所述管腔的一端呈螺旋形分布在所述管体上并朝向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延伸。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筋的厚度为0.01mm~5mm。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凸筋的宽度为0.01mm~5mm。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管腔的内壁和所述管体的外壁均分布有所述凸筋。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分布于所述管体的外壁的凸筋和分布于所述管腔的内部的凸筋不处于同一径向截面。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管体的扭力大于或等于1.0N。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管体的硬度为65度~95度。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管体的材质为TPV、TPE、PVC、EPDN、PB、PEX、PP、PE、POE、POP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饮用水管,包括上述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软管的管体的管腔内设有凸筋,因此当其内接连接管头时,由于凸筋可在管体的弹性作用下,与连接管头的外壁紧密连接,从而增大管体与连接管头之间的摩擦力,克服了管体与连接管头之间因存在缝隙易造成管体与连接管头之间连接不紧密的缺陷,并且,无须通过卡紧机构即可方便的将管体与连接管头连接在一起,并防止管体在流体的冲击下出现脱离连接管头或松懈的现象。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管体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图2: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管体的轴向截面示意图;图3: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管体的径向截面示意图;图4: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凸筋在管体内延伸的一种状态示意图;图5: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凸筋在管体内延伸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图6: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管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管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管体-1;管腔-2;凸筋-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实施例一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流体的软管,如图1所示,包括带有管腔2的管体1,并且,管腔2的内壁至少有部分设有凸筋3,且凸筋3从管体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通过上述内容可知,由于该管体1的管腔2内设有凸筋3,因此当其内接连接管头时,由于凸筋3可在管体1的弹性作用下,与连接管头(图中未标示)的外壁紧密连接,从而增大管体1与连接管头之间的摩擦力,克服了管体1与连接管头之间因存在缝隙易造成管体1与连接管头之间连接不紧密的缺陷,并且,无须通过卡紧机构即可方便的将管体1与连接管头连接在一起,并防止管体1在流体的冲击下出现脱离连接管头或松懈的现象。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凸筋3可以为沿管体1的轴向凸起形成的条状筋,以通过条状筋增大管体1与连接管头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通过条状筋周边的剩余空间对流体起到导流的作用,减小条状筋自身所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地,上述凸筋3可以从管体1的进口端沿管腔2的内壁延伸至管腔2的出口端。以方便模具的制造和管体1在实际应用中的切割和组装使用。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凸筋3也可以从管体1的进口端沿管腔2的内壁延伸至设定的距离,如1cm、2cm、3cm、4cm、5cm、6cm、7cm、8cm、9cm、10cm等设定的距离,以满足实际的连接需求,而本实施例对于凸筋3是从管体1的进口端沿管腔2的内壁延伸至管腔2的出口端还是从管体1的进口端沿管腔2的内壁延伸至设定的距离不作具体的限定和说明。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凸筋3为多个,且以管腔2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管体1上。以增大管体1与连接管头之间的摩擦力,且使得管体1的周向均可因凸筋3产生的摩擦力而受到约束,同时由于管体1受到的摩擦力分布较为均匀,因此在使用时更加不易出现脱离连接管头或松懈的现象。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为了确保管体1的周向所受的摩擦力分布更为均匀,上述各凸筋3沿所管体1的周向等距分布。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凸筋3的数量为偶数条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以在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同时,使得管体1的受力分布较为理想,且防松懈和脱落的使用效果较佳。有利地,在本实施例中,凸筋3的数量优选为两条至十条中任意一条,以满足实际的设计和生产需求。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凸筋3的数量优选为八条,以使得管体1的防松懈和脱落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并且仅以为例作说明。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上述凸筋3的厚度可以为0.01mm~5mm。以在保证凸筋3在管体1弹性作用下与连接管头保有设定的摩擦力的作用下,防止因凸筋3的厚度过大而导致管体1与连接管头之间的缝隙过大而出现外溢的现象,不利于其密封。并且,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上述凸筋3的宽度可以为0.01mm~5mm。以在保证凸筋3在管体1弹性作用下与连接管头保有设定的摩擦力的作用下,降低凸筋3的体积在管体1管腔2内的占比。另外,进一步作为优选地,管体1的扭力可以大于或等于1.0N,以保证管体1的扭曲性和抗爆性能能够满足使用的需求。并且,进一步作为优选地,管体1的硬度可以为65度~95度,以进一步保证管体1的扭曲性和抗爆性更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管体1的材质可以为TPV(ThermoplasticVulcanizate,热塑性硫化橡胶)、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PVC(Polyvinylchloride,氯乙烯单体)、EPDN(Ethy-lene-Propylene-DieneM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送流体的软管,包括:带有管腔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的内壁和/或所述管体的外壁至少有部分设有凸筋,且所述凸筋从所述管体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流体的软管,包括:带有管腔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的内壁和/或所述管体的外壁至少有部分设有凸筋,且所述凸筋从所述管体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为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凸起形成的条状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从所述管体的进口端延伸至所述软管的出口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为多个,且以所述管腔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所述软管上;各凸筋沿所管体的周向等距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数量为偶数条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数量为二条至十条中的任意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从所述管体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继刚晏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日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