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卡方法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127820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0:4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绑卡方法及终端,涉及移动支付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在首次绑卡或更换终端后绑卡过程中操作均比较繁琐,绑卡效率较低的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绑卡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显示第一界面,该第一界面显示有与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至少两个银行卡。从该至少两个银行卡中确定待验证银行卡以及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显示第二界面,该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输入待验证银行卡的验证信息。向服务器发送该验证信息以请求服务器在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所述终端下发每个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以完成绑定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

Binding method and terminal

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card binding method and a termina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bile pay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such as complicated operation and low efficiency of card binding in the process of first binding or replacing terminals. The card binding method disclos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is applied to a terminal. The method includes: displaying a first interface which displays at least two bank cards associated with the account currently logged in by the electronic wallet APP. The bank card to be verified and at least one bank card to be bound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at least two bank cards. Displays the second interface, which is used to prompt the user to enter the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bank card to be verified. Sending the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server requests the server to send the card application and personalized data corresponding to each bank card to be bound to the terminal after the authentication has passed according to the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to complete the binding of at least one bank card to be b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绑卡方法及终端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1227577.6、申请名称为“绑卡方法及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移动支付
,尤其涉及一种绑卡方法及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支付已广泛普及。用户可通过手机等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进行支付。常见的移动支付类APP(或者:电子钱包APP)包括各个手机厂商推出的电子钱包类应用,如华为钱包、ApplePAY等,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的手机银行客户端等以及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推出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应用。目前,用户在电子钱包上注册账户信息后,在电子钱包中添加并绑定银行卡。之后,用户可使用电子钱包完成支付。一些电子钱包支持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两种支付方式,如华为钱包、银联钱包、移动和包等。其中,线上支付主要针对网上购物场景,如网页支付、应用内支付(in-apppayment)。终端在联网的状态下,用户可使用电子钱包APP中绑定的银行卡进行支付;当然,若终端未联网,只要商户侧收款终端能够联网,也可以使用电子钱包APP中绑定的银行卡进行支付,如二维码支付。线下支付主要针对销售点(PointofSale,POS)终端刷卡场景。对于支持NFC功能的终端,即使在终端未联网的状态下,用户只要登录电子钱包APP,便可使用该电子钱包APP中绑定的银行卡完成支付,即将手机模拟成银行卡进行支付。对于线下支付的支付方式,目前在绑定银行卡时,需要为每张银行卡分别下载对应的卡应用到终端,并针对每张要绑定的银行卡要求用户执行“输入卡号、手机号、卡支付密码,设置钱包支付密码、安保问题”等一系列输入信息的操作,然后完成每个卡应用的个人化以完成绑定。这些卡应用及其对应的个人化数据在终端本地保存,因此,如果更换了终端,则用户在更换后的终端上使用原来注册的账户登录电子钱包后,需要重新绑卡,也即需要逐个重新下载卡应用,逐个重新执行上述一系列输入信息的操作。如此,用户在首次绑卡或更换终端后绑卡过程中操作均比较繁琐,绑卡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绑卡方法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终端NFC支付时绑卡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包括: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绑卡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终端显示第一界面,该第一界面显示有与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至少两个银行卡。之后,终端从该至少两个银行卡中确定待验证银行卡以及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接着,终端显示第二界面,该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输入待验证银行卡的验证信息。最后,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所述验证信息以请求服务器在根据该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终端下发每个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以完成绑定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可选的,所述待验证银行卡为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中的其中一个或多个。通过上述方法,用户在确定了待绑定银行卡和待验证银行卡后,只需要输入待验证银行卡的验证信息便可完成绑定所有待绑定银行卡,能够实现通过一张(或少数几张)银行卡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通过后绑定所有(或描述为多数几张)待绑定银行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触发用户显示第一界面的操作包括:在显示第一界面之前终端接收的用户通过电子钱包APP输入的触发操作。例如,用户在所述电子钱包APP的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操作,或者,用户成功登录电子钱包APP后,通过预设入口输入的添加待绑定银行卡的操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从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中确定待验证银行卡以及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可实现为:终端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从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中确定所述待验证银行卡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还可实现为:终端按照预设规则从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中确定待验证银行卡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例如:该预设规则包括:将历史使用次数大于预设阈值的银行卡确定为待验证银行卡或将已显示的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中任意一张确定为待验证银行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绑定银行卡的过程中,显示每个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的安装进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在显示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至少两个银行卡之前,终端确定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具体可实现为:终端获取与所述账号关联的第一历史绑卡记录,如果还获取到与所述账号关联的第二历史绑卡记录,则将不包含在该第二历史绑卡记录但包含在所述第一历史绑卡记录中的卡应用的标识对应的银行卡确定为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如果未获取到所述第二历史绑卡记录,则将第一历史绑卡记录中的卡应用的标识对应的银行卡确定为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其中,所述第一历史绑卡记录中包括与所述账号关联的所有卡应用的标识,例如:在其他终端上登录该账号时绑定的银行卡的卡应用的标识,或者已解绑的银行卡的卡应用的标识。该第一历史绑卡记录可由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得到。所述第二历史绑卡记录中包括所述账号在所述终端上登录时绑定的卡应用的标识。该第二历史绑卡记录可由终端查找本地保存的列表得到,当然,该列表中保存有所述账号在该当前终端上登录时绑定的卡应用的标识。当然,该第二历史绑卡记录也可由终端从服务器获取得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还可实现为: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三历史绑卡记录,该第三历史绑卡记录中包括与所述账号关联且所述终端本地未绑定的卡应用的标识。进而,终端可将该第三历史绑卡记录中的卡应用的标识对应的银行卡确定为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至少两个银行卡,还可实现为:终端将电子钱包APP所支持的所有银行卡确定为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在确定待验证银行卡以及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之后还要向电子钱包服务器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和待验证银行卡的标识以便于所述电子钱包服务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的标识和待验证银行卡的标识请求银行服务器进行验证并向终端下发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为便于描述,将所述待验证银行卡对应的银行服务器描述为第一银行服务器,将任意一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银行服务器描述为第二银行服务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验证信息以请求服务器在根据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终端下发每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包括:终端向电子钱包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以便于该电子钱包服务器请求第一银行服务器对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终端下发所述待验证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其中,该第一请求中携带所述验证信息,所述个人化数据中携带互信凭证。在接收所述待验证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后,终端接着向电子钱包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以便于电子钱包服务器请求第二银行服务器与第一银行服务器之间对所述互信凭证验证通过后向终端下发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其中,该第二请求中携带所述互信凭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验证信息以请求服务器在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终端下发每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绑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有与所述电子钱包应用程序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至少两个银行卡;从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中确定待验证银行卡以及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输入所述待验证银行卡的验证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所述验证信息以请求服务器在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所述终端下发每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以完成绑定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9 CN 20171122757761.一种绑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有与所述电子钱包应用程序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至少两个银行卡;从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中确定待验证银行卡以及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用于提示用户输入所述待验证银行卡的验证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所述验证信息以请求服务器在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所述终端下发每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以完成绑定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第一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通过电子钱包APP输入的触发操作;其中,所述触发操作包括:用户在所述电子钱包APP的登录界面输入的登录操作;或者,用户成功登录所述电子钱包APP后,通过预设入口输入的添加待绑定银行卡的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中确定待验证银行卡以及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包括: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从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中确定所述待验证银行卡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或者,按照预设规则从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中确定所述待验证银行卡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将历史使用次数大于预设阈值的银行卡确定为待验证银行卡或将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中任意一张确定为待验证银行卡。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每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的安装进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验证银行卡为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中的其中一个或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至少两个银行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包括:获取与所述账号关联的第一历史绑卡记录;如果获取到与所述账号关联的第二历史绑卡记录,则将不包含在所述第二历史绑卡记录但包含在所述第一历史绑卡记录中的卡应用的标识对应的银行卡确定为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或者,如果未获取到所述第二历史绑卡记录,则将所述第一历史绑卡记录中的卡应用的标识对应的银行卡确定为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其中,所述第一历史绑卡记录中包括与所述账号关联的所有卡应用的标识;所述第二历史绑卡记录中包括所述账号在所述终端上登录时绑定的卡应用的标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账号关联的第一历史绑卡记录,包括: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历史绑卡记录。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账号关联的第二历史绑卡记录,包括:查找本地保存的列表得到所述第二历史绑卡记录;其中,所述列表中保存有所述账号在所述终端上登录时绑定的卡应用的标识;或者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历史绑卡记录。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还包括: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三历史绑卡记录;所述第三历史绑卡记录中包括与所述账号关联且所述终端本地未绑定的卡应用的标识;将所述第三历史绑卡记录中的卡应用的标识对应的银行卡确定为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至少两个银行卡,还包括:将所述电子钱包APP所支持的所有银行卡确定为与所述电子钱包APP当前登录的账号关联的所述至少两个银行卡。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电子钱包服务器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的标识以便于所述电子钱包服务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绑定银行卡的标识请求银行服务器向终端下发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服务器发送所述验证信息以请求服务器在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所述终端下发每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包括:向电子钱包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以便于所述电子钱包服务器请求第一银行服务器对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终端下发所述待验证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所述验证信息,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为所述待验证银行卡对应的银行服务器,所述个人化数据中携带互信凭证;在接收所述待验证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后,向所述电子钱包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以便于所述电子钱包服务器请求第二银行服务器与第一银行服务器之间对所述互信凭证验证通过后向所述终端下发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请求中携带所述互信凭证;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包括任意一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银行服务器。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服务器发送所述验证信息以请求服务器在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所述终端下发每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包括:向电子钱包服务器发送请求以便于所述电子钱包服务器分别请求第一银行服务器和第二银行服务器在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由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向所述终端下发所述待验证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和个人化数据以及由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向所述终端下发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和个人化数据;其中,所述请求中携带所述待验证银行卡的验证信息,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为所述待验证银行卡对应的银行服务器,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为任意一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银行服务器。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服务器发送所述验证信息以请求服务器在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向所述终端下发每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及个人化数据,包括:向电子钱包服务器发送请求以便于所述电子钱包服务器通过第三方可信服务器分别请求第一银行服务器和第二银行服务器在根据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分别向所述终端下发每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卡应用和个人化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银行服务器为所述待验证银行卡对应的银行服务器,所述第二银行服务器为任意一个所述待绑定银行卡对应的银行服务器。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新赵晓娜常新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