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7707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属于热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1机二段抽气管路、抽气管路阀门组Ⅰ、低压蒸汽入口Ⅰ和#1机#1高加构成的加热汽源Ⅰ,还包括加热汽源Ⅱ,加热汽源Ⅱ由#2机二段抽气管路、抽气管路阀门组Ⅱ、低压蒸汽入口Ⅱ和#1机#2高加构成,来自#1机二段抽气管路的低压抽汽蒸汽经由抽气管路阀门组Ⅰ,与来自低压蒸汽入口Ⅰ的低压蒸汽,汇集到低压蒸汽母管后进入#1机#1高加,来自#2机二段抽气管路的低压抽汽蒸汽经由抽气管路阀门组Ⅱ,与来自低压蒸汽入口Ⅱ的低压蒸汽,汇集到低压蒸汽母管后进入#1机#2高加,减少了高品质中压蒸汽的消耗,增加了低压抽汽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属于热力系统

技术介绍
高加为工业名词,是高压加热器的简称,是接在高压给水泵之后的加热给水的混合式加热器。为减少热力系统运行时不可避免的冷源损失,以提高循环的热效性,通常采用给水回热循环,通过汽轮机已经做过部分功的蒸汽,通过高加,使给水在进入锅炉之前先加热到一定温度,提高电厂热效率。每台汽轮机组配置一台除氧器和两台高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组的运行方式并不合理:在运行的#1高加组,因为汽压力低,所以#1高加组温升不足,致使#2高加需要多抽取高品质中压蒸汽来加热给水,造成了能源利用的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本技术所述的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包括由#1机二段抽气管路、抽气管路阀门组Ⅰ、低压蒸汽入口Ⅰ和#1机#1高加构成的加热汽源Ⅰ,来自#1机二段抽气管路的低压抽汽蒸汽经由抽气管路阀门组Ⅰ,与来自低压蒸汽入口Ⅰ的低压蒸汽,汇集到低压蒸汽母管后进入#1机#1高加,还包括加热汽源Ⅱ,加热汽源Ⅱ由#2机二段抽气管路、抽气管路阀门组Ⅱ、低压蒸汽入口Ⅱ和#1机#2高加构成,来自#2机二段抽气管路的低压抽汽蒸汽经由抽气管路阀门组Ⅱ,与来自低压蒸汽入口Ⅱ的低压蒸汽,汇集到低压蒸汽母管后进入#1机#2高加,#1机二段抽气管路和#2机二段抽气管路相通。进一步地,#1机二段抽气管路的低压抽汽蒸汽、低压蒸汽入口Ⅰ的低压蒸汽全部为自用除氧器、高加加热用汽。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蒸汽调节阀Ⅰ,蒸汽调节阀Ⅰ位于低压蒸汽母管,#1高加的低压蒸汽通过蒸汽调节阀Ⅰ先连通低压蒸汽入口Ⅰ,当低压蒸汽入口Ⅰ负荷过大时,开通抽气管路阀门组Ⅰ转为连通#1机二段抽气管路,当#1机二段抽气管路负荷过大时,开通抽气管路阀门组Ⅱ,转为连通#2机二段抽气管路。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蒸汽调节阀Ⅱ,蒸汽调节阀Ⅱ位于低压蒸汽母管,#2高加的低压蒸汽通过蒸汽调节阀Ⅱ先连通低压蒸汽入口Ⅱ,当低压蒸汽入口Ⅱ负荷过大时,开通抽气管路阀门组Ⅱ转为连通#2机二段抽气管路,当#2机二段抽气管路负荷过大时,开通抽气管路阀门组Ⅰ,转为连通#1机二段抽气管路。进一步地,抽气管路阀门组Ⅰ、抽气管路阀门组Ⅱ均采用电动阀门和逆止阀。进一步地,#1机二段抽气管路、#2机二段抽气管路均连接汽轮机组,汽轮机组连接有凸轮多阀。进一步地,#1机#1高加、#1机#2高加均将加热后的蒸汽经由省煤器进入锅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1机和#2机回热的经济高效运行,通过调整蒸汽调节阀,减少了高品质中压蒸汽的消耗,增加了低压抽汽的使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机二段抽气管路;2、抽气管路阀门组Ⅰ;3、低压蒸汽入口Ⅰ;4、蒸汽调节阀Ⅰ;5、#1机#1高加;6、#2机二段抽气管路;7、抽气管路阀门组Ⅱ;8、低压蒸汽入口Ⅱ;9、蒸汽调节阀Ⅱ;10、#1机#2高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包括由#1机二段抽气管路1、抽气管路阀门组Ⅰ2、低压蒸汽入口Ⅰ3和#1机#1高加5构成的加热汽源Ⅰ,来自#1机二段抽气管路1的低压抽汽蒸汽经由抽气管路阀门组Ⅰ2,与来自低压蒸汽入口Ⅰ3的低压蒸汽,汇集到低压蒸汽母管后进入#1机#1高加5,还包括加热汽源Ⅱ,加热汽源Ⅱ由#2机二段抽气管路6、抽气管路阀门组Ⅱ7、低压蒸汽入口Ⅱ8和#1机#2高加10构成,来自#2机二段抽气管路6的低压抽汽蒸汽经由抽气管路阀门组Ⅱ7,与来自低压蒸汽入口Ⅱ8的低压蒸汽,汇集到低压蒸汽母管后进入#1机#2高加10,#1机二段抽气管路1和#2机二段抽气管路6相通。#1机二段抽气管路1的低压抽汽蒸汽、低压蒸汽入口Ⅰ3的低压蒸汽全部为自用除氧器、高加加热用汽。系统还包括蒸汽调节阀Ⅰ4,蒸汽调节阀Ⅰ4位于低压蒸汽母管,#1高加的低压蒸汽通过蒸汽调节阀Ⅰ4先连通低压蒸汽入口Ⅰ3,当低压蒸汽入口Ⅰ3负荷过大时,开通抽气管路阀门组Ⅰ2转为连通#1机二段抽气管路1,当#1机二段抽气管路1负荷过大时,开通抽气管路阀门组Ⅱ7,转为连通#2机二段抽气管路6。系统还包括蒸汽调节阀Ⅱ9,蒸汽调节阀Ⅱ9位于低压蒸汽母管,#2高加的低压蒸汽通过蒸汽调节阀Ⅱ9先连通低压蒸汽入口Ⅱ8,当低压蒸汽入口Ⅱ8负荷过大时,开通抽气管路阀门组Ⅱ7转为连通#2机二段抽气管路6,当#2机二段抽气管路6负荷过大时,开通抽气管路阀门组Ⅰ2,转为连通#1机二段抽气管路1。抽气管路阀门组Ⅰ2、抽气管路阀门组Ⅱ7均采用电动阀门和逆止阀。#1机二段抽气管路1、#2机二段抽气管路6均连接汽轮机组,汽轮机组连接有凸轮多阀。实施例2:下面通过实验数据证明本技术所起到的效果。假设#1、2机分别对外供低压汽5.88t/h、7.86t/h,回热系统中,#1机#1高加5、#1机#2高加10分别消耗低压蒸汽母管蒸汽1.87t/h、1.56t/h,除氧器消耗低压蒸汽母管蒸汽41.9t/h。通过计算上述数据,#1、2机组回热系统净消耗低压管网蒸汽31.6t/h(外网富裕蒸汽量),机组的低压抽汽(13.7t/h)全部为自用除氧器、高加加热用汽。在正常运行状态,#1机#2高加10出水温度206.7℃,#1机#1高加5出水温度无测点可监测。#1机#2高加10的加热用汽采用调整门进行自动调节,控制目标值为出水温度。经计算高加的运行状态,发现高压加热器组的运行方式并不合理。在运行的#1机#1高加5,因来汽压力仅为0.68MPa表压高压加热器理论出水温度仅为166.4℃(端差3℃),较除氧器的出水温度(157.1℃)温升仅9℃,两台高加的进汽量也偏小。#1机#1高加5温升不足,致使#1机#2高加10高加需要多抽取高品质中压蒸汽来加热给水,造成了能源利用的不合理,应及时进行调整。根据机组的运行工况,设定采用机组低压抽汽蒸汽略作减压(满足加热器要求)后的蒸汽作为#1高加的加热汽源,#1机#1高加5汽源改变运行对比计算见表。通过计算分析两台高加采用压力较高的低抽蒸汽作为加热汽源时,#1机#1高加5的实际出水温度增加至185℃,温升较原运行方式提高19℃,可实现多用低压抽汽蒸汽31.2t/h(减少使用低压蒸汽母管蒸汽8t/h),减少中压蒸汽母管蒸汽的使用量20.7t/h,此部分高压蒸汽可继续做功至低压抽汽段再参与加热给水,实现了多发电280.69kWh,年增发电224.55万度,以外购电价0.55元/kwh计算,年总计减少外购电成本123.5万元。以热电部发电7.3亿度、供电煤耗344.25g/kwh计算,此运行方式可使全年供电煤耗降低1.06g/kwh。表1高加汽源改变运行对比计算本技术可广泛运用于热力系统场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包括由#1机二段抽气管路(1)、抽气管路阀门组Ⅰ(2)、低压蒸汽入口Ⅰ(3)和#1机#1高加(5)构成的加热汽源Ⅰ,来自#1机二段抽气管路(1)的低压抽汽蒸汽经由抽气管路阀门组Ⅰ(2),与来自低压蒸汽入口Ⅰ(3)的低压蒸汽,汇集到低压蒸汽母管后进入#1机#1高加(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汽源Ⅱ,加热汽源Ⅱ由#2机二段抽气管路(6)、抽气管路阀门组Ⅱ(7)、低压蒸汽入口Ⅱ(8)和#1机#2高加(10)构成,来自#2机二段抽气管路(6)的低压抽汽蒸汽经由抽气管路阀门组Ⅱ(7),与来自低压蒸汽入口Ⅱ(8)的低压蒸汽,汇集到低压蒸汽母管后进入#1机#2高加(10),#1机二段抽气管路(1)和#2机二段抽气管路(6)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包括由#1机二段抽气管路(1)、抽气管路阀门组Ⅰ(2)、低压蒸汽入口Ⅰ(3)和#1机#1高加(5)构成的加热汽源Ⅰ,来自#1机二段抽气管路(1)的低压抽汽蒸汽经由抽气管路阀门组Ⅰ(2),与来自低压蒸汽入口Ⅰ(3)的低压蒸汽,汇集到低压蒸汽母管后进入#1机#1高加(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汽源Ⅱ,加热汽源Ⅱ由#2机二段抽气管路(6)、抽气管路阀门组Ⅱ(7)、低压蒸汽入口Ⅱ(8)和#1机#2高加(10)构成,来自#2机二段抽气管路(6)的低压抽汽蒸汽经由抽气管路阀门组Ⅱ(7),与来自低压蒸汽入口Ⅱ(8)的低压蒸汽,汇集到低压蒸汽母管后进入#1机#2高加(10),#1机二段抽气管路(1)和#2机二段抽气管路(6)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1机二段抽气管路(1)的低压抽汽蒸汽、低压蒸汽入口Ⅰ(3)的低压蒸汽全部为自用除氧器、高加加热用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加加热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蒸汽调节阀Ⅰ(4),蒸汽调节阀Ⅰ(4)位于低压蒸汽母管,#1高加的低压蒸汽通过蒸汽调节阀Ⅰ(4)先连通低压蒸汽入口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少明王志良李清松梁最安黄伟韦歆忠丁建马玉峰万志鹏马克平李新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