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及其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59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及其框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机构防护框架装配过程较繁琐的问题。断路器用框架包括用于安装操作机构、传动主轴和固封极柱的底座和与底座分体设置的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底座内具有用于安装传动主轴的安装空间,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包括设于底座上的背板和两个侧板,所述背板和两个侧板上设有用于与底座形成用于容纳操作机构的容纳空间的顶板,所述背板、两个侧板和顶板由一块基板一体折弯而成。机构防护框架和底座分体设置,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可以独立成型,可以将背板、两个侧板和顶板一体折弯成型,不需要考虑顶板、背板和侧板组装时的配合要求,减少了焊接和螺纹连接的数量,降低了操作机构防护框架装配时的繁琐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及其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及其框架。
技术介绍
目前,真空断路器的框架多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315448U和申请公布号为CN104658814A所示,断路器用框架通常包括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将操作机构放置于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内并通过传动主轴与固封极柱相连。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包括顶板、背板和侧板,其中,背板和/或侧板上有一体成型的底座,底座用于安装固封极柱,若操作机构防护框架也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则会增加操作机构防护框架的加工难度,因此,现有技术中,对操作机构防护框架的加工一般采用组合的方式。操作机构防护框架由顶板、背板和侧板组合而成,这就要求板料之间有尺寸配合,在板料的结合处设置弯折边,再用螺纹或者焊接固定。比如,若用螺纹紧固固定,至少需要8处紧固连接处;若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则至少需要四条焊缝。另外,对于组合式的操作机构防护框架而言,由于两个侧板的外形极为相似,在进行钣金加工时,经常会发生折弯方向错误的情况。综上所示,采用组合式的框架存在配合要求高、加工易出错的问题,而且会增加加工装配的繁琐程度,增加工时和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用框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机构防护框架装配过程较繁琐的问题;还提供使用该框架的断路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断路器用框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用框架,包括用于安装操作机构、传动主轴和固封极柱的底座和与底座分体设置的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底座内具有用于安装传动主轴的安装空间,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包括设于底座上的背板和两个侧板,所述背板和两个侧板上设有用于与底座形成用于容纳操作机构的容纳空间的顶板,所述背板、两个侧板和顶板由一块基板一体折弯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断路器用框架包括底座和操作机构防护框架,使用时,将固封极柱放置在底座上,底座内设有传动主轴。其中,操作机构防护框架的背板、两个侧板和顶板由一块基板一体折弯而成。本专利技术中,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和底座分体设置,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可以独立成型,可以将背板、两个侧板和顶板一体折弯成型,不需要考虑顶板、背板和侧板组装时的配合要求,减少了焊接和螺纹连接的数量,降低了操作机构防护框架装配时的繁琐程度。同时,背板为一完整平面,无螺纹连接,能够减少耐压及雷击测试时尖端放电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和背板的相交处设有倒角。倒角能够减少耐压及雷击测试时尖端放电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侧板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顶板的前端设有贯通槽以与面板形成供竖向的二次线束穿过的穿线孔,贯通槽具有供二次线束由前至后伸入的槽口。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和侧板的下端一体成型有水平翻沿,水平翻沿上设有供螺栓穿过以将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固设于底座上的螺栓穿孔。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前端设有朝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内部弯折的弯折边,所述弯折边上设有多个供捆扎带穿过以将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内的二次线束固定于操作机构防护框架上的穿线固定孔。本专利技术断路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包括固封极柱和通过传动主轴与固封极柱相连的操作机构,还包括安装所述固封极柱的底座和与底座分体设置的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底座内设有所述的传动主轴,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包括设于底座上的背板和两个侧板,所述背板和两个侧板上设有与底座形成容纳空间的顶板,容纳空间内设有所述的操作机构,所述背板、两个侧板和顶板由一块基板一体折弯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和背板的相交处设有倒角。倒角能够减少耐压及雷击测试时尖端放电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侧板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顶板的前端设有贯通槽以与面板形成供竖向的二次线束穿过的穿线孔,贯通槽具有供二次线束由前至后伸入的槽口。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和侧板的下端一体成型有水平翻沿,水平翻沿上设有供螺栓穿过以将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固设于底座上的螺栓穿孔。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前端设有朝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内部弯折的弯折边,所述弯折边上设有多个供捆扎带穿过以将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内的二次线束固定于操作机构防护框架上的穿线固定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断路器用框架中基板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基板折弯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断路器用框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断路器用框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断路器用框架包括底座10,在底座10内设置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可以供传动主轴放置在内。在底座10上设有三个放置位用来安装固封极柱。在底座10上还安装有操作机构防护框架。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包括一体式框架和面板,一体式框架、面板和底座共同构成了一个能够容纳操作机构的容纳空间。一体式框架是由一块基板多次折弯而成,基板包括背板区域11和位于背板区域11左侧的左侧板区域12、位于背板区域11右侧的右侧板区域13,还具有位于背板区域11上侧的顶板区域14,其中,背板区域11和顶板区域14之间还具有倒角区域15。在左侧板区域12和右侧板区域13上均开设有三角形豁口,以便在折弯后与倒角区域15一起形成一体式框架的倒角。在背板区域11下方的左右端,以及左、右侧板区域的下方均设置有底座连接边区域16。在顶板区域14上方也设置有竖直翻边区域17,在竖直翻边区域17上开设有多个穿线固定孔19,在顶板区域14上还设有贯通槽18。本实施例中,以背板区域11为中心,在左右设置侧板区域,在上方设置顶板区域,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后续的焊接作业,使焊缝的长度能够达到最小值。将基板沿图1所示设定线进行折弯,即将左侧板区域12向右折起、右侧板区域13向左折起,将顶板区域14向下折起,并折起底座连接边区域16和竖直翻边区域17,即形成了图2所示的一体式框架,背板区域11构成了背板1,左侧板区域12、右侧板区域13分别构成了左侧板2、右侧板3,顶板区域14构成了顶板4,将顶板4和左、右侧板相交的部分进行焊接固定。底座连接边区域16折起为底座连接边6。竖直翻边区域17向下折弯形成了竖直翻边7,竖直翻边7上开设有多个穿线固定孔19,穿线固定孔19能够使绑扎带穿过并将框架内部的二次线束固定在框架上。而顶板4上的贯通槽18能够供外部的竖向的二次线束由前到后伸入贯通槽18内。由图2中可以明显看出,顶板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使贯通槽18竖向上的位置更加靠近操作机构的接线部分,在竖向的二次线束穿过并在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内前后、左右折弯时,能够减小前后方向的折弯程度和折弯长度,避免二次线束折弯过多而导致二次线束的走线复杂和占用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内的空间。在顶板4上设置竖直翻边7并在竖直翻边7上开设穿线固定孔19,依靠捆扎带的捆绑作用将二次线束固定在框架的竖直翻边7上,不会导致框架内的二次线束混乱。之后将面板安装在一体式框架上,能够使穿线固定孔19不会外漏,保证框架的封闭性,提高了防护等级。顶板4和背板1之间设置有倒角5,能够减少工频耐压测试时尖端放电的可能性。在左、右侧板上均开设有吊装孔、外侧封板安装孔、元器件安装孔和线束固定孔。顶板上设有线束孔和线束固定孔。将左、右侧板上的底座连接边向内水平折弯。将顶板上的面板连接边向下方竖直折弯。使用时,在焊接部分8上进行焊接,将顶板4和两个侧板组装为一体。组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操作机构、传动主轴和固封极柱的底座和与底座分体设置的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底座内具有用于安装传动主轴的安装空间,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包括设于底座上的背板和两个侧板,所述背板和两个侧板上设有用于与底座形成用于容纳操作机构的容纳空间的顶板,所述背板、两个侧板和顶板由一块基板一体折弯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操作机构、传动主轴和固封极柱的底座和与底座分体设置的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底座内具有用于安装传动主轴的安装空间,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包括设于底座上的背板和两个侧板,所述背板和两个侧板上设有用于与底座形成用于容纳操作机构的容纳空间的顶板,所述背板、两个侧板和顶板由一块基板一体折弯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背板的相交处设有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侧板的沿前后方向的长度,顶板的前端设有贯通槽以与面板形成供竖向的二次线束穿过的穿线孔,贯通槽具有供二次线束由前至后伸入的槽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和侧板的下端一体成型有水平翻沿,水平翻沿上设有供螺栓穿过以将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固设于底座上的螺栓穿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前端设有朝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内部弯折的弯折边,所述弯折边上设有多个供捆扎带穿过以将操作机构防护框架内的二次线束固定于操作机构防护框架上的穿线固定孔。6.一种断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辉李建兵闫姿姿薛雯孙立强王小焕于洪宇魏义利康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