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58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9:19
一种按键模块,包括键帽、底板以及剪刀结构。剪刀结构具有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分别枢接于键帽与底板。第一支撑件具有多个凸轴,第二支撑件具有多个轴孔,凸轴可移动地枢接于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模块。
技术介绍
就目前个人计算机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然而,随着键盘朝向轻薄化趋势发展,其内部空间愈趋不足,因而传统用以平衡受力的平衡杆结构愈发不足以安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且也无法据以提供按键受压时所需的结构强度。再者,所述轻薄化趋势也导致键盘的按键在受到按压时的作动行程明显不足,因此也造成现有轻薄式键盘的按键不易提供使用者足够的按压手感。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间下提供具备足够作动行程的按键模块,同时兼具其结构强度及受力平衡性,实为本领域的相关人员所需思考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模块,用以在轻薄式键盘所需的内部空间需求下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与受力平衡性。本专利技术的按键模块,包括键帽、底板以及剪刀结构。剪刀结构具有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分别枢接于键帽与底板。第一支撑件具有多个凸轴,第二支撑件具有多个轴孔,凸轴可移动地枢接于轴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按键模块还包括薄膜电路板及弹性件,薄膜电路板设置于底板。弹性件位于键帽与薄膜电路板之间,第一支撑件的局部与第二支撑件的局部分别枢接于底板。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本体与多个第一延伸部,第一本体枢接于键帽,第一延伸部从第一本体朝向第二支撑件延伸且枢接于底板。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本体与多个第二延伸部,第二本体枢接于键帽,第二延伸部从第二本体朝向第一支撑件延伸且枢接于底板。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彼此呈交叉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延伸部具有上述的凸轴,第二延伸部具有上述的轴孔。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通过凸轴与轴孔而在彼此交叉处可滑移地枢接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轴孔的延伸轴向与第一延伸部的延伸轴向或第二延伸部的延伸轴向一致。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各具有至少一个透光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剪刀结构与键帽、底板之间以相同轴向枢接,且处于无位移的枢接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剪刀结构分别与键帽、底板的枢接处相对于凸轴或轴孔而呈对称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至少其一包括可磁吸件,而底板还包括磁产生件,磁产生件与可磁吸件彼此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分别具有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且第一材料部份包覆第二材料或第一材料环绕设置于第二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材料是弹性材料,上述第二材料是可磁吸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按键模块是倍数按键。基于上述,按键模块通过其剪刀结构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分别与键帽、底板处于枢接状态,而让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彼此通过凸轴与轴孔的搭配而彼此结合,以在剪刀结构改变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通过凸轴、轴孔而同时进行枢转及滑移动作。据此,通过将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彼此于中间段的部分进行枢接及滑移,而剪刀结构分别与键帽、底板的枢接处位于所述中间段的相对两侧,亦即剪刀结构分别与键帽、底板枢接处是相对于中间段呈对称,因此无论键帽的何处受压,皆能因上述配置而产生相对于中间段且相同的扭矩,故能维持剪刀结构在改变状态过程中的动态平衡状态而避免歪斜,且有效地在有限的空间及按压行程的前提下,提供使用者足够的按压手感。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爆炸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支撑件的示意图。图2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A的按键模块。图3是图1A的按键模块于组装状态的俯视图。图4与图5是按键模块于不同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俯视图。图6B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俯视图。图7是图6A的按键模块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爆炸图。图9以另一视角绘示图8的键帽。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其中一支撑件的俯视图。图11与图1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于不同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爆炸图。图2以另一视角绘示图1A的按键模块。图3是图1A的按键模块于组装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将键帽予以透视虚线化以利于辨识被其遮蔽的其它构件。请同时参考图1A、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模块100是倍数按键,其包括键帽120、基底130以及剪刀结构110。剪刀结构110包括第一支撑件112与第二支撑件114,各分别枢接于键帽120与基底130,其中第一支撑件112具有凸轴112c,第二支撑件114具有轴孔114c,且凸轴112c可移动地枢接于轴孔114c。键帽120适于通过受力与否而移向基底130或远离基底130,以改变剪刀结构110的状态,且在剪刀结构110改变状态的过程中,由于凸轴112c与轴孔114c的相互搭配,第一支撑件112与第二支撑件114彼此相对地枢转及滑移。此外,按键模块100还包括弹性件140,例如是橡胶弹性体(rubberdome)。基底130包括相互叠置的薄膜电路板132与底板134。弹性件140位于键帽120与薄膜电路板132之间,第一支撑件112的局部与第二支撑件114的局部分别枢接于底板134。当键帽120受力被按压时,键帽120会移向基底130并以其驱动凸肋123抵压且变形弹性件140,以让变形的弹性件140能进一步地抵接薄膜电路132,进而触发薄膜电路132的触发电耦132a,而使该按键模块100的作动能产生电信号至控制系统,达到按键模块100的既定功能,一旦所述受力解除,即代表触发电耦132a的触发状态也随之解除,而弹性件140以其弹力驱动键帽120复位。进一步地说,如图1A与图2所示,第一支撑件112与第二支撑件114分别呈栅状分支结构,第一支撑件112具有第一本体B1与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本实施例绘示多个第一延伸部B2为例,但不以此为限),第一本体B1设置有多个枢轴112a,其用以枢接至键帽120的多个卡扣部121。第一延伸部B2从第一本体B1朝向第二支撑件114延伸,且通过多个枢轴112b而枢接于基底130的多个限制部134a。据此,键帽120的一侧便能通过第一支撑件112结合至基底130而形成连杆机构。相对地,第二支撑件114具有第二本体B3与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本实施例绘示多个第二延伸部B4为例,但不以此为限),第二本体B3设置有多个枢轴114a,其用以枢接至键帽120的多个卡扣部122。第二延伸部B4从第二本体B3朝向第一支撑件112延伸,且通过多个枢轴114b枢接于基底130(底板134)的多个限制部134b。据此,键帽120的另一侧便能通过第二支撑件114结合至基底130而形成另一连杆机构,其中第一延伸部B2与第二延伸部B4彼此呈交叉状态。再者,底板134例如是以金属板制成,限制部134a与限制部134b例如是金属板冲压弯折而成,且彼此呈开口背对的倒L形卡勾轮廓,分别穿过薄膜电路132的开口而分别对第一支撑件112的枢轴112b、第二支撑件114的枢轴114b提供枢接及限位效果。图4与图5是按键模块于不同状态的局部剖视图。请再参考图1A、图4与图5,其中图4与图5分别是图3沿着剖线A-A’的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底板;以及剪刀结构,具有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枢接于所述键帽与所述底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多个凸轴,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多个轴孔,所述凸轴分别可移动地枢接于所述轴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8 US 62/5917051.一种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底板;以及剪刀结构,具有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枢接于所述键帽与所述底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多个凸轴,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多个轴孔,所述凸轴分别可移动地枢接于所述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薄膜电路板及弹性件,所述薄膜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键帽与所述薄膜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局部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局部分别枢接于所述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本体与多个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本体枢接于所述键帽,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第一本体朝向所述第二支撑件延伸且枢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本体与多个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本体枢接于所述键帽,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二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支撑件延伸且枢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彼此呈交叉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别具有所述凸轴,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具有所述轴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麟林格祥吴睿宇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