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油气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34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次油气回收设备,包括设在地下的储油罐、设置在储油罐上油气回收装置,所述油气回收装置包括连接在加油枪与储油罐之间的第一输油管、连接在储油罐上的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通过第一三通管分别与气液分离器、用于与油罐车连接的第三输油管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输出端与集油罐连通且气体输出端通过压缩机与集油罐连通,所述集油罐通过第四输油管与第三输油管连通,所述集油罐的安装水平面高于储油罐的安装水平面。其一次回收系统和三次回收系统共用一个输油管将油气输送到储油罐中,且通过集油罐的设置,简化连接管道的数量和储油罐接口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次油气回收设备
本技术油气回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次油气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油气的主要成分为苯、二甲苯、乙基苯及其他的碳氢化合物,多属于致癌物质。加油站在加油时,油气外漏将造成严重影响,不仅造成燃油浪费,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避免油气泄露,采用油气回收装置对泄露的的油气进行回收。现有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一次回收装置、二次回收装置和三次回收装置,如申请号为201621452603.6的“一种一二三次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其一、二、三次回收系统均需在储油罐上设置接口,其结构复杂,且储油罐需要设置多个接口,需要对地下储油罐的结构做改造,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三次油气回收设备。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三次油气回收设备,包括设在地下的储油罐、设置在储油罐上油气回收装置,所述油气回收装置包括连接在加油枪与储油罐之间的第一输油管、连接在储油罐上的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通过第一三通管分别与气液分离器、用于与油罐车连接的第三输油管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输出端与集油罐连通且气体输出端通过压缩机与集油罐连通,所述集油罐通过第四输油管与第三输油管连通,所述集油罐的安装水平面高于储油罐的安装水平面。本技术在现有油气回收设备结构的基础上做了优化,整个设备结构仅需在储油罐上设置两个连通口,不需要对储油罐的结构做改造,结构简单。本方案实现三次回收的原理在于:一次回收:油罐车向储油罐泄油时,通过第二输油管密封方式将油气输送到储油箱中。二次回收:加油枪将油气送入车辆的油箱中,加油枪将油箱中的油气通过第一输油管的密封方式将油气输送到储油箱中。三次回收:地下储油罐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罐内压力过大,油气经第二输油管进入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体直接进入集油罐,分离后的气体近压缩成液体后进入集油罐内,集油罐内的液体依次近第四输油管、第三输油管、第一三通管、第二输油管输送到储油箱中。本方案的一次回收系统和三次回收系统共用一个输油管将油气输送到储油罐中,且通过集油罐的设置,简化连接管道的数量和储油罐接口数量。作为优选,所述第四输油管通过第二三通管与第三输油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油管上设置有两个阀门且两个阀门分别设置在第二三通管的两侧。在第三输油管上设置阀门,通过阀门开闭的控制,可避免在回油时油气在不同管道内串流。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仅允许液体从油罐车一端向储油罐一端流动的单向阀。将阀门设置为单向阀,其一,由于一次回收系统和三次回收系统共用一个输油管将油气输送到储油罐中,当地下储油罐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罐内压力过大时,油气极易在第三输油管内产生倒流,采用单向阀可避免该情况的产生。其二,简化阀门的控制。进一步的,为了加快回收效率,所述第一输油管上设置有真空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整个设备结构仅需在储油罐上设置两个连通口,不需要对储油罐的结构做改造,结构简单。2、本技术的一次回收系统和三次回收系统共用一个输油管将油气输送到储油罐中,且通过集油罐的设置,简化连接管道的数量和储油罐接口数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名称为:1、储油罐;21、第一输油管;22、第二输油管;23、三输油管;24、第四输油管;41、第一三通管;42、第二三通管;5、气液分离器;6、集油罐;7、压缩机;8、阀门;9、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三次油气回收设备,包括设在地下的储油罐1、设置在储油罐1上油气回收装置,所述油气回收装置包括连接在加油枪与储油罐1之间的第一输油管21、连接在储油罐1上的第二输油管22,所述第二输油管22通过第一三通管41分别与气液分离器5、用于与油罐车连接的第三输油管2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液体输出端与集油罐6连通且气体输出端通过压缩机7与集油罐6连通,所述集油罐6通过第四输油管24与第三输油管23连通,所述集油罐6的安装水平面高于储油罐1的安装水平面。气液分离器的安装水平面要高于集油罐6的安装水平面。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即对各部件具体结构做了优化,为了便于管道的连接,第四输油管24通过第二三通管42与第三输油管23连通。第三输油管23上设置有两个阀门8且两个阀门8分别设置在第二三通管42的两侧。阀门8为仅允许液体从油罐车一端向储油罐1一端流动的单向阀。第一输油管21上设置有真空泵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次油气回收设备,包括设在地下的储油罐(1)、设置在储油罐(1)上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回收装置包括连接在加油枪与储油罐(1)之间的第一输油管(21)、连接在储油罐(1)上的第二输油管(22),所述第二输油管(22)通过第一三通管(41)分别与气液分离器(5)、用于与油罐车连接的第三输油管(2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液体输出端与集油罐(6)连通且气体输出端通过压缩机(7)与集油罐(6)连通,所述集油罐(6)通过第四输油管(24)与第三输油管(23)连通,所述集油罐(6)的安装水平面高于储油罐(1)的安装水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三次油气回收设备,包括设在地下的储油罐(1)、设置在储油罐(1)上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回收装置包括连接在加油枪与储油罐(1)之间的第一输油管(21)、连接在储油罐(1)上的第二输油管(22),所述第二输油管(22)通过第一三通管(41)分别与气液分离器(5)、用于与油罐车连接的第三输油管(23)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液体输出端与集油罐(6)连通且气体输出端通过压缩机(7)与集油罐(6)连通,所述集油罐(6)通过第四输油管(24)与第三输油管(23)连通,所述集油罐(6)的安装水平面高于储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鑫福石油化工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