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723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属于下料装置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一个下料装置能够自动分配至多个工位,具有显著降低设备投入成本的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包括:承载部、Y向移动部以及X向移动部;所述承载部设于Y向移动部上,所述Y向移动部沿风电叶片预成型件输送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Y向移动部设于X向移动部上,所述X向移动部沿多工位排列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多工位自动下料。

An Automatic Distribution and Cut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distributing and cutt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utting devic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n automatic distributing and cutting device,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distribute to multiple work station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put cost of the equipment. Th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are as follows: an automatic distributing and cutt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bearing part, a Y-direction moving part and an X-direction moving part. The bear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Y-direction moving part, the Y-direction moving part carries on the linear reciprocating movement along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wind turbine blade preform, the Y-direction mov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X-direction moving part, and the X-direction moving part carries on the linear reciprocating movement along the multi-position arrangement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multi-station automatic blan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下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风电叶片预成型件是由许多片规则梯形的玻纤片材按照一定规则叠放而成的。在现实生产中,风电叶片预成型件在生产时,由于风电叶片预成型件的尺寸较大,利用多工位具有可以减少布料的浪费,减少设备工装等设计复杂度的优点。多工位方式运行需要有下料装置将每个工位生产好的风电叶片预成型件成品放入成品框中。目前所采用的多工位生产设备,每一个工位对应一个下料装置,显著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一个下料装置能够自动分配至多个工位,具有显著降低设备投入成本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包括:承载部、Y向移动部以及X向移动部;所述承载部设于Y向移动部上,所述Y向移动部沿风电叶片预成型件输送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Y向移动部设于X向移动部上,所述X向移动部沿多工位排列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部包括输送带以及输送带张紧后形成的承载面;所述输送带与Y向移动部转动连接,所述Y向移动部上安装有为输送带提供动力的第一动力源。进一步的,所述Y向移动部包括用于安装承载部的型钢;所述型钢通过连接件与X向移动部滑移连接,所述X向移动部上安装有为型钢提供动力的第二动力源。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X向移动部之间设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与连接件固接,所述X向移动部上设有供导向滑块滑移的导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风电叶片预成型件输送方向平行。进一步的,所述X向移动部包括用于安装X移动部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远离风电叶片预成型件的输出端的一侧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端设有地脚轮;地面上安装有供地脚轮滑移的圆形导轨,所述圆形导轨的延伸方向与多工位排列方向平行;所述圆形导轨上安装有为地脚轮提供动力的第三动力源。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导轨上设有若干接近开关,相邻所述接近开关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撑框架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沿风电叶片预成型件的输送方向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下方安装有滚轮。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部运动轨迹末端下方设有下料框,所述下料框活动置于地面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X向移动部,将下料装置分配至多工位设备所需出料的工位,将需出料的风电叶片预成型件成品输送至承载部上,Y向移动部将承载部输送至下料区,承载部将风电叶片预成型件成品输送至下料框内。一个下料装置能够自动分配至多个工位,具有显著降低设备投入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自动分配下料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用于体现导轨和导向滑块之间的连接关系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用于体现地脚轮和圆形导轨之间的连接关系放大图。图中,1、承载部;11、输送带;12、承载面;2、Y向移动部;21、第一动力源;22、型钢;221、连接件;2211、导向滑块;3、X向移动部;31、第二动力源;32、导轨;33、支撑框架;331、支撑脚;3311、地脚轮;332、支撑部;3321、滚轮;4、圆形导轨;41、第三动力源;42、接近开关;5、下料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承载部1,用于承载风电叶片预成型件的成品;Y向移动部2,用于将承载有风电叶片预成型件成品的承载部1输送至下料区;X向移动部3用于将下料装置分配至所需出料的工位。承载部1设于Y向移动部2上,Y向移动部2沿风电叶片预成型件输送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Y向移动部2设于X向移动部3上,X向移动部3沿多工位排列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承载部1运动轨迹末端下方设有下料框5,下料框5活动置于地面上。通过X向移动部3,将下料装置分配至多工位设备所需出料的工位,将需出料的风电叶片预成型件成品输送至承载部1上,Y向移动部2将承载部1输送至下料区,承载部1将风电叶片预成型件成品输送至下料框5内。一个下料装置能够自动分配至多个工位,具有显著降低设备投入成本的优点。如图1所示,承载部1包括输送带11以及输送带11张紧后形成的承载面12。输送带11与Y向移动部2转动连接,Y向移动部2上安装有为输送带11提供动力的第一动力源21,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21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便于对输送带11的启停以及速度进行很好的控制。如图1所示,Y向移动部2包括用于安装承载部1的型钢22,型钢22通过连接件221与X向移动部3滑移连接,X向移动部3上安装有为型钢22提供动力的第二动力源31,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源31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便于控制对型钢22的启停和运动速度。型钢22通过带传动沿风电叶片预成型件输送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连接件221与带传动中的皮带固定,在第二动力源31的作用下,皮带转动带动连接件221以及与连接件221固定的型钢22沿X向移动部3的长度方向滑移,X向移动部3的长度方向即为风电叶片预成型件输送方向。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Y向移动部2运动路径的精准度,在连接件221与X向移动部3之间设有导向滑块2211,导向滑块2211与连接件221固接,X向移动部3上设有供导向滑块2211滑移的导轨32,导轨32的延伸方向与风电叶片预成型件输送方向平行。如图1和图3所示,X向移动部3包括用于安装X移动部的支撑框架33,支撑框架33远离风电叶片预成型件的输出端的一侧设有支撑脚331,支撑脚331下端设有地脚轮3311。地面上安装有供地脚轮3311滑移的圆形导轨4,圆形导轨4的延伸方向与多工位排列方向平行。圆形导轨4上安装有为地脚轮3311提供动力的第三动力源41,本实施例中第三动力源41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便于控制X向移动部3的启停和运动速度。在第三动力源41的作用下,地脚轮3311通过带传动沿圆形导轨4滑移。如图1和图3所示,圆形导轨4上设有若干接近开关42,相邻接近开关42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撑框架33的宽度。接近开关42的设置,能够保证下料装置精准地移至所需出料的工位,进而使风电叶片预成型件成品能够位于承载面12的中部,使承载面12均匀受力,降低承载面12变形的可能性,延长输送带11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33沿风电叶片预成型件的输送方向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支撑部332,支撑部332可以采用横纵交错的支撑杆或者支撑板,能够对支撑框架33气道良好的支撑作用,使支撑框架33不易变形,保证Y向移动部2运动的流畅度,另外,在支撑部332下方安装有滚轮3321,滚轮3321能够降低支撑部332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支撑框架33移动。具体实施过程:第三动力源41启动,将下料装置移至对准所需出料的工位的位置,风电叶片预成型件成品从工位上输送至输送带11上,第一动力源21启动,带动输送带11转动,将风电叶片预成型件成品输送至承载面12中部,第一动力源21停止,此时Y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1)、Y向移动部(2)以及X向移动部(3);所述承载部(1)设于Y向移动部(2)上,所述Y向移动部(2)沿风电叶片预成型件输送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Y向移动部(2)设于X向移动部(3)上,所述X向移动部(3)沿多工位排列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1)、Y向移动部(2)以及X向移动部(3);所述承载部(1)设于Y向移动部(2)上,所述Y向移动部(2)沿风电叶片预成型件输送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Y向移动部(2)设于X向移动部(3)上,所述X向移动部(3)沿多工位排列方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包括输送带(11)以及输送带(11)张紧后形成的承载面(12);所述输送带(11)与Y向移动部(2)转动连接,所述Y向移动部(2)上安装有为输送带(11)提供动力的第一动力源(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移动部(2)包括用于安装承载部(1)的型钢(22);所述型钢(22)通过连接件(221)与X向移动部(3)滑移连接,所述X向移动部(3)上安装有为型钢(22)提供动力的第二动力源(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分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1)与X向移动部(3)之间设有导向滑块(2211),所述导向滑块(2211)与连接件(221)固接,所述X向移动部(3)上设有供导向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青谈源周瑞陈玉祥陈香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