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704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过滤装置,该装置可以不使积存在元件和空气导向部件之间的粉尘.灰尘等落入清洁侧地更换元件,并且可以顺畅地吸入空气。空气过滤装置(30),是由下述部分构成的结构体:圆筒状的元件(31);空气导向部件(36),该部件由导向筒(34)和设在导向筒(34)上的凸缘部(35、35)构成;收纳这些元件(31)和空气导向部件(36)的过滤箱(37);以及设置在该过滤箱(37)的下部且在空气导向部件(36)下方的空气导入通道部(38)。空气导向部件(36)与元件(31)结合为一体,并且导向筒的入口(39)和空气导入通道部(38)的倾斜部(41),是向相同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二轮车的空气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自动二轮车的空气过滤装置,是用来吸附被发动机吸入的空气中的粉尘·灰尘,或是用来降低发动机的吸气声的装置。以往,用于自动二轮车的空气过滤装置,公知的是将其设置在发动机上方(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2002-160686公报(第3页,图4)图6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图。(a)是表示结构的图,空气过滤装置100,是由下述部分构成的结构体过滤盒101的盖部102、底面103,在该底面103上形成的通气筒104,从上方嵌合以包围该通气筒104的过滤器105、105,空气通向通气筒104的入口的入口部106,以及用于使通过过滤器105的空气流入发动机一侧的出口的出口部107。外部空气从入口部106进入,并如箭头所示,通过过滤器105、105。这时,进入空气过滤装置100内的粉尘·灰尘108,积存在通气筒104和过滤器105、105之间。(b)是更换过滤器105、105时的作用图,如果从底面103拆下过滤器105、105,则积存在通气筒104和过滤器105、105之间的粉尘·灰尘108,将如横向箭头所示,沿底面103流到清洁一侧。这样,由于现有技术将过滤器105(以下,包含该部件称作元件)和通气筒104(以下,称作空气导向部件)做成分体部件,所以如果更换零件时抽出元件,粉尘·灰尘108将大量落入过滤盒101(以下,称作过滤箱)的清洁侧,所以在安装新元件之前,需要清扫过滤箱的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空气过滤装置,该装置可以不使积存在元件和空气导向部件之间的粉尘·灰尘落入清洁侧地更换元件,并且可以顺畅地吸入空气。方案1涉及的专利技术的空气过滤装置,由圆筒状的元件;空气导向部件,由为从所述元件的一端插入而使内径小于元件内径而构成的导向筒和为靠在元件的一端面上而设在导向筒上的凸缘部构成;以及收纳这些元件和空气导向部件的过滤箱构成;其特征在于,空气导向部件,与元件结合起来。方案2涉及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空气导向部件,当从过滤箱拆装元件时,与元件为一体;当从过滤箱拆下时,与元件可分离地结合起来。方案3涉及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当在过滤箱上,附设具有相对于元件轴线倾斜的轴线的空气导入通道部时,导向筒的入口形成向与空气导入通道部相同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在方案1涉及的专利技术中,将安装在过滤箱内的空气导向部件与元件结合起来。其结果,具有可以在更换元件时,将附着在元件上的和积存在元件和空气导向部件之间的粉尘·灰尘等与元件一起取出的优点。在方案2涉及的专利技术中,空气导向部件,当从过滤箱上拆下时,可以与元件分离。元件和空气导向部件分离并废弃元件,因而可以只清扫空气导向部件并与新元件结合。其结果,由于仅对空气导向部件的导向筒和凸缘部进行粉尘·灰尘的清扫,所以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在方案3涉及的专利技术中,在过滤箱上附设具有相对于元件轴线倾斜的轴线的空气导入通道部,将导向筒的入口做成向与空气导入通道部相同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其结果,可以使空气从空气导入通道部和导向筒入口顺畅地进入到空气过滤装置内。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的二轮车的侧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的侧面图。图3是表示空气导向部件的导向筒的入口的比较例和实施例的图。图4是更换元件时从过滤箱上拆卸的作用图。图5是将从过滤箱上拆下的元件更换成新元件的作用图。图6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另外, 附图是沿标号所示方向看到的图。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的二轮车的侧面图,作为二轮车的自动二轮车10,由主车架11;安装在通过设在所述主车架11前端的头管12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的转向轴上的前叉13和手柄14;安装在前叉13下端部的前轮15;安装在主车架11下部的发动机16;一体设在该发动机16后部的变速器17;在主车架11的后部安装摇臂18,并安装在该摇臂18后端部的后轮19;安装在主车架11上部的燃料箱21;安装在该燃料箱21后部的座位22;以及安装在该座位22后部的同乘者用座位23构成。空气过滤装置30,是配置在头管12和手柄14的后方且在发动机16上方的装置,是用来吸附行驶过程中被发动机吸入的空气中的粉尘·灰尘,或是用来降低发动机的吸气声的装置。在此,24是覆盖前轮15的前挡泥板,25是上罩板,26是从发动机16向后延伸的排气管,27是连接在排气管26上的消声器。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的侧面图,空气过滤装置30,是由下述部分构成的结构体圆筒状的元件31;空气导向部件36,该部件由为从该元件31的一端32插入而使内径d2小于元件31的元件内壁33、33之间的内径d1而构成的导向筒34,和为靠在元件31的一端面上而设在导向筒34上的凸缘部35、35构成;收纳这些元件31和空气导向部件36的过滤箱37;以及被设置在该过滤箱37的下部且在空气导向部件36下方的空气导入通道部38。另外,空气导向部件36与元件31结合为一体。空气导向部件36,当从过滤箱37拆装元件31时,与元件31为一体,但从过滤箱37拆下时,可与元件31分离。当在过滤箱37上附设具有相对于元件31轴线倾斜的轴线的空气导入通道部38时,导向筒的入口39成为向与空气导入通道部38相同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即,导向筒的入口39和空气导入通道部38的倾斜部41,是向相同方向倾斜的斜面。另外,42是元件上盖,43是元件下盖,44是过滤箱37的上盖,45是元件按压部,46是缓冲器,47是空气导出通道部。元件31,可以通过位于过滤箱37上方的元件按压部45来按压上盖42,通过与元件下盖43一端32、32结合的空气导向部件36的凸缘部35、35两侧的缓冲器46、46,由该缓冲器46、46的弹性,在过滤箱37的内部,可靠地固定。空气,如箭头C所示,从空气导入通道部38的倾斜部41进入,从空气导向部件36的导向筒的入口39进入元件31内部的脏污侧A,离开清洁侧B,从空气导入通道部47进入发动机一侧。图3是表示空气导向部件的导向筒的入口的比较例和实施例的图。(a)是比较例,与元件151结合的空气导向部件152,具有与导向筒153的筒侧面垂直的导向筒的入口154,并通过凸缘部155、155与元件151结合起来。如箭头D所示,从空气导入通道部157的倾斜部158进入的空气的一部分,碰到导向筒下部156,并蜿蜒进入元件31的内部。(b)是实施例,元件31通过元件上盖42和元件下盖43成为一体,并可以通过与元件下盖43的一端32、32(参见图2)结合的空气导向部件36的凸缘部35、35(参见图2)和缓冲器46、46(参见图2),可靠地固定在空气导向部件36和空气导入通道部38。空气,如箭头E所示从空气导入通道部38的倾斜部41进入,并可以通过使空气导向部件36的导向筒的入口39沿与倾斜部41相同的方向倾斜,顺畅地进入元件31内部。图4是更换元件时从过滤箱上拆卸的作用图。元件31,在通过空气导向部件36和凸缘部35、35结合的状态下被使用。元件31的更换,如箭头F所示,可以通过从过滤箱37上将与元件31结合的空气导向部件36的凸缘部35、35从过滤箱37和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由:圆筒状的元件;空气导向部件,该部件由为从所述元件的一端插入而使内径小于元件内径而构成的导向筒和为靠在元件的一端面上而设在导向筒上的凸缘部构成;以及收纳这些元件和空气导向部件的过滤箱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向 部件,与所述元件结合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込浩浜田明广小西克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