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系统及使用该光源系统的汽车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704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及使用该光源系统的汽车照明装置,光源系统的散热模组包括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间隔设置或接触设置的散热装置和与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分别相接触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接触部分覆盖所述光斑。这样的结构能够有利于波长转换装置的散热,改善波长转换装置内热量聚集引起的发光性能衰减和可靠性等问题,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波长转换元件表面全反射引起的光提取效率较低的问题,提高白光的光提取效率。

Light Source System and Automotive Lighting Device Using the Light Source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ght source system and an automobile lighting device using the light source system. The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of the light source system includes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rranged at intervals or contacts with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and a heat conduction device contacted with th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respectively. The heat conduction device and the contact part of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cover the light spot. Such a structure can be conducive to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improve the attenuation and reliability of 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caused by heat accumulation in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and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oblem of low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caused by total reflec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and improve the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white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系统及使用该光源系统的汽车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源系统及使用该光源系统的汽车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投影显示应用到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在汽车照明和投影方面,光源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汽车照明技术中,LED灯、氙气灯和卤素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光源。然而,这几种光源分别有亮度不够大、使用寿命不够长、光束发散角较大导致照明距离不够远等缺点。作为新兴的照明技术,激光大灯已经出现在了少数车型上。这种照明方式的亮度高,使用寿命长,而且由于激光光束准直发散角小的特点,发出的光束可以比较集中的朝一个方向发射,使得照明的距离大大增长。现有的激光大灯通常采用单色蓝激光激发黄色荧光材料来得到色坐标符合汽车照明标准的白光光源。荧光材料在吸收蓝色激光转换为白光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荧光材料本身热导率较低,这些热量会聚集在荧光材料中,严重影响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和寿命。另外常用的荧光材料YAG:Ce具有高的折射率,荧光材料表面的全反射效应会使得白光提取效率较低。因此,使用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光源系统及使用该光源系统的汽车照明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及使用该光源系统的汽车照明装置,能够有利于波长转换装置的散热,改善波长转换装置内热量聚集引起的发光性能衰减和可靠性等问题,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波长转换元件表面全反射引起的光提取效率较低的问题,提高白光的光提取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包括激发光源,波长转换装置,散热模组和透镜模组,所述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会聚到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光斑,所述散热模组包括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间隔设置或接触设置的散热装置和与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分别相接触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光斑,所述导热装置将所述光斑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装置进行散热。这样,可以保证光斑产生的热量及时由导热装置传递到散热装置并及时散热,避免波长转换装置内部的热量聚集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能。优选的,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为透射式波长转换装置。优选的,制备所述导热装置的材料的导热率大于5W/m·K,透光率为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大于等于60%。优选的,所述导热装置采用蓝宝石材料制成。此种材料的导热性能好,可以增强热量的传递。优选的,所述导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弧面和至少一个接触面,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贴设在所述接触面上,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采用折射率相近的材料制备而成。这样,可以避免导热装置对波长转换装置入射光和出射光光路的影响。优选的,所述导热装置为半球形结构,包括作为接触面的底面和弧面的顶部,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面上,所述激发光源位于所述半球结构的球心一侧。优选的,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面积为导热装置的底面面积的1/6-1/2。此种结构可以保证光学性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散热性能。优选的,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通过高热导率的对可见光透明的粘结材料粘接在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面。优选的,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通过导热胶粘接在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面。优选的,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面上设置有向远离所述激发光源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热装置的固定槽,所述导热装置的底面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这样,可以保证导热装置的固定可靠性。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环绕波长转换装置设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和所述导热装置底面的圆心均位于所述通孔的中央。这样,可以保证对光路的影响最小,且散热均匀。优选的,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散热装置相接触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远离所述激发光源设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分别与所述散热装置的边缘相切设置。这种结构使得导热装置除了改善散热和提高光提取效率外,还可以对出射白光进行准直。优选的,所述透镜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激发光源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之间的用于会聚激发光第一收集透镜和位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远离所述激发光源的一侧用于会聚出射光的第二收集透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照明装置,该汽车照明装置包括前文所述的任一项的光源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系统,所述散热模组包括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间隔设置的散热装置和与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分别相接触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接触部分覆盖所述光斑。这样的结构能够有利于波长转换装置的散热,改善波长转换装置内热量聚集引起的发光性能衰减和可靠性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光源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光源系统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光源系统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及使用该光源系统的汽车照明装置,有利于波长转换装置的散热,改善波长转换装置内热量聚集引起的发光性能衰减和可靠性等问题,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波长转换元件表面全反射引起的光提取效率较低的问题,提高白光的光提取效率。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系统包括激发光源11、波长转换装置13、散热模组和透镜模组。激发光源11可以是固体激发光源,气体激发光源,半导体激发光源中的任意一种,用于发出激发光。激发光源11发出的激发光会聚到波长转换装置13上形成光斑,并激发波长转换装置13形成受激光并经过透镜模组形成出射光。优选的,波长转换装置13为荧光粉,例如采用YAG:Ce荧光陶瓷制备。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激发光源11产生蓝色激发光,并激发波长转换装置产生白光。透镜模组用于光路的整合,具体包括位于激发光源11与波长转换装置13之间的用于会聚激发光第一收集透镜12和位于波长转换装置13远离激发光源11的一侧用于会聚出射光的第二收集透镜15。散热模组包括与波长转换装置13间隔设置或接触设置的散热装置16和与散热装置16和波长转换装置13分别相接触的导热装置14。其中散热装置16为热沉,其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壁环绕波长转换装置13设置。导热装置14盖接在该通孔上,波长转换装置13贴设在导热装置14的底面,当波长转换装置13上的光斑散发出热量后,会经过导热装置14传递到散热装置16上进行发散。波长转换装置13直接涂敷在导热装置14上或者波长转换装置13作为独立的元件通过导热胶或其他高热导率的对可见光透明的粘结材料粘结在导热装置14上,使得波长转换装置13位于导热装置14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装置14为半球形结构,包括平面的底面和弧面的顶部,波长转换装置13设置在底面上,激发光源11位于所述半球结构的球心一侧。波长转换装置13和导热装置14底面的中心均位于所述通孔的中央。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在可选择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作为波长转换装置的接触面的底面,也可以为曲面或其他结构的非平面。导热装置14为可透光的材料制成,具体的,采用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系统,包括激发光源,波长转换装置,散热模组和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会聚到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光斑,所述散热模组包括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间隔设置或接触设置的散热装置和与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分别相接触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光斑,所述导热装置将所述光斑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装置进行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系统,包括激发光源,波长转换装置,散热模组和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会聚到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光斑,所述散热模组包括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间隔设置或接触设置的散热装置和与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分别相接触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光斑,所述导热装置将所述光斑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装置进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为透射式波长转换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导热装置的材料的导热率大于5W/m·K,透光率为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大于等于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采用蓝宝石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弧面和至少一个接触面,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贴设在所述接触面上,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采用折射率相近的材料制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为半球形结构,包括作为接触面的底面和弧面的顶面,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面上,所述激发光源位于所述半球结构的球心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面积为导热装置的底面面积的1/6-1/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通过高热导率的对可见光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飞徐梦梦郭祖强周萌李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