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651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包括底座、螺栓、烧瓶座、隔网框、出水板、出水孔和清洗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第一卡环上方设置有第二卡环,所述烧瓶座设置在第一卡环之间,所述隔网框设置在第二卡环之间,所述出水板内部设置有水管,所述出水孔设置在出水板上,所述清洗板设置在第四卡环之间,且清洗板内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左右边均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上设置有心轴,所述心轴与清洗板连接。该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通过蜗杆带动多个蜗轮同时转动,使蜗轮上的清洗刷在烧瓶内进行清洗,并且手动转动把手,已达到可以控制清洗时间以及清洗的程度的目的,还可以同时对多个烧瓶进行清洗,已达到提高清洗的效率。

A flask cleaning device for easy leach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ask cleaning device which is easy to drain water, including a base, bolts, flask seat, screen frame, water outlet plate, water outlet hole and cleaning plat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a second clasp ring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clasp ring, the flask sea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lasp ring, the clasp fram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clasp ring,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water outlet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lasp ring and the second clasp ring. A water pipe is provided, the outlet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outlet plate, the cleaning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ourth clasp ring, and the inside of the clean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worms,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worm are provided with worm wheels. The worm wheels are provided with a mandrel, and the mand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eaning plate. The device for washing flasks is easy to drain water. The worm drives many worm wheels to rotate at the same time, so that the cleaning brush on the worm wheel can be cleaned in the flask, and the handle can be rotated manually. The purpose of controlling the cleaning time and the degree of cleaning has been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several flasks can be clean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cleaning efficiency has been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学实验
,具体为一种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烧瓶清洗装置是将刚做完实验或者不干净的烧瓶进行清洗处理,清除掉烧瓶内以及表面的杂质。现在市场大部分采用人工清洗或者简单的装置进行清洗烧瓶,使清洗烧瓶的效率不高,且沥水很麻烦。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工清洗或者简单的装置进行清洗烧瓶,使清洗烧瓶的效率不高,且沥水很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包括底座、螺栓、烧瓶座、隔网框、出水板、出水孔和清洗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架,且支架贯穿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第三卡环和第四卡环,同时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第三卡环和第四卡环上均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一卡环上方设置有第二卡环,且第二卡环上方设置有第三卡环,同时第三卡环上方设置有第四卡环,所述烧瓶座设置在第一卡环之间,且烧瓶座设置有烧瓶槽,所述隔网框设置在第二卡环之间,且第二卡环内部设置有隔网,所述出水板设置在第三卡环之间,且出水板上设置有软皮管,所述出水板内部设置有水管,且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设置在出水板上,且出水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清洗板设置在第四卡环之间,且清洗板内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左右边均设置有蜗轮,且蜗杆上设置有把手,同时把手与清洗板相连接,所述蜗轮上设置有心轴,且心轴上设置有清洗刷,所述心轴与清洗板连接,且心轴上的清洗刷贯穿通孔和隔网。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第三卡环和第四卡环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第三卡环和第四卡环与支架均构成滑动机构。优选的,所述烧瓶槽半径大于隔网框长度的六分之一,同时烧瓶槽的圆心与通孔圆心连线垂直于底座。优选的,所述出水孔和通孔均呈矩形阵列状结构分布出水板上,且水孔和通孔呈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蜗轮的轴心线与通孔轴心线重合,且通孔轴心线与清洗刷轴心线重合。优选的,所述蜗轮设置有二十四个,且蜗轮呈矩形阵列状结构分布在清洗板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1)通过蜗杆带动多个蜗轮同时转动,使蜗轮上的清洗刷在烧瓶内进行清洗,并且手动转动把手,已达到可以控制清洗时间以及清洗的程度的目的,还可以同时对多个烧瓶进行清洗,已达到提高清洗的效率;(2)通过对软皮管内冲入清水,使水通过水管从喷头内对烧瓶进行清洗,可以达到同时对多个烧瓶进行清水清洗;(3)将隔网框移动到烧瓶上部,再通过拧紧螺栓,将隔网框固定在烧瓶上部,当清洗完毕后,只需将该装置倒立放置即可达到沥水的好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清洗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清洗板和清洗刷连接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出喷头和通孔分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水管、出水板和通孔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清洗板、出水板和清洗刷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隔网框和隔网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烧瓶座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架,3、第一卡环,4、螺栓,5、烧瓶座,6、烧瓶槽,7、第二卡环,8、隔网框,9、隔网,10、第三卡环,11、出水板,12、软皮管,13、水管,14、喷头,15、通孔,16、第四卡环,17、清洗板,18、蜗杆,19、把手,20、蜗轮,21、心轴,22、清洗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2、第一卡环3、螺栓4、烧瓶座5、烧瓶槽6、第二卡环7、隔网框8、隔网9、第三卡环10、出水板11、软皮管12、水管13、出水孔14、通孔15、第四卡环16、清洗板17、蜗杆18、把手19、蜗轮20、心轴21和清洗刷22,底座1上设置有支架2,且支架2贯穿第一卡环3、第二卡环7、第三卡环10和第四卡环16,同时第一卡环3、第二卡环7、第三卡环10和第四卡环16上均设置有螺栓4,第一卡环3上方设置有第二卡环7,且第二卡环7上方设置有第三卡环10,同时第三卡环10上方设置有第四卡环16,烧瓶座5设置在第一卡环3之间,且烧瓶座5设置有烧瓶槽6,隔网框8设置在第二卡环7之间,且第二卡环7内部设置有隔网9,出水板11设置在第三卡环10之间,且出水板11上设置有软皮管12,出水板11内部设置有水管13,且水管13上设置有出水孔14,出水孔14设置在出水板11上,且出水板11上设置有通孔15,清洗板17设置在第四卡环16之间,且清洗板17内部设置有蜗杆18,蜗杆18上设置有把手19,且把手19与清洗板17相连接,蜗杆18左右边均设置有蜗轮20,且蜗轮20上设置有心轴21,同时心轴21上设置有清洗刷22,心轴21与清洗板17连接,且心轴21上的清洗刷22贯穿通孔15和隔网9。本例的第一卡环3、第二卡环7、第三卡环10和第四卡环16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一卡环3、第二卡环7、第三卡环10和第四卡环16与支架2均构成滑动机构,通过移动第一卡环3、第二卡环7、第三卡环10和第四卡环16来调节烧瓶座5、隔网框8、出水板11和清洗板17的高度。烧瓶槽6半径大于隔网框8长度的六分之一,同时烧瓶槽6的圆心与通孔15圆心连线垂直于底座1,当隔网框8移动到烧瓶上端时,拧紧第二卡环7上的螺栓4时,约束烧瓶的上下移动。出水孔14和通孔15均呈矩形阵列状结构分布出水板11上,且水孔14和通孔15呈交错分布,向软皮管12内冲水,水通过水管13从出水孔14中冲洗下方的烧瓶,达到对烧瓶清洗的目的。蜗轮20的轴心线与通孔15轴心线重合,且通孔15轴心线与清洗刷22轴心线重合,使涡轮上的清洗刷22以此贯穿出水板11和隔网框8到达烧瓶内,对烧瓶进行清洗。蜗轮20设置有二十四个,且蜗轮20呈矩形阵列状结构分布在清洗板17内部,通过转动把手19,把手带动蜗杆18转动,从而蜗轮20带动清洗刷22转动,使清洗刷22在烧瓶内清洗烧瓶。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时,将需要清洗的烧瓶依次放置在烧瓶座5中的烧瓶槽6内,先通过移动第二卡环7,使隔网框8上下移动,当隔网框8移动到烧瓶上端时,拧紧第二卡环7上的螺栓4,使隔网框8固定起来,并且卡住烧瓶,约束了烧瓶上下移动,再调节第三卡环10使出水板11上下移动,出水板11移动到烧瓶的上方合适的位置后,再将第三卡环10上的螺栓4拧紧,使出水板11固定起来,最后通过调节第四卡环16,使清洗板17上下移动,并且使清洗板17上的清洗刷22深入烧瓶内,调节好后拧紧第四卡环16上的螺栓4,使清洗板17固定起来,准备工作完成后,向软皮管12内冲水,水通过水管13从出水孔14中冲洗下方的烧瓶,此时需要手动转动清洗板17上的把手19,把手带动蜗杆18转动,蜗杆18带动蜗轮20转动,从而蜗轮20带动清洗刷22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螺栓(4)、烧瓶座(5)、隔网框(8)、出水板(11)、出水孔(14)和清洗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架(2),且支架(2)贯穿第一卡环(3)、第二卡环(7)、第三卡环(10)和第四卡环(16),同时第一卡环(3)、第二卡环(7)、第三卡环(10)和第四卡环(16)上均设置有螺栓(4),所述第一卡环(3)上方设置有第二卡环(7),且第二卡环(7)上方设置有第三卡环(10),同时第三卡环(10)上方设置有第四卡环(16),所述烧瓶座(5)设置在第一卡环(3)之间,且烧瓶座(5)设置有烧瓶槽(6),所述隔网框(8)设置在第二卡环(7)之间,且第二卡环(7)内部设置有隔网(9),所述出水板(11)设置在第三卡环(10)之间,且出水板(11)上设置有软皮管(12),所述出水板(11)内部设置有水管(13),且水管(13)上设置有出水孔(14),所述出水孔(14)设置在出水板(11)上,且出水板(11)上设置有通孔(15),所述清洗板(17)设置在第四卡环(16)之间,且清洗板(17)内部设置有蜗杆(18),所述蜗杆(18)左右边均设置有蜗轮(20),且蜗杆(18)上设置有把手(19),同把手(19)与清洗板(17)相连接,所述蜗轮(20)上设置有心轴(21),且心轴(21)上设置有清洗刷(22),所述心轴(21)与清洗板(17)连接,且心轴(21)上的清洗刷(22)贯穿通孔(15)和隔网(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沥水的烧瓶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螺栓(4)、烧瓶座(5)、隔网框(8)、出水板(11)、出水孔(14)和清洗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架(2),且支架(2)贯穿第一卡环(3)、第二卡环(7)、第三卡环(10)和第四卡环(16),同时第一卡环(3)、第二卡环(7)、第三卡环(10)和第四卡环(16)上均设置有螺栓(4),所述第一卡环(3)上方设置有第二卡环(7),且第二卡环(7)上方设置有第三卡环(10),同时第三卡环(10)上方设置有第四卡环(16),所述烧瓶座(5)设置在第一卡环(3)之间,且烧瓶座(5)设置有烧瓶槽(6),所述隔网框(8)设置在第二卡环(7)之间,且第二卡环(7)内部设置有隔网(9),所述出水板(11)设置在第三卡环(10)之间,且出水板(11)上设置有软皮管(12),所述出水板(11)内部设置有水管(13),且水管(13)上设置有出水孔(14),所述出水孔(14)设置在出水板(11)上,且出水板(11)上设置有通孔(15),所述清洗板(17)设置在第四卡环(16)之间,且清洗板(17)内部设置有蜗杆(18),所述蜗杆(18)左右边均设置有蜗轮(20),且蜗杆(18)上设置有把手(19),同把手(19)与清洗板(17)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天鸿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