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及其涂衬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625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管用皮带托轮式水泥砂浆内衬机及其涂衬方法,其特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皮带托轮式水泥内衬机以及采用两次离心涂衬;所述铸管由进入内衬机区域时先进行对中工位,然后由步进梁把铸管运至上堵头工位完成承插口上堵头,铸管在布料工位上完成管内壁的布料工作,在一次离心工位完成初步高速离心涂衬工作,将水泥砂浆中的大部分水分离出来,在倒水工位上将铸管内部分水倒出,在二次离心工位上对铸管进行进一步离心涂衬,使水泥砂浆均匀牢固地粘固在铸铁管内壁上,在卸堵头工位上完成卸堵头和彻底倒水工作后,铸管进入检测工位一和检测工位二进行检测,完成铸管内衬的质量检查。

A Cement Lining Machine for Casting Pipe of Belt Bracket Wheel and Its Coa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elt-supporting wheel type cement mortar lining machine for cast pipes and its coating meth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dopting belt-supporting wheel type cement lining machine and twice centrifugal coating lining. The cast pipes are first aligned when entering the lining machine area, and then transported by a stepping beam to the upper plug position to complete the plug on the socket, and the cast pipes are completed on the cloth position. The material distribution work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 is completed at a centrifugal station, the initial high-speed centrifugal lining work is completed, most of the water in the cement mortar is separated, part of the water in the casting pipe is poured out at the pouring water level, the casting pipe is further centrifugally lined at the secondary centrifugal station, so that the cement mortar is evenly and firmly bond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st iron pipe, and the plug unloading and thorough are completed at the plug unloading station. After the bottom pouring, the casting pipe enters the inspection station one and the inspection station two to check, and the quality inspection of the inner lining of the casting pipe is comple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及其涂衬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管涂衬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皮带托轮式球墨铸铁管水泥泥浆内衬机及其涂衬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球墨铸铁管在中低压管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在输气、供水、排水等方面。球墨铸铁管具有运行安全可靠,破损率低,施工维修方便,快捷,防腐性能优异,适用于非开挖施工等诸多优点。球墨铸铁管铸造完成后,须在铸铁管内部进行离心涂衬,即在铸管内壁上通过离心涂衬水泥砂浆以形成衬层,才能完成整个铸管工艺。因此,铸管内壁离心涂衬水泥砂浆衬层的好坏直接影响铸管的使用质量,而铸管在涂衬时所采用的水泥内衬涂衬机成为关键设备。传统的铸管水泥砂浆涂衬机采用托轮支撑式和吊装式皮带驱动进行铸管的离心涂衬,以完成铸管水泥内衬的涂衬工艺。但在实际生产时,托轮支撑式涂衬机由于托轮与铸管表面为点接触和硬接触,存在以下缺陷或不足:1.不同规格铸管的托轮间距不同,在改变生产铸管规格时,需人工调整托轮间距,费时费工;2.在铸管存在一定的椭圆度,离心转动时会产生较大振动,不仅会对内衬机机体产生影响,还会间接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对水泥砂浆内衬表面质量产生影响;3.承口端挡轮的存在对承口端面铸字造成一定磨损,破坏铸管的身份信息。而吊装皮带式涂衬机虽然解决了以上托轮支撑式点接触和硬接触造成的铸管缺陷,但由于吊装皮带所形成的封闭圈造成了铸管在出入离心内衬工位时操作不便,而使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铸管水泥内衬机技术出现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一种完全用皮带托轮进行铸管离心水泥内衬涂衬的内衬机以及采用该内衬机的涂衬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及其涂衬方法,既能解决托轮式支撑造成铸管与托轮之间点接触和硬接触的缺陷,又解决了吊装皮带造成铸管生产进出离心内衬工位的效率低下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该铸管水泥内衬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对中工位1,堵头工位2,布料工位3,倒水工位5,其特点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布料工位3之后的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以及卸堵头倒水工位7,检测工位8和检测工位9;倒水工位5设置在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之间。其中,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包括有皮带17,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托轮13,在支撑托轮13之间的下方设置有振打轮14,两个支撑托轮13外角下方设置有驱动轮16和涨紧轮18,驱动轮16和所述涨紧轮18之间的上方以及振打轮14的下方设置有包角调整轮15;皮带17从包角整轮15外围上部穿过并且环绕在两个支撑托轮13,驱动轮16以及涨紧轮18的外围;铸管12设置在两个支撑托轮13之间的皮带17上;在驱动轮16的驱动下,支撑托轮13支撑皮带17并通过皮带17带动铸管12高速旋转,振打轮14此时对铸管12进行敲打,使水泥泥浆更均匀附着到铸管12的内壁上;涨紧轮18可调节皮带17的涨紧;包角调整轮15用以调整皮带17包角的大小,以防止打滑现象产生。本专利技术上述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的驱动轮16连接有驱动电机,在工作时,电机驱动驱动轮16旋转并且带动皮带17运动;铸管12的上方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压轮支架10,压轮支架10上设置有压轮11。本专利技术的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设置有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为步进梁或步进小车,以完成铸管在内衬机工作时的各种运输工作;同时,还设置有机械手装置,用以自动完成上下堵头和拆卸堵头的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涂衬方法,该涂衬方法包括:由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的运输装置将铸管12运至对中工位1进行对中或直接运至堵头工位2,由机械手自动完成承插口上堵头工作;将铸管12运至布料工位3完成铸管内壁的布料工作;布料完成后,将铸管12运至由皮带托轮组成的一次离心工位4,完成第一次皮带托轮高速离心涂衬;将铸管12运至倒水工位5,将其内部水泥砂浆中的部分水分离并倒出来;将铸管12运至由皮带托轮组成的二次离心工位6,对铸管12进行第二次皮带托轮高速离心涂衬,使水泥砂浆均匀牢固地粘固在铸管12的内壁上;将铸管12运至卸堵头倒水工位7,由机械手自动完成卸堵头和彻底倒水工作;将铸管12运至检测工位8和检测工位9,完成对铸管12内壁涂衬的质量检查工作。本专利技术的铸管12在高速离心涂衬时,将设置在铸管12上方的压轮支架10带动压轮11下降至与高速离心涂衬的铸管12接触,以对铸管12的跳动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涂衬方法可适用于多种规格管径以及存在圆度误差的具有一定椭圆度的各种铸管内壁的涂衬。本专利技术具有突出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及其涂衬方法,由于完全采用皮带传动带的柔性特征,既能缓冲铸管在高速离心旋转时的上下跳动,减少因铸管跳动对设备的冲击损伤,又能提高铸管运行的平稳性,从而提高铸管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涂衬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的离心工位结构示意图。其中,1.对中工位,2.堵头工位,3.布料工位,4.一次离心工位,5.倒水工位,6.二次离心工位,7.卸堵头倒水工位,8.检测工位一,9.检测工位二,10.压轮支架,11.压轮,12.铸管,13.支撑托轮,14.振打轮,15.包角调整轮,16.驱动轮,17.皮带,18.涨紧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以及示例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所示出的是优选实施例。为了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的结构尺寸和区域范围可能被放大或夸张,或者有些图形结构在文字说明清楚明了的情况下没有示出。但这些优选实施例和结构的大小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1和2,本专利技术皮带托轮铸管水泥砂浆内衬机中的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是整个工艺流程设备中的核心装置,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结构相同。在经过第一次高速离心涂衬并通过倒水工位5进行倒水后,再经过第二次高速离心涂衬,相比现有或传统的只有一次离心涂衬的离心涂衬效果要好很多。同时,本专利技术的铸管水泥内衬机采用柔性皮带托轮式离心涂衬驱动。柔性皮带托轮离心涂衬方式可以涂衬椭圆度较大的铸管,并可在旋转时达到较高的离心力,使铸管内壁涂衬衬层的效果非常理想。本专利技术采用机械手自动完成铸管的上下堵头以及拆卸堵头的工作。机械手可自动抓取堵头,在气口完成充放气,使整个上下堵头过程自动完成。本专利技术的铸管12从对中工位1到最后检测工位9的运输采用步进梁或步进小车完成整个铸管在内衬机区域工作的运输。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手和步进梁或步进小车在本示意图中虽未示出,但同样是本专利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涂衬方法可适用于多种规格管径以及存在圆度误差的铸管,尤其是对具有一定椭圆度的各种铸管内壁的涂衬,本专利技术还可自动适应不同规格管径铸管的涂衬需求,而不需要人工进行调整。实施例1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皮带托轮式水泥砂浆内衬机及其涂衬方法共分为若干个工位完成铸管内衬的涂衬工艺,包括依次设置的对中工位1,堵头工位2,布料工位3,一次离心工位4,倒水工位5,二次离心工位6,以及卸堵头倒水工位7,检测工位8和检测工位9。本专利技术采用步进梁将铸管12运至对中工位1进行对中或直接运至堵头工位2,由机械手自动完成承插口上堵头工作;将铸管12运至布料工位3完成铸管内壁的布料工作;布料完成后,将铸管12运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对中工位(1),堵头工位(2),布料工位(3),倒水工位(5),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布料工位(3)之后的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以及卸堵头倒水工位(7),检测工位(8)和检测工位(9);倒水工位(5)设置在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之间;所述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包括皮带(17),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托轮(13),所述支撑托轮13之间的下方设置有振打轮(14),两个所述支撑托轮(13)外角下方设置有驱动轮(16)和涨紧轮(18),所述驱动轮(16)和所述涨紧轮(18)之间的上方以及所述振打轮(14)的下方设置有包角调整轮(15);所述皮带(17)从包角调整轮(15)外围上部穿过并且环绕在两个所述支撑托轮(13),所述驱动轮(16)以及所述涨紧轮(18)的外围;所述铸管(12)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托轮(13)之间的所述皮带(1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对中工位(1),堵头工位(2),布料工位(3),倒水工位(5),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布料工位(3)之后的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以及卸堵头倒水工位(7),检测工位(8)和检测工位(9);倒水工位(5)设置在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之间;所述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包括皮带(17),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托轮(13),所述支撑托轮13之间的下方设置有振打轮(14),两个所述支撑托轮(13)外角下方设置有驱动轮(16)和涨紧轮(18),所述驱动轮(16)和所述涨紧轮(18)之间的上方以及所述振打轮(14)的下方设置有包角调整轮(15);所述皮带(17)从包角调整轮(15)外围上部穿过并且环绕在两个所述支撑托轮(13),所述驱动轮(16)以及所述涨紧轮(18)的外围;所述铸管(12)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托轮(13)之间的所述皮带(1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离心工位(4)和二次离心工位(6)的驱动轮(16)连接有驱动电机,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轮(16)旋转并带动皮带(17)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管(12)上方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压轮支架(10),所述压轮支架(10)上设置有压轮(1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设置有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为步进梁或步进小车,以完成铸管在内衬机工作时的各种运输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还设置有机械手装置,用以自动完成上下堵头和拆卸堵头的工作。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皮带托轮铸管水泥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轮(13)支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磊雷蒿润涛申勇李军孙建伟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