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85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5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包括底部机构,底部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支杆,支杆下端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垂直连接,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一号限位机构,一号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且限位板上侧面板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隔板,限位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插槽板,插槽板远离限位板的一侧设有插槽,两个支杆相对的一侧面板的两侧边均垂直连接有槽板,支杆通过槽板连接有顶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防眩光触屏玻璃的支护稳定而安全,并且使用者在放置和取出防眩光触屏玻璃时还十分地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便于移动,是一种实用的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

A New Antiglare Touch Screen Glass Support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glare-proof touch screen glass support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mechanism. The bottom mechanism comprises two structurally identical supporting rods.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limit mechanism. The first limit mechanism comprises a limit plate, and the side plate of the limi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parallel dividers and a limit plate. The side far from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lot plate, and the side far from the limi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ot. The two sides of the opposite side plate of the two supporting rods are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a slot plate. The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top mechanism through the slot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stable and safe support for the glare-proof touch screen glass, and the user can also place and take out the glare-proof touch screen glass.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move, and is a new practical anti-glare touch screen glass support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
本技术涉及玻璃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
技术介绍
“眩光”是一种不良的照明现象,当光源的亮度极高或是背景与视野中心的亮度差较大时,就会产生“眩光”。“眩光”现象不仅影响观看,而且对视力健康都有影响。防眩光玻璃可以有效的减少这种效应。即使在阳光下也可以看清液晶屏。现有的技术中,防眩光触屏玻璃在放置时需要支架进行一定的支撑,而现有的支架机构大多结构简单,没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放置不当时极为容易对玻璃造成损伤,所以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架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包括底部机构,所述底部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支杆,所述支杆下端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一号限位机构,所述一号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上侧面板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隔板,所述限位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插槽板,所述插槽板远离限位板的一侧设有插槽,两个所述支杆相对的一侧面板的两侧边均垂直连接有槽板,所述支杆通过槽板连接有顶部机构,所述顶部机构连接有设置在槽板之间的插杆,所述插杆之间通过侧板连接,且所述插杆通过螺栓与支杆连接,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滑槽设置在支杆远离插杆的一端,所述侧板上端垂直连接有二号限位机构,所述二号限位机构远离侧板的一端连接有挡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杆上端通过铰链固定块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连接有两个伸缩支杆。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一号限位机构的一侧面板连接有与插槽对应的插板。优选的,所述隔板之间的限位板上设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插槽板两端与支杆下端均连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一号限位机构与二号限位机构结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者可以将防眩光触屏玻璃竖直放置在隔板之间的橡胶垫上即可对防眩光触屏玻璃进行放置,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先将两伸缩支杆支开,将本技术的重心调低,然后再抬高顶部机构的高度,直至两限位机构之间的间距大于防眩光触屏玻璃的高度为止,然后旋紧螺栓,使顶部机构与底部机构之间结构稳定,然后将防眩光触屏玻璃放置在隔板之间的橡胶垫上,待防眩光触屏玻璃放置完成后再旋开螺栓,放下顶部机构,直至两限位机构可以将防眩光触屏玻璃稳定地夹持在本技术上即可对防眩光触屏玻璃进行支撑,当使用者需要对数量较多的防眩光触屏玻璃进行支撑时,使用者可以将两个本技术合在一起,增加本技术的支撑量,在此过程中,当使用者将其中一个本技术放置满防眩光触屏玻璃之后,再取出另外一个本技术,将第二个本技术设置的插板插入第一个本技术的插槽内即可将两个本技术进行组合,当使用者放置完防眩光触屏玻璃之后,使用者还可以利用万向轮非常方便将本技术进行移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对防眩光触屏玻璃的支护稳定而安全,并且使用者在放置和取出防眩光触屏玻璃时还十分地方便,此外,本技术还便于移动,是一种实用的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顶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部机构;2、支杆;3、连接杆;4、插板;5、一号限位机构;6、限位板;7、隔板;8、橡胶垫;9、插槽板;10、插槽;11、万向轮;12、槽板;13、顶部机构;14、插杆;15、螺栓;16、侧板;17、二号限位机构;18、挡板;19、铰链固定块;20、铰链;21、伸缩支杆;22、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包括底部机构1,底部机构1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支杆2,支杆2下端分别与连接杆3的两端垂直连接,连接杆3的一侧连接有一号限位机构5,一号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板6,且限位板6上侧面板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隔板7,限位板6远离连接杆3的一侧连接有插槽板9,插槽板9远离限位板6的一侧设有插槽10,两个支杆2相对的一侧面板的两侧边均垂直连接有槽板12,支杆12通过槽板12连接有顶部机构13,顶部机构13连接有设置在槽板12之间的插杆14,插杆14之间通过侧板16连接,且插杆14通过螺栓15与支杆2连接,螺栓15的一端穿过滑槽22设置在支杆2远离插杆14的一端,侧板16上端垂直连接有二号限位机构17,二号限位机构17远离侧板16的一端连接有挡板18,其中一个支杆2上端通过铰链固定块19连接有铰链20,铰链20连接有两个伸缩支杆21。连接杆3远离一号限位机构5的一侧面板连接有与插槽10对应的插板4,以便于本技术进行组合。隔板7之间的限位板6上设有橡胶垫8,以便于保护玻璃侧边。插槽板9两端与支杆2下端均连接有万向轮11,以便于移动。一号限位机构5与二号限位机构17结构相同,以便于夹持。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防眩光触屏玻璃竖直放置在隔板7之间的橡胶垫8上即可对防眩光触屏玻璃进行放置,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先将两伸缩支杆21支开,将本技术的重心调低,然后再抬高顶部机构13的高度,直至两限位机构之间的间距大于防眩光触屏玻璃的高度为止,然后旋紧螺栓15,使顶部机构13与底部机构1之间结构稳定,然后将防眩光触屏玻璃放置在隔板7之间的橡胶垫8上,待防眩光触屏玻璃放置完成后再旋开螺栓15,放下顶部机构13,直至两限位机构可以将防眩光触屏玻璃稳定地夹持在本技术上即可对防眩光触屏玻璃进行支撑,当使用者需要对数量较多的防眩光触屏玻璃进行支撑时,使用者可以将两个本技术合在一起,增加本技术的支撑量,在此过程中,当使用者将其中一个本技术放置满防眩光触屏玻璃之后,再取出另外一个本技术,将第二个本技术设置的插板4插入第一个本技术的插槽10内即可将两个本技术进行组合,当使用者放置完防眩光触屏玻璃之后,使用者还可以利用万向轮11非常方便将本技术进行移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对防眩光触屏玻璃的支护稳定而安全,并且使用者在放置和取出防眩光触屏玻璃时还十分地方便,此外,本技术还便于移动,是一种实用的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包括底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机构(1)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支杆(2),所述支杆(2)下端分别与连接杆(3)的两端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一侧连接有一号限位机构(5),所述一号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板(6),且所述限位板(6)上侧面板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隔板(7),所述限位板(6)远离连接杆(3)的一侧连接有插槽板(9),所述插槽板(9)远离限位板(6)的一侧设有插槽(10),两个所述支杆(2)相对的一侧面板的两侧边均垂直连接有槽板(12),所述支杆(2)通过槽板(12)连接有顶部机构(13),所述顶部机构(13)连接有设置在槽板(12)之间的插杆(14),所述插杆(14)之间通过侧板(16)连接,且所述插杆(14)通过螺栓(15)与支杆(2)连接,所述螺栓(15)的一端穿过滑槽(22)设置在支杆(2)远离插杆(14)的一端,所述侧板(16)上端垂直连接有二号限位机构(17),所述二号限位机构(17)远离侧板(16)的一端连接有挡板(18),其中一个所述支杆(2)上端通过铰链固定块(19)连接有铰链(20),所述铰链(20)连接有两个伸缩支杆(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眩光触屏玻璃支架机构,包括底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机构(1)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支杆(2),所述支杆(2)下端分别与连接杆(3)的两端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一侧连接有一号限位机构(5),所述一号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板(6),且所述限位板(6)上侧面板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隔板(7),所述限位板(6)远离连接杆(3)的一侧连接有插槽板(9),所述插槽板(9)远离限位板(6)的一侧设有插槽(10),两个所述支杆(2)相对的一侧面板的两侧边均垂直连接有槽板(12),所述支杆(2)通过槽板(12)连接有顶部机构(13),所述顶部机构(13)连接有设置在槽板(12)之间的插杆(14),所述插杆(14)之间通过侧板(16)连接,且所述插杆(14)通过螺栓(15)与支杆(2)连接,所述螺栓(15)的一端穿过滑槽(22)设置在支杆(2)远离插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诚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成达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