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击穿灌封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50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击穿灌封线圈,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铁芯、框架和线圈模块构成,所述框架具体为“2”个,两所述框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两端,所述线圈模块套设在所述铁芯上,且位于两所述框架之间,所述线圈模块由线圈、环氧树脂层和铜箔片组成,每两层所述线圈之间充分填充有所述环氧树脂层,最后一层所述线圈与所述铜箔片之间也充分填充有所述环氧树脂层,所述铜箔片包裹在最后一层所述线圈外,且所述装置本体包裹有灌封胶层。

A Breakdown-proof Filling Co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eakdown-proof filling coil,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body,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iron core, a frame and a coil module. The frame is specifically \2\. The two frames are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iron core, and the coil module is sleeved on the iron core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frames. The coil module is composed of coils and epoxy resin. The epoxy resin layer is fully filled between each two layers of the coil, and the epoxy resin layer is also fully filled between the last layer of the coil and the copper foil. The copper foil is wrapped outside the last layer of the coil, and the device body is wrapped with an encapsulating adhesive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击穿灌封线圈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为一种防击穿灌封线圈。
技术介绍
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电路中的线圈是指电感器。是指导线一根一根绕起来,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但现有的线圈较为容易出现电压击穿现象,存在危险。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防击穿灌封线圈,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击穿灌封线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击穿灌封线圈,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铁芯、框架和线圈模块构成,所述框架具体为“2”个,两所述框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铁芯的两端,所述线圈模块套设在所述铁芯上,且位于两所述框架之间,所述线圈模块由线圈、环氧树脂层和铜箔片组成,每两层所述线圈之间充分填充有所述环氧树脂层,最后一层所述线圈与所述铜箔片之间也充分填充有所述环氧树脂层,所述铜箔片包裹在最后一层所述线圈外,且所述装置本体的包裹有灌封胶层,所述框架的一侧设有接线引脚,且所述接线引脚的接线端穿出所述灌封胶层。进一步的,所述线圈设有引线口,且所述引线口与所述接线引脚之间通过导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由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与所述线圈模块之间的距离为2cm。进一步的,所述灌封胶层的厚度为1cm。进一步的,所述线圈与所述铁芯之间也充分填充有环氧树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防击穿灌封线圈通过在铁芯与线圈之间增加耐高温的环氧树脂层,来进一步的增强铁芯与线圈之间的绝缘性,避免泄漏电流超标,另外在每两层线圈之间也充分填充有环氧树脂层来增强线圈之间的绝缘,防止电压击穿,在最后一层的线圈外包裹铜箔片,并用灌封胶来包裹,大大防止了空气湿度带来的影响,进一步的防止了击穿带来的危险性,将接线引脚与线圈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并有环氧树脂层和灌封胶来绝缘,提高绝缘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铁芯;3-框架;4-线圈模块;5-线圈;6-环氧树脂层;7-铜箔片;8-灌封胶;9-引线口;10-接线引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击穿灌封线圈,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由铁芯2、框架3和线圈模块4构成,所述框架3具体为“2”个,两所述框架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铁芯2的两端,所述线圈模块4套设在所述铁芯2上,且位于两所述框架3之间,所述线圈模块4由线圈5、环氧树脂层6和铜箔片7组成,每两层所述线圈5之间充分填充有所述环氧树脂层6,最后一层所述线圈5与所述铜箔片7之间也充分填充有所述环氧树脂层6,所述铜箔片7包裹在最后一层所述线圈5外,且所述装置本体1包裹有灌封胶层8,所述框架3的一侧设有接线引脚10,且所述接线引脚10的接线端穿出所述灌封胶层8。进一步的,所述线圈5设有引线口9,且所述引线口9与所述接线引脚10之间通过导线连接,防止绝缘击穿。进一步的,所述框架3由绝缘材料制成,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框架3与所述线圈模块4之间的距离为2cm,使线圈导线的绝缘距离增加,防止绝缘击穿。进一步的,所述灌封胶层8的厚度为1cm,提高绝缘厚度,降低击穿危险。进一步的,所述线圈5与所述铁芯2之间也充分填充有环氧树脂层6,利用环氧树脂耐高温的特性,降低所述线圈5与所述铁芯2之间的绝缘损坏,避免泄露电流超标。工作原理:首先,铁芯2与线圈5之间增加耐高温的环氧树脂层6,来进一步的增强铁芯2与线圈5之间的绝缘性,避免泄漏电流超标,另外在每两层线圈5之间也充分填充有环氧树脂层6来增强线圈5之间的绝缘,防止电压击穿,在最后一层的线圈5外包裹铜箔片7,并用灌封胶8来包裹,大大防止了空气湿度带来的影响,进一步的防止了击穿带来的危险性,将接线引脚10与线圈5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并有环氧树脂层6和灌封胶8来绝缘,提高绝缘效果,进而达到防击穿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击穿灌封线圈,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由铁芯(2)、框架(3)和线圈模块(4)构成,所述框架(3)具体为“2”个,两所述框架(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铁芯(2)的两端,所述线圈模块(4)套设在所述铁芯(2)上,且位于两所述框架(3)之间,所述线圈模块(4)由线圈(5)、环氧树脂层(6)和铜箔片(7)组成,每两层所述线圈(5)之间充分填充有所述环氧树脂层(6),最后一层所述线圈(5)与所述铜箔片(7)之间也充分填充有所述环氧树脂层(6),所述铜箔片(7)包裹在最后一层所述线圈(5)外,且所述装置本体(1)包裹有灌封胶层(8),所述框架(3)的一侧设有接线引脚(10),且所述接线引脚(10)的接线端穿出所述灌封胶层(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击穿灌封线圈,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由铁芯(2)、框架(3)和线圈模块(4)构成,所述框架(3)具体为“2”个,两所述框架(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铁芯(2)的两端,所述线圈模块(4)套设在所述铁芯(2)上,且位于两所述框架(3)之间,所述线圈模块(4)由线圈(5)、环氧树脂层(6)和铜箔片(7)组成,每两层所述线圈(5)之间充分填充有所述环氧树脂层(6),最后一层所述线圈(5)与所述铜箔片(7)之间也充分填充有所述环氧树脂层(6),所述铜箔片(7)包裹在最后一层所述线圈(5)外,且所述装置本体(1)包裹有灌封胶层(8),所述框架(3)的一侧设有接线引脚(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冠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