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519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扬声器及其安装方法,其中,该扬声器包括壳体、扬声器单体、盖板及吸声粉料,所述壳体包括收容空间,所述盖板固定至所述壳体,以盖住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带网侧板,所述盖板开设卡槽,所述带网侧板通过所述卡槽插入到所述收容空间从而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吸声粉料填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带网侧板隔离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从而阻挡吸声粉料从第二腔体进入到第一腔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扬声器及其安装方法,由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固定后,再插入带网侧板,可避免壳体与盖板固定连接时造成的对带网侧板密封性能的影响,降低漏粉率。

Loudspeaker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oudspeaker and an installation method thereof, in which the loudspeaker comprises a housing, a loudspeaker monomer, a cover plate and sound absorbing powder. The housing comprises a receiving space, the cover plate is fixed to the housing to cover the receiving space, and the loudspeaker also includes a mesh side plat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and the mesh side plate is inserted into the receiving space through the chute. The receiving space is thus separated into a first cavity and a second cavity, and the speaker monomer is accommodated in the first cavity, the sound absorbing powder is filled in the second cavity, and the network side plate is used to isolate the second cavity and the first cavity, thereby preventing the sound absorbing powder from entering the first cavity from the second cavity. The loudspeaker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in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influence of the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hell and the cover plate on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of the belt mesh side plate and reduce the powder leakage rate because the shell and the cover plate are fixed and then inserted into the belt mesh sid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扬声器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音频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对音频设备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视频的播放,更要求对音频设备的可靠性提出更多要求。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移动多媒体技术也随之发展,很多音频设备具有多种娱乐功能,如视频播放、数码摄像、游戏、GPS导航等,其对音频设备的播放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扬声器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音频信号的播放。扬声器的谐振频率高,导致其低频性能差,难以播放出浑厚丰富的低音,故为了提高扬声器的音质,通常在扬声器内部填充吸声粉料以形成虚拟声腔。因此,吸声粉料的填充数量多少将会影响扬声器箱的低频效果。传统的挡墙式灌粉方式,灌粉空间有限,使填充的吸声粉料数量有限,不利于改善扬声器的低频效果。此外,由于扬声器的盖板和壳体最后再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超声波焊接时会对网布同塑料间的结合力有较大影响,增大了漏粉的机率。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更大灌粉空间以及能够降低漏粉率的的扬声器及其安装方法。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及其安装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灌粉空间以及能够降低漏粉率的扬声器及其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扬声器,包括壳体、扬声器单体、盖板及吸声粉料,所述壳体包括收容空间,所述盖板固定至所述壳体,以盖住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带网侧板,所述盖板开设卡槽,所述带网侧板通过所述卡槽插入到所述收容空间从而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吸声粉料填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带网侧板隔离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从而阻挡吸声粉料从第二腔体进入到第一腔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开设有开口,带网侧板对应开口的位置设置弯折端,弯折端卡持在开口处。优选地,所述带网侧板包括挡板和包覆在挡板一侧的网布,所述壳体开设有与第二腔体相通的填充孔。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设置的侧壁,所述底板上设用于安装扬声器单体的安装架及所述填充孔,所述带网侧板为U形,所述带网侧板与所述侧壁共同形成U形的所述第二腔体。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出声孔,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出声孔,出声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扬声器的安装方法,包括:提供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收容空间及与收容空间连通的填充孔,所述安装架将所述收容空间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填充孔与第二腔体连通;将扬声器单体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第一腔体内;将带卡槽的盖板固定连接至所述壳体以盖住所述收容空间;将带网侧板从所述盖板的卡槽插入到所述收容空间从而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扬声器单体位于第一腔体内,第二腔体与填充孔连通;在卡槽外侧打胶密封,以将带网侧板与扬声器单体封装在收容空间内;将吸声粉料从填充孔填充至所述第二腔体。优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开口,带网侧板对应开口的位置设置一弯折端,弯折端卡持在开口处。优选的,所述带网侧板包括挡板和包覆在挡板一侧的网布。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设置的侧壁,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扬声器单体的安装架及所述填充孔,所述带网侧板为U形,所述带网侧板与所述侧壁共同形成U形的所述第二腔体。优选的,所述盖板与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扬声器单体完全收容于由所述带网侧板和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的所述第一腔体内,不仅避免了所述吸声粉料进入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内部影响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声学性能,而且使所述吸声粉料以最大数量填充于所述第二腔体,从而使所述第二腔体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利用。该组装方法将壳体与盖板固定后再插入带网侧板,可避免壳体与盖板固定连接时造成的对带网侧板密封性能的影响,降低漏粉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扬声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扬声器的部分装配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扬声器的整体装配图。图4为图3所示扬声器沿A-A线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扬声器;10:壳体;11:底板;111:安装架;112:填充孔12:侧壁;121:出声孔;122:开口;13:收容空间131:第一腔体132:第二腔体20:扬声器单体;21:第一表面;22:第二表面;23:台阶部;30:带网侧板;31:挡板;32:网布;33:弯折端40:盖板;41:卡槽;50:吸声粉料【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扬声器100,包括壳体10、扬声器单体20、带网侧板30、盖板40及吸声粉料50。所述壳体10包括底板11和围绕底板11设置的侧壁12,底板11和侧壁12共同围成收容空间13。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扬声器单体20的安装架111。所述底板11还开设有填充孔112,其与收容空间13相通,用于填充吸声粉料50。所述侧壁12开设有出声孔121和开口122,出声孔121与所述第一腔体131连通,用于实现扬声器单体20声音的传导。所述扬声器单体20包括与盖板40相对的第一表面21和与壳体10相对的第二表面22。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单体20为方形并包含四个角部,每一角部形成一个台阶部23。所述扬声器单体20安装在安装架111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扬声器单体20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和固定于磁碗上的磁钢和极芯,磁碗和极芯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音圈收容于间隙内。当音圈通入电流时,处在磁场中的音圈受磁场作用产生运动,随着电流的变化,这种运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带动所述振膜上下振动,导致声音的产生。带网侧板30包括挡板31和包覆在挡板31一侧的网布32,带网侧板30用于将吸声粉料50封装在发声单体20之外,以阻挡吸声粉料50进入到发声单体20内。带网侧板30的形状与安装架111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带网侧板30大致为U形,其末端对应壳体10的开口122位置设置弯折端33。所述带网侧板30与所述侧壁12共同形成U形的所述第二腔体132。当带网侧板30插入到壳体10内时,所述带网侧板10紧贴在所述安装架111外侧,弯折端33卡持在开口122处。所述带网侧板30的高度大于安装架111的高度,并与盖板40连接。所述带网侧板30用于阻挡吸声粉料50从第二腔体132进入到第一腔体131内。所述第一腔体131用于收容扬声器单体20,以及实现扬声器单体20与外界连接,所述第二腔体132用于收容所述吸声粉料50形成虚拟声腔。所述盖板40为板状结构,开设有卡槽41,用于带网侧板30从卡槽41处插入到壳体10内。所述盖板40固定至所述壳体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40与所述壳体10通过超声焊接工艺固定,所述卡槽41根据带网侧板30的形状而设,供带网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包括壳体、扬声器单体、盖板及吸声粉料,所述壳体包括收容空间,所述盖板固定至所述壳体,以盖住所述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带网侧板,所述盖板开设卡槽,所述带网侧板通过所述卡槽插入到所述收容空间从而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吸声粉料填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带网侧板隔离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从而阻挡吸声粉料从第二腔体进入到第一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包括壳体、扬声器单体、盖板及吸声粉料,所述壳体包括收容空间,所述盖板固定至所述壳体,以盖住所述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还包括带网侧板,所述盖板开设卡槽,所述带网侧板通过所述卡槽插入到所述收容空间从而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扬声器单体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吸声粉料填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带网侧板隔离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从而阻挡吸声粉料从第二腔体进入到第一腔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开口,带网侧板对应开口的位置设置弯折端,弯折端卡持在开口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网侧板包括挡板和包覆在挡板一侧的网布,所述壳体开设有与第二腔体相通的填充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设置的侧壁,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扬声器单体的安装架及所述填充孔,所述带网侧板为U形,所述带网侧板与所述侧壁共同形成U形的所述第二腔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出声孔,出声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炉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