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77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墙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挡墙底板上的挡墙墙身,所述挡墙墙身包括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以及现浇墙体,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以一定间隔相对竖直固定配置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使得在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与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之间形成一现浇墙体腔室,所述现浇墙体在所述现浇墙体腔室内采用现场浇筑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挡土墙结构施工困难的部分采用叠合板方式进行施工,其余施工方面的部分采用现场浇筑方式进行施工,既吸收了装配式技术的优点,又避免了全预制挡土墙运输不便、安装困难、止水不易处理的缺点。

A Fabricated Composite Plate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ssembled composite plate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retaining wall bottom plate and a retaining wall body arranged on the retaining wall bottom plate. The retaining wall body comprises a prefabricated side wall side plate, a prefabricated side wall side plate and a cast-in-situ wall body. The prefabricated side wall side plate and the prefabricated side wall side plate are fixed at a certain interval vertically.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retaining wall forms a cast-in-place wall chamber between the side plate of the prefabricated water retaining side wall and the side plate of the prefabricated earth retaining side wall. The cast-in-place wall chamber is formed by in-situ pouring. The utility model constructs the difficult part of the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by overlapping plate method, while the other parts of the construction are constructed by on-site pouring method, which not only absorbs the advantages of assembly technology, but also avoids the disadvantages of inconvenience in transportation, difficulty in installation and difficulty in water stopping treatment of the fully prefabricated retain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挡土墙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特别是适用于工期紧张、景观要求高的工程项目。
技术介绍
装配式技术具有质量可靠、节省人工、缩短工期、减少周边环境影响等优势,目前该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成熟,而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仍较少。挡土墙是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构筑物,传统的挡土墙的浇筑施工工序多,施工进度慢,具有费工、耗材、质量不可靠、缺少景观效果等缺点。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将装配式技术利用在挡土墙的施工中,以解决传统挡土墙存在的问题,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传统挡土墙存在浇筑施工工序多、施工进度慢、费工、耗材、质量不可靠、缺少景观效果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施工工序少、施工进度快、节省人工成本、景观效果好的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墙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挡墙底板上的挡墙墙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墙身包括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以及现浇墙体,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以一定间隔相对竖直固定配置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使得在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与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之间形成一现浇墙体腔室,所述现浇墙体在所述现浇墙体腔室内采用现场浇筑成型。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底板为采用现场浇筑方式成型的C30钢筋砼底板。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上分别间隔预留有孔道;施工时,采用对拉钢筋分别穿过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上预留的孔道,从而对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与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进行定位。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朝向所述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的侧面上形成有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向凹槽,所述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朝向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的侧面上形成有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横向凹槽。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横向凹槽之间的距离为150mm~250mm,相邻的两个第二横向凹槽之间的距离为150mm~250mm。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横向凹槽和每一第二横向凹槽的高度为200mm,其深度为80mm。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的底部进行局部加厚处理。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均为预制成型的C30钢筋砼边板。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与所述挡墙底板的连接处分别预留有连接钢筋。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对挡土墙结构施工困难的部分采用叠合板方式进行施工,其余施工方面的部分采用现场浇筑方式进行施工,既吸收了装配式技术的优点,又避免了全预制挡土墙运输不便、安装困难、止水不易处理的缺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图2的B向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的配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的纵向剖面图。图6是图5的C向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的配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墙底板100以及设置在挡墙底板100上的挡墙墙身200。其中,挡墙底板100为采用现场浇筑方式成型的C30钢筋砼底板。参见图2至图7并结合图1,挡墙墙身200包括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以及现浇墙体230。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均为预制成型的C30钢筋砼边板。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以一定间隔相对竖直固定配置在挡墙底板100上,使得在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与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之间形成一现浇墙体腔室,现浇墙体230在该现浇墙体腔室内采用现场浇筑成型。在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上分别间隔预留有孔道211、221;施工时,采用对拉钢筋分别穿过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上预留的孔道211、221,从而对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与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进行定位,增加挡土墙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为了有效地保证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的牢固结合,在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朝向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的侧面上形成有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凹槽212,相邻的两个横向凹槽212之间的距离为150mm~250mm,每一横向凹槽212的高度为200mm,深度为80mm。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朝向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的侧面上形成有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凹槽222。相邻的两个横向凹槽222之间的距离为150mm~250mm,每一横向凹槽222的高度为200mm,深度为80mm。此外,在预制时,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的内部配置有钢筋,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与挡墙底板100的连接处分别预留有连接钢筋213、223。挡墙底板100在浇筑时,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210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上预留的连接钢筋延伸入挡墙底板100内,与挡墙底板100连为一体,增加了整体结构的连接稳定性。此外,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的底部进行局部加厚处理,将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的底部设置成三角形,增加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220的受力承受能力。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墙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挡墙底板上的挡墙墙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墙身包括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以及现浇墙体,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以一定间隔相对竖直固定配置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使得在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与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之间形成一现浇墙体腔室,所述现浇墙体在所述现浇墙体腔室内采用现场浇筑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墙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挡墙底板上的挡墙墙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墙身包括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以及现浇墙体,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以一定间隔相对竖直固定配置在所述挡墙底板上,使得在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与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之间形成一现浇墙体腔室,所述现浇墙体在所述现浇墙体腔室内采用现场浇筑成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底板为采用现场浇筑方式成型的C30钢筋砼底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上分别间隔预留有孔道;施工时,采用对拉钢筋分别穿过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和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上预留的孔道,从而对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与预制挡土侧墙身边板进行定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板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挡水侧墙身边板朝向所述预制挡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王军朱定国卓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