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人工湿地的养殖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458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人工湿地的养殖系统装置,包括养殖池、过滤网筒、单向阀、抽水管、输入水泵、缓冲水箱、缓冲腔、连通管、内壳体、出水孔、湿地过滤层、防水外壳、筒体、过滤网套、连接管、顶盖、输出水泵、输水管、过滤层、通气管、水位开关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首先启动输入水泵将养殖池中水抽送到内壳体内部,而后水通过湿地过滤层进入到筒体内部,然后启动输出水泵将筒体内部处理的水通过输水管和出水管抽送到养殖池中,另外设置的水位开关,能够有效的确保防水外壳中的水位始终是恒定的,从而避免水的溢出,另外也为湿地过滤层处理提供充足的水源。

A Farming System with Constructed Wetland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quaculture system device with constructed wetlands, including aquaculture pond, filter mesh barrel, one-way valve, pumping pipe, input pump, buffer tank, buffer chamber, connecting pipe, inner shell, outlet hole, wetland filter layer, waterproof shell, cylinder, filter mesh cover, connecting pipe, top cover, output pump, water conveyance pipe, filter layer, ventilation pipe, water level switch and so 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and simple stru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complete functions. Firstly, the input pump is started to pump the water from the aquaculture pond into the inner shell, then the water enters the inner part of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wetland filter layer, and then the output pump is started to pump the treated water from the inner part of the cylinder into the aquaculture pond through the water conveying pipe and the water outlet pipe. Water level switch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at the water level in the waterproof shell is always constant, so as to avoid water overflow, and also provide sufficient wa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wetland filter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人工湿地的养殖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带人工湿地的养殖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水产养殖模式采用大排大灌大换水的手段调控水质。在高温季节每月进行二次以上大换水,排掉养殖废水,调换新鲜水体,排出的养殖废水直接进入河道。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25%,造成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由于换进的水体是从河道直接引入,没有经过处理,就无法保证水质的安全可靠,因此发生病害的风险很高。此外,由于养殖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进入河道,加剧了河道的富营养化和病菌的传播,造成了渔业水域环境的大面积污染,由此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而现有的养殖循环水处理装置虽然有效地解决了养殖废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问题,但投入和运行成本偏高,不适应推广利用,另外处理效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人工湿地的养殖系统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人工湿地的养殖系统装置,包括养殖池,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过滤网筒、单向阀、抽水管、输入水泵、缓冲水箱、缓冲腔、连通管、内壳体、出水孔、湿地过滤层、防水外壳、筒体、过滤网套、连接管、顶盖、输出水泵、输水管、过滤层、通气管、水位开关和出水管;所述养殖池为数个,所述养殖池内部底面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筒;所述过滤网筒下侧出口均通过单向阀与抽水管内部相连通;所述抽水管右侧出口通过输入水泵与缓冲腔内部相连通;所述缓冲腔设在缓冲水箱内部,所述缓冲腔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水位开关,所述缓冲腔右下侧出口通过连通管与内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内壳体外侧固定连接在防水外壳内壁上,所述内壳体内侧中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内壳体上侧设有数个通气管;所述过滤层位于出水孔内侧,所述过滤层固定连接在内壳体内壁上,所述过滤层内部设有湿地过滤层;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在防水外壳内部中央,所述筒体内壁中设有过滤网套,所述筒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出水泵;所述输出水泵下侧入口通过连接管与筒体内部下侧相连通,所述输出水泵左侧出口与输水管右侧入口相连接;所述输水管左侧设有数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侧分别与对应的养殖池内部下侧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水位开关与输入水泵的电源端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输入水泵的抽水量大于输出水泵的抽水量过滤网筒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水位开关的位置高于养殖池中的水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首先启动输入水泵将养殖池中水抽送到内壳体内部,而后水通过湿地过滤层进入到筒体内部,然后启动输出水泵将筒体内部处理的水通过输水管和出水管抽送到养殖池中,另外设置的水位开关,能够有效的确保防水外壳中的水位始终是恒定的,从而避免水的溢出,另外也为湿地过滤层处理提供充足的水源,而设置的内壳体、出水孔和过滤层,能够有效的确保水源从湿地过滤层四周进入进行过滤处理,从而提高了过滤的面积,也就提高了过滤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养殖池;2-过滤网筒;3-单向阀;4-抽水管;5-输入水泵;6-缓冲水箱;7-缓冲腔;8-连通管;9-内壳体;10-出水孔;11-湿地过滤层;12-防水外壳;13-筒体;14-过滤网套;15-连接管;16-顶盖;17-输出水泵;18-输水管;19-过滤层;20-通气管;21-水位开关;22-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人工湿地的养殖系统装置,包括养殖池1,还包括过滤网筒2、单向阀3、抽水管4、输入水泵5、缓冲水箱6、缓冲腔7、连通管8、内壳体9、出水孔10、湿地过滤层11、防水外壳12、筒体13、过滤网套14、连接管15、顶盖16、输出水泵17、输水管18、过滤层19、通气管20、水位开关21和出水管22;所述养殖池1为数个,所述养殖池1内部底面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筒2;所述过滤网筒2下侧出口均通过单向阀3与抽水管4内部相连通;所述抽水管4右侧出口通过输入水泵5与缓冲腔7内部相连通;所述缓冲腔7设在缓冲水箱6内部,所述缓冲腔7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水位开关21,所述缓冲腔7右下侧出口通过连通管8与内壳体9内部相连通;所述内壳体9外侧固定连接在防水外壳12内壁上,所述内壳体9内侧中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10,所述内壳体9上侧设有数个通气管20;所述过滤层19位于出水孔10内侧,所述过滤层19固定连接在内壳体9内壁上,所述过滤层19内部设有湿地过滤层11;所述筒体13固定连接在防水外壳12内部中央,所述筒体13内壁中设有过滤网套14,所述筒体13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16;所述顶盖16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出水泵17;所述输出水泵17下侧入口通过连接管15与筒体13内部下侧相连通,所述输出水泵17左侧出口与输水管18右侧入口相连接;所述输水管18左侧设有数个出水管22;所述出水管22下侧分别与对应的养殖池1内部下侧相连通。其中,所述水位开关21与输入水泵5的电源端相连接;所述输入水泵5的抽水量大于输出水泵17的抽水量过滤网筒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水位开关21的位置高于养殖池1中的水平面。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为: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使用时,首先启动输入水泵5将养殖池1中水抽送到内壳体9内部,而后水通过湿地过滤层11进入到筒体13内部,然后启动输出水泵17将筒体13内部处理的水通过输水管18和出水管22抽送到养殖池1中,另外设置的水位开关21,能够有效的确保防水外壳12中的水位始终是恒定的,从而避免水的溢出,另外也为湿地过滤层11处理提供充足的水源,而设置的内壳体9、出水孔10和过滤层19,能够有效的确保水源从湿地过滤层11四周进入进行过滤处理,从而提高了过滤的面积,也就提高了过滤的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人工湿地的养殖系统装置,包括养殖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筒(2)、单向阀(3)、抽水管(4)、输入水泵(5)、缓冲水箱(6)、缓冲腔(7)、连通管(8)、内壳体(9)、出水孔(10)、湿地过滤层(11)、防水外壳(12)、筒体(13)、过滤网套(14)、连接管(15)、顶盖(16)、输出水泵(17)、输水管(18)、过滤层(19)、通气管(20)、水位开关(21)和出水管(22);所述养殖池(1)为数个,所述养殖池(1)内部底面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筒(2);所述过滤网筒(2)下侧出口均通过单向阀(3)与抽水管(4)内部相连通;所述抽水管(4)右侧出口通过输入水泵(5)与缓冲腔(7)内部相连通;所述缓冲腔(7)设在缓冲水箱(6)内部,所述缓冲腔(7)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水位开关(21),所述缓冲腔(7)右下侧出口通过连通管(8)与内壳体(9)内部相连通;所述内壳体(9)外侧固定连接在防水外壳(12)内壁上,所述内壳体(9)内侧中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10),所述内壳体(9)上侧设有数个通气管(20);所述过滤层(19)位于出水孔(10)内侧,所述过滤层(19)固定连接在内壳体(9)内壁上,所述过滤层(19)内部设有湿地过滤层(11);所述筒体(13)固定连接在防水外壳(12)内部中央,所述筒体(13)内壁中设有过滤网套(14),所述筒体(13)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16);所述顶盖(16)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出水泵(17);所述输出水泵(17)下侧入口通过连接管(15)与筒体(13)内部下侧相连通,所述输出水泵(17)左侧出口与输水管(18)右侧入口相连接;所述输水管(18)左侧设有数个出水管(22);所述出水管(22)下侧分别与对应的养殖池(1)内部下侧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人工湿地的养殖系统装置,包括养殖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筒(2)、单向阀(3)、抽水管(4)、输入水泵(5)、缓冲水箱(6)、缓冲腔(7)、连通管(8)、内壳体(9)、出水孔(10)、湿地过滤层(11)、防水外壳(12)、筒体(13)、过滤网套(14)、连接管(15)、顶盖(16)、输出水泵(17)、输水管(18)、过滤层(19)、通气管(20)、水位开关(21)和出水管(22);所述养殖池(1)为数个,所述养殖池(1)内部底面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筒(2);所述过滤网筒(2)下侧出口均通过单向阀(3)与抽水管(4)内部相连通;所述抽水管(4)右侧出口通过输入水泵(5)与缓冲腔(7)内部相连通;所述缓冲腔(7)设在缓冲水箱(6)内部,所述缓冲腔(7)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水位开关(21),所述缓冲腔(7)右下侧出口通过连通管(8)与内壳体(9)内部相连通;所述内壳体(9)外侧固定连接在防水外壳(12)内壁上,所述内壳体(9)内侧中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10),所述内壳体(9)上侧设有数个通气管(20);所述过滤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步德新杨美荣路敦利闫磊孔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公用同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