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型人工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91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潜流型人工湿地,包括实心池壁和多孔池壁,实体池壁分为与外界具有通路且形成半封闭空间的外侧实体池壁以及内部和所述多孔池壁协同限制水流方向的内部实体池壁,内侧实体池壁和多孔池壁成规则排布并形成多个独立的规则水流空间,多孔池壁形成水流通道,实体池壁形成水流通道的垂直水流方向的阻断通道,潜流型人工湿地还包括由外侧实体池壁和多孔池壁构成的湿地出水通道和湿地进水通道;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巧妙的利用具有孔洞的池壁,可以避免安装类似的水管等装置,不仅降低了整体成本,也避免了施工操作维护等的麻烦,并同时形成有规则的流水空间,使得水流能够更加均匀,由此能够使得水处理过程更加简便有效。

A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hich comprises solid and porous pond walls. The solid pond walls are divided into outer solid pond walls with access and forming semi-enclosed space and inner solid pond walls which coordinate with the porous pond walls to restrict the direction of flow. The inner solid pond walls and porous pond walls are arranged regularly and form multiple independent regular flow spaces. The submerged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includes wetland outlet passage and wetland inlet passage composed of outer solid pond wall and porous pond wall, and the ingenious use of the porous pond wall can avoid installing similar water pipes and other devices, which not only reduces the overall cost, but also avoids the implementation. The troubl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regular flow space at the same time, make the flow more uniform, which can make th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more simple and effec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流型人工湿地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潜流型人工湿地。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地挑战,这迫使人类必须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而在这个大问题中,水又是最重要的,水在自然资源中是应用最普遍,分布最广泛,对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遭到更加快速和严重的污染,这使本来就十分匮乏的水资源更加匮乏。一方面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又有大量污水排出,流入江河湖海污染水体。污水处理既可解决水源的严重污染,又可开发新水源,应该说这是一项事半功倍的事业。而人工湿地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处理某些废水的手段,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目前行业内人工湿地的做法有很多种,如果需要湿地内水流均匀分布,一般都是选择在湿地底部安装布水管,这样的话湿地的建设成本必然会增加;如果水流分布不均的话,又会对湿地的水处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加经济有效的方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潜流型人工湿地,包括实心池壁和多孔池壁,所述实体池壁分为与外界具有通路且形成半封闭空间的外侧实体池壁以及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内部和所述多孔池壁协同限制水流方向的内部实体池壁,所述内侧实体池壁和所述多孔池壁成规则排布并形成多个独立的规则水流空间,所述多孔池壁形成水流通道,所述实体池壁形成水流通道的垂直水流方向的阻断通道,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还包括由所述外侧实体池壁和所述多孔池壁构成的湿地出水通道和湿地进水通道,同时,所述人工湿地的底部可以是人工的实体底部也可以是自然形成的可渗透底部。目前行业内人工湿地的做法有很多种,如果需要湿地内水流均匀分布,一般都是选择在湿地底部安装布水管,这样的话湿地的建设成本必然会增加,如果水流分布不均的话,又会对湿地的水处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而本专利技术巧妙的利用具有孔洞的池壁,可以避免安装类似的水管等装置,不仅降低了整体成本,也避免了施工操作维护等的麻烦,并同时形成有规则的流水空间,使得水流能够更加均匀,由此能够使得水处理过程更加简便有效。进一步地,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还包括由设置在所述外侧实体池壁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还包括外侧由所述外侧实体池壁构成的雨水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独立的水流空间为俯视图为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所述规则水流空间为平行四边形,则所述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阻水壁长度方向,或所述规则水流空间为长方形,则所述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阻水壁长度方向。进一步地,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垂直构造包括底层的实体防水层和砾石层和保护膜层以及种植沙土。进一步地,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为包括培植水生植物的主体部分和无水生植物的辅助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垂直构造包括底层的实体防水层和砾石层和保护膜层以及种植沙土,所述主体部分平面构造包括实体池壁和多孔池壁垂直构成的多个规则水流空间,多个所述规则水流空间按水流方向呈阵列排布,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规则水流空间的两侧由所述实体池壁构成,另需水流经过的两侧由所述多孔池壁构成,所述无水生植物的辅助部分处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外侧,具有湿地进水口和湿地出水口,水流从所述湿地进水口流入后,由所述无水生植物的辅助部分构成的进水通道径所述主体部分一侧的所述多孔池壁孔中流入,从另一侧的所述多孔池壁中流出,流入到下一级所述规则水流空间直至汇集到由所述无水生植物的辅助部分构成的出水通道,并经由湿地出水口流出。更进一步地,所述砾石层包括两层砾石层,直径大于等于10mm小于等于30mm下层砾石层和直径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10mm的上层砾石层。进一步地,所述独立的水流空间培植水生植物。进一步地,所述规则水流空间包括由所述实心池壁构成的底部及由所述实心池壁构成的阻水壁和由所述多孔池壁构成的另两侧的进出水壁,所述规则水流空间的所述阻水壁长度方向及所述多孔池壁中的孔的轴向平行;所述规则水流空间为平行四边形,则所述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阻水壁长度方向,或所述规则水流空间为长方形,则所述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阻水壁长度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池壁中的孔分布均匀且大小一致。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控制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部分剖面示意图其中,11外侧实体池壁12内部实体池壁,13底层实体防水层,21,22多孔池壁,31进水口32湿地进水通道41出水口42湿地出水通道51雨水通道52雨水出口61规则水流空间,7水生植被81下层砾石层82上层砾石层83实体防水层84种植沙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流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实心池壁和多孔池壁,所述实体池壁分为与外界具有通路且形成半封闭空间的外侧实体池壁以及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内部和所述多孔池壁协同限制水流方向的内部实体池壁,所述内侧实体池壁和所述多孔池壁成规则排布并形成多个独立的规则水流空间,所述多孔池壁形成水流通道,所述实体池壁形成水流通道的垂直水流方向的阻断通道,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还包括由所述外侧实体池壁和所述多孔池壁构成的湿地出水通道和湿地进水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流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实心池壁和多孔池壁,所述实体池壁分为与外界具有通路且形成半封闭空间的外侧实体池壁以及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内部和所述多孔池壁协同限制水流方向的内部实体池壁,所述内侧实体池壁和所述多孔池壁成规则排布并形成多个独立的规则水流空间,所述多孔池壁形成水流通道,所述实体池壁形成水流通道的垂直水流方向的阻断通道,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还包括由所述外侧实体池壁和所述多孔池壁构成的湿地出水通道和湿地进水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还包括由设置在所述外侧实体池壁的进水口和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还包括外侧由所述外侧实体池壁构成的雨水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的水流空间为俯视图为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所述规则水流空间为平行四边形,则所述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阻水壁长度方向,或所述规则水流空间为长方形,则所述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阻水壁长度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垂直构造包括底层的实体防水层和砾石层和保护膜层以及种植沙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型人工湿地为包括培植水生植物的主体部分和无水生植物的辅助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垂直构造包括底层的实体防水层和砾石层和保护膜层以及种植沙土,所述主体部分平面构造包括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杰李龙斌操成施欢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瑞环境科技仙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