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洞试验扰流尖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46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洞试验扰流尖劈,包括尖劈本体、升降装置和可调扰流板,所述尖劈本体竖向设置,所述尖劈本体上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安装所述可调扰流板,改变尖劈的形状,调整风洞内的风场。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风洞试验扰流尖劈,通过对可调扰流板的高度位置、数量和可调扰流板的具体姿态的调节来改变尖劈的形状,从而达到调整风场的目的,此过程方便,所需时间短。

Wind tunnel test spoiler wed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d tunnel test spoiler wedge, which comprises a wedge body, a lifting device and an adjustable spoiler. The wedge body is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lif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wedge body. The adjustable spoiler is installed on the lifting device to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wedge and adjust the wind field in the wind tunnel. A wind tunnel test spoiler wedge of the invention is adopted to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wedge by adjusting the height, number and the specific attitude of the adjustable spoiler,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the wind field. The process is convenient and the time required is sh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洞试验扰流尖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整风场的装置,具体为一种风洞试验扰流尖劈。
技术介绍
风洞是用来产生人造气流的管道,主要任务是提供各种速度范围内模型试验所必须的空气动力环境,并在试验段形成气流均匀流动的区域。风吹过地面时,地面上的粗糙元如草、庄稼、树木和房屋等都会对风产生摩擦阻力,从而形成上大下小的风速剖面和上小下大的湍流强度剖面。为此对受到地表摩擦阻力影响的大气层称之为大气边界层。地面上的建筑物均处于大气边界层中,所以在风洞中研究风对建筑物的作用时,除了要满足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外,还要正确的模拟大气边界层流场,该场主要是通过尖劈、粗糙元技术来完成。尖劈利用其迎风平板的分离流产生旋涡,迎风板的宽度决定了旋涡的大小和湍流脉动强度,同时迎风板的阻塞比沿高度递减,可产生近似线性的风速剖面。进行风洞实验之前需要模拟出满足实验要求的大气边界层流场,目前主要是通过反复移动尖劈和粗糙元的位置来调整风洞内的风场。传统地,扰流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尖劈上,调节时需要手动拆卸并重新安装扰流板,调节尖劈较为繁琐,所需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对扰流迎风板进行连续调节的尖劈,从而达到调整风场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洞试验扰流尖劈,其关键在于:包括尖劈本体、升降装置和可调扰流板;所述尖劈本体竖向设置,所述尖劈本体上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安装所述可调扰流板。采取以上技术方案的显著效果是,可调扰流板沿升降装置升降,从而对可调扰流板进行连续调节,并最终由可调扰流板的高度位置、数量和可调扰流板的具体姿态来改变尖劈的形状,从而达到调整风场的目的,此过程方便,所需时间短。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可进一步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滑槽和条形滑块,所述尖劈本体上设置有所述升降滑槽,所述条形滑块安装在所述升降滑槽内,所述升降滑槽与所述条形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条形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可调扰流板。所述可调扰流板包括迎风板,所述迎风板竖向设置,所述迎风板上边条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迎风板上边条平行,所述迎风板本体下边条设有向上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迎风板本体下边条平行,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位于所述迎风板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正对平行设置,所述迎风板从所述升降滑槽的槽口伸入并连接所述条形滑块。所述可调扰流板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迎风板平行,所述调节板贴合所述迎风板,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所述调节板的上边缘插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并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所述调节板的下边缘插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并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所述迎风板固定在所述条形滑块上,所述条形滑块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条形滑块,所述通孔内螺纹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接触所述升降滑槽内壁。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螺杆加大条形滑块和升降滑槽的摩擦,起到固定可调扰流板高度的作用。所述可调扰流板厚度小于所述升降滑槽槽口宽度,所述升降滑槽的上端从所述尖劈本体的顶部穿出。所述尖劈本体呈棱台状,所述升降滑槽设置在所述尖劈本体的斜面上。所述尖劈本体底面有四个边,所述尖劈本体有四个侧面,四个所述侧面分为两个矩形面和两个等腰梯形面,两个所述等腰梯形面正对设置并垂直于底面,所述等腰梯形面长底边与所述尖劈本体底面边缘连接,两个所述矩形面正对设置,两个所述等腰梯形面之间分别由两个所述矩形面连接,所述矩形面倾斜设置,所述矩形面的斜边与所述等腰梯形面的腰连接,两个所述矩形面上分别设有所述升降滑槽。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对可调扰流板的高度位置、数量和可调扰流板的具体姿态的调节来改变尖劈的形状,从而达到调整风场的目的,此过程方便,所需时间短。附图说明图1为风洞试验扰流尖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A;图3为可调扰流板3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可调扰流板3的背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风洞试验扰流尖劈,包括尖劈本体1、通孔a、螺杆b、升降滑槽2a、条形滑块2b、迎风板3a、调节板3b、第一滑槽3c和第二滑槽3d,其中:所述尖劈本体1竖向设置,所述尖劈本体1上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安装所述可调扰流板3;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滑槽2a和条形滑块2b,所述尖劈本体1上设置有所述升降滑槽2a,所述条形滑块2b安装在所述升降滑槽2a内,所述升降滑槽2a与所述条形滑块2b滑动配合;所述条形滑块2b固定连接所述可调扰流板3,所述可调扰流板3位于所述升降滑槽2a外。具体的:所述尖劈本体1呈棱台状,所述尖劈本体1底面有四个边,所述尖劈本体1有四个侧面,四个所述侧面分为两个矩形面和两个等腰梯形面,两个所述等腰梯形面正对设置并垂直于底面,所述等腰梯形面长底边与所述尖劈本体1底面边缘连接,两个所述矩形面正对设置,两个所述等腰梯形面之间分别由两个所述矩形面连接,所述矩形面倾斜设置,所述矩形面的斜边与所述等腰梯形面的腰连接,两个所述矩形面上分别设有所述升降滑槽2a,所述升降滑槽2a的上端从所述尖劈本体1的顶面穿出;所述升降滑槽2a为缩口槽,所述条形滑块2b位于所述升降滑槽2a的槽底部分;所述可调扰流板3厚度小于所述升降滑槽2a槽口宽度。所述可调扰流板3包括迎风板3a,所述迎风板3a竖向设置,所述迎风板3a上边条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3c,所述第一滑槽3c与所述迎风板3a上边条平行,所述迎风板本体3下边条设有向上的第二滑槽3d,所述第二滑槽3d与所述迎风板本体3下边条平行,所述第一滑槽3c和所述第二滑槽3d位于所述迎风板3a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滑槽3c和所述第二滑槽3d正对平行设置,所述迎风板3a从所述升降滑槽2a的槽口伸入并连接所述条形滑块2b。所述可调扰流板3还包括调节板3b,所述调节板3b与所述迎风板3a平行,所述调节板3b贴合所述迎风板3a,所述调节板3b位于所述第一滑槽3c和所述第二滑槽3d之间,所述调节板3b的上边缘插在所述第一滑槽3c内并沿所述第一滑槽3c滑动,所述调节板3b的下边缘插在所述第二滑槽3d内并沿所述第二滑槽3d滑动。所述迎风板3a固定在所述条形滑块2b上,所述条形滑块2b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a,所述通孔a贯穿所述条形滑块2b,所述通孔a内螺纹穿设有螺杆b,所述螺杆b穿过所述通孔a接触所述升降滑槽2a内壁。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洞试验扰流尖劈,其特征在于:包括尖劈本体(1)、升降装置和可调扰流板(3);所述尖劈本体(1)竖向设置,所述尖劈本体(1)上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安装所述可调扰流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洞试验扰流尖劈,其特征在于:包括尖劈本体(1)、升降装置和可调扰流板(3);所述尖劈本体(1)竖向设置,所述尖劈本体(1)上安装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安装所述可调扰流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洞试验扰流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滑槽(2a)和条形滑块(2b),所述尖劈本体(1)上设置有所述升降滑槽(2a),所述条形滑块(2b)安装在所述升降滑槽(2a)内,所述升降滑槽(2a)与所述条形滑块(2b)滑动配合;所述条形滑块(2b)固定连接所述可调扰流板(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洞试验扰流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扰流板(3)包括迎风板(3a),所述迎风板(3a)竖向设置,所述迎风板(3a)上边条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3c),所述第一滑槽(3c)与所述迎风板(3a)上边条平行,所述迎风板本体(3)下边条设有向上的第二滑槽(3d),所述第二滑槽(3d)与所述迎风板本体(3)下边条平行,所述第一滑槽(3c)和所述第二滑槽(3d)位于所述迎风板(3a)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滑槽(3c)和所述第二滑槽(3d)正对平行设置,所述迎风板(3a)从所述升降滑槽(2a)的槽口伸入并连接所述条形滑块(2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洞试验扰流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扰流板(3)还包括调节板(3b),所述调节板(3b)与所述迎风板(3a)平行,所述调节板(3b)贴合所述迎风板(3a),所述调节板(3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鹏刘博伟王梅洪艺然李昌茂黄昨越周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