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442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包括外壳、支撑机构、驱动箱、固定板,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内侧开设有空腔的C形状结构,且平行对称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输送机构,所述外壳的底端安装有支腿,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在外壳内部两端设置的转轮,以及供转轮放置的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带动转轮转动,所述转轮为圆盘形结构,且呈水平分布设置共有四组,分别对称安装在两组外壳的两端处,所述转轮的外端套设有同步带。该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结构合理,具有实用性强,工作效率高,减少人力消耗等特点,可广泛使用。

A belt type needle and tube automatic conve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lt-type needle tube automatic conve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supporting mechanism, a driving box and a fixing plate. The shell is a C-shaped structure with a cavity on the inner side of an opening at one end, and two groups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symmetrically. The inner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bottom end of th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supporting leg, and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includes two ends of the inner shell. The runner and the driving box for the runner are arranged. The inner part of the driving box is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motor, and the driving motor drives the runner to rotate. The runner is a disc-shaped structure, and is horizontally distributed. There are four groups of runners, which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at both ends of the two sets of housing.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runner is provided with a synchronous belt. The belt type needle and tube automatic convey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strong practicability,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d manpower consumption, and can be widely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射针管制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注射针管在加工工序制造时,现有的设备不够自动化,将针管送入下一道工序时,极为浪费时间,人工消耗大,同时工作效率低,需要一种自动化的输送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包括外壳、支撑机构、驱动箱、固定板、连接板和固定盘,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内侧开设有空腔的C形状结构,且平行对称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输送机构,所述外壳的底端安装有支腿,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在外壳内部两端设置的转轮,以及供转轮放置的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带动转轮转动,所述转轮为圆盘形结构,且呈水平分布设置共有四组,分别对称安装在两组外壳的两端处,所述转轮的外端套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一端朝向转轮的外壁,另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带,所述橡胶带与同步带均通过转轮的转动而移动,所述同步带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底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通过夹持板转动连接有支腿,两组所述外壳之间焊接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呈水平设置。优选的,所述同步带朝向转轮的一面上开设有多组第一齿纹,所述转轮的外壁上开设有多组与同步带上第一齿纹啮合的第二齿纹,且第二齿纹以转轮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柱和与连接柱呈垂直分布设置的固定板,所述连接柱为圆柱体杆状结构且一端穿过固定板内部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另一端固定焊接在外壳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长方体板状结构,且与连接柱相对的面上安装有滚轮,所述固定板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螺栓,由固定板外端纵向伸入至固定板内部,所述第一螺栓伸入固定板的一端与连接柱贴合。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U形结构,且两侧顶端面上一体构造有滑块,所述滑块伸入至外壳底端开设的滑轨内部,所述滑块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滑块之间呈垂直分布设置。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通过第二螺栓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螺栓由限位块的顶端竖直向下穿过滑块与连接板的两侧边壁延伸至连接板的底端。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为T形结构,且上侧两端的凸出部分开设螺纹孔,所述夹持板螺纹连接在连接板底端,所述夹持板底端开设有供连接块伸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连接块之间纵向穿过有第三螺栓,所述连接块一体构造在支腿的顶端。优选的,所述支腿底端螺纹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为扇叶状结构,且底座上通过螺杆螺纹连接有固定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外壳内部设置有由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的转轮,并通过转轮带动将同步带与橡胶带转动,进而通过橡胶带夹持的注射管移动,自动化的移动方式,减少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通过接料板可将从橡胶带之间夹持的掉落的针管接住,并沿着接料板滑落收集,省时省力,实用性强,支腿可调节设置,便于根据外壳的倾斜程度调节支腿,操作便利,该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结构合理,具有实用性强,工作效率高,减少人力消耗等特点,可广泛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板与支腿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支腿;3-底座;4-输送机构;5-同步带;6-支撑机构;7-驱动箱;8-接料板;9-橡胶带;10-转轮;11-连接柱;12-固定板;13-第一螺栓;14-滚轮;15-连接块;16-夹持板;17-滑块;18-限位块;19-第二螺栓;20-连接板;21-螺纹孔;22-固定盘;23-第三螺栓;24-凹槽;25-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包括外壳1、支撑机构6、驱动箱7、固定板12、连接板20和固定盘22,所述外壳1为一端开口内侧开设有空腔的C形状结构,且平行对称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输送机构4,所述外壳1的底端安装有支腿2,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在外壳1内部两端设置的转轮10,以及供转轮10放置的驱动箱7,所述驱动箱7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带动转轮10转动,所述转轮10为圆盘形结构,且呈水平分布设置共有四组,分别对称安装在两组外壳1的两端处,所述转轮10的外端套设有同步带5,所述同步带5一端朝向转轮10的外壁,另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带9,所述橡胶带9与同步带5均通过转轮10的转动而移动,所述同步带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6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底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底端通过夹持板16转动连接有支腿2,两组所述外壳1之间焊接有接料板8,所述接料板8呈水平设置,驱动电机带动转轮10转动,转轮10与同步带5之间通过齿纹啮合传动,同步带5转动并带动橡胶带9转动,通过橡胶带9转动将之间夹持的针管输送至下一道工序,自动化的移动方式,减少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具体的,所述同步带5朝向转轮10的一面上开设有多组第一齿纹,所述转轮10的外壁上开设有多组与同步带5上第一齿纹啮合的第二齿纹,且第二齿纹以转轮10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转轮10与同步带5之间通过齿纹啮合传动,传动稳定性好。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连接柱11和与连接柱11呈垂直分布设置的固定板12,所述连接柱11为圆柱体杆状结构且一端穿过固定板12内部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11另一端固定焊接在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板12可沿着连接柱11转动,来调节滚轮14的高低,固定板12通过第一螺栓13螺纹固定。具体的,所述固定板12为长方体板状结构,且与连接柱11相对的面上安装有滚轮14,所述固定板12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螺栓13,由固定板12外端纵向伸入至固定板12内部,所述第一螺栓13伸入固定板12的一端与连接柱11贴合,滚轮14随着同步带5的移动而转动,滚轮14起到支撑的作用。具体的,所述连接板20为U形结构,且两侧顶端面上一体构造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伸入至外壳1底端开设的滑轨内部,所述滑块17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与滑块17之间呈垂直分布设置,连接板20通过滑块17滑动连接在外壳1底部。具体的,所述限位块18通过第二螺栓19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螺栓19由限位块18的顶端竖直向下穿过滑块17与连接板20的两侧边壁延伸至连接板20的底端,第二螺栓19拧紧后限位块18紧紧向下顶住在滑轨内壁,连接板20固定,不会滑动,在需要滑动连接板20时,将第二螺栓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包括外壳(1)、支撑机构(6)、驱动箱(7)、固定板(12)、连接板(20)和固定盘(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一端开口内侧开设有空腔的C形状结构,且平行对称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输送机构(4),所述外壳(1)的底端安装有支腿(2),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在外壳(1)内部两端设置的转轮(10),以及供转轮(10)放置的驱动箱(7),所述驱动箱(7)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带动转轮(10)转动,所述转轮(10)为圆盘形结构,且呈水平分布设置共有四组,分别对称安装在两组外壳(1)的两端处,所述转轮(10)的外端套设有同步带(5),所述同步带(5)一端朝向转轮(10)的外壁,另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带(9),所述橡胶带(9)与同步带(5)均通过转轮(10)的转动而移动,所述同步带(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6)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底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底端通过夹持板(16)转动连接有支腿(2),两组所述外壳(1)之间焊接有接料板(8),所述接料板(8)呈水平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包括外壳(1)、支撑机构(6)、驱动箱(7)、固定板(12)、连接板(20)和固定盘(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一端开口内侧开设有空腔的C形状结构,且平行对称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输送机构(4),所述外壳(1)的底端安装有支腿(2),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在外壳(1)内部两端设置的转轮(10),以及供转轮(10)放置的驱动箱(7),所述驱动箱(7)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带动转轮(10)转动,所述转轮(10)为圆盘形结构,且呈水平分布设置共有四组,分别对称安装在两组外壳(1)的两端处,所述转轮(10)的外端套设有同步带(5),所述同步带(5)一端朝向转轮(10)的外壁,另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带(9),所述橡胶带(9)与同步带(5)均通过转轮(10)的转动而移动,所述同步带(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6)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底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底端通过夹持板(16)转动连接有支腿(2),两组所述外壳(1)之间焊接有接料板(8),所述接料板(8)呈水平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5)朝向转轮(10)的一面上开设有多组第一齿纹,所述转轮(10)的外壁上开设有多组与同步带(5)上第一齿纹啮合的第二齿纹,且第二齿纹以转轮(10)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针管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连接柱(11)和与连接柱(11)呈垂直分布设置的固定板(12),所述连接柱(11)为圆柱体杆状结构且一端穿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顺根赵一楠郭志坚于海庆张士军郝淑华许耀文郭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九州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