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94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部左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伸缩机构一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有一体式设置的T形滑块,所述工作台上端左侧水平开设有与T形滑块相匹配的T形滑槽,所述支撑板右侧水平设置有数量为三个开口向右的C形架,所述C形架内壁左右两侧均通过伸缩机构二连接有半桶状设置的放置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伸缩机构三来将不同直径的管状金属材料一端通过弧形夹板进行固定,而弧形夹板内壁均通过强力胶水粘粘有橡胶防滑垫,通过橡胶防滑垫的设置能够增加管状金属材料放置的稳定性。

A Grinding Device for Outer Wall of Tube Metal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bular metal material outer wall polis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orktable. The upper end of the worktable is connected with a fixed plate at the left end. The fixed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plate through a telescopic mechanism, an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T-shaped slide block arranged in one piece. The upper end of the worktable is horizontally provided with a T-shaped slide groove matching the T-shaped slide block, and the support is provided. The right side of the plate is horizontally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C-shaped shelves with three openings to the righ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shaped shelf are connected with a half-barrel-shaped shelf through a telescopic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fixes one end of tubular metal material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through an arc splint with the help of the telescopic mechanism 3, while the inner wall of the arc splint is glued with a rubber anti-skid pad through a strong glue water. The setting of rubber anti-skid pad can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ubular metal material 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磨装置
,具体为一种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零件在进行加工的时候,有的管状金属材料需要进行外壁打磨,需要使用打磨设备,如申请号为CN201711283648.4的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底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螺纹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底座内部底端的连接杆,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端通过第一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承接柱,所述承接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动轴轴,所述第二活动轴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打磨盘。上述装置对金属零部件虽然有着操作灵活便于更换打磨装置的优点,但是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不适用于管状金属材料进行外壁的打磨,不能够根据其直径进行调节固定,不能够一次性固定多根管状金属材料进行打磨;二是不能够在打磨时对打磨头进行降温处理,从而减少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变形量,因而还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部左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伸缩机构一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有一体式设置的T形滑块,所述工作台上端左侧水平开设有与T形滑块相匹配的T形滑槽,所述支撑板右侧水平设置有数量为三个开口向右的C形架,所述C形架内壁左右两侧均通过伸缩机构二连接有半桶状设置的放置架,且每两个放置架构成一个打磨桶,所述工作台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右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通过轴承连接于立板并延伸至立板左侧,所述主轴外壁连接有主齿轮,所述立板上还通过成对设置的轴承连接有位于主轴左右两侧的副轴,所述副轴外壁均设置有与主齿轮啮合连接的副齿轮,所述主轴和副轴的端部均连接有开口向左的C形架二,所述C形架二内壁两侧均通过伸缩机构三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立板上端焊接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伸缩机构四,且所述伸缩机构四下端部之间连接有打磨平板。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一、伸缩机构二、伸缩机构三和伸缩机构四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套筒和套杆,所述套杆套接于套筒内壁,所述套筒外壁两侧连接有抵紧于套杆外壁的锁紧螺栓,且所述套杆外壁还套接有紧贴于套筒外壁的橡胶套。优选的,所述C形架和C形架二一一对应设置,所述C形架二内底部长度均小于主齿轮和副齿轮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部还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两侧滑动连接有双开式设置的拉门,所述拉门前侧均设置有把手。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内顶部安装有照明灯,所述防护罩内顶部另一侧还安装有蓄电池,所述防护罩外壁左侧还分别设置有开关和开关一,所述蓄电池输出端口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于开关和开关一,所述开关和开关一电性连接于照明灯和电机。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一侧连通有金属定型软管,所述金属定型软管末端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对准打磨平板设置,所述工作台底部连接有水箱,所述金属定型软管末端连通于水箱,且所述金属定型软管上还安装有与外置电路插板插接通电的循环泵,所述水箱上下两侧还分别连通有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置有闸阀。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等距设置有漏水孔。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内壁均通过强力胶水粘粘有橡胶防滑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借助伸缩机构三来将不同直径的管状金属材料一端通过弧形夹板进行固定,而弧形夹板内壁均通过强力胶水粘粘有橡胶防滑垫,通过橡胶防滑垫的设置能够增加管状金属材料放置的稳定性,再借助伸缩机构一来根据不同管状金属材料的长度调节其支撑板的距离,而支撑板底部连接有一体式设置的T形滑块,工作台上端左侧水平开设有与T形滑块相匹配的T形滑槽,通过T形滑槽和T形滑块的相互配合便于将支撑板进行更加稳固的进行左右移动,再通过伸缩机构二将不同直径的管状金属材料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同时两个放置架可构成一个打磨桶,从而便于在右端电机的带动下将管状金属材料一端部进行打磨,从而实现了本装置的附加功能,便于在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时能够带动一端部进行打磨;开启开关一,通过电机能够驱动主轴进行旋转,能够带动主齿轮进行旋转,从而能够相应的带动副齿轮进行旋转,进而能够带动被夹紧的管状金属材料进行同步旋转,而通过伸缩机构四能够来调节打磨平板的位置,从而方便根据不同粗细的管状金属材料进行固定,同时能够一次性对三根不同粗细的管状金属材料进行打磨;2、防护罩一侧连通有金属定型软管,金属定型软管末端连通有喷头,工作台底部连接有水箱,金属定型软管末端连通于水箱,且金属定型软管上还安装有与外置电路插板插接通电的循环泵,金属定型软管是由金属弹簧钢线和镀锌铁线或者其他金属线材旋绕包覆而成的复合型金属管,是一种可以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的软管,从而能够便于任意调节固定喷头的位置,便于更好的对准打磨平板打磨面的位置,减少管状金属材料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变形量;通过循环泵和漏水孔的相互配合便于循环用水,节约水资源;3、在打磨过程中,防护罩内顶部安装有照明灯,通过照明灯的设置能够在夜间作业是进行补充光源,将管状金属材料进行更好的固定;同时通过开关便于更好的控制照明灯的通断电情况,利于节约用电,通过防护罩和拉门的设置能够减少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从而有利于减少外在环境污染的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工作台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局部之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的局部之二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3中的局部之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3中的局部之二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C形架二内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固定板、3伸缩机构一、4支撑板、5T形滑块、6T形滑槽、7C形架、8伸缩机构二、9放置架、10立板、11电机、12主轴、13主齿轮、14副轴、15副齿轮、16C形架二、17伸缩机构三、18弧形夹板、19顶板、20伸缩机构四、21打磨平板、22套筒、23套杆、24防护罩、25拉门、26照明灯、27蓄电池、28开关、29开关一、30金属定型软管、31喷头、32水箱、33循环泵、34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部左端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通过伸缩机构一(3)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底部连接有一体式设置的T形滑块(5),所述工作台(1)上端左侧水平开设有与T形滑块(5)相匹配的T形滑槽(6),所述支撑板(4)右侧水平设置有数量为三个开口向右的C形架(7),所述C形架(7)内壁左右两侧均通过伸缩机构二(8)连接有半桶状设置的放置架(9),且每两个放置架(9)构成一个打磨桶,所述工作台(1)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立板(10),所述立板(10)右侧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输出端连接有主轴(12),所述主轴(12)通过轴承连接于立板(10)并延伸至立板(10)左侧,所述主轴(12)外壁连接有主齿轮(13),所述立板(10)上还通过成对设置的轴承连接有位于主轴(12)左右两侧的副轴(14),所述副轴(14)外壁均设置有与主齿轮(13)啮合连接的副齿轮(15),所述主轴(12)和副轴(14)的端部均连接有开口向左的C形架二(16),所述C形架二(16)内壁两侧均通过伸缩机构三(17)连接有弧形夹板(18),所述立板(10)上端焊接接有顶板(19),所述顶板(19)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伸缩机构四(20),且所述伸缩机构四(20)下端部之间连接有打磨平板(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部左端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通过伸缩机构一(3)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底部连接有一体式设置的T形滑块(5),所述工作台(1)上端左侧水平开设有与T形滑块(5)相匹配的T形滑槽(6),所述支撑板(4)右侧水平设置有数量为三个开口向右的C形架(7),所述C形架(7)内壁左右两侧均通过伸缩机构二(8)连接有半桶状设置的放置架(9),且每两个放置架(9)构成一个打磨桶,所述工作台(1)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立板(10),所述立板(10)右侧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输出端连接有主轴(12),所述主轴(12)通过轴承连接于立板(10)并延伸至立板(10)左侧,所述主轴(12)外壁连接有主齿轮(13),所述立板(10)上还通过成对设置的轴承连接有位于主轴(12)左右两侧的副轴(14),所述副轴(14)外壁均设置有与主齿轮(13)啮合连接的副齿轮(15),所述主轴(12)和副轴(14)的端部均连接有开口向左的C形架二(16),所述C形架二(16)内壁两侧均通过伸缩机构三(17)连接有弧形夹板(18),所述立板(10)上端焊接接有顶板(19),所述顶板(19)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伸缩机构四(20),且所述伸缩机构四(20)下端部之间连接有打磨平板(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金属材料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一(3)、伸缩机构二(8)、伸缩机构三(17)和伸缩机构四(20)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套筒(22)和套杆(23),所述套杆(23)套接于套筒(22)内壁,所述套筒(22)外壁两侧连接有抵紧于套杆(23)外壁的锁紧螺栓,且所述套杆(23)外壁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广泰耐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