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77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模座、位于下方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顶部设置有上托板,所述上托板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氮气弹簧、内托,所述上托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内托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托的底部紧贴待进行侧冲加工的杯形零件;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置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内部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由内向外的冲头,所述冲头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杯形零件倒立安装在所述滑块的顶端,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呈左右对称的驱动冲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有毛刺方向要求的产品测冲难题,并且实现了小空间由内往外侧冲。

Die structure of cup-shaped parts punched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p-shaped part punching die structur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including an upper die base at the top and a lower die base at the bottom; the top of the upper di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bracke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bracket is sequenti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nitrogen spring and an inner bracket. The bottom end of the upper bracket is fixed with the top end of the first nitrogen spring,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nitrogen spring is fixed. The top of the inner bracket is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bracket is close to the cup part to be processed by side punching;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plate, the inner part of the discharg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r with symmetrical left and right distribution, and the slider is provided with a punch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punch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slider through a positioning pin, and the cup part is inverted. The top of the slide block is mounted, and the lower die bas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punch symmetrically left and righ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product impulse measurement required by burr direction, and realizes small space impulse from inside to out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属于冲压模具设计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是传统侧冲模具,该侧冲模具是由外往内进行侧冲,毛刺方向在拉伸产品内侧,客户特定产品毛刺方向在产品外,工艺不能达到客户要求。存在产品内孔空间小,侧冲孔数较多,模具结构占用空间大不能一次性冲太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解决杯形零件产品毛刺方向和有限制空间侧冲问题,提出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模座、位于下方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顶部设置有上托板,所述上托板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氮气弹簧、内托,所述上托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内托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托的底部紧贴待进行侧冲加工的杯形零件;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置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内部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由内向外的冲头,所述冲头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杯形零件倒立安装在所述滑块的顶端,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驱动冲头,所述驱动冲头的底端与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冲头的顶端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座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滑块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内托的内部嵌设有螺旋弹簧、内顶杆,螺旋弹簧的顶端与第一氮气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螺旋弹簧的底端与内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内顶杆的底端与杯形零件的顶部相接触。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托板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上垫脚,上垫脚的顶端与上托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上垫脚的底端与上模座的顶端固定连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模座的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垫板、上固定板,上模座依次与上垫板、上固定板紧固连接,上垫板与上固定板紧固连接,上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中部嵌设有与盖板的底面水平的垫块,盖板的一侧开设有水平延伸并与盖板的内部相连通的气管接口。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内托的外表面嵌套设置有相配合的凹模刀口,凹模刀口的外表面嵌套设置有相配合的固定块,固定块配合设置于上固定板与凹模刀口之间,凹模刀口的下部与冲头滑动配合连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下模座的上方依次固定设置有下垫板、下固定板,下固定板固定设置于下垫板上,下模座上固定设置有沿支撑柱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氮气弹簧,第二氮气弹簧依次嵌入下垫板、下固定板上。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卸料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中固定板,卸料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卸料垫板,卸料垫板的底端与第二氮气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板通过卸料螺钉依次与卸料板、卸料垫板紧固连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板的上表面嵌设有保证加工精度用的水平设置的垫块。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模座的一侧底部固定设置有上模限位柱,下模座的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与上模限位柱相对应的下模限位柱,上模限位柱的底端与下模限位柱的顶端贴紧配合。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针对现有杯形零件产品存在毛刺方向和有限制空间的侧冲问题,通过下模座上的驱动冲头驱动滑块向外运行,冲头通过定位销固定在滑块上,冲头随滑块向外运行实现对杯形零件的冲裁,解决了有毛刺方向要求的产品测冲难题,并且实现了小空间由内往外侧冲,能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第二,本技术在滑块的中间增加支撑柱,以防止冲压侧向力使滑块变形,导致冲不穿杯形零件的结果;第三,本技术合模冲压的冲头必须超过凹模刀口的壁厚,以保证每次冲压不会跳废料。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侧冲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的合模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的分模状态示意图。图中标记的含义:1-上托板,2-上垫脚,3-上模座,4-上垫板,5-上固定板,6-气管接口,7-盖板,8-中固定板,9-卸料板,10-卸料垫板,11-下固定板,12-下垫板,13-下模座,14-第一氮气弹簧,15-螺旋弹簧,16-内顶杆,17-内托,18-固定块,19-凹模刀口,20-上模限位柱,21-定位销,22-卸料螺钉,23-冲头,24-滑块,25-下模限位柱,26-支撑柱,27-驱动冲头,28-第二氮气弹簧,29-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出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模座3、位于下方的下模座13;上模座3的顶部设置有上托板1,上托板1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氮气弹簧14、内托17,上托板1的底端与第一氮气弹簧14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氮气弹簧14的底端与内托17的顶端固定连接,内托17的底部紧贴待进行侧冲加工的杯形零件;下模座13的顶部设置有卸料板9,卸料板9的内部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块24,滑块24上设置有由内向外的冲头23,冲头23通过定位销21固定连接在滑块24上,杯形零件倒立安装在滑块24的顶端,下模座13上还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驱动冲头27,驱动冲头27的底端与下模座13固定连接,驱动冲头27的顶端与滑块24滑动连接,下模座13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柱26,支撑柱26的底端与下模座13固定连接,支撑柱26的顶端与滑块2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如图3所示的是本技术的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的分模状态示意图,本技术在分模状态的冲压工作过程如下:在下模座13上分别安装驱动冲头27、支撑柱26、滑块24,将两个冲头23通过定位销21紧固在滑块24上,然后将待冲压加工的杯形零件倒置在滑块24上;第一氮气弹簧14带动螺旋弹簧15以及内顶杆16调整内托17的底面与杯形零件的顶面的距离不断缩小直至内托17的底面压在杯形零件的顶面,使杯形零件稳定在同一个平面上,保证每次冲孔的高度一致,同时进行的是,上模座3上的上模限位柱20与下模座13上的下模限位柱25的距离缩小直至精确对准,保证整体模具的定位以及模具装配精度。如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的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的合模状态示意图。本技术在合模状态的冲压工作过程如下:下模座13上的驱动冲头27驱动滑块24向外运行,冲头23通过定位销21固定在滑块24上,冲头23随滑块24向外运行实现对杯形零件的冲裁,冲裁完毕后进行开模,开模是通过第一氮气弹簧14带动内托17向上运动,脱离与杯形零件的接触,同时第二氮气弹簧28带动卸料垫板10以及卸料板9向下运动,最后实现开模操作。需要重点说明的一点是,本技术在滑块24的中间增加支撑柱26,以防止冲压侧向力使滑块24变形,导致冲不穿杯形零件的结果。需要重点说明的另一点是,合模冲压的冲头23必须超过凹模刀口19的壁厚,以保证每次冲压不会跳废料。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模座(3)、位于下方的下模座(13);所述上模座(3)的顶部设置有上托板(1),所述上托板(1)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氮气弹簧(14)、内托(17),所述上托板(1)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氮气弹簧(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氮气弹簧(14)的底端与所述内托(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托(17)的底部紧贴待进行侧冲加工的杯形零件;所述下模座(13)的顶部设置有卸料板(9),所述卸料板(9)的内部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块(24),所述滑块(24)上设置有由内向外的冲头(23),所述冲头(23)通过定位销(21)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24)上,所述杯形零件倒立安装在所述滑块(24)的顶端,所述下模座(13)上还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驱动冲头(27),所述驱动冲头(27)的底端与所述下模座(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冲头(27)的顶端与所述滑块(24)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座(13)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柱(26),所述支撑柱(26)的底端与所述下模座(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6)的顶端与所述滑块(2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模座(3)、位于下方的下模座(13);所述上模座(3)的顶部设置有上托板(1),所述上托板(1)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氮气弹簧(14)、内托(17),所述上托板(1)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氮气弹簧(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氮气弹簧(14)的底端与所述内托(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托(17)的底部紧贴待进行侧冲加工的杯形零件;所述下模座(13)的顶部设置有卸料板(9),所述卸料板(9)的内部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块(24),所述滑块(24)上设置有由内向外的冲头(23),所述冲头(23)通过定位销(21)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24)上,所述杯形零件倒立安装在所述滑块(24)的顶端,所述下模座(13)上还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驱动冲头(27),所述驱动冲头(27)的底端与所述下模座(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冲头(27)的顶端与所述滑块(24)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座(13)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柱(26),所述支撑柱(26)的底端与所述下模座(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6)的顶端与所述滑块(2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托(17)的内部嵌设有螺旋弹簧(15)、内顶杆(16),所述螺旋弹簧(15)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氮气弹簧(1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弹簧(15)的底端与所述内顶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顶杆(16)的底端与所述杯形零件的顶部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1)与所述上模座(3)之间设置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上垫脚(2),所述上垫脚(2)的顶端与所述上托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垫脚(2)的底端与所述上模座(3)的顶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形零件由内往外侧冲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3)的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垫板(4)、上固定板(5),所述上模座(3)依次与所述上垫板(4)、所述上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林童志刚邓庄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