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62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框外壳、第一电机、下挤压板、上挤压板和入料口,所述主旋转轴下端底部通过下挤压板固定杆以及轴套旋转连接于下挤压板,所述第一电机右侧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前端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扇叶,通过第一过滤板混合部落下的混料再次经过风选。该装置通过设置多次的风选设计,对于第一次风选的混合区域进行收集再次进行精细风选,极大地提升质量和效率;所述分离板锥部可以将不同落点的谷壳和糙米分开,通过分离板上两侧的皮带,糙米向右运出稻米第二出料口,谷壳向左运出谷壳第二出料口,通过分离板锥部的形状可以减少另外分离的结构设计。

A Rice Processing Shell Collec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ice processing shell collec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llecting frame shell, a first motor, a lower extrusion plate, an upper extrusion plate and an inlet and outlet. The lower end of the main rotating shaft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xtrusion plate through a fixed rod of the lower extrusion plate and a sleeve.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on the right side,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part and a rotating part. A fan blade is fixed on the outer side, and the mixture under the tribe is mixed through the first filter plate and then air-selected. The device collects and carries out fine air selection again for the mixed area of the first air selection through setting multiple air selection designs,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cone of the separating plate can separate the husks and brown rice at different landing points, and through the belt on both sides of the separating plate, brown rice can be transported to the right to the second outlet of rice, and the husk can be transported to the left to the second outlet of rice husk, and through the belt on both sides of the separating plate. The shape of the cone of the separating plate can reduce the design of other separating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稻米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脱去稻谷谷壳(颖壳)和皮层(糠层)的过程。稻谷子粒由谷壳、皮层、胚和胚乳组成。稻谷加工的目的是以最小的破碎程度将胚乳与其他部分分离,制成有较好食用品质的大米。稻谷加工分为清理、砻谷和碾米三个工序。砻谷机是将稻谷脱去颖壳,制成糙米的粮食加工机械。砻谷机中需要将大米和谷物外壳进行分离。公告号:CN205925835U的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用于大米加工的稻谷去壳收集装置,但是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上述文件提供的筛选分离方法,工作效率低,并且当谷物没有冲散开时,筛选的中间部分夹渣情况会比较严重,筛选效果有待提升,另外出料装置设计的比较简单,不够便捷,所以技术一种可以提升分选质量和效率的,可以自动收集壳体的大米加工分选设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框外壳、第一电机、下挤压板、上挤压板和入料口,所述收集框外壳顶部上方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通过电机固定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部通过电机转轴同轴安装有主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穿过收集框外壳顶部,主旋转轴外侧设置有轴套,所述主旋转轴下部外侧通过下挡料板固定连接有上挤压板,所述主旋转轴下端底部通过下挤压板固定杆以及轴套旋转连接于下挤压板,下挤压板外侧固定安装在收集框外壳内侧,所述收集框外壳中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前端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收集框外壳下端固定安装有分离上板,分离上板穿过收集框外壳,通过第一过滤板混合部落下的混料再次经过风选,功率更大的风机,进行第二次的精细风选,所述经过第二次风选后的稻谷落在分离板上,所述分离板中部设置有分离板锥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收集框外壳形状为圆柱形,材质为号钢,所述收集框外壳的上部外侧左上角固定安装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内部下方设置有进料口,做窄设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上挤压板呈锥形设计,上挤压板外圈偏上部分设计有挤压板入料口,所述挤压板入料口位置与上述入料口下端的进料口位置吻合,所述挤压板入料口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挡料板,通过加高的设计可以进行储料。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挤压板固定杆均布在主旋转轴外侧,并且通过轴套可以给主旋转轴提供径向支撑,提升稳定性,所述下挤压板同样呈锥形设计,通过上方上挤压板的转动和静止的下挤压板之间形成摩擦,将稻谷分为稻壳和粗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收集框外壳左侧设有稻米第一出料口,收集框外壳右侧设有稻谷第一出料口,分离上板外侧分别设定有相反方向的皮带,用于运输稻谷,分离上板上设置有两块分料挡板,比重较大的糙米落在分离上板挡板的左侧,随着分离上板运输经过稻米第一出料口被运出,所述比重较轻的谷壳落在挡板右侧,随分离上板经过右侧的稻谷第一出料口被运出,所述分离上板两块挡板之间的稻谷属于风选不清晰的糙米和稻谷的混合区,混合区下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混合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分离板锥部可以将不同落点的谷壳和糙米分开,通过分离板上两侧的皮带,糙米向右运出稻米第二出料口,谷壳向左运出谷壳第二出料口,通过两次不同位置的分层次筛选,较大的提升了筛选的效率以及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设置多次的风选设计,对于第一次风选的混合区域进行收集再次进行精细风选,极大地提升质量和效率;轴套可以给主旋转轴提供径向支撑,提升稳定性;所述分离板锥部可以将不同落点的谷壳和糙米分开,通过分离板上两侧的皮带,糙米向右运出稻米第二出料口,谷壳向左运出谷壳第二出料口,通过分离板锥部的形状可以减少另外分离的结构设计;分离上板外侧分别设定有相反方向的皮带,用于运输稻谷;该装置结构简单,分离效率较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的下挤压板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的第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集框外壳,2-分离板,3-分离板锥部,4-稻米第二出料口,5-谷壳第二出料口,6-分离上板,7-稻谷第一出料口,8-第一电机,9-稻米第一出料口,10-第一过滤板混合部,11-下挤压板,12-主旋转轴,13-固定块,14-上挤压板,15-下料挡板,16-挤压板入料口,17-第二电机,18-入料口,19-电机外壳,20-旋转轴,21-扇叶,22-下挤压板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框外壳1、第一电机8、下挤压板11、上挤压板14和入料口18,所述收集框外壳1形状为圆柱形,材质为45号钢,便宜易得,表面刷有防锈漆,所述收集框外壳1的上部外侧左上角固定安装有入料口18,所述入料口18内部下方设置有进料口,做窄设计,可以较好地进行入料的控制,避免进料过多造成堵塞,所述收集框外壳1顶部上方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外壳19,所述电机外壳19通过电机固定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下部通过电机转轴同轴安装有主旋转轴12,所述主旋转轴12穿过收集框外壳1顶部,主旋转轴12外侧设置有轴套,所述主旋转轴12下部外侧通过下挡料板15固定连接有上挤压板14,所述上挤压板14呈锥形设计,上挤压板14外圈偏上部分设计有挤压板入料口16,所述挤压板入料口16位置与上述入料口18下端的进料口位置吻合,所述挤压板入料口16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挡料板15,所述下挡料板15可以防止稻谷入料时掉落,通过加高的设计可以进行储料,所述主旋转轴12下端底部通过下挤压板固定杆22以及轴套旋转连接于下挤压板11,下挤压板11外侧固定安装在收集框外壳1内侧,如图2所示,所述下挤压板固定杆22均布在主旋转轴12外侧,并且通过轴套可以给主旋转轴12提供径向支撑,提升稳定性,所述下挤压板11同样呈锥形设计,通过上方上挤压板14的转动和静止的下挤压板11之间形成摩擦,将稻谷分为稻壳和粗米,所述收集框外壳1中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机8右侧固定设置有旋转轴20,所述旋转轴20前端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扇叶21,所述扇叶21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产生横向的风,对于下挤压板固定杆22空隙下来的稻谷进行分选,所述收集框外壳1下端固定安装有分离上板6,分离上板6穿过收集框外壳1,收集框外壳1左侧设有稻米第一出料口9,收集框外壳1右侧设有稻谷第一出料口7,分离上板6外侧分别设定有相反方向的皮带,用于运输稻谷,分离上板6上设置有两块分料挡板,比重较大的糙米落在分离上板6挡板的左侧,随着分离上板6运输经过稻米第一出料口9被运出,所述比重较轻的谷壳落在挡板右侧,随分离上板6经过右侧的稻谷第一出料口7被运出,所述分离上板6两块挡板之间的属于风选不清晰的糙米和稻谷的混合区,混合区下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混合部10,通过第一过滤板混合部10落下的混料再次经过风选,第二次风选位置更加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框外壳(1)、第一电机(8)、下挤压板(11)、上挤压板(14)和入料口(18),所述收集框外壳(1)外侧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电机(8),收集框外壳(1)左上角固定安装有入料口(18),第一电机(8)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有上挤压板(14),旋转固定有下挤压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挤压板(14)外圈偏上部分设计有挤压板入料口(16),分离上板(6)穿过收集框外壳(1),分离上板(6)的混合区下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混合部(10),扇叶(21)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产生横向的风,所述收集框外壳(1)下端固定安装有分离上板(6),经过第二次风选后的稻谷落在分离板(2)上,所述分离板(2)中部设置有分离板锥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框外壳(1)、第一电机(8)、下挤压板(11)、上挤压板(14)和入料口(18),所述收集框外壳(1)外侧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电机(8),收集框外壳(1)左上角固定安装有入料口(18),第一电机(8)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有上挤压板(14),旋转固定有下挤压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挤压板(14)外圈偏上部分设计有挤压板入料口(16),分离上板(6)穿过收集框外壳(1),分离上板(6)的混合区下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混合部(10),扇叶(21)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产生横向的风,所述收集框外壳(1)下端固定安装有分离上板(6),经过第二次风选后的稻谷落在分离板(2)上,所述分离板(2)中部设置有分离板锥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外壳(1)顶部上方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外壳(19),所述电机外壳(19)通过电机固定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7),所述收集框外壳(1)中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右侧固定设置有旋转轴(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外壳(1)形状为圆柱形,材质为(45)号钢,所述收集框外壳(1)的上部外侧左上角固定安装有入料口(18),所述入料口(18)内部下方设置有进料口,做窄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壳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桃源县源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