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层压板、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容器技术

技术编号:212355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层压板、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容器。包装层压板中含有抗菌添加剂。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包装层压板,由于包装层压板中含有抗菌添加剂,使得包装层压板具有抗菌的功效,从而大大减少了细菌等微生物在包装层压板上的附着数量,有利于广泛应用。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ackaging Laminate, Packaging Laminate and Packaging Contain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ackaging laminates, packaging laminates and packaging containers. The packaging laminates contain antimicrobial additives. Because the packaging laminate contains antimicrobial additives, the packaging laminate has antimicrobial effect,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bacteria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attached to the packaging laminate, and is conducive to wide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层压板、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层压板、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容器。
技术介绍
用于液体食品的包装容器通常是由包装层压板制作而成的。包装容器在制造、运输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例如,细菌等微生物会附着在包装容器的表面。即使后续灌装液体食品之前对包装容器进行灭菌,也不能保证将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全部消灭掉,通常只会灭菌到原来细菌数量的十万分之一。因此,包装容器的表面仍残留有部分微生物,不利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抗菌的问题,提供一种包装层压板、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包装容器。一种包装层压板,所述包装层压板中含有抗菌添加剂。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包装层压板,由于包装层压板中含有抗菌添加剂,使得包装层压板具有抗菌的功效,从而大大减少了细菌等微生物在包装层压板上的附着数量,有利于广泛应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层压板包括位于最内侧的最内层,所述抗菌添加剂位于所述最内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层压板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层叠的热塑性塑料外层、芯层、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阻隔层以及热塑性塑料内层,所述热塑性塑料内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粘结子层、第二中间子层以及第三最内子层,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子层位于所述阻隔层内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添加剂位于所述第三最内子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添加剂占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与抗菌添加剂的重量总和的重量分数为0.008%~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添加剂占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与抗菌添加剂的重量总和的重量分数为0.08%~0.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抗菌添加剂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与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抗菌添加剂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最内子层、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热塑性塑料外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添加剂为Ag。还提供一种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添加抗菌添加剂的步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层压板包括位于最内侧的最内层,将所述抗菌添加剂设置于所述最内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芯层;在所述芯层的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外层;在所述芯层的另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并同时将所述芯层压合到一阻隔层上,使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阻隔层的一侧接触;以及在所述阻隔层的另一侧设置热塑性塑料内层,得到包装层压板;其中,所述热塑性塑料内层包括依次涂布的第一粘结子层、第二中间子层以及第三最内子层;其中,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中添加有抗菌添加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备所述第三最内子层的步骤为:提供第三最内子层基体树脂和含有抗菌添加剂的第三色母粒,将所述第三最内子层基体树脂与所述第三色母粒共混之后挤出涂布,得到第三最内子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芯层;在所述芯层的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外层;在所述芯层的另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并同时将所述芯层压合到一阻隔层上,使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阻隔层的一侧接触;以及在所述阻隔层的另一侧设置热塑性塑料内层,得到包装层压板;其中,所述热塑性塑料内层包括依次涂布的第一粘结子层、第二中间子层以及第三最内子层;其中,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与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中均添加有抗菌添加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备所述第三最内子层的步骤为:提供第三最内子层基体树脂和含有抗菌添加剂的第三色母粒,将所述第三最内子层基体树脂与所述第三色母粒共混之后挤出涂布,得到第三最内子层;制备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的步骤为:提供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基体树脂和含有抗菌添加剂的第二色母粒,将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第二色母粒共混之后挤出涂布,得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芯层;在所述芯层的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外层;在所述芯层的另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并同时将所述芯层压合到一阻隔层上,使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阻隔层的一侧接触;以及在所述阻隔层的另一侧设置热塑性塑料内层,得到包装层压板;其中,所述热塑性塑料内层包括依次涂布的第一粘结子层、第二中间子层以及第三最内子层;其中,所述第三最内子层、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热塑性塑料外层中均添加有抗菌添加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备所述第三最内子层的步骤为:提供第三最内子层基体树脂和含有抗菌添加剂的第三色母粒,将所述第三最内子层基体树脂与所述第三色母粒共混之后挤出涂布,得到第三最内子层;制备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的步骤为:提供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基体树脂和含有抗菌添加剂的第二色母粒,将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第二色母粒共混之后挤出涂布,得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制备所述热塑性塑料外层的步骤为:提供热塑性塑料外层基体树脂和含有抗菌添加剂的第一色母粒,将所述热塑性塑料外层基体树脂与所述第一色母粒共混之后挤出涂布,得到热塑性塑料外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芯层;在所述芯层的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外层;在所述芯层的另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并同时将所述芯层压合到一阻隔层上,使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阻隔层的一侧接触;在所述阻隔层的另一侧设置热塑性塑料内层,其中,所述热塑性塑料内层包括依次涂布的第一粘结子层、第二中间子层以及第三最内子层;以及向所述第三最内子层施加抗菌添加剂,得到包装层压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向所述第三最内子层施加抗菌添加剂的操作为:加热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以使所述第三最内子层熔融,维持熔融的所述第三最内子层匀速移动,将抗菌添加剂均匀喷到匀速移动且熔融的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上,之后冷却,即得。此外,还提供一种包装容器,由上述的包装层压板制造而成。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包装容器,由于制造包装层压板的原料包括抗菌添加剂,使得包装层压板具有抗菌的功效,从而大大减少了细菌等微生物在包装层压板上的附着数量,有利于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包装层压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包装层压板的制造过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包装层压板,包装层压板中含有抗菌添加剂。其中,抗菌添加剂用于消灭细菌等微生物。抗菌添加剂可以位于包装层压板的任意位置。例如,当包装层压板包括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层压板中含有抗菌添加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层压板中含有抗菌添加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层压板包括位于最内侧的最内层,所述抗菌添加剂位于所述最内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层压板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层叠的热塑性塑料外层、芯层、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阻隔层以及热塑性塑料内层,所述热塑性塑料内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粘结子层、第二中间子层以及第三最内子层,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子层位于所述阻隔层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添加剂位于所述第三最内子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添加剂占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与抗菌添加剂的重量总和的重量分数为0.008%~2.5%。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包装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添加剂占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与抗菌添加剂的重量总和的重量分数为0.08%~0.2%。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层压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抗菌添加剂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与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层压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抗菌添加剂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最内子层、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热塑性塑料外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添加剂为Ag。10.一种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添加抗菌添加剂的步骤。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层压板包括位于最内侧的最内层,将所述抗菌添加剂设置于所述最内层。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芯层;在所述芯层的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外层;在所述芯层的另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并同时将所述芯层压合到一阻隔层上,使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阻隔层的一侧接触;以及在所述阻隔层的另一侧设置热塑性塑料内层,得到包装层压板;其中,所述热塑性塑料内层包括依次涂布的第一粘结子层、第二中间子层以及第三最内子层;其中,所述第三最内子层中添加有抗菌添加剂。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第三最内子层的步骤为:提供第三最内子层基体树脂和含有抗菌添加剂的第三色母粒,将所述第三最内子层基体树脂与所述第三色母粒共混之后挤出涂布,得到第三最内子层。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芯层;在所述芯层的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外层;在所述芯层的另一侧涂布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并同时将所述芯层压合到一阻隔层上,使所述热塑性塑料中间粘结层与所述阻隔层的一侧接触;以及在所述阻隔层的另一侧设置热塑性塑料内层,得到包装层压板;其中,所述热塑性塑料内层包括依次涂布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仁胜孙军李天翔沙海涛陈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