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臂康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46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臂康复支架,包括底座、手臂承托板、滚筒、握力球和安装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可伸缩支撑杆,且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可伸缩支撑杆,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可伸缩支撑杆,且第三可伸缩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调节座,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撑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之间的顶端铰接有滚筒,且滚筒的外侧设置有软垫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手臂承托板和滚筒,可对手臂进行分段式支撑,承托的效果更好,避免手臂的重量全部集中于滚筒上,患者使用的舒适度更高,手臂承托板的截面呈半圆弧状结构,可对手臂两侧进行限位,避免手臂滑落。

An Arm Rehabilitation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rm rehabilitation suppor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 arm support plate, a drum, a gripping ball and an installation seat. The first telescopic support rod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nd the second telescopic support rod is fix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 third telescopic support rod is install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nd the top of the third telescopic support rod is installed. An adjusting seat is fixed at the end, and a roller is articulated at the top between the first telescopic support rod and the second telescopic support rod, and a cushion sleeve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roller. By installing arm support plate and drum, the utility model can support the arm in segments, and the supporting effect is better. The weight of the arm is avoided to concentrate on the drum, and the comfort degree of the patients is higher.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arm support plate is semi-circular arc structure, which can limit the position of both sides of the arm and avoid the arm sli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臂康复支架
本技术涉及康复支架
,具体为一种手臂康复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老龄化到来,中风发病率人群广,致残率高,治疗后大多数会留偏瘫、语言障碍、肢体疼痛等后遗症,在偏瘫的康复中,又以手功能的康复最为困难,患者的手指因肌肉痉挛,形成一个屈曲的半握拳姿势,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困难,对于那些偏瘫或者进行过上肢手术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目前常规的方法是平时利用手臂支架对患者手臂进行支撑,定时利用康复训练器材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而传统的手臂支架高度与角度均无法调节,适用性角度且时间久了易造成血液流通不畅,影响康复效果,而且利用训练器材训练时消耗体力严重,容易感觉累,训练效果不佳,而且角度方向均难以调节,使用起来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臂康复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手臂支架高度与角度均无法调节,适用性角度且时间久了易造成血液流通不畅,影响康复效果,而且利用训练器材训练时消耗体力严重,容易感觉累,训练效果不佳,而且角度方向均难以调节,使用起来不够灵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臂康复支架,包括底座、手臂承托板、滚筒、握力球和安装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可伸缩支撑杆,且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可伸缩支撑杆,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可伸缩支撑杆,且第三可伸缩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调节座,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撑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之间的顶端铰接有滚筒,且滚筒的外侧设置有软垫套,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座,且安装座靠近第一可伸缩支撑杆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安装座的一侧铰接有定滑轮,且固定杆上方的安装座上固定有防脱挂钩,所述防脱挂钩上安装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远离防脱挂钩的一侧系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有手握架,且手握架的底端固定有握力球,所述调节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贯穿有丝杆,且丝杆上方的调节座内部铰接有限位扣,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有调节手柄,且丝杆的另一端固定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远离调节座的一端安装有手臂承托板,且手臂承托板与铰接座的连接处安装有限位螺栓。优选的,所述手臂承托板的横截面呈半圆弧状结构,且手臂承托板与铰接座之间为铰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栓与安装座构成可拆卸式结构,且固定杆的长度等于第一可伸缩支撑杆与第二可伸缩支撑杆间距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通过挂环与防脱挂钩之间构成可拆卸式结构,且复位弹簧为拉伸弹簧。优选的,所述限位扣的顶端呈下凹状结构,且限位扣远离手臂承托板的一端呈齿状结构。优选的,所述调节座的内壁与丝杆相吻合,且调节座与第三可伸缩支撑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手臂康复支架通过设置有手臂承托板和滚筒,可对手臂进行分段式支撑,承托的效果更好,避免手臂的重量全部集中于滚筒上,患者使用的舒适度更高,手臂承托板的截面呈半圆弧状结构,可对手臂两侧进行限位,避免手臂滑落,装置通过设计有调节座、丝杆和铰接座,手臂承托板与铰接座相铰接,使用时可利用限位螺栓调节手臂承托板的角度,丝杆可在调节座内移动,从而控制手臂承托板的位置,使得装置的适用性更强,且长期使用的舒适度更高,装置通过安装有握力球,患者可直接通过手握握力球来进行手指抓握训练,避免了额外取用抓握训练器的麻烦,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时展开训练,实用性更强,装置通过安装有手握架、牵引绳和复位弹簧,患者可将手握架下拉,利用复位弹簧的弹簧拉力进行手臂康复训练,复位弹簧可进行更换,使用时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合适规格的复位弹簧,适用性更强,设计更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手臂承托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可伸缩支撑杆;3、第二可伸缩支撑杆;4、第三可伸缩支撑杆;5、手臂承托板;6、软垫套;7、滚筒;8、握力球;9、手握架;10、安装座;11、固定杆;12、定滑轮;13、牵引绳;14、复位弹簧;15、防脱挂钩;16、铰接座;17、限位螺栓;18、限位扣;19、调节座;20、丝杆;21、调节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手臂康复支架,包括底座1、手臂承托板5、滚筒7、握力球8和安装座10,底座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且底座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底座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可伸缩支撑杆4,且第三可伸缩支撑杆4的顶端固定有调节座19,调节座19的内壁与丝杆20相吻合,且调节座19与第三可伸缩支撑杆4之间为螺纹连接,相吻合设计便于丝杆20在调节座19内移动,从而控制手臂承托板5的位置,使得装置的适用性更强,而螺纹连接设计使得调节座19便于组装与拆卸,携带更方便,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之间的顶端铰接有滚筒7,且滚筒7的外侧设置有软垫套6,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安装座10,且安装座10靠近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通过螺栓与安装座10构成可拆卸式结构,且固定杆11的长度等于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与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间距的二分之一,可拆卸式结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组装与拆卸,携带更方便,而长度为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与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间距的二分之一,使得固定杆11远离安装座10的一端恰好位于患者手臂的正上方,因此手握架9恰好位于患者手部的正上方,更便于患者使用,设计更合理,固定杆11远离安装座10的一侧铰接有定滑轮12,且固定杆11上方的安装座10上固定有防脱挂钩15,防脱挂钩15上安装有复位弹簧14,且复位弹簧14远离防脱挂钩15的一侧系有牵引绳13,复位弹簧14通过挂环与防脱挂钩15之间构成可拆卸式结构,且复位弹簧14为拉伸弹簧,可拆卸式结构设计使得复位弹簧14可进行更换,使用时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合适规格的复位弹簧14,适用性更强,而复位弹簧14为拉伸弹簧,可便于利用复位弹簧14的弹簧拉力进行手臂康复训练,设计更合理,牵引绳13远离复位弹簧14的一端固定有手握架9,且手握架9的底端固定有握力球8,调节座19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贯穿有丝杆20,且丝杆20上方的调节座19内部铰接有限位扣18,限位扣18的顶端呈下凹状结构,且限位扣18远离手臂承托板5的一端呈齿状结构,下凹状结构设计使得限位扣18便于手捏控制,而齿状结构设计可与丝杆20相咬合,便于对丝杆20进行限位,使用更方便,丝杆20的一端固定有调节手柄21,且丝杆20的另一端固定有铰接座16,铰接座16远离调节座19的一端安装有手臂承托板5,且手臂承托板5与铰接座16的连接处安装有限位螺栓17,手臂承托板5的横截面呈半圆弧状结构,且手臂承托板5与铰接座16之间为铰接,半圆弧状结构设计,可对手臂两侧进行限位,避免手臂滑落,使用更安全,铰接设计使得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臂康复支架,包括底座(1)、手臂承托板(5)、滚筒(7)、握力球(8)和安装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且底座(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可伸缩支撑杆(4),且第三可伸缩支撑杆(4)的顶端固定有调节座(19),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之间的顶端铰接有滚筒(7),且滚筒(7)的外侧设置有软垫套(6),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安装座(10),且安装座(10)靠近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远离安装座(10)的一侧铰接有定滑轮(12),且固定杆(11)上方的安装座(10)上固定有防脱挂钩(15),所述防脱挂钩(15)上安装有复位弹簧(14),且复位弹簧(14)远离防脱挂钩(15)的一侧系有牵引绳(13),所述牵引绳(13)远离复位弹簧(14)的一端固定有手握架(9),且手握架(9)的底端固定有握力球(8),所述调节座(19)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贯穿有丝杆(20),且丝杆(20)上方的调节座(19)内部铰接有限位扣(18),所述丝杆(20)的一端固定有调节手柄(21),且丝杆(20)的另一端固定有铰接座(16),所述铰接座(16)远离调节座(19)的一端安装有手臂承托板(5),且手臂承托板(5)与铰接座(16)的连接处安装有限位螺栓(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臂康复支架,包括底座(1)、手臂承托板(5)、滚筒(7)、握力球(8)和安装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且底座(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可伸缩支撑杆(4),且第三可伸缩支撑杆(4)的顶端固定有调节座(19),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之间的顶端铰接有滚筒(7),且滚筒(7)的外侧设置有软垫套(6),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安装座(10),且安装座(10)靠近第一可伸缩支撑杆(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远离安装座(10)的一侧铰接有定滑轮(12),且固定杆(11)上方的安装座(10)上固定有防脱挂钩(15),所述防脱挂钩(15)上安装有复位弹簧(14),且复位弹簧(14)远离防脱挂钩(15)的一侧系有牵引绳(13),所述牵引绳(13)远离复位弹簧(14)的一端固定有手握架(9),且手握架(9)的底端固定有握力球(8),所述调节座(19)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贯穿有丝杆(20),且丝杆(20)上方的调节座(19)内部铰接有限位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欢张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