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扳手及其扳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45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04
一种扳手夹具,该扳手夹具包括:外环、内环、夹爪、第五弹性件,内环位于所述外环内侧,与所述外环转动连接;夹爪与内环和外环共同配合夹持工件;第五弹性件连接所述外环和内环;其中,所述外环由外部动力带动转动,所述第五弹性件产生作用力,使外环和内环产生相对运动趋势,该趋势使所述外环推动夹爪同步向夹紧工件方向运动来夹紧工件,随后带动内环共同转动。可以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扳手夹具适应大范围的工作直径,针对不同规格的工件不用每次更换夹爪,工作效率高,夹紧过程中使工件自动对中,工作快捷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应用该扳手夹具的自动扳手。

An Automatic Spanner and Its Spanner Fixture

A wrench fixture includes an outer ring, an inner ring, a claw and a fifth elastic member, the inner ring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ring an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ring; the claw cooperates with the inner ring and the outer ring to clamp the workpiece; the fifth elastic member connects the outer ring and the inner ring; the outer ring is rotated by an external power, and the fifth elastic member generates force to make the outer ring rotate. A relative motion trend is generated with the inner ring, which makes the outer ring drive the claw to move synchronously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lamping work piece to clamp the work piece, and then drive the inner ring to rotate together. The wrench fixture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adapted to a wide range of working diameters, does not need to change the gripper every time for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workpiece, and has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During the clamping process, the wrench fixture can automatically align the workpiece and work quickly and convenien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atic wrench applying the wrench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扳手及其扳手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扳手及其扳手夹具。
技术介绍
本公司致力于电动工具的研发和生产,在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力成本并经历多次研发尝试和失败之后,终于摸索出一种切实可行、适合大批量生产并用于钢筋套筒连接的自动扳手,在携带本产品经过对国内几个省份建筑工地的实地走访和试验后,发现工地钢筋工人对该自动扳手具有极大兴趣和需求,初步估计国内具有过亿市场,本公司遂决定将其大规模生产并投入市场使用。目前,人们需要对钢筋、钢管进行连接紧固时,大多使用钢筋扳手或管钳等手动工具进行紧固。这种作业方式存在明显缺点:初拧速度慢、效率低,终拧扭矩不足,连接强度达不到国家标准且对钢筋表面损伤较大,作业质量容易受到操作工人水平的影响。现有的一些电动扳手,如申请号为20182047041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套筒螺纹连接电动扳手,由通过外壳一体连接的手柄、机箱和锁紧装置组成,该手柄上有电源、电源开关和功能旋钮,该机箱内有电机、扭力限制器和传动齿轮,该锁紧装置有支撑壳体、类齿圈和卡紧机构,支撑壳体为开口朝向该支撑壳体轴心的“U”形环状壳体,有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其外侧的顶壁与两侧的侧壁垂直,类齿圈为外齿圈且位于支撑壳体内,该类齿圈有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卡紧机构径向均匀分布在类齿圈靠近轴心的内侧一周,支撑壳体的活动部分能够携带类齿圈的活动部分一起打开或闭合。该技术方案只能夹持套筒且在装卡套筒时需要按照重叠线标识轻轻转动类齿圈至其活动部分完全进入支撑壳体的活动部分内,这种方法需要用视力判断重叠线标识是否对齐,这对于高速转动的类齿圈来说十分困难,即在没有机械定位的情况下使重叠线标识对齐是不易达到的,同时由于该技术方案使用扭力限制器,即安全离合器,在拧紧的最后阶段,即终拧阶段,由于钢筋根部螺纹较粗且不规整,需要较大的冲击扭矩才能实现最终拧紧,所以在无法提供冲击转矩的情况下,需要极大的静扭矩才能实现对工件的拧紧,这样必然加大了整个扳手的体积、重量和功率,由于套筒两端都需要通过螺纹连接钢筋,所以在将套筒拧到一根钢筋上之后就需要将另外一根钢筋拧到套筒上,所以该扳手只能完成一半的工作。同时该技术方案中针对不同的直径的套筒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卡爪,该装置适应范围狭窄,针对不同直径的套筒需要不停的更换卡爪。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自动扳手中夹具夹持工件过程复杂不容易操作而且适应范围狭窄的问题,提供一种夹持方便、操作简单和适应范围广的一种自动扳手及其扳手夹具。一种扳手夹具,该扳手夹具包括:外环;内环,位于所述外环内侧,与所述外环转动连接;夹爪,与内环和外环共同配合夹持工件;及第五弹性件,连接所述外环和内环;其中,所述外环由外部动力带动转动,所述第五弹性件产生作用力,使外环和内环产生相对运动趋势,该趋势使所述外环推动夹爪同步向夹紧工件方向运动来夹紧工件。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包括:主切分蜗轮,其扇形夹角大于等于180°;次切分蜗轮,其扇形夹角小于等于180°;与主切分蜗轮拼接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内环包括:主切分支撑环;其扇形夹角大于等于180°;及次切分支撑环,其扇形夹角小于等于180°,与主切分支撑环拼接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所述主切分支撑环上;及第二挡块,设置在主切分蜗轮上;所述主切分支撑环上设有与第二挡块对应的限位面。进一步地,所述夹爪为楔形块,所述外环具有第一支撑面,所述内环包含有支撑柱,所述夹爪包括:齿,设置在夹爪和工件接触的工作面上;承载面,与第一支撑面配合;槽,设置在夹爪上,与所述支撑柱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夹爪为摆动块,所述外环上具有卡槽,所述内环包含有支撑柱,所述夹爪包括:延伸部,位于卡槽内;齿,设置在夹爪和工件接触的工作面上;孔,设置在夹爪上,与所述支撑柱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夹爪为摆动块,所述外环上具有圆弧槽,所述内环包含有支撑柱,所述夹爪包括:延伸部,与外环上的圆弧槽接触;齿,设置在夹爪和工件接触的工作面上;及孔,与支撑柱配合。一种自动扳手,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扳手夹具;驱动源;传动机构,包含冲击机构,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驱动源的前端,用于传输动力给所述扳手夹具使其旋转;及壳体,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前部,扳手夹具安装在所述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单向扭力限制器,所述冲击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单向扭力限制器后端连接;及蜗杆,安装在壳体中,外露端与所述单向扭力限制器前端连接,蜗杆驱动扳手夹具的外环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扳手夹具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扭力限制器包括:第一棘轮,与所述蜗杆外露端连接;第二棘轮,与所述冲击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弹簧,设置在冲击机构前端和第二棘轮之间,并产生推力作用在第二棘轮上,使第二棘轮压紧在第一棘轮上;及第二套筒,用于连接冲击机构和第二棘轮。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主切分壳体,其扇形夹角大于等于180°;次切分壳体,其扇形夹角小于等于180°,与所述主切分壳体拼接成为一个整体,且能够打开和闭合。进一步地,所述次切分壳体上设置有防脱装置,防脱装置包括:支撑块、第一弹性件、摆动块和第二滚子,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次切分壳体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支撑块连接,另一端与摆动块连接,次切分蜗轮上设有圆弧凹槽,第二滚子安装在摆动块前端;第一弹性件使摆动块带动第二滚子向次切分蜗轮运动,当第二滚子进入圆弧凹槽时将次切分蜗轮卡住。进一步地,所述次切分壳体上设置有防脱装置,防脱装置包括:第七弹性件、第三滚子、滑动件,所述第七弹性件一端与次切分壳体连接,其另一端与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三滚子安装在滑动件前端,次切分蜗轮上设有圆弧凹槽,第七弹性件使滑动件带动第三滚子向次切分蜗轮运动,当第三滚子进入圆弧凹槽时将次切分蜗轮卡住。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棘爪,设置在主切分壳体上;第四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棘爪连接,另一端与主切分壳体连接,第四弹性件使棘爪复位;及上盖,设置于主切分壳体上,限制棘爪的摆动角度。进一步地,所述主切分壳体和次切分壳体的开口处通过锁紧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主切分壳体上;第二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次切分壳体上,第二固定座前端设有倒钩;卡钩,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转轴转动连接,用于在主切分壳体和次切分壳体闭合时与第二固定座前端的倒钩勾连;开启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转轴转动连接;及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转轴上,分别用于使卡钩与第二固定座前端的倒钩保持卡紧状态并使开启件在不动作时与卡钩保持脱离接触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次切分壳体上;第二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主切分壳体上,第二固定座前端设有倒钩;卡钩,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转轴转动连接,用于在主切分壳体和次切分壳体闭合时与第二固定座前端的倒钩勾连;及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转轴上,用于使卡钩与第二固定座前端的倒钩保持卡紧状态。进一步地,还包括打开机构,所述打开机构包括:手把,与次切分壳体转动连接;及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手把,另一端连接卡钩。进一步地,还包括打开机构,所述打开机构包括:手把,与次切分壳体转动连接;及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手把,另一端连接开启件。进一步地,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扳手夹具,其特征在于,该扳手夹具包括:外环;内环,位于所述外环内侧,与所述外环转动连接;夹爪,与内环 和外环共同配合夹持工件;及第五弹性件,连接所述外环和内环;其中,所述外环由外部动力带动转动,所述第五弹性件产生作用力,使外环和内环产生相对运动趋势,该趋势使所述外环推动夹爪同步向夹紧工件方向运动来夹紧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手夹具,其特征在于,该扳手夹具包括:外环;内环,位于所述外环内侧,与所述外环转动连接;夹爪,与内环和外环共同配合夹持工件;及第五弹性件,连接所述外环和内环;其中,所述外环由外部动力带动转动,所述第五弹性件产生作用力,使外环和内环产生相对运动趋势,该趋势使所述外环推动夹爪同步向夹紧工件方向运动来夹紧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包括:主切分蜗轮,其扇形夹角大于等于180°;次切分蜗轮,其扇形夹角小于等于180°;与主切分涡轮拼接成为一个整体;所述内环包括:主切分支撑环;其扇形夹角大于等于180°;及次切分支撑环,其扇形夹角小于等于180°,与所述所述主切分支撑环拼接成为一个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所述主切分支撑环上;及第二挡块,设置在主切分蜗轮上;所述主切分支撑环上设有与第二挡块对应的限位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为楔形块,所述外环具有第一支撑面,所述内环包含有支撑柱,所述夹爪包括:齿,设置在夹爪和工件接触的工作面上;承载面,与第一支撑面配合;槽,设置在夹爪上,与所述支撑柱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为摆动块,所述外环上具有卡槽,所述内环包含有支撑柱4201,所述夹爪包括:延伸部,位于卡槽内;齿,设置在夹爪和工件接触的的工作面上;孔,设置在夹爪上,与所述支撑柱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为摆动块,所述外环上具有圆弧槽,所述内环包含有支撑柱,所述夹爪包括:延伸部,与外环上的圆弧槽接触;齿,设置在夹爪和工件接触的工作面上;及孔,与支撑柱配合。7.一种自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扳手夹具;驱动源;传动机构,包含冲击机构,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驱动源的前端,用于传输动力给所述扳手夹具使其旋转;及壳体,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前部,扳手夹具安装在所述壳体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单向扭力限制器,所述冲击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单向扭力限制器后端连接;及蜗杆,安装在壳体中,外露端与所述单向扭力限制器前端连接,蜗杆驱动扳手夹具的外环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扳手夹具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扭力限制器包括:第一棘轮,与所述蜗杆外露端连接;第二棘轮,与所述冲击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及弹簧,设置在冲击机构前端和第二棘轮之间,并产生推力作用在第二棘轮上,使第二棘轮压紧在第一棘轮上;第二套筒,用于连接冲击机构和第二棘轮。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切分壳体,其扇形夹角大于等于180°;次切分壳体,其扇形夹角小于等于180°,与所述主切分壳体拼接成为一个整体,且能够打开和闭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切分壳体上设置有防脱装置,防脱装置包括: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军宋竹校李圣元李清江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北渤智能科技秦皇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