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体和具有其的电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13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体和具有其的电加热设备,所述锅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盛放腔室;复合层,所述复合层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底壁上,所述复合层包括多个涂层段,多个所述涂层段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涂层段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相应的两个所述涂层段中的每个所述涂层段的径向宽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锅体具有食材的平整度较好、沸孔更多、可以提升食材的品质和口感等优点。

The pot body and the electric heating equipment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t body and an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with the pot body. The pot body comprises a body with a chamber inside the body and a composite layer,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bottom wall of the body. The composite lay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oating sections, which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in turn, and the minimum gap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coating sections is larg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two. The radial width of each of the coating sections in the coating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pot body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tter smoothness of the food material, more boiling hol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taste of the food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体和具有其的电加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锅体和具有其的电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锅体,通常采用在锅体内表面全部喷涂氟树脂或者陶瓷不粘涂料,但内胆喷涂这些不粘涂层后,这些不粘涂层表面能低及光滑,煮饭时,气泡容易沿着锅底往锅内壁锅移动,从而导致煮饭时的平整度较差,中间有凹坑;同时,煮饭时,气泡往锅壁移动,导致沸腾不均匀,煮饭产生的沸腾孔很少,从而造成锅体中部和边缘的米饭品质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锅体,该锅体可以提升食材的口感。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锅体的电加热设备。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锅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盛放腔室;复合层,所述复合层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底壁上,所述复合层包括多个涂层段,多个涂层段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涂层段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相应的两个所述涂层段中的每个所述涂层段的径向宽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锅体具有食材的平整度较好、沸孔更多、可以提升食材的品质和口感等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锅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涂层段为环形,多个所述涂层段依次套设间隔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涂层段同心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涂层段之间的最小间隙为H,每个所述涂层段的径向宽度为L,其中H≥2L。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涂层段的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15-2mm。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涂层段的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15-0.5mm。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涂层段的径向宽度相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的外底壁设有向内凹入的凹槽,所述复合层设在所述凹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合层的底壁与所述本体的外底壁的未设所述凹槽的部分平齐。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的内周壁设有不粘涂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7-2mm。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电加热设备包括:加热器;锅体,所述锅体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锅体,所述锅体放置在所述加热器上。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加热设备,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锅体,具有食材的平整度较好、沸孔更多、可以提升食材的品质和口感等优点。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锅体的仰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锅体100;本体10;盛放腔室11;凹槽12;不粘涂层13;复合层20;涂层段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锅体100。其中锅体100可以为应用在电压力锅、电饭煲等烹饪设备中的内锅,锅体100还可以为直接放置在电磁炉或者燃气灶等加热装置上的单体锅。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锅体100包括:本体10和复合层20。其中,本体10内设有盛放腔室11,复合层20设在本体10的外底壁上,复合层20包括多个涂层段21,多个涂层段21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涂层段21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相应的两个涂层段21中的每个涂层段21的径向宽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复合层20可以是受热涂层或者发热涂层,例如,锅体100为放置在燃气灶等灶具的单体锅时,复合层20为受热涂层;锅体100为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时,复合层20为发热涂层。优选地,复合层20为铁基涂层例如碳钢涂层、不锈钢涂层等,可以采用局部喷涂的方式在本体10的底部喷涂多个涂层段21,为便于描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均以复合层20为受热涂层进行描述。具体而言,盛放腔室11用于盛放食材,复合层20设在本体10底壁的外表面上,复合层20包括多个涂层段21,多个涂层段21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涂层段21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该两个涂层段21中的每个涂层段21的径向宽度,这样,复合层20在受热后向本体10传热的过程中,盛放腔室11内在垂直于涂层段21方向上的温度高于垂直于相邻两个涂层段21之间间隙的温度,也就是说,盛放腔室11内在垂直方向的传热效率大于在本体10径向方向的传热效率,因此,如图1所示,食材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更容易沿垂直方向向上移动,避免了气泡由盛放腔室11的底部沿径向向本体10内壁方向移动再由内壁溢出的情况。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锅体100,通过在锅体100的外底壁设置复合层20,复合层20包括多个涂层段21,多个涂层段21依次套设,且相邻的两个涂层段21之间的间隙大于该两个涂层段21中的每个涂层段21的宽度,因此,涂层段21在受热后向本体10传热的过程中,盛放腔室11内垂直于涂层段21部分的温度大于垂直于涂层段21间隙部分的温度,产生的气泡易于沿垂直于复合层20的方向运动,避免了气泡沿盛放腔室11的底部向侧壁移动再由侧壁溢出的情况,从而使得水在不同的圆环上均匀沸腾,食材加工完成后的平整度更好,沸孔更多且分布均匀,食材的品质和口感更佳。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锅体100具有使得食材的平整度较好、沸孔更多、可以提升食材的品质和口感等优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涂层段21为环形,多个涂层段21依次套设间隔设置。具体地,复合层20设在本体10底壁的外表面上,复合层20包括多个环形的涂层段21,多个涂层段21依次套设且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涂层段21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该两个涂层段21中的每个涂层段21的径向宽度。由此,多个涂层段21的加工较为方便,且多个环形的涂层段21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也更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体(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内设有盛放腔室(11);复合层(20),所述复合层(20)设在所述本体(10)的外底壁上,所述复合层(20)包括多个涂层段(21),多个涂层段(21)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涂层段(21)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相应的两个所述涂层段(21)中的每个所述涂层段(21)的径向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体(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内设有盛放腔室(11);复合层(20),所述复合层(20)设在所述本体(10)的外底壁上,所述复合层(20)包括多个涂层段(21),多个涂层段(21)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涂层段(21)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相应的两个所述涂层段(21)中的每个所述涂层段(21)的径向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段(21)为环形,多个所述涂层段(21)依次套设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涂层段(21)同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100),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涂层段(21)之间的最小间隙为H,每个所述涂层段(21)的径向宽度为L,其中H≥2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涂层段(21)的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15-2mm。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达华陈炜杰李洪伟杨玲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