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01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帮和鞋底连接形成鞋腔,该鞋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鞋外底、鞋中底、鞋垫和连接鞋帮与鞋中底的环形连接部,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垫相嵌合组装。鞋底设有防滑半圆球和透气单元。鞋帮设有护踝围部和高弹围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鞋底大大节约了鞋内底资源和节省了胶水,更加环保。并且可实现鞋垫与鞋中底相嵌合组装形成一体,因此鞋垫与鞋中底直接配合充分发挥减震、吸湿等功能组合,功能互补且互通,并保持平稳舒适的脚感。

A multi-functional shoe with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insoles and so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shoe with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insoles and soles, including upper and sole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form a shoe chamber. The sole comprises an outer sole, a middle sole, an insole and an annular connecting part connecting the upper and the middle sole, which are arranged in turn from bottom to top. The insole is assembl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sole. The sole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slip hemisphere and a breathing unit. Uppers are provided with ankle guards and high elastic straps. The sole of the invention greatly saves the inner sole resources, saves glue and is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e insole and sole can be assembled together to form an integral whole. Therefore, the insole and sole can directly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shock absorption and moisture absorption. The functions are complementary and interoperable, and maintain a smooth and comfortable foot fee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子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
技术介绍
鞋包括鞋底和与鞋底连接的鞋帮1',鞋底包括鞋外底、鞋中底和鞋内底,鞋外底与地面直接接触,鞋中底设在鞋外底上,鞋底和鞋帮1'目前采用两种方式连接:其一,鞋帮1'与鞋内底2'缝合形成鞋腔,然后鞋内底2'粘合在鞋中底3'上表面;其二,鞋帮1'帮脚多出5-10mm与鞋内底2'四周粘合形成鞋腔,然后鞋内底粘合在鞋中底3'上表面。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至少包括如图1所示的两个步骤:①鞋帮1'与鞋内底2'连接;②鞋内底2'与鞋中底3'连接。这样鞋内底2'粘合在鞋中底3'上表面,首先,鞋内底2'和鞋中底3'之间具有一层胶水,该胶水不具有透气性,大大影响了鞋底透气性能的发挥,其次,由于鞋内底2'无法更换,为方便清洁和干燥,还要在鞋内底2'上放置鞋垫,与脚底直接接触的是鞋垫,不仅影响了鞋中底3'减震性能的发挥,还多耗费鞋垫资源。最后,鞋垫如果设有外凸的各种功能的模块,垫设在鞋中底3'上会有凹凸不平的脚感,非常不适。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去掉粘合鞋内底的工艺,实现鞋垫和鞋中底相嵌合组装,达到充分发挥鞋底优异性能的同时有舒适的脚感。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其中,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帮和鞋底连接形成鞋腔,该鞋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鞋外底、鞋中底、鞋垫和连接鞋帮与鞋中底的环形连接部,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垫相嵌合组装。进一步的,所述鞋外底和鞋中底采用柔软弹性材料一体成型,该环形连接部为环形侧墙,该环形侧墙一体成型在所述鞋中底的外边沿,所述鞋帮与所述环形侧墙缝接形成鞋腔。进一步的,该环形连接部为内底环,所述鞋帮与内底环粘结,所述内底环粘接在鞋中底上表面的外沿。进一步的,所述鞋外底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每一第一凹槽可拆卸安装一个防滑半圆球,该鞋中底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该鞋垫下表面在前掌和后跟位置分别凸设有减震单元,每一减震单元匹配并嵌入第二凹槽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鞋中底在足弓位置设有四个下菱形孔,四个下菱形孔贯穿鞋外底,所述鞋垫还设有透气单元并且于足弓位置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对应四个下菱形孔设有四个上菱形孔,该透气单元设有四个菱形空格,该透气单元匹配嵌入第三凹槽设置并且四个菱形空格对应穿过四个上菱形孔和四个下菱形孔。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半圆球采用橡胶材料制作,所述鞋中底采用TPU材料成型,所述鞋垫采用MD材料或者EVA材料成型。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单元上表面贴设有透气防水膜。进一步的,所述鞋帮后脚跟位置设有护踝围部并且鞋帮前掌位置设有高弹围带,该护踝围部包裹脚踝,该高弹围带绑固前掌。进一步的,所述鞋帮还设有鞋舌,鞋舌上装有自动鞋带扣。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鞋底设置一个环形连接部连接鞋帮与鞋中底,也就是不用通过鞋内底连接鞋帮和鞋底,如此节约了鞋内底资源和节省了胶水,更加环保。并且可实现鞋垫与鞋中底相嵌合组装形成一体,因此鞋垫与鞋中底直接配合充分发挥减震、吸湿等功能组合,功能互补且互通,并保持平稳舒适的脚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鞋底与鞋帮连接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鞋子外形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另一外形结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形结构立体图。图中:鞋底-1;鞋外底-11;第一凹槽-111;防滑半圆球-112;鞋中底-12;第二凹槽-121;下菱形孔-122;鞋垫-13;减震单元-131;第三凹槽-132;上菱形孔-133;环形侧墙-14;内底环-15;透气单元-16;菱形空格-161;鞋帮-2;护踝围部-21;高弹围带-22;鞋舌-23;自动鞋带扣-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6所示,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其中,包括鞋底1和鞋帮2,鞋底1和鞋帮2连接形成鞋腔,该鞋底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鞋外底11、鞋中底12、鞋垫13和连接鞋帮2与鞋中底12的环形连接部,所述鞋中底12与所述鞋垫13相嵌合组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2-3所示,所述鞋外底11和鞋中底12采用柔软弹性材料一体成型,该环形连接部为环形侧墙14,该环形侧墙14一体成型在鞋中底12的外边沿,所述鞋帮2与所述环形侧墙4通过缝合线缝接形成鞋腔。所述环形侧墙高5毫米-10毫米,该高度足够牢固缝合鞋帮。采用所述实施例,鞋帮2与环形侧墙14缝合时不易破损,且鞋帮2与环形侧墙14连接完全无需胶水,非常环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4-5所示,所述环形连接部为内底环15,所述鞋帮2与所述内底环15粘接形成鞋腔,然后所述内底环15粘接在鞋中底12的上边面外沿。内底环15是环状结构,不会影响鞋垫13与鞋中底12的嵌合。所述内底环15的宽度为5毫米-10毫米,该宽度足够牢固缝合和粘合鞋帮。这样,现有的鞋子都是要通过完整的鞋内底来完成鞋帮与鞋底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突破创新,采用环形连接部来连接鞋帮与鞋中底,使得鞋垫与鞋底就没有鞋内底的阻隔,因此鞋垫与鞋中底可以直接相嵌合组装形成一体,如此鞋垫与鞋中底直接配合充分发挥减震、吸湿等功能组合,功能互补且互通,并保持平稳舒适的脚感。下面举出具体实施例说明配合关系。优选的,所述鞋外底1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11,每一第一凹槽111可拆卸安装一个采用橡胶材料成型的防滑半圆球112,所述防滑半圆球112具体通过魔术贴与第一凹槽111槽粘合紧固,防滑半圆球112最先触地,磨损最大,在防滑半圆球112磨损后可以直接更换,进而延长了鞋底的整体使用寿命。所述鞋中底12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121,所述鞋垫13下表面在前掌和后跟位置分别凸设有减震单元131,具体制造中,减震单元一体成型在鞋垫上,每一减震单元131匹配并分别嵌入第二凹槽121设置。所述减震单元131设在着力点较大后跟和前掌部位,使得两个部位吸收冲击能力增强,进而提升后跟和前掌部位的减震性能,缓解足部疲劳。优选的,所述鞋中底12在足弓位置设有四个下菱形孔122,四个下菱形孔122贯穿鞋外底11,所述鞋垫13还设有透气单元16并且于足弓位置设有第三凹槽132,所述第三凹槽132对应四个下菱形孔122设有四个上菱形孔133,该透气单元16设有四个菱形空格161,该透气单元16匹配嵌入第三凹槽132设置并且四个菱形空格161对应穿过四个上菱形孔133和四个下菱形孔122。这样,菱形空格161、上菱形孔133和下菱形孔122一一对应连通,所述透气单元16具有透气效果,可以使鞋腔内的空气通过透气单元16与外界进行流通,减少脚气病的发生,从而提高鞋子的透气性能和舒适感。另外,由于鞋中底12弹性好易变形,通过菱形空格161对四个下菱形孔122进行支撑,可防止下菱形孔122在行走过程变形闭合,从而保证了透气性。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帮和鞋底连接形成鞋腔,该鞋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鞋外底、鞋中底、鞋垫和连接鞋帮与鞋中底的环形连接部,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垫相嵌合组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帮和鞋底连接形成鞋腔,该鞋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鞋外底、鞋中底、鞋垫和连接鞋帮与鞋中底的环形连接部,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垫相嵌合组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其特征在于,鞋外底和鞋中底采用柔软弹性材料一体成型,该环形连接部为环形侧墙,该环形侧墙一体成型在所述鞋中底的外边沿,所述鞋帮与所述环形侧墙缝接形成鞋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其特征在于,该环形连接部为内底环,所述鞋帮与内底环粘结,所述内底环粘接在鞋中底上表面的外沿。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外底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每一第一凹槽可拆卸安装一个防滑半圆球,该鞋中底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该鞋垫下表面在前掌和后跟位置分别凸设有减震单元,每一减震单元匹配并嵌入第二凹槽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飘林丁绍兰马飞刘昭霞康盾陈雅龄
申请(专利权)人:黎明职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泉州方圆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