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74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8:01
一种薄膜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连接器存在的问题,薄膜接触件包含弹性薄膜和弹性金属丝,多根弹性金属丝设置在弹性薄膜上,弹性金属丝的轴向与弹性薄膜的厚度方向一致,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弹性薄膜的两侧表面;连接器包含插头、插座和薄膜接触件;插头和插座均包含外壳、绝缘基座和金属接触件,插头和插座的绝缘基座均设置在其外壳内并通过胶体来与其外壳内壁粘接,插头和插座的金属接触件均通过凸台结构固定在其绝缘基座内部;插头和插座的外壳通过螺纹来连接;薄膜接触件设置在插头和插座的金属接触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电连接。

A thin film contact and a connector using the contact

A thin film contactor and a connector using the contactor belo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connectors. The thin film contactor includes elastic film and elastic wire. Many elastic wires are arranged on the elastic film.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elastic wire is the same as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elastic film. The two ends of the elastic wire are protruded from the elastic thin respectively. The connectors include plugs, sockets and thin film contacts; the plugs and sockets contain shells, insulating bases and metal contacts; the insulating bases of plugs and sockets are arranged in their shells and bonded with the inner walls of their shells through colloids; the metal contacts of plugs and sockets are fixed in the shells of plugs and sockets through a convex structure; and the outer shells of plugs and sockets are fixed in the shells of their insulating bases. The thin film contacto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etal contactor of the plug and the socket, and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used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经常会用到连接器,通过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的金属接触件对接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号导通。传统的接触件主要依靠接触件自身的弹性变形来提供正压力以保证接触的可靠性,插拔时用力比较大,在反复多次插拔或者长期保持对接工作状态时,会因为磨损和应力松弛导致接触压力下降,影响接触效果,因此限制了传统金属接触件的使用寿命;并且传统的连接器因为金属接触件之间需要插配,其插针或插孔通常会凸出基座较大距离,由于插针之间的绝缘主要依靠空气,因此插针之间的间距无法做到很小,成为连接器小型化、接触件高密度方面发展的瓶颈。还由于传统的连接器是依靠接触件的较小变形量保证接触,在承受各种振动过程中存在发生瞬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连接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薄膜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膜接触件,它包含弹性薄膜和弹性金属丝,多根弹性金属丝设置在弹性薄膜上,弹性金属丝的轴向与弹性薄膜的厚度方向一致,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弹性薄膜的两侧表面。利用弹性金属丝来导通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由于弹性金属丝设置在弹性薄膜上,弹性金属丝受到插头内的金属接触端和插座内的金属接触端相对挤压时,即插头和插座结合时,弹性金属丝会倾斜和弯曲,并在弹力作用下保持对金属接触端的压力,导通信号,当插头和插座分离时,在弹力的恢复作用下,弹性金属丝的轴向与弹性薄膜的厚度方向恢复一致。一种连接器,它包含插头、插座和薄膜接触件;插头和插座均包含外壳、绝缘基座和金属接触件,插头和插座的绝缘基座均设置在其外壳内并通过胶体来与其外壳内壁粘接,插头和插座的金属接触件均通过凸台结构固定在其绝缘基座内部;插头和插座的外壳通过螺纹来连接;薄膜接触件包含弹性薄膜和弹性金属丝,多根弹性金属丝设置在弹性薄膜上,弹性金属丝的轴向与弹性薄膜的厚度方向一致,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弹性薄膜的两侧表面;薄膜接触件设置在插头和插座的金属接触件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弹性金属丝在导通时产生弹性弯曲和倾斜,断开时可以复原,磨损较小,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并且更换薄膜接触件成本低;薄膜接触件中的弹性金属丝由弹性薄膜绝缘,金属接触件由绝缘基座绝缘,绝缘效果显著大于空气,因此可以有更小的接触件间距,有利于突破连接器向小型化、高密度发展的瓶颈;插头和插座的外壳采用螺纹快锁结构连接,使用方便,接触可靠性高,抗振动性能明显高于传统接触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中薄膜接触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二中薄膜接触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一种薄膜接触件,它包含弹性薄膜1和弹性金属丝2,多根弹性金属丝2设置在弹性薄膜1上,弹性金属丝2的轴向与弹性薄膜1的厚度方向一致,弹性金属丝2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弹性薄膜1的两侧表面。利用弹性金属丝2来导通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由于弹性金属丝2设置在弹性薄膜1上,弹性金属丝2受到插头内的金属接触端和插座内的金属接触端相对挤压时,即插头和插座结合时,弹性金属丝2会倾斜和弯曲,并在弹力作用下保持对金属接触端的压力,导通信号,当插头和插座分离时,在弹力的恢复作用下,弹性金属丝2的轴向与弹性薄膜1的厚度方向恢复一致。一种连接器,它包含插头、插座和薄膜接触件;插头和插座均包含外壳3、绝缘基座4和金属接触件5,插头和插座的绝缘基座4均设置在其外壳3内并通过胶体来与其外壳3内壁粘接,插头和插座的金属接触件5均通过凸台结构5-1固定在其绝缘基座4内部;插头和插座的外壳3通过螺纹来连接;薄膜接触件包含弹性薄膜1和弹性金属丝2,多根弹性金属丝2设置在弹性薄膜1上,弹性金属丝2的轴向与弹性薄膜1的厚度方向一致,弹性金属丝2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弹性薄膜1的两侧表面;薄膜接触件设置在插头和插座的金属接触件5之间。在金属接触件5的尾部设置有焊杯,用于焊接导线,也可以选择其他端接方式连接导线,如压接、刺破、表面贴装、鱼眼等等。实施方式一,多根弹性金属丝2均匀分布在弹性薄膜1上。实施方式二,多根弹性金属丝2均匀分布在弹性薄膜1的金属接触件5经过的环形部分。优选的是,弹性薄膜1采用硅胶材质。优选的是,插头和插座的外壳3采用螺纹快锁结构连接,减少螺纹圈数,加快锁紧速度。优选的是,薄膜接触件的弹性薄膜1与插座外壳3之间通过键结构1-1限位,防止薄膜接触件转动。优选的是,绝缘基座4由两部分对接构成,便于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弹性薄膜(1)和弹性金属丝(2),多根弹性金属丝(2)设置在弹性薄膜(1)上,弹性金属丝(2)的轴向与弹性薄膜(1)的厚度方向一致,弹性金属丝(2)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弹性薄膜(1)的两侧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弹性薄膜(1)和弹性金属丝(2),多根弹性金属丝(2)设置在弹性薄膜(1)上,弹性金属丝(2)的轴向与弹性薄膜(1)的厚度方向一致,弹性金属丝(2)的两端分别凸出于弹性薄膜(1)的两侧表面。2.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插头、插座和薄膜接触件;插头和插座均包含外壳(3)、绝缘基座(4)和金属接触件(5),插头和插座的绝缘基座(4)均设置在其外壳(3)内并通过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宁翟国富宋德柱吴凤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