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2707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该发光层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和客体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发光层中使用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作为敏化剂,能够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显示装置的效率滚降,并延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显示装置的寿命。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es a light-emitting layer whose materials include a host material, a resonant thermal activation delayed fluorescence material and a guest material. By using the resonant thermal activation delayed fluorescent material as sensitizer in the luminescent layer,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efficiency roll-down of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the display device, and prolong the life of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the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属于有机电致发光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是一种通过电流驱动而达到发光目的的器件,其主要特性来自于其中的发光层。当施加适当电压后,电子和空穴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激子而发光。目前用于发光层的发光材料主要是传统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其中,传统荧光材料因具有无法利用三重态激子的缺陷,因此只能利用25%的单线态激子进行发光,发光效率低而不利于降低器件功耗。磷光材料通过引入铱、铂等重金属原子,能够实现单重态激子跃迁至三重态而达到最大100%的内量子效率,因此发光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在高亮度下,基于磷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并不理想,效率滚降严重。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仍旧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发光层中使用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作为敏化剂,能够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由于包括有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此也具有良好的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该发光层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简称“共振型TADF材料”)和发光材料;其中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具有如下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X独立的选自B、P、P=O、P=S、SiR1中的一种;R1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氨基;M1和M2各自独立的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相邻的X、A、M1、M2中的至少三个连接成环且所述环中包括X;a为1~12的整数;当上述基团中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的选自卤素、氰基、C1~C10的烷基、C2~C6的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芳基、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发光层的材料中使用共振型TADF材料作为敏化剂,能够有效提升器件效率和寿命。专利技术人基于上述现象进行分析,可能是由于共振型TADF材料在作为敏化剂时,能够将三线态激子充分有效地转化为单线态激子进而通过Forrester能量传递过程将能量传递给染料进行发光,从而减少了主体材料以及敏化剂与染料之间的Dexter能量传递,也减少了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等。推测共振型TADF材料能够实现上述效果的原因可能在于,共振型TADF材料具有稳定的平面芳香刚性结构、较大的共轭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较好的载流子传输性能,从而能够降低载流子在发光层的注入能垒、实现高效反向系间窜越,最终有效提升器件效率和寿命。此外,也正是由于共振型TADF材料具有平面芳香刚性结构,以及不具有明显的给体基团和受体基团,使共振型TADF材料具有非常稳定的性能,优于非共振型TADF材料以及其它敏化剂材料,因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器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具体可以为OLED显示器等显示装置,以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该显示装置与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发光层中使用共振型TADF材料作为敏化剂,能够将三线态激子充分有效地转化为单线态激子而提高FET能量传递(Forresterenergytransfer),抑制DET能量传递(Dexterexcitationtransfer),减少三线态-三线态湮灭,最终提高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由于包括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此也具有良好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致发光过程能量转移原理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致发光过程能量转移原理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现阶段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中,多以传统荧光材料或者磷光材料作为客体材料(或称为“染料”)。由于传统荧光材料只能利用25%的单线态激子进行发光,发光效率较低且不利于降低器件能耗。采用磷光材料作为发光染料,虽然发光效率相较于采用传统荧光材料有所提升,但是高亮度下的发光效率不理想,推测可能是由于磷光材料的三线态激子寿命较长,所以在高亮度下三线态激子浓度过高时,会发生严重的三线态-三线态湮灭现象,导致严重的效率滚降,不仅降低了发光效率,而且还影响了器件寿命。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具体是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发光层材料中使用了共振型TADF材料作为敏化剂,以通过共振型TADF材料将长寿命的三线态激子充分转化为单线态激子,进而提高FET能量传递,抑制DET能量传递,减少三线态-三线态湮灭,最终提高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包括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材料层。该有机材料层又可进一步分为多个区域,比如空穴传输区、发光层、电子传输区。其中空穴传输区具体可以为单层结构的空穴传输层,也可以为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中至少两层的多层结构。电子传输区具体可以为单层结构的电子传输层,也可以为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中至少两层的多层结构。两个电极可以通过在基板上溅射或者沉积用作电极的材料的方式来形成。其中阳极可以采用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二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等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阴极可以采用镁(Mg)、银(Ag)、铝(Al)、铝-锂(Al-Li)、钙(Ca)、镁-铟(Mg-In)、镁-银(Mg-Ag)等金属或合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除发光层之外的有机材料层具体可通过真空热蒸镀、旋转涂敷、打印等常规方法形成于电极之上,可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质选择匹配的加工工艺,本实施例在此不做特别限定。除发光层之外,有机材料层的化合物可以为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或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本实施例在此也不做特别限定。对于发光层,可通过蒸镀接触形成,尤其可以采用多源共蒸的方法,并在蒸镀过程中调节控制各材料的掺杂浓度。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生产工艺可在现有OLED器件制程上进行改进,因而还具有生产工艺可行、设备改造难度低甚至无需改造设备的特点。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发光层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和客体材料;其中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和客体材料;其中所述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和客体材料;其中所述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X独立的选自B、P、P=O、P=S、SiR1中的一种;R1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氨基;M1和M2各自独立的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相邻的X、A、M1、M2中的至少三个连接成环且所述环中包括X;a为1~12的整数;当上述基团中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的选自卤素、氰基、C1~C10的烷基、C2~C6的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芳基、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X、A、M1、M2中的三个连接成含有两个杂原子的六元环;所述杂原子选自B、P、Si、O、S、N、Se中的两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型热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贝李国孟李维维李梦真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