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追日太阳能蓄热结合高变频电磁能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223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追日太阳能蓄热结合高变频电磁能供热装置,包括底座、电磁能加热箱箱体、储热桶桶体、支架、太阳能板,所述储热桶桶体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顶端左侧,电磁能加热箱箱体焊接在底座顶端右侧,太阳能板通过支架安装在电磁能加热箱箱体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安装的太阳能板具有追光功能,实时跟随太阳运动,并且储热桶内嵌有半埋式磁感线,液体经过电磁能加热箱内的加热组件加热后进入储热桶桶体内,会进行二次加热保温,避免了热量流失造成资源浪费。

A solar energy heat storage combined with high frequency conversion electromagnetic energy hea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olar energy heat storage combined with high frequency conversion electromagnetic energy he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 electromagnetic energy heating box, a heat storage barrel body, a bracket and a solar panel. The heat storage barrel body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ase through a screw, th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heating box body is weld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nd the solar panel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heating box body through a bracket. The solar panel installed in the invention has the function of tracing light, following the sun in real time, and the heat storage barrel is embedded with a semi-buried magnetic induction line. After the liquid is heated by the heating component in th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heating box, it enters the heat storage barrel body, which can be reheated and insulated, thus avoiding the waste of resources caused by heat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追日太阳能蓄热结合高变频电磁能供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供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追日太阳能蓄热结合高变频电磁能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磁能供热装置的核心是采用电磁原理,利用磁力线切割金属发生涡流所产生的热能作为热源,通过热量散发系统(如水暖系统),以达到取暖目的热量发生设备,传统的电磁能供热装置均使用电网为加热装置进行供电,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并且传统的电磁能供热装置都是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后直接进入供热管网,在切断电力后,由于没有储热装置,致使热量急剧下降,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追日太阳能蓄热结合高变频电磁能供热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追日太阳能蓄热结合高变频电磁能供热装置,包括底座、储热桶桶体、出水管、顶盖、把手、泄压阀、电磁能加热箱箱体、门板、转动机、梁板、立柱、伸缩杆、支架、太阳能板、保温层、半埋式磁感线、控制盒、进水管、固定套、电磁能加热罐、桥管,所述储热桶桶体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顶端左侧,且储热桶桶体的外壁底部焊接有出水管,所述顶盖通过螺纹固定在储热桶桶体顶端,所述泄压阀安装在顶盖的中心位置,且泄压阀的左右两侧的顶盖衫均焊接有把手,所述储热桶桶体内壁嵌有保温层,半埋式磁感线固定在保温层的外壁上,所述电磁能加热箱箱体焊接在底座顶端右侧,且电磁能加热箱箱体的前侧两端均铰接有门板,所述控制盒通过螺丝固定在电磁能加热箱箱体内部右侧位置,电磁能加热罐共有三个,均通过上下两端的固定套等距安装在控制盒的左侧,并使用螺丝进行固定,三个电磁能加热罐的顶端通过进水管进行串联,且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电磁能加热箱箱体外与供热管网的回水管相连,电磁能加热罐的底端通过桥管串联,且桥管的一端延伸至储热桶桶体的上部,所述转动机通过螺丝固定在电磁能加热箱箱体的顶端中部位置,转动机的顶端连接有立杆,立杆的顶端与支架进行铰接,太阳能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梁板的一端套装在立杆的底端位置,并使用螺丝与转动机进行固定,梁板的另一端铰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端与支架相铰接。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控制盒通过微电脑采集太阳照射太阳能板产生的相关数据,使转动机和伸缩杆做出相应旋转角度和俯仰角度调整,实时跟随太阳运动,以保证阳光最佳照射角度,使太阳能板产生更多电能。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磁能加热罐和储热桶桶体均使用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工作,供热管网内的水通过进水管流入电磁能加热罐内,电磁能加热罐内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利用磁力线切割金属发生涡流所产生的热能作为热源对水进行加热,水经过加热后通过桥管进入储热桶内,由储热桶内的半埋式磁感线进行二次加热或保温,由出水管重新进入供热管网内,以此循环。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顶盖和储热桶桶体的连接处与门板和的电磁能加热箱箱体的连接缝隙处均设有密封条。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泄压阀直接嵌入顶盖顶端中部位置,当储热桶内压力过大时,自动将泄压阀向上顶起,进行压力释放,避免压力过高造成危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安装的太阳能板具有追光功能,实时跟随太阳运动,并且储热桶内嵌有半埋式磁感线,液体经过电磁能加热箱内的加热组件加热后进入储热桶桶体内,会进行二次加热保温,避免了热量流失造成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前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储热桶和电磁能加热箱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储热桶桶体2、出水管3、顶盖4、把手5、泄压阀6、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门板8、转动机9、梁板10、立柱11、伸缩杆12、支架13、太阳能板14、保温层15、半埋式磁感线16、控制盒17、进水管18、固定套19、电磁能加热罐20、桥管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追日太阳能蓄热结合高变频电磁能供热装置,包括底座1、储热桶桶体2、出水管3、顶盖4、把手5、泄压阀6、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门板8、转动机9、梁板10、立柱11、伸缩杆12、支架13、太阳能板14、保温层15、半埋式磁感线16、控制盒17、进水管18、固定套19、电磁能加热罐20、桥管21,所述储热桶桶体2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1顶端左侧,且储热桶桶体2的外壁底部焊接有出水管3,所述顶盖4通过螺纹固定在储热桶桶体2顶端,所述泄压阀6安装在顶盖4的中心位置,且泄压阀6的左右两侧的顶盖4衫均焊接有把手5,所述储热桶桶体2内壁嵌有保温层15,半埋式磁感线16固定在保温层15的外壁上,所述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焊接在底座1顶端右侧,且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的前侧两端均铰接有门板8,所述控制盒17通过螺丝固定在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内部右侧位置,电磁能加热罐20共有三个,均通过上下两端的固定套19等距安装在控制盒17的左侧,并使用螺丝进行固定,三个电磁能加热罐20的顶端通过进水管18进行串联,且进水管18的一端延伸至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外与供热管网的回水管相连,电磁能加热罐20的底端通过桥管21串联,且桥管21的一端延伸至储热桶桶体2的上部,所述转动机9通过螺丝固定在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的顶端中部位置,转动机9的顶端连接有立杆11,立杆11的顶端与支架13进行铰接,太阳能板14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13上,所述梁板10的一端套装在立杆11的底端位置,并使用螺丝与转动机9进行固定,梁板10的另一端铰接有伸缩杆12,且伸缩杆12的顶端与支架13相铰接。所述控制盒17通过微电脑采集太阳照射太阳能板14产生的相关数据,使转动机9和伸缩杆12做出相应旋转角度和俯仰角度调整,实时跟随太阳运动,以保证阳光最佳照射角度,使太阳能板14产生更多电能。所述电磁能加热罐20和储热桶桶体2均使用太阳能板14所产生的电能进行工作,供热管网内的水通过进水管18流入电磁能加热罐20内,电磁能加热罐20内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利用磁力线切割金属发生涡流所产生的热能作为热源对水进行加热,水经过加热后通过桥管21进入储热桶内,由储热桶内的半埋式磁感线16进行二次加热或保温,由出水管3重新进入供热管网内,以此循环。所述顶盖4和储热桶桶体2的连接处与门板8和的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的连接缝隙处均设有密封条。所述泄压阀6直接嵌入顶盖4顶端中部位置,当储热桶内压力过大时,自动将泄压阀6向上顶起,进行压力释放,避免压力过高造成危险。本专利技术所安装的太阳能板具有追光功能,实时跟随太阳运动,并且储热桶内嵌有半埋式磁感线,液体经过电磁能加热箱内的加热组件加热后进入储热桶桶体内,会进行二次加热保温,避免了热量流失造成资源浪费。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追日太阳能蓄热结合高变频电磁能供热装置,包括底座(1)、储热桶桶体(2)、出水管(3)、顶盖(4)、把手(5)、泄压阀(6)、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门板(8)、转动机(9)、梁板(10)、立柱(11)、伸缩杆(12)、支架(13)、太阳能板(14)、保温层(15)、半埋式磁感线(16)、控制盒(17)、进水管(18)、固定套(19)、电磁能加热罐(20)、桥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桶桶体(2)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1)顶端左侧,且储热桶桶体(2)的外壁底部焊接有出水管(3),所述顶盖(4)通过螺纹固定在储热桶桶体(2)顶端,所述泄压阀(6)安装在顶盖(4)的中心位置,且泄压阀(6)的左右两侧的顶盖(4)衫均焊接有把手(5),所述储热桶桶体(2)内壁嵌有保温层(15),半埋式磁感线(16)固定在保温层(15)的外壁上,所述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焊接在底座(1)顶端右侧,且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的前侧两端均铰接有门板(8),所述控制盒(17)通过螺丝固定在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内部右侧位置,电磁能加热罐(20)共有三个,均通过上下两端的固定套(19)等距安装在控制盒(17)的左侧,并使用螺丝进行固定,三个电磁能加热罐(20)的顶端通过进水管(18)进行串联,且进水管(18)的一端延伸至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外与供热管网的回水管相连,电磁能加热罐(20)的底端通过桥管(21)串联,且桥管(21)的一端延伸至储热桶桶体(2)的上部,所述转动机(9)通过螺丝固定在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的顶端中部位置,转动机(9)的顶端连接有立杆(11),立杆(11)的顶端与支架(13)进行铰接,太阳能板(14)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13)上,所述梁板(10)的一端套装在立杆(11)的底端位置,并使用螺丝与转动机(9)进行固定,梁板(10)的另一端铰接有伸缩杆(12),且伸缩杆(12)的顶端与支架(13)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追日太阳能蓄热结合高变频电磁能供热装置,包括底座(1)、储热桶桶体(2)、出水管(3)、顶盖(4)、把手(5)、泄压阀(6)、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门板(8)、转动机(9)、梁板(10)、立柱(11)、伸缩杆(12)、支架(13)、太阳能板(14)、保温层(15)、半埋式磁感线(16)、控制盒(17)、进水管(18)、固定套(19)、电磁能加热罐(20)、桥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桶桶体(2)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1)顶端左侧,且储热桶桶体(2)的外壁底部焊接有出水管(3),所述顶盖(4)通过螺纹固定在储热桶桶体(2)顶端,所述泄压阀(6)安装在顶盖(4)的中心位置,且泄压阀(6)的左右两侧的顶盖(4)衫均焊接有把手(5),所述储热桶桶体(2)内壁嵌有保温层(15),半埋式磁感线(16)固定在保温层(15)的外壁上,所述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焊接在底座(1)顶端右侧,且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的前侧两端均铰接有门板(8),所述控制盒(17)通过螺丝固定在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内部右侧位置,电磁能加热罐(20)共有三个,均通过上下两端的固定套(19)等距安装在控制盒(17)的左侧,并使用螺丝进行固定,三个电磁能加热罐(20)的顶端通过进水管(18)进行串联,且进水管(18)的一端延伸至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外与供热管网的回水管相连,电磁能加热罐(20)的底端通过桥管(21)串联,且桥管(21)的一端延伸至储热桶桶体(2)的上部,所述转动机(9)通过螺丝固定在电磁能加热箱箱体(7)的顶端中部位置,转动机(9)的顶端连接有立杆(11),立杆(11)的顶端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粤通新能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