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201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比成份:包括如下质量比成份:20‑25份水性硅丙乳液、16‑20份水性氟碳乳液、10‑12份二氧化硅气凝胶、5‑8份膨胀珍珠岩、6‑8份纳米陶瓷颗粒、10‑14份漂珠、5‑7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20份辅助填料和25‑28份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组成成分中的水性硅丙乳液和水性氟碳乳液、纳米陶瓷颗粒、二氧化硅气凝胶等成分可以提高制成的建筑涂料的耐高温、隔热保温性以及防水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建筑涂料的柔韧性、耐候性、耐磨性以及附着力,组成成分中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可以提高建筑涂料延展性和流动性,无需厚涂即可实现防水以及隔热保温的效果。

A Waterproof, Insulating and Heat Insulating Architectural Coat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proof thermal insulation building coating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mass ratio components: the following mass ratio components: 20, 25 parts, waterborne silicone acrylic emulsion, 16 20 parts of waterborne fluorocarbon emulsion, 10 12 12 silica aerogels, 5 8 8 expanded perlite, 6 8 nano ceramic particles, 10 10 floating beads, 10 polyvinyl pyrrolidone, and pH. The auxiliary filler and 25 pieces of 28 deionized water can improve th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heat insulation and waterproof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coating, and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weatherability, abrasion resistance, adhes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building coating through the composition of the waterborne silicone acrylate emulsion, the waterborne fluorocarbon emulsion, the nano ceramic particle and the silica aerogel. The polyvinyl pyrrolidone can improve the ductility and fluidity of building coatings, and can achieve the effect of waterproof and thermal insulation without heavy c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经受太阳的辐照,巨大的能量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必备条件,但是太阳的强烈辐射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建筑厂房及住宅的升温,致使空调的大量使用而消耗本就紧缺的电能,我国的人均资源短缺,能源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越来越重视,对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建筑是提高建筑能源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建筑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建筑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现有建筑涂料的功能比较单一,在防水、保温隔热功能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同时还容易出现粉化以及流动性差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组成成分中的水性硅丙乳液和水性氟碳乳液、纳米陶瓷颗粒、二氧化硅气凝胶等成分可以提高制成的建筑涂料的耐高温、隔热保温性以及防水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建筑涂料的柔韧性、耐候性、耐磨性以及附着力,本专利技术组成成分中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可以提高建筑涂料延展性和流动性,无需厚涂即可实现防水以及隔热保温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包括如下质量比成份:20-25份水性硅丙乳液、16-20份水性氟碳乳液、10-12份二氧化硅气凝胶、5-8份膨胀珍珠岩、20-22份混合树脂、6-8份纳米陶瓷颗粒、10-14份漂珠、5-7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20份辅助填料、3-5份添加剂、5-7份岩棉、4-6份聚丙烯腈纤维、2-5份纳米三氧化二铝、10-12份二氧化锆、2-3份木质纤维素、3-4份成膜助剂、1-2份钛白粉和25-28份去离子水。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成份:22份水性硅丙乳液、18份水性氟碳乳液、11份二氧化硅气凝胶、6份膨胀珍珠岩、21份混合树脂、7份纳米陶瓷颗粒、12份漂珠、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8份辅助填料、4份添加剂、6份岩棉、5份聚丙烯腈纤维、4份纳米三氧化二铝、11份二氧化锆、2.5份木质纤维素、3.5份成膜助剂、1.2份钛白粉和26份去离子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合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和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填料包括云母粉、碳酸钙微粉、甲壳素、海泡石粉和硅酸铝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防腐剂、PH调节剂和分散剂。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水性硅丙乳液、水性氟碳乳液、二氧化硅气凝胶、混合树脂以及一半的去离子水加入搅拌釜内,进行升温搅拌,得到基料;步骤二:将膨胀珍珠岩进行研磨处理,制成粒径为600-800目的膨胀珍珠岩微粉,备用;步骤三:将二氧化锆、钛白粉、纳米三氧化二铝、木质纤维素和一半的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内,将搅拌釜内温度升高至45-50摄氏度,进行混合搅拌,制成A混合物;步骤四:将漂珠加入搅拌釜内与基料进行第一次搅拌处理20-25分钟,再将膨胀珍珠岩微粉加入搅拌釜内进行第二次搅拌处理10-15分钟,制成B混合物;步骤五:将A混合物加入搅拌釜内与B混合物进行混合搅拌30-35分钟,再将聚丙烯腈纤维、纳米陶瓷颗粒、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填料、添加剂、岩棉和成膜助剂加入搅拌釜内,将搅拌釜进行升温,进行混合搅拌50-60分钟,制成C混合物;步骤六:将C混合物加入超声波分散器中进行分散处理8-12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制成建筑涂料。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先将水性硅丙乳液和水性氟碳乳液加入搅拌釜内,将搅拌釜内温度升高至55-60摄氏度,进行混合搅拌20-25分钟,控制搅拌转速不低于500转/分钟,再将搅拌釜内温度升高至75-80摄氏度,将二氧化硅气凝胶、混合树脂以及一半的去离子水加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50-60分钟,控制搅拌转速为600-800转/分钟,得到基料。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研磨处理采用低温研磨处理,控制研磨处理温度为0-5摄氏度。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先将二氧化锆、钛白粉、纳米三氧化二铝和一半的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内,将搅拌釜内温度升高至45-50摄氏度,进行混合搅拌20-30分钟,控制搅拌转速为420-450转/分钟,再将木质纤维素加入反应釜内,进行混合搅拌20-25分钟,控制搅拌转速为600-680转/分钟,制成A混合物。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第一次搅拌处理时,控制搅拌釜内搅拌转速为600-700转/分钟,第二次搅拌处理时,控制搅拌釜内搅拌转速为1000-1200转/分钟。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先将A混合物加入搅拌釜内与B混合物进行混合搅拌30-35分钟,然后将搅拌釜内温度调节至65-70摄氏度,将聚丙烯腈纤维、纳米陶瓷颗粒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搅拌釜内进行混合搅拌15-20分钟,最后将搅拌釜内温度调节至55-60摄氏度,将辅助填料、添加剂、岩棉和成膜助剂加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35-40分钟制成C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组成成分中的水性硅丙乳液和水性氟碳乳液、纳米陶瓷颗粒、二氧化硅气凝胶等成分可以提高制成的建筑涂料的耐高温、隔热保温性以及防水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建筑涂料的柔韧性、耐候性、耐磨性以及附着力,通过组成成分中的膨胀珍珠岩在提高保温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涂料的隔音效果,通过添加剂中的PH调节剂调节制成的建筑涂料的酸碱度,可以避免由于涂料碱性过大易出现起泡、粉化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涂料的成膜性和粘合度,并且通过本专利技术组成成分中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可以提高建筑涂料延展性和流动性,无需厚涂即可实现防水以及隔热保温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包括如下质量比成份:20份水性硅丙乳液、16份水性氟碳乳液、10份二氧化硅气凝胶、5份膨胀珍珠岩、20份混合树脂、6份纳米陶瓷颗粒、10份漂珠、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辅助填料、3份添加剂、5份岩棉、4份聚丙烯腈纤维、2份纳米三氧化二铝、10份二氧化锆、2份木质纤维素、3份成膜助剂、1份钛白粉和25份去离子水。所述混合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和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所述辅助填料包括云母粉、碳酸钙微粉、甲壳素、海泡石粉和硅酸铝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防腐剂、PH调节剂和分散剂。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水性硅丙乳液和水性氟碳乳液加入搅拌釜内,将搅拌釜内温度升高至58摄氏度,进行混合搅拌22分钟,控制搅拌转速不低于500转/分钟,再将搅拌釜内温度升高至78摄氏度,将二氧化硅气凝胶、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以及一半的去离子水加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55分钟,控制搅拌转速为700转/分钟,得到基料,通过组成成分中的水性硅丙乳液和水性氟碳乳液、纳米陶瓷颗粒、二氧化硅气凝胶等成分可以提高制成的建筑涂料的耐高温、隔热保温性以及防水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建筑涂料的柔韧性、耐候性、耐磨性以及附着力;步骤二:将膨胀珍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成份:20‑25份水性硅丙乳液、16‑20份水性氟碳乳液、10‑12份二氧化硅气凝胶、5‑8份膨胀珍珠岩、20‑22份混合树脂、6‑8份纳米陶瓷颗粒、10‑14份漂珠、5‑7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20份辅助填料、3‑5份添加剂、5‑7份岩棉、4‑6份聚丙烯腈纤维、2‑5份纳米三氧化二铝、10‑12份二氧化锆、2‑3份木质纤维素、3‑4份成膜助剂、1‑2份钛白粉和25‑28份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成份:20-25份水性硅丙乳液、16-20份水性氟碳乳液、10-12份二氧化硅气凝胶、5-8份膨胀珍珠岩、20-22份混合树脂、6-8份纳米陶瓷颗粒、10-14份漂珠、5-7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20份辅助填料、3-5份添加剂、5-7份岩棉、4-6份聚丙烯腈纤维、2-5份纳米三氧化二铝、10-12份二氧化锆、2-3份木质纤维素、3-4份成膜助剂、1-2份钛白粉和25-28份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成份:22份水性硅丙乳液、18份水性氟碳乳液、11份二氧化硅气凝胶、6份膨胀珍珠岩、21份混合树脂、7份纳米陶瓷颗粒、12份漂珠、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8份辅助填料、4份添加剂、6份岩棉、5份聚丙烯腈纤维、4份纳米三氧化二铝、11份二氧化锆、2.5份木质纤维素、3.5份成膜助剂、1.2份钛白粉和26份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和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填料包括云母粉、碳酸钙微粉、甲壳素、海泡石粉和硅酸铝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防腐剂、PH调节剂和分散剂。5.一种防水保温隔热建筑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水性硅丙乳液、水性氟碳乳液、二氧化硅气凝胶、混合树脂以及一半的去离子水加入搅拌釜内,进行升温搅拌,得到基料;步骤二:将膨胀珍珠岩进行研磨处理,制成粒径为600-800目的膨胀珍珠岩微粉,备用;步骤三:将二氧化锆、钛白粉、纳米三氧化二铝、木质纤维素和一半的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内,将搅拌釜内温度升高至45-50摄氏度,进行混合搅拌,制成A混合物;步骤四:将漂珠加入搅拌釜内与基料进行第一次搅拌处理20-25分钟,再将膨胀珍珠岩微粉加入搅拌釜内进行第二次搅拌处理10-15分钟,制成B混合物;步骤五:将A混合物加入搅拌釜内与B混合物进行混合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至臻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