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188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提出了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拼装井道钢框架和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所述的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安装在预先准备好的加梯位置的垫层上;所述的拼装井道钢框架井道钢柱吊耳板一侧焊接在钢框架的钢柱上,每根钢柱内、外两侧各焊接一个吊耳板,每节井道钢框架的四根钢柱共焊接八个吊耳板;所述的井道拼装钢框架结构就是上、下两节井道钢框架通过连接板与吊耳板之间的连接进行拼装;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安装在外加电梯拼装井道钢框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在于施工周期短,提高施工速度,从而降低建造成本,且施工时不影响原住户的日常生活,电梯安装自由灵活。

Existing buildings adopt assembled external elevator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xisting building adopting an assembled external elevator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Combining with the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project of existing building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poses that the existing buildings adopt the assembled external elevator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Including prefabricated elevator foundation components, steel frame of assembly shaft and prefabricated elevator roof panel components. The prefabricated elevator foundation member is installed on the cushion of the pre-prepared elevator position; the steel column ear plate of the assembled shaft steel frame is welded on the steel column of the steel frame on one side, one ear plate is welded on both sides of each steel column, and eight ear plates are welded on the four steel columns of each shaft steel frame; the steel frame structure of the assembled shaft is the upper and outer ear plates. The steel frame of the lower two sections of the shaft is assembled by connecting the connecting plate with the lifting lug plate, and the prefabricated roof panel member of the additional elevator is installed on the steel frame of the external elevator assembly shaft. The most remarkable advantage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 the construction speed is increased, the construction cost is reduced, and the construc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daily life of the original residents, and the elevator installation is free and flexi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既有建筑综合改造

技术介绍
我国很多既有建筑建造于八九十年代,当时由于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建筑功能简单,七层及以下既有建筑都没有安装电梯。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既有建筑的改造中,这些既有建筑成为了重点改造的对象。为了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让居民住得舒适、方便,又不用投入大量的资金,可以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的方法,该方法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可以缩短工期,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建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结合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提出了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建筑由于当初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没有设置电梯,现在需要增设外加电梯来改善居民出行,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能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建造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拼装井道钢框架和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所述的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包括筏板基础、混凝土剪力墙、基础钢柱及预埋基础螺栓整体浇筑在一起,整体浇筑后的预制基础构件通过吊装后,安装在预先准备好的加梯位置的垫层上。所述的预制基础构件基础钢柱布置在预制基础构件的四角。所述的预制基础构件钢柱底板在浇筑前预埋基础螺栓,且预埋基础螺栓与钢柱底板上的底板孔采用穿孔塞焊。所述预制基础构件在整体浇筑前配置相应的水平与垂直方向的钢筋和箍筋;所述的拼装井道钢框架包括钢柱吊耳板、连接板。所述的拼装井道钢框架井道钢柱吊耳板一侧焊接在钢框架的钢柱上,每根钢柱内、外两侧各焊接一个吊耳板,每节井道钢框架的四根钢柱共焊接八个吊耳板;所述的井道拼装钢框架结构就是上、下两节井道钢框架通过连接板与吊耳板之间的连接进行拼装;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由屋面板底板、屋面板女儿墙、连接钢板和预埋件整体浇筑在一起,整体浇筑后的预制屋面板构件通过吊装后,安装在外加电梯拼装井道钢框架上。所述的预制屋面板构件在屋面板底板上预埋六处预埋件,每个预埋件焊接连接钢板。所述的预制屋面板构件连接钢板主要起到与外加电梯拼装井道钢框架连接的作用,连接钢板与拼装井道钢框架采用焊接。所述的预制屋面板构件连接钢板上开了四个连接钢板孔,且预埋件与连接钢板上的连接钢板孔采用穿孔塞焊。所述预制屋面板构件在整体浇筑前配置相应的水平与垂直方向的水平筋、竖向筋和连结筋。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筏板基础是由厚为350mm,长为3600mm,宽为3300mm的混凝土浇筑,配筋为φ14@200双层双向满布,坐落在垫层上。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垫层为100mm厚C25素混凝土持力层,每边宽出预制基础构造筏板基础底板150mm。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混凝土剪力墙中的水平与垂直分布筋均为φ12@200双排布置,拉结筋φ6@600,且与钢柱整体浇筑在一起。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钢柱底板在浇筑前预埋M24预埋基础螺栓,材质为Q235B,长度为480mm,且预埋基础螺栓与钢柱底板上的底板孔采用穿孔塞焊。所述的拼装井道钢框架连接板与吊耳板采用M24,长度为60mm的螺栓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的拼装井道钢框架井道的钢柱吊耳板与井道钢框架的钢柱之间焊接,焊条采用E50系列焊条;所述钢柱吊耳板上均匀分布三个连接孔,连接孔为φ26mm圆孔。所述拼装井道钢框架的连接板为厚度12mm的Q345钢板,宽度尺寸为250mm;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每端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的间距与钢柱吊耳板上的连接孔间距一致,通孔为φ26mm的圆孔。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女儿墙厚为80mm,高为400mm,且屋面板女儿墙顶部向内翻边50mm,配筋为水平筋4φ8,竖向筋φ8@200,且与屋面板底板整体浇筑在一起。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屋面板底板厚为100mm,长为2700mm,宽为2000mm的混凝土浇筑,配筋为双层双向间距φ8@400,通过连接筋勾住上层钢筋。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底板预埋六处预埋件,每个预埋件焊接在连接钢板上。上述的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提前将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拼装井道钢框架和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在工厂加工完成。步骤二:将待安装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的位置预先把垫层做好,垫层采用100mm厚C15素混凝土,并保证每边宽出预制基础构件筏板基础底板100mm。步骤三:将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进行吊装,安装在预先处理好的垫层上,并调整好合适的位置。步骤四:进行上部各节拼装井道钢框架的安装。将井道钢框架运送到施工现场,然后在现场将井道钢框架吊装,先将第一节井道钢框架与预制基础预留的钢柱进行竖向对齐拼接。步骤五:用两块连接板将第一节井道钢框架钢柱吊耳板与预制基础钢柱吊耳板夹在中间,并将连接板上的通孔与吊耳板的连接孔对齐,用M24的螺栓穿过各孔,然后用螺母进行连接,连接的螺母先不用校紧。步骤六:将四根钢柱的八处连接部位分别进行螺栓和螺母的连接,然后在分别紧固各处的螺母,将各处的连接螺母校紧。步骤七:当第一节井道钢框架与预制基础拼装完成后,再进行第二节井道钢框架与第一节井道钢框架连接,连接方式同上述步骤。然后再进行第三节井道钢框架与第二节井道钢框架连接。步骤八:将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进行吊装,吊装在外加电梯拼装井道钢框架上。步骤九:将预制屋面板构件调整好合适的位置后,再将连接钢板与拼装井道钢框架进行焊接。步骤十:当所有构件安装完成后,将构件结合部的外露部位、紧固件以及经碰撞脱落的加工厂涂漆部分进行构件涂漆防锈处理。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在于施工周期短,提高施工速度,从而降低建造成本,且施工时不影响原住户的日常生活,电梯安装自由灵活。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各构件连接方便。随着既有建筑的改造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渐实施,可以预见,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如果该技术加以推广应用,将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组装示意图;图2为钢框架结构节点连接大样图;图3为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平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预制屋面板构件示意图;图6为预制屋面板构件平面示意图;图中,1:井道钢柱;2:吊耳板;3:连接板;4:钢框架结构拼装连接;5:井道钢框架;6:螺栓;7:螺母;8:钢梁;9:筏板基础;10:混凝土剪力墙;11:基础钢柱;12:垫层;13:屋面板底板;14:屋面板女儿墙;15:预埋基础螺栓;16:连接钢板;17:预埋件。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如图1至6所示,包括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拼装井道钢框架和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所述的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包括筏板基础9、混凝土剪力墙10、基础钢柱11及预埋基础螺栓15整体浇筑在一起,整体浇筑后的预制基础构件通过吊装后,安装在预先准备好的加梯位置的垫层12上;所述的预制基础构件基础钢柱11布置在预制基础构件的四角;所述的预制基础构件钢柱底板在浇筑前预埋基础螺栓15,且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拼装井道钢框架和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包括筏板基础(9)、混凝土剪力墙(10)、基础钢柱(11)及预埋基础螺栓(15)整体浇筑在一起,整体浇筑后的预制基础构件通过吊装后,安装在预先准备好的加梯位置的垫层(12)上;所述的预制基础构件基础钢柱(11)布置在预制基础构件的四角;所述的拼装井道钢框架(5)包括钢柱吊耳板(2)、连接板(3)。所述的拼装井道钢框架(5)上的吊耳板(2)一侧焊接在钢框架的井道钢柱(1)上,每根井道钢柱(1)内、外两侧各焊接一个吊耳板,每节井道钢框架(5)的四根井道钢柱(1)共焊接八个吊耳板;所述的井道拼装钢框架(5)结构就是上、下两节井道钢框架(5)通过连接板(3)与吊耳板(2)之间的连接进行拼装;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由屋面板底板(13)、屋面板女儿墙(14)、连接钢板(16)和预埋件(17)整体浇筑在一起,整体浇筑后的预制屋面板构件通过吊装后,安装在外加电梯拼装井道钢框架(5)上;所述的预制屋面板构件在屋面板底板(13)上预埋六处预埋件(17),每个预埋件(17)焊接连接钢板(16),连接钢板(16)与拼装井道钢框架(5)采用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拼装井道钢框架和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包括筏板基础(9)、混凝土剪力墙(10)、基础钢柱(11)及预埋基础螺栓(15)整体浇筑在一起,整体浇筑后的预制基础构件通过吊装后,安装在预先准备好的加梯位置的垫层(12)上;所述的预制基础构件基础钢柱(11)布置在预制基础构件的四角;所述的拼装井道钢框架(5)包括钢柱吊耳板(2)、连接板(3)。所述的拼装井道钢框架(5)上的吊耳板(2)一侧焊接在钢框架的井道钢柱(1)上,每根井道钢柱(1)内、外两侧各焊接一个吊耳板,每节井道钢框架(5)的四根井道钢柱(1)共焊接八个吊耳板;所述的井道拼装钢框架(5)结构就是上、下两节井道钢框架(5)通过连接板(3)与吊耳板(2)之间的连接进行拼装;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屋面板构件由屋面板底板(13)、屋面板女儿墙(14)、连接钢板(16)和预埋件(17)整体浇筑在一起,整体浇筑后的预制屋面板构件通过吊装后,安装在外加电梯拼装井道钢框架(5)上;所述的预制屋面板构件在屋面板底板(13)上预埋六处预埋件(17),每个预埋件(17)焊接连接钢板(16),连接钢板(16)与拼装井道钢框架(5)采用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筏板基础(9)是由厚为350mm,长为3600mm,宽为3300mm的混凝土浇筑,配筋为φ14@200双层双向满布,坐落在垫层(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垫层(12)为100mm厚C25素混凝土持力层,每边宽出预制基础构造筏板基础(9)底板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混凝土剪力墙(10)中的水平与垂直分布筋均为φ12@200双排布置,拉结筋φ6@600,且与井道钢柱(1)整体浇筑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电梯预制基础构件钢柱底板在浇筑前预埋M24预埋基础螺栓(15),材质为Q235B,长度为480mm,且预埋基础螺栓(15)与钢柱底板上的底板孔采用穿孔塞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装井道钢框架连接板(3)与吊耳板(2)采用M24,长度为60mm的螺栓(6)进行连接固定;所述钢柱吊耳板(2)上均匀分布三个连接孔,连接孔为φ26mm圆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杨涛鞠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