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4132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单层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技术领域。包括扁钢夹板、垫木、扒钉、预埋螺栓、屋架下旋梁;所述的垫木塞入屋架下旋梁和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之间;所述的扁钢夹板通过圆钉和预埋螺栓将垫木和后砌内隔墙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屋架下旋梁和垫木通过扒钉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扁钢夹板、圆钉、扒钉、垫木、预埋螺栓将后砌内隔墙与屋架下旋梁固定在一起,共同承担地震作用,从而提高屋架与后砌内隔墙的整体抗震能力,增强房屋的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单层砌体结构抗震加固。


技术介绍

1、单层砌体结构内隔墙主要起分割空间的作用,当后砌内隔墙长度大于5m或高度大于3m时,后砌内隔墙顶部与屋架下旋梁如果没有可靠连接,后砌内隔墙顶部应加设扁钢夹板限制屋架下旋梁的位移措施。采用垫木将屋架下旋梁与后砌内隔墙通过扒钉、扁钢夹板进行有效连接,可以提高屋架与后砌内隔墙的整体抗震能力,共同承担地震作用,从而增强房屋的韧性,防止结构倒塌。该方法施工简便、结构受力合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可以提高屋架与后砌内隔墙的整体抗震能力,共同承担地震作用,从而增强房屋的韧性,防止结构倒塌。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扁钢夹板、垫木、扒钉、预埋螺栓、屋架下旋梁;所述的垫木塞入屋架下旋梁和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之间;所述的垫木宽度与后砌内隔墙等宽,长度大于扁钢夹板的宽度;所述的扁钢夹板在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双面设置;所述的扁钢夹板通过圆钉和预埋螺栓将垫木和后砌内隔墙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屋架下旋梁和垫木通过扒钉连接在一起。

4、进一步地,所述的扁钢夹板平面尺寸为200mm×200mm,厚度为20mm,四个安装孔均匀布置,安装孔为φ16通孔。

5、进一步地,所述的扁钢夹板水平布置间距为1000mm。

6、进一步地,所述的扒钉直径为φ10或φ12均可。

7、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埋螺栓为m12螺栓。

8、进一步地,所述的垫木厚度为50mm。

9、上述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0、步骤一:制作扁钢夹板、垫木,准备扒钉和预埋螺栓;

11、步骤二:根据设计图纸,在屋架下旋梁和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相应位置安装垫木;

12、步骤三:将扁钢夹板预固定在后砌内隔墙中的预埋螺栓上,通过圆钉将扁钢夹板固定在垫木上,再拧紧预埋螺栓上的螺母;

13、步骤四:用扒钉连接固定屋架下旋梁和垫木;

14、步骤五:全部连接固定后,钢材涂刷红丹防锈漆两道,调合漆两道。

15、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在于通过扁钢夹板、圆钉、扒钉、垫木、预埋螺栓将后砌内隔墙与屋架下旋梁固定在一起,共同承担地震作用,从而提高屋架与后砌内隔墙的整体抗震能力,增强房屋的韧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扁钢夹板(1)、垫木(5)、扒钉(4)、预埋螺栓(7)、屋架下旋梁(3);所述的垫木(5)塞入屋架下旋梁(3)和后砌内隔墙(6)中部墙顶之间;所述的垫木(5)宽度与后砌内隔墙(6)等宽,长度大于扁钢夹板(1)的宽度;所述的扁钢夹板(1)在后砌内隔墙(6)中部墙顶双面设置;所述的扁钢夹板(1)通过圆钉(2)和预埋螺栓(7)将垫木(5)和后砌内隔墙(6)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屋架下旋梁(3)和垫木(5)通过扒钉(4)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钢夹板(1)平面尺寸为200mm×200mm,厚度为20mm,四个安装孔(8)均匀布置,安装孔(8)为φ16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钢夹板(1)水平布置间距为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扒钉(4)直径为φ10或φ12均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螺栓(7)为M12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木(5)厚度为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扁钢夹板(1)、垫木(5)、扒钉(4)、预埋螺栓(7)、屋架下旋梁(3);所述的垫木(5)塞入屋架下旋梁(3)和后砌内隔墙(6)中部墙顶之间;所述的垫木(5)宽度与后砌内隔墙(6)等宽,长度大于扁钢夹板(1)的宽度;所述的扁钢夹板(1)在后砌内隔墙(6)中部墙顶双面设置;所述的扁钢夹板(1)通过圆钉(2)和预埋螺栓(7)将垫木(5)和后砌内隔墙(6)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屋架下旋梁(3)和垫木(5)通过扒钉(4)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砌内隔墙中部墙顶与屋架下旋梁连接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钢夹板(1)平面尺寸为200mm×200mm,厚度为20mm,四个安装孔(8)均匀布置,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杨子业鞠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