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福俊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椎间盘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17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椎间盘镜,包括镜管主体,所述镜管主体一端设置有镜管,所述镜管主体两侧均设置有清洗接口,所述镜管主体顶部设置有导光束接口,所述导光束接口一侧设置有眼罩,所述镜管内部设置有器械通道,所述器械通道内部设置有隔离管,所述隔离管外壁设置有滑块,所述器械通道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器械通道一端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隔离管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隔离管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种在器械通道中增加多个隔离管来避免手术器械与器械通道直接接触的技术方案,以解决镜管比较细长清洗不便和不彻底容易残留细菌的技术问题。

Discoscop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rvertebral disc mirror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hich comprises a mirror tube body. One end of the mirror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irror tube. Cleaning interface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irror tube body, a beam guide inte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mirror tube body, an eye mask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eam guide interface, an instrument channel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irror tube, and an instrument channel is arranged inside the instrument channel. There is an isolation pipe, the outer wall of the isolatio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block,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strument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slid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groove, one end of the instrument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retaining ring, one side of the retain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mit groove, one side of the isolatio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limit groove,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isolatio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nite position rod.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technical scheme of adding multiple isolation tubes in the instrument channel to avoid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 surgical instrument and the instrument channel, so as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inconvenient cleaning of the lenses and incomplete residual bac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椎间盘镜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椎间盘镜。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疾病的诊疗技术也越来越好。在诊疗过程中,借助医疗器械进行观察病况是十分重要的,医疗器械能有效提高诊疗的准确性,从而使得手术更安全。目前的椎间盘镜使用时直接将器械通过器械管道到达手术区域进行手术,由于镜管比较细长清洗不便和不彻底,容易残留细菌,手术器械通过时就容易被污染,从而导致患者受到感染。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椎间盘镜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椎间盘镜,通过一种在器械通道中增加多个隔离管来避免手术器械与器械通道直接接触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镜管比较细长清洗不便和不彻底容易残留细菌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椎间盘镜,包括镜管主体,所述镜管主体一端设置有镜管,所述镜管主体两侧均设置有清洗接口,所述镜管主体顶部设置有导光束接口,所述导光束接口一侧设置有眼罩,所述镜管内部设置有器械通道,所述器械通道内部设置有隔离管,所述隔离管外壁设置有滑块,所述器械通道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器械通道一端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隔离管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隔离管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与限位杆插接,所述镜管主体一端表面设置有螺纹插槽,所述镜管主体一端设置有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盖板一侧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与螺纹插槽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内侧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一侧设置有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与轴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环形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镜管外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镜管外侧套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压板,所述第一弧形压板底部设置有第二弧形压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靠近限位块一侧至另一侧的深度由深到浅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外侧均设置有螺纹套圈,所述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均与螺纹套圈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器械通道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清洗通道,所述清洗通道顶部设置有物镜通道,所述镜管内部填充有导光束。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有滑块与滑槽,有利于将隔离管放入镜管中,通过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限位杆,有利于固定住隔离管,使多个隔离管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设有多个隔离管,有利于避免手术器械与器械通道直接接触导致被污染,便于术后清洗工作,通过设有螺纹插槽和螺纹管,有利于隔离管的安装和拆卸;2、通过设有第一弧形压板、第二弧形压板和螺纹套圈,有利于固定住限位块,通过设有限位块,有利于使镜管的顶端保持在手术区域的位置,避免用力不稳使镜管深入,便于手术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镜管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镜管底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3中B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镜管主体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图6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环形盖板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环形盖板正视图。图中:1镜管主体、2镜管、3清洗接口、4导光束接口、5眼罩、6器械通道、7隔离管、8滑块、9滑槽、10挡圈、11第一限位槽、12第二限位槽、13限位杆、14螺纹插槽、15环形盖板、16螺纹管、17轴承、18环形压板、19弹簧、20限位块、21第一弧形压板、22第二弧形压板、23螺纹套圈、24清洗通道、25物镜通道、26导光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9所示的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椎间盘镜,包括镜管主体1,所述镜管主体1一端设置有镜管2,所述镜管主体1两侧均设置有清洗接口3,所述镜管主体1顶部设置有导光束接口4,所述导光束接口4一侧设置有眼罩5,所述镜管2内部设置有器械通道6,所述器械通道6内部设置有隔离管7,通过设有多个隔离管7,有利于避免手术器械与器械通道6直接接触导致被污染,便于术后清洗工作,所述隔离管7外壁设置有滑块8,所述器械通道6内壁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块8与滑槽9滑动连接,通过设有滑块8与滑槽9,有利于将隔离管放入镜管中,所述器械通道6一端设置有挡圈10,所述挡圈10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所述隔离管7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2,所述隔离管7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杆13,所述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12均与限位杆13插接,通过设有第一限位槽11、第二限位槽12和限位杆13,有利于固定住隔离管7,使多个隔离管7形成一个整体,所述镜管主体1一端表面设置有螺纹插槽14,所述镜管主体1一端设置有环形盖板15,所述环形盖板15一侧设置有螺纹管16,所述螺纹管16与螺纹插槽14螺纹连接,通过设有螺纹插槽14和螺纹管16,有利于隔离管7的安装和拆卸,所述螺纹管16内侧设置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一侧设置有环形压板18,所述环形压板18与轴承17之间设置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一端与环形压板1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9另一端与轴承17内圈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镜管2外侧设置有限位块20,所述限位块20与镜管2外侧套接,通过设有限位块20,有利于使镜管2的顶端保持在手术区域的位置,避免用力不稳使镜管2深入,便于手术操作;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块20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压板21,所述第一弧形压板21底部设置有第二弧形压板2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压板21和第二弧形压板22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靠近限位块20一侧至另一侧的深度由深到浅设置;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压板21和第二弧形压板22外侧均设置有螺纹套圈23,所述第一弧形压板21和第二弧形压板22均与螺纹套圈23螺纹连接,通过设有第一弧形压板21、第二弧形压板22和螺纹套圈23,有利于固定住限位块;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器械通道6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清洗通道24,所述清洗通道24顶部设置有物镜通道25,所述镜管2内部填充有导光束26。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9,使用椎间盘镜之前,先将隔离管7放入镜管2中,使滑块8与滑槽9对其,依次放入隔离管7,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12均与限位杆13插接,有利于固定住隔离管7,使多个隔离管7形成一个整体,所有隔离管7都放入后,将螺纹管16拧进螺纹插槽14中,弹簧19收缩,环形压板18压在最外层隔离管7的一端,固定住隔离管7,便于术后拆卸,手术器械可以通过隔离管7进入手术区域,避免手术器械与器械通道6直接接触导致被污染,手术结束后拧开环形盖板15,将隔离管7依次取出,便于清洗;参照说明书附图1,当镜管2的顶端到达手术区域时,将限位块20移至与病人的身体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椎间盘镜,包括镜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管主体(1)一端设置有镜管(2),所述镜管主体(1)两侧均设置有清洗接口(3),所述镜管主体(1)顶部设置有导光束接口(4),所述导光束接口(4)一侧设置有眼罩(5),所述镜管(2)内部设置有器械通道(6),所述器械通道(6)内部设置有隔离管(7),所述隔离管(7)外壁设置有滑块(8),所述器械通道(6)内壁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块(8)与滑槽(9)滑动连接,所述器械通道(6)一端设置有挡圈(10),所述挡圈(10)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所述隔离管(7)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2),所述隔离管(7)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杆(13),所述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12)均与限位杆(13)插接,所述镜管主体(1)一端表面设置有螺纹插槽(14),所述镜管主体(1)一端设置有环形盖板(15),所述环形盖板(15)一侧设置有螺纹管(16),所述螺纹管(16)与螺纹插槽(14)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16)内侧设置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一侧设置有环形压板(18),所述环形压板(18)与轴承(17)之间设置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一端与环形压板(18)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9)另一端与轴承(17)内圈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椎间盘镜,包括镜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管主体(1)一端设置有镜管(2),所述镜管主体(1)两侧均设置有清洗接口(3),所述镜管主体(1)顶部设置有导光束接口(4),所述导光束接口(4)一侧设置有眼罩(5),所述镜管(2)内部设置有器械通道(6),所述器械通道(6)内部设置有隔离管(7),所述隔离管(7)外壁设置有滑块(8),所述器械通道(6)内壁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块(8)与滑槽(9)滑动连接,所述器械通道(6)一端设置有挡圈(10),所述挡圈(10)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1),所述隔离管(7)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2),所述隔离管(7)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杆(13),所述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12)均与限位杆(13)插接,所述镜管主体(1)一端表面设置有螺纹插槽(14),所述镜管主体(1)一端设置有环形盖板(15),所述环形盖板(15)一侧设置有螺纹管(16),所述螺纹管(16)与螺纹插槽(14)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16)内侧设置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一侧设置有环形压板(18),所述环形压板(18)与轴承(17)之间设置有弹簧(19),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福俊张海霞周正益
申请(专利权)人:杨福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