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1026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分度旋转盘,分度旋转盘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与转杆相对应的传动机构,分度旋转盘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分度旋转盘的上方设置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投放机构,投放机构包括安装块,安装块的底部边缘处与工作台的顶部固定相连,安装块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压槽,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压槽相匹配的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延伸至压槽的内部。本实用利用电动推杆自动将外壳压进定位槽,并且自动将成品压出定位槽来实现不需要人工放入外壳和取出成品的目的。

A Plug Shell Automatic Place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insertion device for plug housing, which comprises a worktable, a dividing rotating disk is arranged above the worktable, a rotating rod is fixed at the axis of the dividing rotating disk,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rresponding to the rotating ro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worktable, a plurality of uniformly distributed positioning grooves are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dividing rotating disk, and positioning is arranged above the dividing rotating disk. The slot-match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mounting block, the bottom edge of the mounting block i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worktable, the top of the moun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ing groove, the top of the mounting block is fixed with a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matching the groove, and the piston rod of the first electric push rod extends to the inside of the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n electric push rod to automatically press the shell into the positioning slot, and automatically press the finished product out of the positioning slot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not needing to put the shell manually and take out the finished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插头组装
,尤其涉及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与电气用品插销,称为插头。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关于插头组件的装配,即将相关组件装配固定于插头壳体内,现有的插头自动组装机需要人工将外壳放入定位座内,逆时针进入组装及检测工位后,成品回到此工位,再人工将成品取出,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放入外壳和取出成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分度旋转盘,所述分度旋转盘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与转杆相对应的传动机构,所述分度旋转盘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分度旋转盘的上方设置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投放机构,所述投放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边缘处与工作台的顶部固定相连,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压槽,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压槽相匹配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延伸至压槽的内部,所述压槽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卡紧橡胶,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开设有投放槽,所述投放槽的底部开设有与压槽相连通的滑道,所述滑道倾斜设置,所述分度旋转盘的底端设置有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靠近转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分度旋转盘的底部转动相连,所述挡板靠近转轴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转轴位于连接槽内的侧壁绕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连接槽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转杆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挡板相对应的拨片,所述拨片与挡板远离转轴的一端相抵。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位于工作台的内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杆的底端延伸至工作台的内部,且与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槽相对应的下料槽,所述下料槽位于拨片的一侧,所述下料槽的底部设为斜面,且与工作台的外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拨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与工作台的顶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侧壁顶端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远离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定位槽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压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限位环相对应的第二限位环。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通过分度旋转盘的设置,将大量的插头外壳一次性放入投放槽内,投放槽内最底部的外壳沿着滑道滑入压槽内,由于压槽的内壁设置有卡紧橡胶,使压槽内的外壳不会掉落下来,当分度旋转盘上一个空余的定位槽转动过来时,第一电动推杆下压,使压槽内的外壳挤过卡紧橡胶,而落入下方的定位槽内,由于挡板的设置,使外壳不会从定位槽中穿过,外壳随着定位槽继续转动而被送进组装及检测工位,从而不需要人工一个一个的放入,只需一次性向投放槽内投入大量外壳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该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通过拨片的设置,当成品在分度旋转盘上旋转回来时,分度旋转盘底部的挡板与拨片相接触,使挡板沿着转轴转动,使定位槽的底部露出,使定位槽内的成品掉落进下方的下料槽内而被收集起来,从而不需要人工将成品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利用电动推杆自动将外壳压进定位槽,并且自动将成品压出定位槽来实现不需要人工放入外壳和取出成品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安装块、3投放槽、4第一电动推杆、5第二限位环、6压槽、7卡紧橡胶、8转杆、9分度旋转盘、10挡板、11定位槽、12L型杆、13第二电动推杆、14拨片、15下料槽、16第二齿轮、17步进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分度旋转盘9,分度旋转盘9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8,工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与转杆8相对应的传动机构,分度旋转盘9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11,分度旋转盘9的上方设置有与定位槽11相匹配的投放机构,投放机构包括安装块2,安装块2的底部边缘处与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相连,安装块2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槽11相对应的压槽6,安装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压槽6相匹配的第一电动推杆4,第一电动推杆4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为现有技术,第一电动推杆4的活塞杆延伸至压槽6的内部,压槽6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卡紧橡胶7,安装块2的顶部开设有投放槽3,投放槽3的底部开设有与压槽6相连通的滑道,滑道倾斜设置,分度旋转盘9的底端设置有与定位槽11相对应的开关机构,开关机构包括挡板10,挡板10靠近转杆8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分度旋转盘9的底部转动相连,挡板10靠近转轴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转轴位于连接槽内的侧壁绕接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连接槽的内壁固定相连,扭簧的另一端与转杆8的侧壁固定相连,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挡板10相对应的拨片14,拨片14与挡板10远离转轴的一端相抵。传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17,步进电机17位于工作台1的内部,步进电机1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转杆8的底端延伸至工作台1的内部,且与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16和第一齿轮相啮合,步进电机17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为现有技术。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槽11相对应的下料槽15,下料槽15位于拨片14的一侧,下料槽的底部设为斜面,且与工作台1的外部相连通,下料槽15的出口处设置有收集箱,成品直接通过下料槽15而被收集箱收集起来。拨片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3,第二电动推杆13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相连,第二电动推杆13的活塞杆侧壁顶端固定连接有L型杆12,L型杆12远离第二电动推杆13的一端与定位槽11相对应,防止成品在定位槽内卡住而不脱落。第一电动推杆4的活塞杆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限位环,压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限位环相对应的第二限位环5,对第一电动推杆4的活塞杆进行限位,防止第一电动推杆4作用过度。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分度旋转盘(9),所述分度旋转盘(9)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与转杆(8)相对应的传动机构,所述分度旋转盘(9)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11),所述分度旋转盘(9)的上方设置有与定位槽(11)相匹配的投放机构,所述投放机构包括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的底部边缘处与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相连,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槽(11)相对应的压槽(6),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压槽(6)相匹配的第一电动推杆(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的活塞杆延伸至压槽(6)的内部,所述压槽(6)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卡紧橡胶(7),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开设有投放槽(3),所述投放槽(3)的底部开设有与压槽(6)相连通的滑道,所述滑道倾斜设置,所述分度旋转盘(9)的底端设置有与定位槽(11)相对应的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挡板(10),所述挡板(10)靠近转杆(8)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分度旋转盘(9)的底部转动相连,所述挡板(10)靠近转轴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转轴位于连接槽内的侧壁绕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连接槽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转杆(8)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挡板(10)相对应的拨片(14),所述拨片(14)与挡板(10)远离转轴的一端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外壳自动放入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分度旋转盘(9),所述分度旋转盘(9)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设置有与转杆(8)相对应的传动机构,所述分度旋转盘(9)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槽(11),所述分度旋转盘(9)的上方设置有与定位槽(11)相匹配的投放机构,所述投放机构包括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的底部边缘处与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相连,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槽(11)相对应的压槽(6),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压槽(6)相匹配的第一电动推杆(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的活塞杆延伸至压槽(6)的内部,所述压槽(6)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卡紧橡胶(7),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开设有投放槽(3),所述投放槽(3)的底部开设有与压槽(6)相连通的滑道,所述滑道倾斜设置,所述分度旋转盘(9)的底端设置有与定位槽(11)相对应的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挡板(10),所述挡板(10)靠近转杆(8)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分度旋转盘(9)的底部转动相连,所述挡板(10)靠近转轴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转轴位于连接槽内的侧壁绕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连接槽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转杆(8)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挡板(10)相对应的拨片(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石秀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目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