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02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包括电源、滤波器、电压比较器U1和开关三极管V1,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滤波器的输入端IN,滤波器的输出端OUT连接电阻R1、电容C1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压比较器U1的脚4和电阻R4,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压比较器U1的脚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通过在电路中设置滤波器,有效增加了电路抑制电网波动的能力,并且利用电压比较器和两组分压网络实现了对充电过程的智能监控,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通断,有效防止储能电池的过充电,因此具有性能稳定、使用方便和控制精准的优点。

An Intelligent Socket for Intelligent Charg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socket which can realize intelligent charging, including a power supply, a filter, a voltage comparator U1 and a switch triode V1. The input end IN of the positive pole connection filter of the power supply, the output end OUT of the filter connect the emitter of resistor R1, capacitor C1 and triode V1, the foot 4 of the base connection voltage comparator U1 and resistor R4 of triode V1, and the other of resistor R1. The end connects the cathode of the diode D 1 and the foot 1 of the voltage comparator U1.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intelligent charging by setting filters in the circuit, effectively increasing the ability of the circuit to suppress the fluctuation of the power grid, and realizes intelligent monitoring of the charging process by using voltage comparator and two-component voltage network. By controlling the on-off of the triode, the intelligent socke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vercharging of the energy storage battery, so it has stable performance, convenient use and control. The advantage of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插座,具体是一种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笔记本、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化办公学习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笔记本、手机之类的弱电电子产品无法直接使用市电电压,需要配备电源适配器,目前大部分电源适配器稳定性较差,从而使得供给电子产品的电压受到市电波动的影响,进而影响供电质量,减少笔记本、手机的寿命,而且现有的电源适配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本技术重点提出一种能够稳定充电电压,延长电子负载使用寿命的智能插座,其与普通充电器配合使用既可以确保充电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包括电源、滤波器、电压比较器U1和开关三极管V1,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滤波器的输入端IN,滤波器的输出端OUT连接电阻R1、电容C1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压比较器U1的脚4和电阻R4,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压比较器U1的脚1,电压比较器U1的脚3连接电阻R2和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4的另一端、待充电设备E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待充电设备E的正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滤波器包括电感L1、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感L1和输入端IN,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和输出端OUT,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接地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源包括变压器W和由二极管D2-D4组成的桥型整流器,变压器W与桥型整流器串联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型号为LM3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通过在电路中设置滤波器,有效增加了电路抑制电网波动的能力,并且利用电压比较器和两组分压网络实现了对充电过程的智能监控,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通断,有效防止储能电池的过充电,因此具有性能稳定、使用方便和控制精准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的电路图。图2为电源的电路图。图3为滤波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实施例1,一种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包括电源、滤波器、电压比较器U1和开关三极管V1,三极管V1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断开或接通待充电设备E的电气回路,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滤波器的输入端IN,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杂波干扰,增加电路的稳定性,滤波器的输出端OUT连接电阻R1、电容C1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压比较器U1的脚4和电阻R4,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压比较器U1的脚1,电压比较器U1的脚3连接电阻R2和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4的另一端、待充电设备E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待充电设备E的正极。电路中的稳压二极管D1和电阻R1组成分压网络,为电压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1脚提供基准电压,三极管V1为PNP型三极管,初始充电时,三极管V1导通,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第二级分压网络,为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3脚提供取样电压,待充电设备E在充电过程中电压较低,因此芯片U1的输出端4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V1持续导通,随着充电的进行,待充电设备E的电压升高,因此芯片U1的3脚电压不断升高,当待充电设备E充满时,芯片U1的3脚电压高于1脚电压,其4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1被截止,从而有效防止过压充电,电容C1能够防止芯片IC2在临界点附近的抖动。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设计的滤波器包括电感L1、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感L1和输入端IN,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和输出端OUT,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接地端。上述结构组成典型的π型滤波器,能够滤除电网波动中的杂波干扰,电源包括变压器W和由二极管D2-D4组成的桥型整流器,变压器W与桥型整流器串联连接,桥型整流器相对于普通的单一二极管整流技术,其更加稳定可靠,增加了充电稳定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包括电源、滤波器、电压比较器U1和开关三极管V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滤波器的输入端IN,滤波器的输出端OUT连接电阻R1、电容C1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压比较器U1的脚4和电阻R4,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压比较器U1的脚1,电压比较器U1的脚3连接电阻R2和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4的另一端、待充电设备E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待充电设备E的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智能充电的智能插座,包括电源、滤波器、电压比较器U1和开关三极管V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滤波器的输入端IN,滤波器的输出端OUT连接电阻R1、电容C1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压比较器U1的脚4和电阻R4,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压比较器U1的脚1,电压比较器U1的脚3连接电阻R2和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4的另一端、待充电设备E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待充电设备E的正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智能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琴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驰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