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022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包括可分离连接器外套、套设于可分离连接器外套内的高压屏蔽套、设置在高压屏蔽套内部的电缆接线端子、内部设置有导体的后堵盖和用于测量电缆接线端子温度的智能测温模块;后堵盖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一侧,其内部的导体与电缆接线端子连接;智能测温模块通过无线信号对外连接;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上,并位于高压屏蔽套与电缆接线端子之间;或者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导体端部,并与导体端部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且位于后堵盖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破坏原有的绝缘体结构和原有的电场结构,也无需额外增设屏蔽罩和改变其体积,在不降低原有产品的电气性能的同时,实现电缆温度在线准确监测。

An Intelligent Separable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separable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 separable connector jacket, a high-voltage shielding sleeve sleeved in the separable connector jacket, a cable terminal arranged inside the high-voltage shielding sleeve, a back plug cover with conductors and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measuring module for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able terminal; the back plug cove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able terminal, an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able terminal. The conductor of the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ble terminal; th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through wireless signals; th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odule is located on the cable terminal and between the high-voltage shield sleeve and the cable terminal; or th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odule is located at the conductor en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or end to form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and is located in the back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destroy the original insulator structure and the original electric field structure, does not need additional shielding cover and changes its volume, and realizes on-line accurate monitoring of cable temperature without reducing th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the original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电缆线路起到传输高压电能的作用。电缆常常会由于所处外部环境恶劣及内部高负荷电流而引起局部高温甚至火灾,因此,有必要对电缆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发现故障,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高压开关柜是重要的电器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开关柜与电缆连接的地方因老化或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由于发热部位的温度无法实时监测,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导致火灾和大面积停电。解决开关柜与电缆连接处过热的问题是杜绝此类事故发生的关键,通过在线监测触电温度的运行情况,可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对电缆温度的在线监控,早期采用红外测温仪、红外成像仪等非接触方式测温,但该种方法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测量误差大且不具备实时性。之后为提高测温的准确性,将温度传感元件埋入可分离连接器外套内(有些开关柜与电缆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可分离连接器来实现的),该方式会对绝缘体造成破坏,导致可分离连接器整体性能的下降。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将温度传感元件设计为中空状,并套设在可分离连接器内,由于温度传感元件设计为套设的结构,因此体积比较大,导致可分离连接器的体积也相应增大,而且该方式是需要另外设计与该温度传感元件相适配的屏蔽罩以保持可分离连接器的电气性能的,所以该方式会大大增加可分离连接器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设计新颖和测量准确的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该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不破坏原有的绝缘体结构和原有的电场结构,也无需额外增设屏蔽罩和改变其体积,从而实现电缆温度在线准确监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连接器外套、套设于可分离连接器外套内的高压屏蔽套、设置在高压屏蔽套内部的电缆接线端子、内部设置有导体的后堵盖和用于测量电缆接线端子温度的智能测温模块;所述后堵盖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一侧,其内部的导体与电缆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智能测温模块通过无线信号对外连接;所述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上,并位于高压屏蔽套与电缆接线端子之间;或者所述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导体端部,并与导体端部盖合形成一体结构,且位于后堵盖内部。在上述方案中,本技术的智能测温模块有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方式的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高压屏蔽套与电缆接线端子之间,则可通过原有可分离连接器内部的高压屏蔽套来保持原有的绝缘体结构和原有的电场结构,无需额外增设屏蔽罩以及改变可分离连接器的体积以安装智能测温模块,则可实现电缆接线端子的测温。第二种方式的智能测温模块与导体端部连接形成一体结构,该结构使得导体的外表面就没有任何凸点,这样就无需额外增设屏蔽罩以及改变体积以安装智能测温模块,来保持原有的绝缘体结构和原有的电场结构,实现通过导体与电缆接线端子的导热,来实现电缆接线端子的测温。所述智能测温模块以焊接的方式与电缆接线端子连接;或者智能测温模块以焊接的方式与导体端部连接。所述智能测温模块与电缆接线端子可拆卸连接;或者智能测温模块与导体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导体远离电缆接线端子的一端端部。所述智能测温模块为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所述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由天线、叉指换能器、反射栅以及压电基片组成;所述天线、叉指换能器和反射栅均设置在压电基片的端面上。该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是现有市面上成熟的产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感器本身不需要电源;其次,其无线并不是仅仅体现在通讯方式上,同时也体现在测温原理上。其测温的原理是:传播在压电基片表面的声表面波,其波长和波速会随基片表面或内部相关因素(包括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由对应的接收器发出无线激励信号,信号输入传感器的压电基片激起声表面波,不同温度下,传感器输出不同的信号,信号再由接收器接收,经过调解获取温度值。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体积小,不需要电源,传感器成本低是其主要的优势。因此,本技术采用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则不需要电源,降低维护成本的同时,减少了可能的故障点。所述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上,并位于高压屏蔽套与电缆接线端子之间是指:所述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压电基片的底部与电缆接线端子连接,其端面的天线、叉指换能器和反射栅均朝向高压屏蔽套。所述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导体端部,并与导体端部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是指:所述导体端部设置有容纳腔体,压电基片与导体端部连接,将其端面的天线、叉指换能器和反射栅盖合于容纳腔体内,使得压电基片与导体端部连接形成一体结构。该方式将天线、叉指换能器和反射栅这些凸点都藏在导体内,这样智能测温模块安装后,导体的外表面就没有凸点,则无需额外改变可分离连接器的结构,也可保持原有的绝缘体结构和原有的电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1、本技术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设计新颖和测量准确,该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不破坏原有的绝缘体结构和原有的电场结构,也无需额外增设屏蔽罩和改变其体积,在不降低原有产品的电气性能的同时,从而实现电缆温度在线准确监测。2、本技术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采用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作为智能测温模块,则无需设置电源,不存在外接电线破坏原有产品结构的问题,也不需要定期更换电源,担心电源故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中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三中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四中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的示意图;其中,1为可分离连接器外套、2为高压屏蔽套、3为电缆接线端子、4为导体、5为后堵盖、6为智能测温模块、7为压电基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以采用的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天线为铜制螺纹天线为例,对下面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包括可分离连接器外套1、套设于可分离连接器外套1内的高压屏蔽套2、设置在高压屏蔽套2内部的电缆接线端子3、内部设置有导体4的后堵盖5和用于测量电缆接线端子3温度的智能测温模块6,其中,后堵盖5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3一侧,其内部的导体4与电缆接线端子3连接,智能测温模块6通过无线信号对外连接。本实施例的智能测温模块6采用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3上,并位于高压屏蔽套2与电缆接线端子3之间。该智能测温模块6以焊接的方式与电缆接线端子3连接,或者智能测温模块6与电缆接线端子3可拆卸连接。该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是现有市面上成熟的产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感器本身不需要电源;其次,其无线并不是仅仅体现在通讯方式上,同时也体现在测温原理上。该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由天线、叉指换能器、反射栅以及压电基片7组成,天线、叉指换能器和反射栅均设置在压电基片7的端面上。具体地说,声表面波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压电基片7的底部与电缆接线端子3连接,其端面的天线、叉指换能器和反射栅均朝向高压屏蔽套2。该方式的智能测温模块6设置在高压屏蔽套2与电缆接线端子3之间,则可通过原有可分离连接器内部的高压屏蔽套2来保持原有的绝缘体结构和原有的电场结构,无需额外增设屏蔽罩以及改变可分离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连接器外套、套设于可分离连接器外套内的高压屏蔽套、设置在高压屏蔽套内部的电缆接线端子、内部设置有导体的后堵盖和用于测量电缆接线端子温度的智能测温模块;所述后堵盖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一侧,其内部的导体与电缆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智能测温模块通过无线信号对外连接;所述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上,并位于高压屏蔽套与电缆接线端子之间;或者所述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导体端部,并与导体端部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且位于后堵盖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连接器外套、套设于可分离连接器外套内的高压屏蔽套、设置在高压屏蔽套内部的电缆接线端子、内部设置有导体的后堵盖和用于测量电缆接线端子温度的智能测温模块;所述后堵盖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一侧,其内部的导体与电缆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智能测温模块通过无线信号对外连接;所述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电缆接线端子上,并位于高压屏蔽套与电缆接线端子之间;或者所述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导体端部,并与导体端部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且位于后堵盖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测温模块以焊接的方式与电缆接线端子连接;或者智能测温模块以焊接的方式与导体端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测温模块与电缆接线端子可拆卸连接;或者智能测温模块与导体端部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可分离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测温模块设置在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琦吕玉春吴春玲邓广桓陈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