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94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具,所述教具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凸块,所述至少一个凸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至少一个凸块的一个面与所述底座的其中一个面贴合,所述底座和所述至少一个凸块的相邻两个面的相交处设置有发光线条。发光线条能够勾勒出教具的外形轮廓,将教具不同方向结构向学生展示时,发光线条显示的图形就是教具相应的视图图形,提高了教具的三视图直观效果和视觉体验效果,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老师教学的难度。

A teaching ai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aching ai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t least one bump. The at least one bump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one face of the at least one bump is fitted with one face of the base. A luminous line is arrang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base and the adjacent two faces of the at least one bump. The light-emitting lines can outline the outline of teaching aids. When the structure of teaching aid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is displayed to students, the light-emitting lines display the corresponding view graphics of teaching aids, which improves the three-view visual effect and visual experience effect of teaching aids,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students'learning and teachers'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具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三视图教学的教具。
技术介绍
在三视图的教学中,通常都是通过老师在黑板上画平面图结合讲解的方式进行。这种授课方式比较抽象,对于刚接触三视图的学生来说理解较困难,不能使学生迅速形成空间结构思维,也造成了老师教学困难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具,所述教具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凸块,所述至少一个凸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至少一个凸块的一个面与所述底座的其中一个面贴合,所述底座和所述至少一个凸块的相邻两个面的相交处设置有发光线条。上述方案中,所述教具还包括:能够激发所述发光线条发光的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发光线条的受光线路上;所述光源通过受光线路为所述发光线条提供发光能源。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光线条为荧光线条,所述光源为紫色光源。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和所述凸块均为长方体,所述底座上设有一个所述凸块,所述底座与设有所述凸块相背的一面设有凹槽。上述方案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在沿所述凹槽高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和所述凸块均为长方体,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所述凸块,两个所述凸块沿所述底座的对角线方向设并列设置,且两个所述凸块的对角线的连线与所述底座的对角线重合。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为长方体,所述凸块为三棱柱,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所述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在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具,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凸块的教具直观的体现了图形与视角的相互关系。发光线条能够勾勒出教具的外形轮廓,将教具不同方向结构向学生展示时,发光线条显示的图形就是教具相应的视图图形,提高了教具的三视图直观效果和视觉体验效果,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老师教学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教具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教具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教具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教具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教具的另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教具的主视图;图7为图5中教具的俯视图;图8为图5中教具的左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教具的另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教具的主视图;图11为图9中教具的俯视图;图12为图9中教具的左视图。附图标记:教具100a、100b、100c;底座10a、10b、10c;底座的顶面11a、11b、11c;凸块20a、20b、20c;凹槽3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有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只能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实施例的教具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凸块,至少一个凸块设置在底座上,且至少一个凸块的一个面与底座的其中一个面贴合,底座和至少一个凸块的相邻两个面的相交处设置有发光线条。本实施例中,底座和凸块可以由现有已知的任何材质制作而成,例如:第底座和凸块的制作材质可以是橡胶、塑料、石膏、玻璃或金属等。底座的其中一个面上可以设置一个凸块,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凸块。优选地,教具为一体成型的三维几何体。若凸块的某个面与底座某个面处于同一平面,则该相应的两个面之间无连接线的痕迹,这样可以减少教具上多余的线条,使教具上仅在面与面的相交处有相交线(即教具仅具有轮廓线),能够避免展示教具时多余线条对三视图教学造成误导。底座和凸块可以是实心的块状结构,也可以是空心的盒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发光线条沿教具的外形轮廓设置,即发光线条勾勒出教具的轮廓。发光线条勾勒的轮廓线能够使教具的轮廓线更凸出、醒目,进一步提高了三视图教学的直观效果。发光线条可以是使用发光涂料沿教具轮廓线涂覆形成的线状涂层,发光涂料优选为光致发光涂料,如荧光涂料。发光线条也可以是使用具有发光功能的线材或片材粘贴在教具的轮廓线上形成。为了使刚接触三视图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图形与视角的相互关系,简化教具的结构,教具优选为轴对称图形。本技术实施例的教具在使用时,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具的不同视角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形成三视图的概念,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老师教学的难度。在本技术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教具还包括:能够激发发光线条发光的光源,光源设置于发光线条的受光线路上;光源通过受光线路为发光线条提供发光能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光源照射教具,光源可以固定在与底座和凸块间隔的某处,也可以由教师手持使用。例如:使用紫色光源照射教具,当用光源沿着不同视角照射教具时,荧光线条显示的图形就是相应的视图图形,且显示比例为1:1。提高了教具的三视图直观效果和视觉体验效果,根据本技术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底座和凸块均为长方体,底座上设有一个凸块,底座与设有凸块相背的一端设有凹槽。具体地,凸块与凹槽在沿凹槽高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底座和凸块均为长方体,底座上设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沿底座的对角线方向设并列设置,且两个凸块对角线的连线与底座的对角线重合。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底座为长方体,凸块为三棱柱,底座上设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在底座上相对设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教具进行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教具10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教具100a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教具100a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教具100a的左视图。其中,内部轮廓线用虚线表示。本实施例的教具100a包括形状均为长方体的底座10a和凸块20a,凸块20a设置在底座的顶面11a上,凸块20a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11a贴合,底座10a和凸块20a一体成型。底座10a的底部,即底座10a与设有凸块20a相背的一端设有凹槽30。如图1所示的教具10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凸块20a的长度与底座10a的长度相等,凸块20a的宽度是底座10a的宽度的1/3,凸块20a的高度是底座10a高度的1/2,凸块20a位于底座10a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具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凸块,所述至少一个凸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至少一个凸块的一个面与所述底座的其中一个面贴合,所述底座和所述至少一个凸块的相邻两个面的相交处设置有发光线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具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凸块,所述至少一个凸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至少一个凸块的一个面与所述底座的其中一个面贴合,所述底座和所述至少一个凸块的相邻两个面的相交处设置有发光线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具还包括:能够激发所述发光线条发光的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发光线条的受光线路上;所述光源通过受光线路为所述发光线条提供发光能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线条为荧光线条,所述光源为紫色光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庆马宝忠高泽恒舒燕蓉朱翰超朱琳杜雅静孙晶晶高文斌牧晶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