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扬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43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属电动机领域,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本体、移动底座和轴承,电动机本体的底表面固定安装于两个水平分布的电动机本体支撑座,电动机本体支撑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电动机本体支撑座之间并且位于第一固定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两个电动机本体支撑座之间并且位于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第一固定杆内部的轴承固定安装有动力杆,它可以实现电动机本体固定于移动底座上,增加电动机本体在安装时的偏差精度,通过动力杆将移动底座内部的十字形支架伸出,可将电动机本体连同移动底座一起移动,减少了工作人员搬运的劳动量。

A Movable Mo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vable motor,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motor. A movable motor includes the motor body, movable base and bearing.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motor body is fixed on two horizontally distributed motor body supports. A first fixed rod is fixed between the motor body supports, and the motor body supports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horizontally distributed motor body supports.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fixing rod is fixed with a second fixing rod, and the third fixing rod is fixed between the support pedestals of the two motors 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fixing rod. Bearings are fixed inside the first fixing rod, the second fixing rod and the third fixing rod, and the bearings inside the first fixing rod are fixed with a power rod, which can fix the motor body to move. On the movable base, the deviation accuracy of the motor body is increased during installation. The cross-shaped bracket inside the movable base is extended by the power bar, which can move the motor body together with the movable base, thus reducing the workload of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动机本体,可以是同步电动机本体或者是异步电动机本体,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现有的较大电动机移动往往通过外部设备进行移动,在移动起来比方便需要人工安装,电动机的精准度不高,未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它可以实现电动机本体固定于移动底座上,增加电动机本体在安装时的偏差精度,通过动力杆将移动底座内部的十字形支架伸出,可将电动机本体连同移动底座一起移动,减少了工作人员搬运的劳动量。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本体、移动底座和轴承,所述电动机本体的底表面固定安装于两个水平分布的电动机本体支撑座,两个所述电动机本体支撑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两个所述电动机本体支撑座之间并且位于第一固定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两个所述电动机本体支撑座之间并且位于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固定杆内部的轴承固定安装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贯穿轴承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杆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内部的轴承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旋转杆,所述空心旋转杆分别延伸至第二固定杆的上端和第三固定杆的下端,所述移动底座上表面并且靠近正面与背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杆,所述移动底座上表面的螺纹杆贯穿电动机本体支撑座,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并且位于电动机本体支撑座的上表面经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底座的内部并且位于螺纹杆的外侧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移动底座的底表面内部开设有并且位于矩形通孔之间开设有十字形凹槽,所述十字形凹槽的交叉处并且位于十字形凹槽的顶部开设有大圆形通孔,所述大圆形通孔垂直贯穿移动底座,所述十字形凹槽的内部并且靠近移动底座边缘的一端开设有四个小圆形通孔,所述小圆形通孔垂直贯穿移动底座,所述十字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十字形支架,所述十字形支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辅助固定杆,所述十字形支架的底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滑轮,所述移动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经大圆形通孔贯穿移动底座并延伸至移动底座的上部。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旋转杆内表面及空心旋转杆的外表面上端、伸缩杆外表面和动力杆的外表面左侧端均开设有螺纹。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旋转杆与伸缩杆经螺纹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杆与空心旋转杆经螺纹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固定杆贯穿小圆形通孔并延伸至移动底座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固定杆位于螺纹杆和矩形通孔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垂直宽度大于第二固定杆的垂直宽度,所述第一固定杆内部的轴承位于第二固定杆的水平面上部。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电动机本体固定于移动底座上,增加电动机本体在安装时的偏差精度,通过动力杆将移动底座内部的十字形支架伸出,可将电动机本体连同移动底座一起移动,减少了工作人员搬运的劳动量。(2)通过动力杆转动带动空心旋转杆转动,空心旋转杆在轴承的作用下自传,经过空心旋转杆内部的螺纹将内部的伸缩杆推出,伸缩杆将移动底座内部的十字形支架推出,经过十字形支架底部的滑轮将电动机本体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十字形支架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十字形凹槽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B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十字形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A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底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电动机本体;2、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01、第一固定杆;202、第二固定杆;203、动力杆;204、第三固定杆;205、伸缩杆;206、轴承;207、空心旋转杆;208、螺纹;3、螺母;4、螺纹杆;5、移动底座;501、十字形凹槽;502、矩形通孔;503、十字形支架;504、滑轮;505、大圆形通孔;506、小圆形通孔;507、辅助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10,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本体1、移动底座5和轴承206,电动机本体1的底表面固定安装于两个水平分布的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经螺纹杆4与螺母3用于将电动机本体1固定于移动底座5的上表面,两个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01,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之间并且位于第一固定杆20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02,两个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之间并且位于第二固定杆2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204,第一固定杆201、第二固定杆202和第三固定杆20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206,第一固定杆201、第二固定杆202和第三固定杆20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206用于固定动力杆203与空心旋转杆207,第一固定杆201内部的轴承206固定安装有动力杆203,动力杆203贯穿轴承206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杆201的左侧,第二固定杆202和第三固定杆204内部的轴承206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旋转杆207,空心旋转杆207分别延伸至第二固定杆202的上端和第三固定杆204的下端,移动底座5上表面并且靠近正面与背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杆4,移动底座5上表面的螺纹杆4贯穿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螺纹杆4的表面并且位于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的上表面经螺母3螺纹连接,移动底座5的内部并且位于螺纹杆4的外侧开设有矩形通孔502,矩形通孔502用于固定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本体(1)、移动底座(5)和轴承(20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本体(1)的底表面固定安装于两个水平分布的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两个所述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01),两个所述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之间并且位于第一固定杆(20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02),两个所述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之间并且位于第二固定杆(2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204),所述第一固定杆(201)、第二固定杆(202)和第三固定杆(20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206),所述第一固定杆(201)内部的轴承(206)固定安装有动力杆(203),所述动力杆(203)贯穿轴承(206)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杆(201)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杆(202)和第三固定杆(204)内部的轴承(206)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旋转杆(207),所述空心旋转杆(207)分别延伸至第二固定杆(202)的上端和第三固定杆(204)的下端,所述移动底座(5)上表面并且靠近正面与背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杆(4),所述移动底座(5)上表面的螺纹杆(4)贯穿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并且位于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的上表面经螺母(3)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底座(5)的内部并且位于螺纹杆(4)的外侧开设有矩形通孔(502),所述移动底座(5)的底表面内部开设有并且位于矩形通孔(502)之间开设有十字形凹槽(501),所述十字形凹槽(501)的交叉处并且位于十字形凹槽(501)的顶部开设有大圆形通孔(505),所述大圆形通孔(505)垂直贯穿移动底座(5),所述十字形凹槽(501)的内部并且靠近移动底座(5)边缘的一端开设有四个小圆形通孔(506),所述小圆形通孔(506)垂直贯穿移动底座(5),所述十字形凹槽(501)的内部设置有十字形支架(503),所述十字形支架(50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辅助固定杆(507),所述十字形支架(503)的底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滑轮(504),所述移动底座(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205),所述伸缩杆(205)经大圆形通孔(505)贯穿移动底座(5)并延伸至移动底座(5)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本体(1)、移动底座(5)和轴承(20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本体(1)的底表面固定安装于两个水平分布的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两个所述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01),两个所述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之间并且位于第一固定杆(20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02),两个所述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之间并且位于第二固定杆(2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204),所述第一固定杆(201)、第二固定杆(202)和第三固定杆(204)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206),所述第一固定杆(201)内部的轴承(206)固定安装有动力杆(203),所述动力杆(203)贯穿轴承(206)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杆(201)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杆(202)和第三固定杆(204)内部的轴承(206)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心旋转杆(207),所述空心旋转杆(207)分别延伸至第二固定杆(202)的上端和第三固定杆(204)的下端,所述移动底座(5)上表面并且靠近正面与背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螺纹杆(4),所述移动底座(5)上表面的螺纹杆(4)贯穿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并且位于电动机本体支撑座(2)的上表面经螺母(3)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底座(5)的内部并且位于螺纹杆(4)的外侧开设有矩形通孔(502),所述移动底座(5)的底表面内部开设有并且位于矩形通孔(502)之间开设有十字形凹槽(501),所述十字形凹槽(501)的交叉处并且位于十字形凹槽(501)的顶部开设有大圆形通孔(505),所述大圆形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扬
申请(专利权)人:华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