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09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反应池、沉淀池、曝气系统、污泥回流系统和深度处理池。所述反应池用于容纳生活污水、滤料和活性污泥以对所述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沉淀池用于沉淀活性污泥以及用于输出生物处理完毕污水,曝气系统用于为所述反应池提供氧气,污泥回流系统用于抽取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并将所述污泥运送至所述反应池,沉淀池输出的污水进入所述深度处理池,以进行过滤、除磷和消毒处理,最后从排水口输出深度处理完毕的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膜反应器在一般的生物处理后还进行深度处理,对水体进行过滤后再次除磷和消毒,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相对于现有的生物膜净化系统,能够稳定输出质量更好的水体。

A Biofilm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ofilm reactor, which comprises a reaction tank, a sedimentation tank, an aeration system, a sludge reflux system and a deep treatment tank. The reaction tank is used to accommodate domestic sewage, filter material and activated sludge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the sewage,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used for sedimenta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and for output of biologically treated sewage, the aeration system is used to provide oxygen for the reaction tank, the sludge reflux system is used to extract the sludge at the bottom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sludge is transported to the reaction tank. The effluent from the outlet enters the advanced treatment tank for filtering, phosphorus removal and disinfection treatment, and finally outputs the water body after advanced treatment from the drainage outlet. The biofilm reacto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lso carries out advanced treatment after general biological treatment, removes phosphorus and disinfects the water body again after filtering, and has better purification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biofilm purification system, the biofilm reactor can stabilize the output of water body with bette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膜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属生活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微动力高效生物膜反应器是由日本净化槽改进而来,目前市场上的净化槽主要由厌氧滤床池、缺氧滤床池、好氧滤床池、沉淀池以及消毒池组成,主要采用AO工艺(厌氧好氧工艺法),通过反应池内活性污泥和滤床生物膜与污水中污染物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该反应器在运行时,主要用于降解有机物,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效果。但是现有的生物膜反应器除磷效果一般,经过处理的水质不能稳定达到一定的使用标准。例如,无法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918-2002)一级A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生物膜反应器,以解决现有的生物膜反应器除磷效果一般、水质无法稳定达标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反应池,用于容纳污水和活性污泥以对所述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所述反应池设有用于输入待处理污水的入水口、以及用于输出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出水通道;沉淀池,通过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用于输出生物处理完毕污水的出水口;曝气系统,包括风机和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一端连接所述风机,另一端伸入所述反应池内,且所述曝气管道伸入所述反应池的一端设有曝气口;污泥回流系统,包括用于抽取所述沉淀池底部污泥的污泥泵,以及一端与所述污泥泵连通的污泥管道,所述污泥管道的另一端具有设于所述反应池区域的污泥出口;以及,深度处理池,包括过滤区、除磷区和消毒区,所述过滤区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除磷区一侧连通所述过滤区,另一侧连通所述消毒区,所述消毒区设有用于输出深度处理完毕水体的排水口。优选,所述反应池包括:厌氧区,所述入水口设于所述厌氧区,且所述污泥出口设于所述厌氧区范围内;好氧区,所述好氧区底部通过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沉淀池底部连通,所述曝气管道伸入所述好氧区底部,且在所述好氧区内设有第一曝气口;以及,缺氧区,所述缺氧区一侧连通所述厌氧区,另一侧连通所述好氧区,所述曝气管道伸入所述缺氧区,且在所述缺氧区内设有第二曝气口。优选,所述厌氧区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导流隔板,所述第一导流隔板将所述厌氧区分隔为设有入水口的入水区、以及连通所述缺氧区的连通区,所述第一导流隔板顶部伸出水面、且底部设有开口,使得所述入水区与所述连通区的底部通过所述开口连通。优选,所述好氧区与所述缺氧区通过导流槽连通,所述导流槽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下端在所述缺氧区底部设有开口,上端在所述好氧区上部设有开口。优选,所述好氧区与所述缺氧区之间设有硝化液回流系统,所述硝化液回流系统包括用于抽取所述好氧区底部硝化液的回流泵、以及一端连通所述回流泵的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的另一端在所述缺氧区的范围内设有硝化液回流口。优选,所述沉淀池外设有设备间,所述污泥回流系统的污泥泵、硝化液回流系统的回流泵、以及所述曝气系统的风机均设于所述设备间内。优选,所述好氧区内填充悬浮填料;和/或,所述好氧区内填充悬浮填料,且所述悬浮填料的比表面积≥700㎡/m3;和/或,所述缺氧区内填充组合填料。优选,所述深度处理池的过滤区内设置纤维滤布;和/或,所述除磷区内填充含活性氧化铝的除磷填料;和/或,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设有出水堰板。优选,所述消毒区内添加氯消毒剂。优选,所述消毒区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导流隔板和第三导流隔板,所述第二导流隔板顶端伸出水面、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三导流板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排水口之间,且顶端低于水面、底端连接所述消毒区底部。本技术提供的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反应池、沉淀池、曝气系统、污泥回流系统和深度处理池。所述反应池用于容纳生活污水、滤料和活性污泥以对所述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沉淀池用于沉淀活性污泥以及用于输出生物处理完毕污水,曝气系统用于为所述反应池提供氧气,污泥回流系统用于抽取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并将所述污泥运送至所述反应池,沉淀池输出的污水进入所述深度处理池,以进行过滤、除磷和消毒处理,最后从排水口输出深度处理完毕的水体。本技术提供的生物膜反应器在一般的生物处理后还进行深度处理,对水体进行过滤后再次除磷和消毒,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相对于现有的生物膜净化系统,能够稳定输出质量更好的水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生物膜反应器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膜反应器1,包括反应池10、沉淀池20、曝气系统、污泥回流系统和深度处理池30。所述反应池10用于容纳污水和活性污泥以对所述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所述反应池10设有用于输入待处理污水的入水口11、以及用于输出污水及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出水通道12。所述入水口11可以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的调节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20通过所述出水通道12与所述反应池10连通,所述沉淀池20上部设有用于输出生物处理完毕污水的出水口21。优选,所述出水口21设置出水堰板22,以防止活性污泥溢出并均匀出水。曝气系统包括风机(图中未示出)和曝气管道41,所述曝气管道41一端连接所述风机,另一端伸入所述反应池20内,且所述曝气管道41伸入所述反应池10的一端设有曝气口,以通过所述风机向所述反应池20内输送氧气。污泥回流系统,包括用于抽取所述沉淀池20底部污泥的污泥泵(图中未示出),以及一端与所述污泥泵连通的污泥管道51,所述污泥管道51的另一端具有设于所述反应池10区域的污泥出口52。可以理解的是,污泥出口52设于所述反应池10,并伸入水面以下。深度处理池30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21连通,包括过滤区301、除磷区302和消毒区30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用于容纳污水和活性污泥以对所述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所述反应池设有用于输入待处理污水的入水口、以及用于输出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出水通道;沉淀池,通过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用于输出生物处理完毕污水的出水口;曝气系统,包括风机和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一端连接所述风机,另一端伸入所述反应池内,且所述曝气管道伸入所述反应池的一端设有曝气口;污泥回流系统,包括用于抽取所述沉淀池底部污泥的污泥泵,以及一端与所述污泥泵连通的污泥管道,所述污泥管道的另一端具有设于所述反应池区域的污泥出口;以及,深度处理池,包括过滤区、除磷区和消毒区,所述过滤区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除磷区一侧连通所述过滤区,另一侧连通所述消毒区,所述消毒区设有用于输出深度处理完毕水体的排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用于容纳污水和活性污泥以对所述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所述反应池设有用于输入待处理污水的入水口、以及用于输出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出水通道;沉淀池,通过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用于输出生物处理完毕污水的出水口;曝气系统,包括风机和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一端连接所述风机,另一端伸入所述反应池内,且所述曝气管道伸入所述反应池的一端设有曝气口;污泥回流系统,包括用于抽取所述沉淀池底部污泥的污泥泵,以及一端与所述污泥泵连通的污泥管道,所述污泥管道的另一端具有设于所述反应池区域的污泥出口;以及,深度处理池,包括过滤区、除磷区和消毒区,所述过滤区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除磷区一侧连通所述过滤区,另一侧连通所述消毒区,所述消毒区设有用于输出深度处理完毕水体的排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包括:厌氧区,所述入水口设于所述厌氧区,且所述污泥出口设于所述厌氧区范围内;好氧区,所述好氧区底部通过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沉淀池底部连通,所述曝气管道伸入所述好氧区底部,且在所述好氧区内设有第一曝气口;以及,缺氧区,所述缺氧区一侧连通所述厌氧区,另一侧连通所述好氧区,所述曝气管道伸入所述缺氧区,且在所述缺氧区内设有第二曝气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导流隔板,所述第一导流隔板将所述厌氧区分隔为设有入水口的入水区、以及连通所述缺氧区的连通区,所述第一导流隔板顶部伸出水面、且底部设有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安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安联绿色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