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0021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适于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容器,适于固定在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上;和固体颗粒,填充在所述容器的容纳腔中。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电梯运行时,填充在容纳腔中的固体颗粒会相互碰撞摩擦,从而会消耗掉大量的振动能量,因此,能够大大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延长了电梯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for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which is suitable for reducing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vator. The elevator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container suitable for fixing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vator and a solid particle filled in the holding chamber of the container. In the utility model, when the elevator is running, the solid particles filled in the holding chamber will collide and friction with each other, thus consuming a large amount of vibration energy. Therefore,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vator can be greatly reduce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levator can be prolonged, and the safety and comfort of the elevator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减振降噪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于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的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电梯运行时,电梯的一些结构体存在剧烈的振动,并会产生刺耳的噪声。长期剧烈的振动会损坏电梯的结构体,例如,会使连接螺栓松动,会导致电梯的结构体疲劳损坏,这严重影响了电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此外,刺耳的噪声会使得乘客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适于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容器,适于固定在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上;和固体颗粒,填充在所述容器的容纳腔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适于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容纳腔,形成在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上;和固体颗粒,填充在所述容纳腔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体颗粒为橡胶颗粒、金属颗粒或沙砾。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容纳腔中填充的固体颗粒的总质量不小于10kg。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容纳腔中的固体颗粒的填充率小于9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体颗粒呈球体,并且所述固体颗粒的直径不大于20mm。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述固体颗粒的直径在3~5mm的范围以内。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体颗粒被密封在所述容纳腔中,以防止所述固体颗粒从所述容纳腔中泄漏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容纳腔的截面呈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菱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为电梯主机安装底座、电梯主机承重梁、电梯轿厢、或电梯对重支撑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为电梯主机安装底座,电梯主机安装在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上,所述容器固定在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为电梯主机安装底座,电梯主机安装在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上,所述容纳腔形成在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容器,在每个所述容器的容纳腔中填充有所述固体颗粒。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多个容器固定在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容纳腔,在每个所述容纳腔中填充有所述固体颗粒。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多个容纳腔形成在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的容纳腔中的固体颗粒的总质量为所述电梯主机和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的总质量的5%~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的容纳腔中的固体颗粒的总质量为所述电梯主机和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的总质量的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还包括弹性减振部件,所述弹性减振部件设置在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和电梯主机承重梁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容器由金属、塑料、聚氯乙烯或木板制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容器的截面呈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菱形。在本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当电梯运行时,填充在容纳腔中的固体颗粒会相互碰撞摩擦,从而会消耗掉大量的振动能量,因此,能够大大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延长了电梯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梯减振降噪装置的示意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电梯减振降噪装置的容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容器的顶部被去除以显示其内部的固体颗粒;图3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梯减振降噪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适于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容器,适于固定在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上;和固体颗粒,填充在所述容器的容纳腔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适于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容纳腔,形成在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上;和固体颗粒,填充在所述容纳腔中。第一实施例图1和图2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中,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梯减振降噪装置的示意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电梯减振降噪装置的容器10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容器100的顶部被去除以显示其内部的固体颗粒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电梯减振降噪装置适于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例如,该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可以降低电梯主机安装底座、电梯主机承重梁、电梯轿厢、或电梯对重支撑架等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梯的结构体为电梯主机安装底座2。电梯主机1安装在电梯主机安装底座2上。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电梯减振降噪装置主要包括:容器100和固体颗粒10。容器100固定在电梯的结构体上,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到电梯的结构体上。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体颗粒10填充在容器100的容纳腔110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体颗粒10可以为橡胶颗粒、金属颗粒或沙砾。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容纳腔110中填充的固体颗粒10的总质量不小于10kg。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容纳腔110中的固体颗粒10的填充率小于90%。即,容纳腔110中填充的固体颗粒10的总体积小于容纳腔110的总容积的90%。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体颗粒10呈球体,并且固体颗粒10的直径不大于20mm。优选地,固体颗粒10的直径在3~5mm的范围以内。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体颗粒10被密封在容纳腔110中,以防止固体颗粒10从容纳腔110中泄漏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容器100的容纳腔110的截面可以呈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菱形。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多个容器100,在每个容器100的容纳腔110中填充有固体颗粒10。多个容器100固定在电梯主机安装底座2上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适于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容器(100),适于固定在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上;和固体颗粒(10),填充在所述容器(100)的容纳腔(110)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适于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容器(100),适于固定在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上;和固体颗粒(10),填充在所述容器(100)的容纳腔(11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为电梯主机安装底座(2),电梯主机(1)安装在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2)上,所述容器(100)固定在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容器(100),在每个所述容器(100)的容纳腔(110)中填充有所述固体颗粒(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容器(100)固定在所述电梯主机安装底座(2)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0)由金属、塑料、聚氯乙烯或木板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0)的截面呈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菱形。7.一种电梯减振降噪装置,适于降低电梯的结构体的振动和噪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容纳腔(110),形成在所述电梯的结构体上;和固体颗粒(10),填充在所述容纳腔(110)中。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10)为橡胶颗粒、金属颗粒或沙砾。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0)中填充的固体颗粒(10)的总质量不小于10kg。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0)中的固体颗粒(10)的填充率小于90%。11.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电梯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10)呈球体,并且所述固体颗粒(10)的直径不大于20mm。1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传浩王保刚周双林李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