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8881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钣金件、一铆合件以及一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有一曲面成型部;将钣金件贴合于曲面成型部;将铆合件组装至钣金件;以及藉由曲面成型部将铆合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且于钣金件上对应曲面成型部形成一曲面轮廓。

Surface Forming and Rive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rface forming and rivet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oviding a sheet metal part, a riveting part and a forming die, in which the forming die has a surface forming part; fitting the sheet metal part to the surface forming part; assembling the riveting part to the sheet metal part; and riveting the riveting part to the sheet metal part by the surface forming part, and riveting the riveting part to the corresponding surface forming part on the sheet metal part. Form a curved surface out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尤指一种可增加强度且降低制造成本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电子装置的外观壳体皆是由钣金件制成。一般而言,钣金件的厚度较薄,先前技术会先在钣金件上打凸包,再将凸包回压,以增加钣金件的强度。此外,因应不同的外观设计,在强度补强完毕后,先前技术会利用曲面整型模具于钣金件上形成曲面轮廓,接着,再量测曲面轮廓是否符合标准值。若曲面轮廓不符合标准值,则以新的钣金件重复上述步骤。若曲面轮廓符合标准值,则将其它部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在铆合完毕后,再量测曲面轮廓是否符合标准值。若曲面轮廓不符合标准值,则以另一钣金件重复上述步骤。若曲面轮廓符合标准值,则将此钣金件入库或进行组装。然而,上述打凸包与将凸包回压的作法会在钣金件的表面留下压痕,而影响产品外观。此外,若需对钣金件进行越多的补强处理,则模具的设计越复杂,使得模具成本提高。再者,模具站数越多,人工成本与机台成本也会提高。更甚者,先前技术是先于钣金件上形成曲面轮廓,再进行其它部件的铆合,在铆合过程中,钣金件的曲面轮廓会受铆合的影响而偏离标准值。此时,此钣金件便需废弃,进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增加强度且降低制造成本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钣金件、一铆合件以及一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有一曲面成型部;将钣金件贴合于曲面成型部;将铆合件组装至钣金件;以及藉由曲面成型部将铆合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且于钣金件上对应曲面成型部形成一曲面轮廓。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具有曲面成型部的成型模具,将铆合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且同时于钣金件上对应曲面成型部形成曲面轮廓。在铆合件与钣金件的铆合过程,即会增加彼此的结合强度与结构稳定度。在铆合过程中同时形成曲面轮廓,可以经由铆合件与钣金件组合的强度获得更有效率与稳定的曲面轮廓。此外,相较于先前技术,本专利技术简化了许多制程步骤,因此,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钣金件、铆合件与成型模具的示意图。图3为钣金件贴合于成型模具的曲面成型部,且铆合件组装至钣金件的示意图。图4为藉由曲面成型部将铆合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且于钣金件上对应曲面成型部形成曲面轮廓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钣金件、铆合件与成型模具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钣金件12铆合件14、14'成型模具100曲面轮廓140、140'曲面成型部S10-S22步骤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钣金件10、铆合件12与成型模具14的示意图,图3为钣金件10贴合于成型模具14的曲面成型部140,且铆合件12组装至钣金件10的示意图,图4为藉由曲面成型部140将铆合件12与钣金件10进行铆合,且于钣金件10上对应曲面成型部140形成曲面轮廓100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是利用具有曲面成型部的成型模具,将铆合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且同时于钣金件上对应曲面成型部形成曲面轮廓。首先,执行图1中的步骤S10,提供一钣金件10、一铆合件12以及一成型模具14,其中成型模具14有一曲面成型部140,如图2所示。于此实施例中,钣金件10可为一平面钣金材料,但不以此为限。接着,执行图1中的步骤S12,将钣金件10贴合于成型模具14的曲面成型部140,如图3所示。在将钣金件10贴合于成型模具14的曲面成型部140前,本专利技术可先对钣金件10进行一特征制作。举例而言,上述的特征制作可为对钣金件10进行折弯或下料。需说明的是,上述的特征制作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是否需进行。接着,执行图1中的步骤S14,将铆合件12组装至钣金件10,如图3所示。于此实施例中,铆合件12可为任何用以与钣金件10铆合的零件,在此并无特别限定。接着,执行图1中的步骤S16,藉由成型模具14的曲面成型部140将铆合件12与钣金件10进行铆合,且于钣金件10上对应成型模具14的曲面成型部140形成一曲面轮廓100,如图4所示。于此实施例中,可自成型模具14的曲面成型部140的法线方向将铆合件12与钣金件10进行铆合。此外,成型模具14的曲面成型部140为突起,使得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对应曲面成型部140为凹陷。于实际应用中,可以冲压方式将铆合件12与钣金件10进行铆合。接着,执行图1中的步骤S18,量测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以判断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是否符合一标准值。若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不符合标准值,执行图1中的步骤S20,调整成型模具14的曲面成型部140的高度。接着,再以另一钣金件重复上述的步骤S10-S18。若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符合标准值,执行图1中的步骤S22,将钣金件10入库或进行组装。上述关于判断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是否符合标准值的实际应用,举例而言,本专利技术可量测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的一变形量,且判断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的变形量是否在一容许范围内,以判断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是否符合标准值。若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的变形量在容许范围内,则判断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符合标准值;反之,若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的变形量不在容许范围内,则判断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不符合标准值。需说明的是,上述的容许范围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请参阅图5,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钣金件10、铆合件12与成型模具14'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成型模具14'的曲面成型部140'为凹陷,使得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对应曲面成型部140'为突起。换言之,无论钣金件10的曲面轮廓100需设计为凹陷或突起,本专利技术皆适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具有曲面成型部的成型模具,将铆合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且同时于钣金件上对应曲面成型部形成曲面轮廓。在铆合件与钣金件的铆合过程,即会增加彼此的结合强度与结构稳定度。在铆合过程中同时形成曲面轮廓,可以经由铆合件与钣金件组合的强度获得更有效率与稳定的曲面轮廓。此外,相较于先前技术,本专利技术简化了许多制程步骤,因此,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钣金件、一铆合件以及一成型模具,其中该成型模具有一曲面成型部;将该钣金件贴合于该曲面成型部;将该铆合件组装至该钣金件;以及藉由该曲面成型部将该铆合件与该钣金件进行铆合,且于该钣金件上对应该曲面成型部形成一曲面轮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钣金件、一铆合件以及一成型模具,其中该成型模具有一曲面成型部;将该钣金件贴合于该曲面成型部;将该铆合件组装至该钣金件;以及藉由该曲面成型部将该铆合件与该钣金件进行铆合,且于该钣金件上对应该曲面成型部形成一曲面轮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下列步骤:自该曲面成型部的法线方向将该铆合件与该钣金件进行铆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下列步骤:在将该钣金件贴合于该曲面成型部前,对该钣金件进行一特征制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特征制作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永滕薛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