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83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外壳、制冷间室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与外壳之间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间室开设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风口,所述冰箱还包括有与所述风口相连通的第一出风装置,所述第一出风装置和顶部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道,所述第一通风道呈扁平的环状,所述第一出风装置的下表面开设若干连通所述第一通风道的第一出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冰箱可使冷风在所述第一通风道的环形结构的作用下,风速在第一通风道内降低,冷风在所述第一通风道中均匀地流动,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这样冷风可均匀柔和地扩散到整个制冷间室,使得风柔和地与食物接触,也能保证整个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均匀下降,提高了冰箱的保鲜性能。

A refrigera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frigerator, which includes a shell, a refrigeration room and a duct between the refrigeration room and the outer shell. The refrigeration room has an air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air duct, and the refrigerator also includes a first air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The first air outlet device forms a first air passage between the first air outlet device and the top, and the first air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The air duct is flat and annular,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rst air outlet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air outlet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ir duct. The refrigerator of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wind speed in the first ventilation duct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annular structure of the first ventilation duct, and the cold air flows uniformly in the first ventilation duct, and then blows out from the first outlet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so that the cold air can evenly and gently spread to the whole refrigeration room, making the wind gently contact with food, and can also maintain. It ensures that the temperature in the whole refrigeration room decreases evenly and improves the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风冷冰箱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现有技术中的风冷冰箱的出风方向一般是在制冷间室的前后出风或左右两侧出风。前后出风方式的风道,冷风的风速相对较快,风经过食物时易带走食物表面的水分,缩短保质周期,且出风口位置的风速相对其他位置的风速相对较快,易造成空间内的温度不均匀,影响冰箱的保鲜性;左右两侧出风方式的冷风吹出后易造成空间的温度不均匀,且该出风方式下设置的出风口一般较小,造成空间温度冷却的时间较长,从而影响食物的新鲜度。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从顶部出风的环形出风风道。所述出风装置设置在制冷间室的顶部,可使得冷风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冷风可均匀柔和地扩散到整个制冷间室,这样使得冷风柔和地与食物接触,也保证了整个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均匀下降,可提高冰箱的保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冰箱,包括外壳、制冷间室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与外壳之间的风道,所述制冷间室包括顶部、底部、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以及背部,所述制冷间室的背部靠近顶部处或者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风口,所述冰箱还包括有与所述风口相连通的第一出风装置,所述第一出风装置和顶部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道,所述第一通风道呈扁平的环状,所述第一出风装置的下表面开设若干连通所述第一通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风装置包括第一下泡沫板及第一下风道盖板,所述第一下泡沫板内部向下凹陷并与所述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风道,所述第一下风道盖板内部向下凹陷以使所述第一下泡沫板内嵌于所述第一下风道盖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下泡沫板和第一下风道盖板均呈扁平的环状并形成上下贯穿的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下风道盖板底部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泡沫板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直径小于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相互重合以形成第一出风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冰箱,包括外壳、制冷间室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与外壳之间的风道,所述制冷间室包括顶部、底部、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以及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间室的背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风口,所述制冷间室内设置有与所述风口相连通的第二出风装置,所述第二出风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置且相互配合的第二上盖板和第二下盖板,所述第二上盖板和第二下盖板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道,所述第二通风道呈环形,所述第二出风装置的下表面开设若干连通所述第二通风道的第二出风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上盖板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二上风道盖板和第二上泡沫板,所述第二上泡沫板和所述第二下盖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通风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下盖板包括第二下泡沫板及第二下风道盖板,所述第二下泡沫板内部凹陷,所述第二下风道盖板内部凹陷以使所述第二下泡沫板内嵌于所述第二下风道盖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下泡沫板和第二下风道盖板均呈扁平的环状并形成上下贯穿的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下风道盖板底部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下泡沫板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直径小于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相互重合以形成第二出风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出风装置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出风装置相互配合的搁板,所述搁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出风装置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出风装置设置在制冷间室的顶部,冷风在所述在所述第一通风道的环形结构的作用下,风速在第一通风道内降低,冷风在所述环形风道中均匀地流动,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这样冷风可均匀柔和地扩散到整个制冷间室,使得风柔和地与食物接触,也能保证整个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均匀下降,提高了冰箱的保鲜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冰箱的第一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冰箱的搁板及第二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制冷间室、200——外壳、1——冰箱、2——底部、3——侧部、4——顶部、5——第一风道、51——第一出风口、6——第一出风装置、61——第一下泡沫板、62——第一下风道盖板、63——第一通风孔、64——第二通风孔、7——第二出风装置、71——第二上盖板、72——第二下盖板、711——第二上风道盖板、712——第二上泡沫板、721——第二下泡沫板、722——第二下风道盖板、8——第二通风道、81——第二出风口、9——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专利技术,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联性。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冰箱1,包括外壳200、制冷间室100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100与外壳200之间的风道(未图示),所述制冷间室100包括顶部4、底部2、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3以及背部(未图示),所述制冷间室100的背部靠近顶部4处或者顶部4开设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风口(未图示),所述冰箱1还包括有与所述风口相连通的第一出风装置6,所述第一出风装置6和顶部1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道5,所述第一通风道5呈扁平的环状。所述第一出风装置6的下表面开设若干连通所述第一通风道5的第一出风口51。冷风由风机(未图示)通过后背的风道向上传递,当冷风从所述风口吹出时,在所述第一通风道5的环形结构的作用下,所述冷风的风速在所述第一通风道5内降低,冷风在所述环形风道中均匀地流动,并柔和地扩散到制冷间室内。并且,所述第一出风装置6包括第一下泡沫板61及第一下风道盖板62,所述第一下泡沫板61内部向下凹陷并与所述顶部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风道5,所述第一下风道盖板62内部向下凹陷以使所述第一下泡沫板61内嵌于所述第一下风道盖板62上。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下泡沫板61和第一下风道盖板62均呈扁平的环状并形成上下贯穿的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风道盖板62底部开设有第一通风孔63,所述第一泡沫板61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孔63一一对应的第二通风孔64。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通风孔63和第二通风孔64数量相等,且分别均匀地排布在所述第一下风道盖板62和所述第一泡沫板61上。所述第二通风孔64的直径小于第一通风孔6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风孔63的直径为10mm,所述第二通风孔64的直径为13mm。所述第一通风孔63和第二通风孔64相互重合以形成第一出风口51,所述第一通风孔6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箱,包括外壳、制冷间室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与外壳之间的风道,所述制冷间室包括顶部、底部、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以及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间室的背部靠近顶部处或者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风口,所述冰箱还包括有与所述风口相连通的第一出风装置,所述第一出风装置和顶部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道,所述第一通风道呈扁平的环状,所述第一出风装置的下表面开设若干连通所述第一通风道的第一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包括外壳、制冷间室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与外壳之间的风道,所述制冷间室包括顶部、底部、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以及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间室的背部靠近顶部处或者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风口,所述冰箱还包括有与所述风口相连通的第一出风装置,所述第一出风装置和顶部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道,所述第一通风道呈扁平的环状,所述第一出风装置的下表面开设若干连通所述第一通风道的第一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装置包括第一下泡沫板及第一下风道盖板,所述第一下泡沫板内部向下凹陷并与所述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风道,所述第一下风道盖板内部向下凹陷以使所述第一下泡沫板内嵌于所述第一下风道盖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泡沫板和第一下风道盖板均呈扁平的环状并形成上下贯穿的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风道盖板底部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泡沫板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的直径小于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相互重合以形成第一出风口。5.一种冰箱,包括外壳、制冷间室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与外壳之间的风道,所述制冷间室包括顶部、底部、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以及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间室的背部开设有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学丽费斌尚亚洲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