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转型阀杆与阀芯柔性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65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转型阀杆与阀芯柔性连接机构,在阀杆的下端具有阀杆头部,阀杆头部的直径大于阀杆的直径,阀杆头部的上表面设有阀杆头部上球面,阀杆头部的下表面设有阀杆头部下球面;止推螺母固定在阀芯上,阀杆穿过止推螺母的中心孔,阀杆头部位于止推螺母与阀芯之间,在止推螺母下端部设有止推螺母球面,止推螺母球面与阀杆头部上球面配合,在阀杆头部下球面下方的阀芯上设有阀芯球面,阀芯球面与阀杆头部下球面配合,阀杆的外壁与止推螺母的中心孔孔壁之间具有间隙,阀杆头部的外壁与阀芯之间具有间隙,在阀杆头部的下端与阀芯之间设有防转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阀芯可以通过微小摆动来自动找正,实现阀芯密封面和阀座密封面的自动对中,以实现理想的密封效果。

Flexible conn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anti-transition stem and spoo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lexible connecting mechanism between anti-transition stem and spool, which has a stem hea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tem, the diameter of the stem head is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stem,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tem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spherical surface of the stem head,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tem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spherical surface of the stem head; the thrust nut is fixed on the spool, the valve stem passes through the central hole of the thrust nut, and the stem head is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valve stem head. Between the thrust nut and the spool, a thrust nut spherical surfac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thrust nut, and the spherical surface of the thrust nut matches with the spherical surface of the stem head. A spool spherical su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spool below the lower spherical surface of the stem head. The spool spherical surface matches with the lower spherical surface of the stem hea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tem and the central hole wall of the thrust nut, an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tem head and the spool. There is a clearance between the lower end of the stem head and the spool. The invention ensures that the valve core can be automatically aligned by tiny swing, realizes the automatic alignment of the sealing surface of the valve core and the sealing surface of the valve seat, and achieves the ideal sea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转型阀杆与阀芯柔性连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防转型阀杆与阀芯柔性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阀门领域,阀杆与阀芯的连接结构通常有以下几种:1、整体式结构;2、焊接连接;3、销连接;4、圆螺母固定连接。以上几种结构分别有一些缺点,简述如下:第一种整体式结构,其缺点在于,毛坯需要采用整体式锻件或者整体铸件或整根棒料来进行加工,不论是锻件还是棒材,均有较多的材料浪费,而铸件则需要增加模具成本,除非是投产数量很大,否则铸件也不经济;而且整体式结构阀芯组件为固定连接,无法与阀座自动对中,因此对于加工和装配的要求均较高,导致加工及装配的成本都比较高。第二种焊接连接结构虽然毛坯经济性较高,材料浪费较少,但是由于是固定连接结构,加工和装配要求高,加工和装配环节成本较大,不经济;同时因为焊接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断裂风险大大提高。第三种和第四种连接结构,虽然毛坯经济性较高,材料浪费较少,但是由于是固定连接结构,装配要求高,不经济。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以上四种连接方式在设备的加工精度和人员的装配要求上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阀芯密封面和阀座密封面的自动对中以实现理想的密封效果的防转型阀杆与阀芯柔性连接机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转型阀杆与阀芯柔性连接机构,它包括阀芯、止推螺母、阀杆;在所述阀杆的下端具有阀杆头部,阀杆头部的直径大于阀杆的直径,阀杆头部的上表面设有阀杆头部上球面,阀杆头部的下表面设有阀杆头部下球面;所述止推螺母固定在阀芯上,阀杆穿过止推螺母的中心孔,阀杆头部位于止推螺母与阀芯之间,在止推螺母下端部设有止推螺母球面,止推螺母球面与阀杆头部上球面配合,在阀杆头部下球面下方的阀芯上设有阀芯球面,阀芯球面与阀杆头部下球面配合,阀杆的外壁与止推螺母的中心孔孔壁之间具有间隙,阀杆头部的外壁与阀芯之间具有间隙,在阀杆头部的下端与阀芯之间设有防转结构。在所述阀芯球面下方的阀芯上开设有防转槽,在阀杆头部的下端具有防转凸起,防转凸起与防转槽配合形成所述的防转结构。在所述阀芯的下端部均匀固定有导向叶片,导向叶片的下端部内侧与外侧均加工有倒角。本专利技术保证了阀芯可以通过微小摆动来自动找正,实现阀芯密封面和阀座密封面的自动对中,以实现理想的密封效果。本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加工的精度要求和装配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性优势明显;同时阀芯的导向叶片结构以及阀杆顶部的防转结构进一步优化了阀门的整体使用性能,可靠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防转型阀杆与阀芯柔性连接机构,它包括阀芯1、止推螺母4、阀杆5;在所述阀杆5的下端具有阀杆头部51,阀杆头部51的直径大于阀杆5的直径,阀杆头部51的上表面设有阀杆头部上球面52,阀杆头部51的下表面设有阀杆头部下球面53;所述止推螺母4固定在阀芯1上,止推螺母4上设有外螺纹,阀芯1上设有内螺纹,止推螺母4与阀芯1通过内外螺纹相拧紧,阀杆5穿过止推螺母4的中心孔,阀杆头部51位于止推螺母4与阀芯1之间,在止推螺母4下端部设有止推螺母球面41,止推螺母球面41与阀杆头部上球面52配合,在阀杆头部下球面53下方的阀芯1上设有阀芯球面11,阀芯球面11与阀杆头部下球面53配合,阀杆5的外壁与止推螺母4的中心孔孔壁之间具有间隙,阀杆头部51的外壁与阀芯1之间具有间隙,在阀杆头部51的下端与阀芯1之间设有防转结构。根据阀芯的不同大小,由设计提供所述阀杆5的外壁与止推螺母4的中心孔孔壁之间的合理间隙宽度。根据阀芯的不同大小,由设计提供所述阀杆头部51的外壁与阀芯1之间的合理间隙宽度。在所述阀芯1的下端部均匀固定有导向叶片13,导向叶片13的下端部内侧与外侧均加工有倒角。本专利技术中的防转型阀杆与阀芯柔性连接机构安装在阀体2内,在阀体2中间部位设置有两个台阶型的圆孔,这两个圆孔为同中心轴设置,用于安装和固定阀座7,使得阀座7在径向方向上无法运动。在阀座7与阀体2之间设置有垫片3,用于防止介质从阀体2与阀座7之间的间隙泄露。阀座7上端设置有压套6,压套6用于压紧阀座7与阀体2之间的垫片3,压套6在轴向上固定阀座7,使得阀座7不能上下运动,压套6上设置有均布的窗口,作为介质流过的通道。阀体2上端设置有上盖8,在阀体2与上盖8之间设置有垫片9,用于防止介质从阀体2与上盖8之间的间隙泄露。在阀座7的内孔上方处设置有一较窄的锥形面作为密封面,该密封面的高度通常在0.5~1mm左右。当阀芯1在执行机构的推力作用下向下压紧阀座7时,在该密封面上形成较大的密封比压,以有效的切断介质并防止泄露。在阀座7密封面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阶梯式结构密封面与导向面,确保阀芯1导向叶片在长期动作过程中不会损伤阀座7的密封面。工作时,导向叶片13与阀座7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微小间隙,使得阀芯1,止推螺母4,阀杆5一起运动时,导向叶片13可以起到导向作用。止推螺母4上的止推螺母球面41与阀杆头部上球面52接触配合,阀芯1内的阀芯球面11与阀杆头部下球面53接触配合,阀杆头部51的外壁与阀芯1之间具有合理的间隙,阀杆5与止推螺母4之间设置有合理的间隙,以保证阀芯1在阀杆5上可以在径向上作一定微小角度的摆动,这样阀芯1的密封面和阀座7的密封面中心有一定偏移时,阀芯1可以通过该微小摆动来自动找正,实现阀芯1的密封面和阀座7的密封面的自动对中和严密密封。同时,在阀芯球面11下方设置有方扁形状的防转槽12,在阀杆头部51的下端具有方扁形状的防转凸起54,防转凸起54与防转槽12形成防转结构设置,使得阀芯1在阀杆5上不会转动,该结构进一步优化了阀门的整体使用性能,可靠性大大提高。进一步地,阀芯1设置于阀座7中间圆孔的内部,阀芯1的密封面同样设置为锥面,与阀座7的密封面采用同样的角度,同时阀芯1的密封面比阀座7的密封面宽度大很多,这样可以保证,阀芯1在下方位置关闭时,阀芯1和阀座7的密封面可以良好地贴合,实现严密切断。阀芯1的下方设置有导向叶片13,导向叶片13的下方设置有倒角,导向叶片13下方倒角的作用在于可以使得装配时阀芯1可以很方便的装入阀座7内,在阀芯1上下动作时,导向叶片13可以提高阀芯1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通常导向叶片13的长度设置大于行程,以保证阀芯1在全行程动作时,导向叶片13一直起到导向作用。在所述阀芯球面11下方的阀芯1上开设有防转槽12,在阀杆头部51的下端具有防转凸起54,防转凸起54与防转槽12配合形成所述的防转结构。使得阀芯1在阀杆5上不会转动,该结构进一步优化了阀门的整体使用性能,可靠性大大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转型阀杆与阀芯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阀芯(1)、止推螺母(4)、阀杆(5);在所述阀杆(5)的下端具有阀杆头部(51),阀杆头部(51)的直径大于阀杆(5)的直径,阀杆头部(51)的上表面设有阀杆头部上球面(52),阀杆头部(51)的下表面设有阀杆头部下球面(53);所述止推螺母(4)固定在阀芯(1)上,阀杆(5)穿过止推螺母(4)的中心孔,阀杆头部(51)位于止推螺母(4)与阀芯(1)之间,在止推螺母(4)下端部设有止推螺母球面(41),止推螺母球面(41)与阀杆头部上球面(52)配合,在阀杆头部下球面(53)下方的阀芯(1)上设有阀芯球面(11),阀芯球面(11)与阀杆头部下球面(53)配合,阀杆(5)的外壁与止推螺母(4)的中心孔孔壁之间具有间隙,阀杆头部(51)的外壁与阀芯(1)之间具有间隙,在阀杆头部(51)的下端与阀芯(1)之间设有防转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转型阀杆与阀芯柔性连接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阀芯(1)、止推螺母(4)、阀杆(5);在所述阀杆(5)的下端具有阀杆头部(51),阀杆头部(51)的直径大于阀杆(5)的直径,阀杆头部(51)的上表面设有阀杆头部上球面(52),阀杆头部(51)的下表面设有阀杆头部下球面(53);所述止推螺母(4)固定在阀芯(1)上,阀杆(5)穿过止推螺母(4)的中心孔,阀杆头部(51)位于止推螺母(4)与阀芯(1)之间,在止推螺母(4)下端部设有止推螺母球面(41),止推螺母球面(41)与阀杆头部上球面(52)配合,在阀杆头部下球面(53)下方的阀芯(1)上设有阀芯球面(11),阀芯球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超张从礼倪浩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