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及调整系统、隔振器,以及隔振器的设计方法、设计系统及制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7471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39
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其中,隔振器含有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且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位于在xyz座标系统中的xy平面上,而xyz座标系统中的xy座标系统为在将相对于以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重心为原点的XYZ座标系统的惯性张量设为I时,使XY座标系统绕着Z轴旋转达:θ=tan

Adjustment method of resonance frequency of isolator and adjustment system, isolator, design method, design system and manufacture method of isolator

The method of adjusting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isolator, in which the isolator contains the first to the nth group of elastic members and/or the nth plus 1 group of elastic members, and the first to the nth group of elastic members and/or the nth plus 1 group of elastic members are located on the XY plane of the XYZ coordinate system, whereas the XY coordinate system in the XYZ coordinate system is relative to the structure on the vibration sensing side or the structure on the vibration source side. When the inertia tensor of the XYZ coordinate system whose center of gravity is the origin is set to I, the XY coordinate system rotates around the Z axis to: theta=t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及调整系统、隔振器,以及隔振器的设计方法、设计系统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及调整系统、隔振器,以及隔振器的设计方法、设计系统及制造方法的技术。
技术介绍
所谓隔振器是指:设置于振动源侧与振动感受侧之间,以抑制振动的传递的装置。就隔振器而言,例如已有提出通过增加共振的衰减来降低隔离器的共振的影响的技术(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35026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上述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隔振器,既在进行高频率范围的振动隔离的状态,且利用黏弹性材料来衰减共振的影响,但是隔振器本身的数量、重量会因应对象物的大小、重量而增加,即使共振衰减,也不能避免一定准位的共振。而且,在以往具备有多个弹性构件的隔振器中,为了达成所期望的振动抑制,必须通过试误法多次改变弹性构件的选择、个数、配置等。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防止隔振器的共振,而且不用为了防止共振,而增加隔振器的数量、重量,甚至不用多次改变构成隔振器的弹性构件的选择、个数、配置等的一种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及调整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所述隔振器在一个侧部与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接触,其中:所述隔振器含有第一至第n(n为3以上的整数)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其各自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位于xyz座标系统中的xy平面上;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中的一个侧部为与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接触的侧部;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xy座标系统为在将对于以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重心为原点的XYZ座标系统的惯性张量I设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25 JP 2016-1455811.一种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所述隔振器在一个侧部与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接触,其中:所述隔振器含有第一至第n(n为3以上的整数)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其各自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位于xyz座标系统中的xy平面上;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中的一个侧部为与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接触的侧部;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xy座标系统为在将对于以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重心为原点的XYZ座标系统的惯性张量I设为时,使XY座标系统绕着Z轴旋转达:的座标系统,且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z轴为与所述Z轴同轴;所述调整方法含有:在将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刚性Ki设为(i=1,2,…,n)且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的刚性Kn+1设为将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所述xy座标系统中的x座标、y座标设为rpi_x、rpi_y时,一面满足:并且一面进行下列第一至第六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所述第一至第六步骤如下:(1)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x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一步骤;(2)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二步骤;(3)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z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三步骤;(4)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而调节kn+1_xx的值,使x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四步骤;(5)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而调节kn+1_yy的值,使y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五步骤;(6)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而调节kn+1_zz的值,使z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六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其中,n=4,所述第一及第三弹性构件群位于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x轴上,所述第二及第四弹性构件群位于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y轴上;所述第一步骤为调节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x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步骤;所述第二步骤为调节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步骤;所述第三步骤为调节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z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的刚性相等,且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的刚性相等,一面将所述第一及第三弹性构件群与原点对称地配置在所述xyz座标系统的所述x轴上,且将所述第二及第四弹性构件群与原点对称地配置在所述xyz座标系统的所述y轴上,一面进行所述第一至第三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4.一种隔振器,其在一个侧部与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接触,所述隔振器,其中所述隔振器含有第一至第n(n为3以上的整数)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其各自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位于xyz座标系统中的xy平面上;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中的一个侧部为与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接触的侧部;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xy座标系统为在将对于以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重心为原点的XYZ座标系统的惯性张量I设为时,使XY座标系统绕着Z轴旋转达的座标系统,且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z轴为与所述Z轴同轴;在将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刚性Ki设为(i=1,2,…,n)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的刚性Kn+1设为:而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所述xy座标系统中的x座标、y座标设为rpi_x、rpi_y时,所述隔振器还含有下列偏移器中的至少一个偏移器,所述偏移器如下:(1)绕x轴旋转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为一面满足并且一面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x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2)绕y轴旋转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为一面满足并且一面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3)绕z轴旋转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为一面满足并且一面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z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4)x轴平移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为一面满足并且一面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调节kn+1_xx的值,使x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5)y轴平移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为一面满足并且一面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调节kn+1_yy的值,使y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6)z轴平移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为一面满足并且一面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调节kn+1_zz的值,使z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器,其中,n=4,所述第一及第三弹性构件群位于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x轴上,所述第二及第四弹性构件群位于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y轴上;所述绕x轴旋转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为调节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x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偏移器;所述绕y轴旋转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为调节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偏移器;所述绕z轴旋转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为调节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z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偏移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器,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的刚性相等,且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的刚性相等,所述绕x轴旋转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所述绕y轴旋转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所述绕z轴旋转运动共振频率偏移器,一面将所述第一及第三弹性构件群与原点对称地配置在所述xyz座标系统的所述x轴上,且将所述第二及第四弹性构件群与原点对称地配置在所述xyz座标系统的所述y轴上,一面进行共振频率的偏移。7.一种隔振器,其在一个侧部与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接触,所述隔振器具备有:旋转构件,可绕着旋转轴线旋转;以及多个弹性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旋转构件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振器,其中,可于所述旋转构件上并且所述旋转轴线上附近的位置安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振器,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含有第一至第四弹性构件群,其各自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第一至第四弹性构件群中的一个侧部为接触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侧部;所述隔振器还具备有位置调整机构,其可分别独立地调节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及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三弹性构件群的线段与连接所述第二及第四弹性构件群的线段为正交;所述旋转轴线会通过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三弹性构件群的线段与连接所述第二及第四弹性构件群的线段的交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振器,其中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可将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的至少一者调整成各弹性构件群与所述交点的中心的距离为相等。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隔振器,其中在所述交点附近可安装第五弹性构件群,其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12.一种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所述隔振器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振器,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含有第一至第n(n为3以上的整数)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其各自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位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为与z轴同轴的xyz座标系统的xy平面上;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中的一个侧部为接触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侧部;在将对于以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重心为原点的XYZ座标系统的惯性张量设为:时,当配置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所述振动源侧构造体,使Z轴与所述旋转构件中的所述旋转轴线一致的情形,在将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刚性Ki设为(i=1,2,…,n)为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的刚性Kn+1设为而将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中的所述xy座标系统的x座标、y座标设为rpi_x、rpi_x时,在使XY座标系统绕着Z轴旋转达的所述xy座标系统中,所述调整方法含有:一面满足并且一面进行下列第一至第六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所述第一至第六步骤包含:(1)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x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一步骤;(2)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二步骤;(3)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三步骤;(4)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而调节kn+1_xx的值,使x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四步骤;(5)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而调节kn+1_yy的值,使y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五步骤;(6)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而调节kn+1_zz的值,使z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六步骤。13.一种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所述隔振器为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隔振器,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含有第一至第四弹性构件群和/或第五弹性构件群,其各自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至第四弹性构件群和/或第五弹性构件群位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为与z轴同轴的xyz座标系统的xy平面上;所述第一至第四弹性构件群和/或第五弹性构件群中的一个侧部为接触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侧部;在将对于以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所述振动源侧构造体的重心为原点的XYZ座标系统的惯性张量设为时,配置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所述振动源侧构造体,使Z轴与所述旋转构件中的所述旋转轴线一致的情形,所述调整方法含有:将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刚性Ki设为(i=1,2,3,4)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的刚性K5设为而将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中的所述xy座标系统的x座标、y座标设为rpi_x、rpi_x时,绕着Z轴使所述旋转构件旋转,以令在使XY座标系统绕着Z轴旋转达:的所述xy座标系统中的x轴、y轴与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三弹性构件群的线段、连接所述第二及第四弹性构件群的线段一致的步骤;及在将所述第一至第四弹性构件群中的所述xy座标系统的x座标、y座标设为rpi_x、rpi_x时,一面满足并且一面进行下列第一至第六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所述第一至第六步骤包含:(1)调节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x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一步骤;(2)调节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二步骤;(3)调节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z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三步骤;(4)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调节kn+1_xx的值,使x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四步骤;(5)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调节kn+1_yy的值,使y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五步骤;(6)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调节kn+1_zz的值,使z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六步骤。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的刚性相等,且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的刚性相等,一面将所述第一及第三弹性构件群与原点对称地配置在所述xyz座标系统的所述x轴上,将所述第二及第四弹性构件群与原点对称地配置在所述xyz座标系统的所述y轴上,一面进行所述第一至第三步骤的至少一个步骤。15.一种隔振器的设计方法,所述隔振器在一个侧部与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接触,其中,所述隔振器含有第一至第n(n为3以上的整数)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其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为位于xyz座标系统中的xy平面上;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中的一个侧部为接触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侧部;所述xyz座标系统的xy座标系统为将对于以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重心为原点的XYZ座标系统的惯性张量I设为时,使XY座标系统绕着Z轴旋转达的座标系统,且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z轴为与所述Z轴同轴;当将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刚性Ki设为(i=1,2,…,n)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的刚性Kn+1设为:而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所述xy座标系统中的x座标、y座标设为rpi_x、rpi_y时,以满足:并且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隔振器的设计方法,其中,当将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质量设为m,将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重心的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z座标设为rpi_z,而将对于所述xyz座标系统的惯性张量I’设为时,依据对角线性化平移运动方程式对角线性化旋转运动方程式来计算出x方向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y方向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z方向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绕着x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绕着z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的步骤;及下列第一至第六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以使经计算出的所述x方向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所述y方向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所述z方向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所述绕着x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所述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所述绕着z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与有关联于共振的发生的频率不一致,所述第一至第六步骤包含:(1)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x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一步骤;(2)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二步骤;(3)调整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的位置,以使的值变化,使绕着z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三步骤;(4)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调节kn+1_xx的值,使x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四步骤;(5)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调节kn+1_yy的值,使y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五步骤;(6)将所述第n+1个弹性构件群配置于所述xyz座标的原点,调节kn+1_zz的值,使z轴平移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第六步骤。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振器的设计方法,其中n=4,所述第一及第三弹性构件群位于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x轴上,所述第二及第四弹性构件群位于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y轴上;所述第一步骤为:调节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x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步骤;所述第二步骤为:调节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y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步骤;所述第三步骤为:调节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之间的距离,使绕着z轴旋转运动的共振频率偏移的步骤。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隔振器的共振频率的设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三弹性构件群的刚性相等,且所述第二与第四弹性构件群的刚性相等,一面将所述第一及第三弹性构件群与原点对称地配置在所述xyz座标系统的所述x轴上,且将所述第二及第四弹性构件群与原点对称地配置在所述xyz座标系统的所述y轴上,一面进行所述第一至第三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19.一种隔振器的设计方法,通过电脑执行的在一个侧部与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接触的所述隔振器的设计方法,其中所述隔振器含有第一至第n(n为3以上的整数)个弹性构件群,其各自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弹性构件;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位于xyz座标系统中的xy平面上;所述第一至第n个弹性构件群和/或第n+1个弹性构件群中的一个侧部为接触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侧部;所述xyz座标系统的xy座标系统为将对于以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的重心为原点的XYZ座标系统的惯性张量I设为时,使XY座标系统绕着Z轴旋转达的座标系统,且所述xyz座标系统中的z轴为与所述Z轴同轴;所述设计方法含有:设定对于以所述振动感受侧构造体或振动源侧构造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百束泰俊梶川隆史施勤忠户高大地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