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和制造流程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746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轴(12)与从动轴(14)之间的一种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所述轴分别以放置得可旋转的方式被容置在外壳(22,24)内。其中,所述驱动轴(12)的所述外壳(22)与第一调节装置(32)相连接,所述从动轴(14)的所述外壳(24)与第二调节装置(34)相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调节装置(32,34)被分别设计为用于所述驱动轴(12)或所述从动轴(14)的径向偏心可调节的定位。此外,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装置(32,34)被紧邻彼此地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的流程(100)。

Shaft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Transferring Torqu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haft connection device (10) for transmitting torque between the drive shaft (12) and the driven shaft (14), which are respectively housed in an outer shell (22, 24) in a rotatable manner. The housing (22) of the drive shaft (12)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gulating device (32), and the housing (24) of the driven shaft (14)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egulating device (34).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adjusting device (32, 34) is designed for adjustable positioning of the radial eccentricity of the driving shaft (12) or the driven shaft (14),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first and second regulating devices (32, 34) are fixed adjacent to each other.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process (100) for manufacturing the shaft connection device (10) for transmitting the torq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和制造流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和对于这样一种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的制造流程。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驱动系统以及具有这样一种驱动系统的汽车。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设备,具有适用于执行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流程的程序。
技术介绍
由DE4033894A1已知一种用于电动机的皮带张紧装置,其发动机轴被容置在电机法兰内的凹槽中。所述电机法兰在所述凹槽的区域内具有轴向的残余部分,所述残余部分被设计为相对于所述发动机轴而言是偏心的。所述电机法兰的所述残余部分被可转动地容置在角臂的凹槽内。通过所述电机法兰在所述凹槽内的转动,可调节所述发动机轴的位置。根据DE4033894A1的所述皮带张紧装置也适用于嵌入所被驱动的齿轮内的齿轮的定向。在汽车技术中,对于要通过其例如传递行驶驱动功率的轴连接装置的精度、由此进而包括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这种轴连接装置的制造的简便性、强度和经济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在对于机械性能精确的轴连接装置的需要,所述轴连接装置适合用于传递较高的轴功率,并且其能够快速简单地来进行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得以改进的轴连接装置,所述轴连接装置满足所述要求并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所述根本的设定目的是通过所述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得以实现的。所述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存在于通过其来提供所要传递的扭矩的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分别以被放置为可围绕其旋转轴转动的方式被容置在外壳内,否则就相对于所述外壳而言位置固定。扭矩由所述驱动轴向所述从动轴的传递是通过所述轴的一种适合的离合装置、例如齿接装置、具有皮带的皮带轮、轴毂连接或者链条来实现的。所述驱动轴被容置在其内的所述外壳被可分地与第一调节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外壳围绕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轴的角度位置。所述从动轴被容置在其内的所述外壳被可分地与第二调节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外壳围绕所述从动轴的旋转轴的角度位置。两个调节装置均被设计为基本呈环型或盘状。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装置刚性地相互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其中的每个被设计为,要通过选择每个角度位置来调节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相互之间的径向定位。径向方向在此要理解为是垂直于所述驱动轴或所述从动轴的其中一个旋转轴的方向。因此,可通过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装置之间的相对角度位置来调节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径向间隔。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装置的相互固定,所述外壳与所述驱动轴抗扭地相连接,而所述外壳与所述从动轴刚性地相连接。因此,用于调节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径向间隔的径向相对移动被可选地划分成所述两个轴的两种单独的径向移动。因此,最大的、通过转动所述外壳所要实施的径向移动就被缩减了。因此,在可达到的所述各个外壳的所述角度位置的精度不变的情况下,就实现了所述径向移动的更高精度。这就容许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相对径向定位的精确度更高。因此,能够更容易地以更高的精确度达到结构上的设定位置。尤其是能够快速可靠地调节到所述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的噪音产生在其上被最小化的设定位置。通过所述第一与第二调节装置之间的可分式的、例如通过螺钉的连接,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就可再调整。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调节装置具有轴向靠内以及轴向靠外的部段。轴向靠外的部段分别指的是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装置中的沿着每个旋转轴朝向所述另一个调节装置的部段。反之,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调节装置的所述轴向靠内的部段分别是指背向另一个调节装置且朝向所配属的外壳的部段。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的所述轴向靠内的部段在此具有中心点,所述驱动轴的所述旋转轴延伸穿过该中心点。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的所述轴向靠外的部段具有与所述轴向靠内部段的所述中心点在径向上交错的中心点。替选方案或补充方案是,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的所述靠外的部段具有与所述轴向靠内部段的所述中心点在径向上交错的中心点。因此,轴向靠外的部段相对于轴向靠内的部段而言具有偏心度。这样就分别构成了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调节装置的偏心度。由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调节装置的所述偏心度,就可通过径向相对于分别另一个轴的旋转来调节所述驱动轴或所述从动轴的所述旋转轴。因此,所述每个旋转轴的位置就可沿着180°旋转改变至两倍的偏心度。在所述外壳旋转时可达到的角度精度不变的情况下,这确保了在调节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径向间隔时更高的准确度。尤其是如果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是通过齿接相互接合,由此就可建立起磨损不多且噪音少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其中一个调节装置的所述偏心度为100μm至500μm。这一数值的偏心度能够例如通过非圆磨削而可靠地以更高的精度成本有利地来进行制造。因此,在外壳借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装置来旋转时,对于相应旋转轴的移动而言,就形成了由2.78μm每度直至0.56μm每度的最大梯度。因此,所述调节装置就为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径向间隔提供了高度的调节准确度。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壳的至少其中一个基本被设计为圆形或圆柱形,并且具有150直至400mm的直径。其中,所述外壳的至少其中一个和/或所述调节装置的其中一个在外侧上设有标度,所述标度容许读取所述外壳和/或所述调节装置的角度位置。所述外壳的直径越大,所述标度就可读取得越清楚,并且例如可相对于位置固定的参考线来调节。由此,可在安装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时,放弃成本过高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由此使得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的制造提速。此外,尤其是在所述外壳的大直径与低偏心度相结合时,就针对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的径向间隔,达到了很高程度的调节准确度。在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中,可有利地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在径向方向上出现过渡配合。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所述过渡配合有利地被设计为js5型至js10型的、尤其优选js5型至js7型的配合。通过这些类型的配合,对于根据DIN3964标准的所谓的轴精度标度,可达到4至6的齿接质量。因此,另外对于汽车传动系内的轴连接装置而言,在生产成本下降的同时,就可像例如在测量仪器制造中达到齿接质量。这种齿接质量适合最大程度地达到降噪。在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中,有利地通过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相互嵌入的齿接来确保所述扭矩传递。所述齿接在此可通过滚削、刨齿、刮削和/或打磨来制造。这种制造方法以相当简单和经济的方式提供了高度的制造精度,借助与此,就能够进一步充分利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如上所述的确切的、相对的径向定位来避免噪音。尤其是可例如不用额外的后续加工而通过纯粹的滚削或者刨齿来达到更高的齿接质量。此外,在滚削、淬硬以及淬火磨削相结合时,可达到非常高的生产品质,提供了最大程度的降噪。总而言之,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的制造的速度加快,并且可不损失质量而以成本有利的方式来进行。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还可具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具有偏心度,该偏心度等于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所力求的径向额定间隔的0.2倍、0.8倍、优选0.5倍。由此,所述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驱动轴(12)与从动轴(14)之间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所述轴分别以放置得可旋转的方式被容置在外壳(22,24)内,其中,所述驱动轴(12)的所述外壳(22)与第一调节装置(32)相连接,所述从动轴(14)的所述外壳(24)与第二调节装置(3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2,34)分别被设计为用于所述驱动轴(12)或所述从动轴(14)的径向偏心可调节的定位,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装置(32,34)刚性地彼此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25 DE 102016213562.71.一种在驱动轴(12)与从动轴(14)之间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所述轴分别以放置得可旋转的方式被容置在外壳(22,24)内,其中,所述驱动轴(12)的所述外壳(22)与第一调节装置(32)相连接,所述从动轴(14)的所述外壳(24)与第二调节装置(3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2,34)分别被设计为用于所述驱动轴(12)或所述从动轴(14)的径向偏心可调节的定位,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装置(32,34)刚性地彼此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调节装置(32,34)具有轴向靠内的部段(36)和轴向靠外的部段(37),其中,所述轴向靠内的部段(36)的所述中心点(33)分别相对于所述轴向靠外部段(37)的所述中心点(35)而言具有偏心度(42,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装置(32,34)的偏心度(42,44)为100μm至500μ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2,24)的至少其中一个具有150mm直至400mm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轴(12)和/或所述从动轴(14)上布置有齿接(29),其中,所述齿接(29)可通过滚削、刨齿、刮削和/或打磨来制造。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径向地在所述驱动轴(12)与所述从动轴(14)之间存在过渡配合,尤其是一种类型js5至js10、优选由类型js5至js7的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调节装置(32,34)的所述偏心度(42,44)为所述驱动轴(12)与所述从动轴(14)之间的径向额定间隔(52)的0.2倍至0.8倍、尤其是0.5倍。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调节装置(32,34)的正面(27,28)至少有部分涂层可硬化的涂层(39)。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递扭矩的轴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装置(32,34)的至少一个正面(27,28)被设计为相对于所配属的旋转轴(12,14)而言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克哈德·柯克纳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西门子新能源汽车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