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732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14
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定位卡、对撑钢筋、定位角钢和定位木方;两个定位卡分别设于楼板模板的两侧面板上,立板紧贴基础墙体模板的内侧设置,下定位板卡在楼板模板的上表面并与之固定连接;对撑钢筋横向水平设于两定位卡之间,两端分别与定位卡的立板固定连接;定位角钢设于同侧定位卡之上,其水平侧边与定位卡的上定位板贴合固定;定位木方设于定位角钢的内侧固定连接,内侧面对应墙体竖筋位置开设有豁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沿墙全长度墙体模板定位控制,具有连续性,功能多样,不仅解决了墙体模板定位问题,而且实现了竖向钢筋的准确定位,同时可控制楼板混凝土浇筑时的楼板标高,确保墙体模板根部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A Multi-function Root Positioning System of Wall Formwork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A multi-functional wall formwork root positioning syste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include positioning card, buttress bar, positioning angle steel and positioning wooden square; two positioning cards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floor formwork, the vertical board is set close to the inner side of the foundation wall formwork, and the lower positioning board is clamp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loor formwork and fixed with it; the buttress bar is horizontally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wo positioning cards. Between them, the two ends are fixed with the vertical plate of the positioning card; the positioning angle steel is located on the same side positioning card, and the horizontal side is fixed with the upper positioning plate of the positioning card; the positioning wood is fixed with the inner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angle steel, and the inn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gap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vertical bar of the wall.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tinuity and diversity of functions. It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wall template positioning, but also realizes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vertical reinforcing bar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control the floor elevation during concrete placement of floor slabs and ensure the surface smoothness of concrete at the root of wall tem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板定位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模板作为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是结构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分项工程,但现有的模板定位多采用在墙体钢筋上焊接定位钢筋的方式进行施工,但是该施工技术中定位钢筋与墙体钢筋连接需要采用电弧焊,电弧焊会对墙体钢筋造成损伤,其次,由于施工中墙体竖向钢筋多采用水平梯子筋进行定位,该措施能保证竖向钢筋间距均匀,单无法保证位置准确,会经常出现偏位的情况,最后,由于墙体根部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误差问题,在墙体模板就位时,模板根部与混凝土表面总会出现缝隙,造成混凝土浇筑后墙根容易出现烂根现象。上述问题均集中在墙体根部,严重者可能导致墙体模板、墙体竖向钢筋、楼板混凝土和墙体混凝土均出现质量问题,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新型的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目的在于解决墙体模板根部偏位、墙体竖向钢筋偏位、墙体根部楼板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墙体根部混凝土烂根的情况,现有模板定位措施均不能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整体为长方体框架,设于基础墙体模板之上,所述基础墙体模板的顶部与楼板模板一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卡、对撑钢筋、定位角钢和定位木方;所述定位卡沿基础墙体模板的延伸方向间隔成对设置,为F形条板,包括竖向设置的立板以及水平设置的下定位板和上定位板;两个定位卡分别设于楼板模板的两侧面板上,所述立板紧贴基础墙体模板的内侧设置,所述下定位板卡在楼板模板的上表面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对撑钢筋横向水平设于两个定位卡之间,两端分别与定位卡的立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角钢沿基础墙体模板的延伸方向纵向水平设置,共两条,分别设于同侧的定位卡之上,其水平侧边与定位卡的上定位板贴合固定;所述定位木方沿基础墙体模板的延伸方向纵向水平设置,共两条,分别设于定位角钢的内侧,其与定位角钢固定连接,内侧面对应墙体竖筋的设置位置开设有豁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卡共有两对,沿基础墙体模板的延伸方向前后设置,相应的,所述对撑钢筋、定位角钢和定位木方分别有两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立板、下定位板和上定位板均为4mm厚的等宽钢板,三者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对撑钢筋与立板也为焊接固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角钢的水平侧边与上定位板采用钻尾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板与楼板模板的上表面采用自攻钉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木方与定位角钢采用绑丝绑扎在一起。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卡的高度满足上定位板的上表面与待浇筑楼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定位木方和定位角钢的竖向侧边的上表面平齐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角钢的水平侧板的宽度与定位卡的下定位板和上定位板的宽度相同。更优选的,所述对撑钢筋与两侧楼板模板的设置标高相同。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和尺寸测量;步骤二、制作定位卡:依据楼板的设计厚度,确定定位卡的尺寸,制作立板、下定位板和上定位板,将三者进行焊接形成定位卡;步骤三、焊接对撑钢筋:依据基础墙体模板的内侧宽度确定对撑钢筋的长度,用对撑钢筋将定位卡两两连接;步骤四、安装定位角钢:将定位角钢的水平侧边与上定位板采用钻尾螺钉固定连接;步骤五、制作并安装定位木方:依据设计尺寸制作定位木方,对应墙体竖筋的设置位置在定位木方内侧开设豁口,将定位木方的外侧面与定位角钢的竖向侧边采用自攻钉固定连接,至此,定位系统制作完成;步骤六、将定位系统与已有模板体系固定:将定位系统两侧的定位卡分别固定在两侧已有模板体系上,立板紧贴基础墙体模板的内侧设置,下定位板卡在楼板模板的上表面并与之固定连接,墙体竖筋插入豁口内卡固;步骤七、浇筑楼板:浇筑楼板混凝土,直至没过上定位板的上表面;步骤八、定位角钢的重置:在楼板混凝土终凝前,拧开钻尾螺钉,将定位角钢拆除清理后重新与定位卡连接;至此,定位施工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1、实现沿墙全长度墙体模板定位控制,具有连续性,解决了现有模板根部定位钢筋布置均有间距要求、不连续、只能在墙体几个点进行墙体模板定位控制的技术问题;2、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本专利技术系统不仅解决了墙体模板的定位问题,同时还实现了墙体竖向钢筋准确定位,并利用角钢控制楼板混凝土浇筑时的楼板标高,确保墙体模板根部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功能多样;3、有效防止现漏浆和烂根现象:本专利技术利用定位角钢自身顺直度高的特点,保证墙体模板与角钢严密接触,混凝土浇筑时墙体根部不会出现漏浆、烂根等情况。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定位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定位角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定位木方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定位卡、11-立板、12-下定位板、13-上定位板、14-圆孔、2-对撑钢筋、3-定位角钢、4-定位木方、41-豁口、5-钻尾螺钉、6-自攻钉、7-楼板、8-基础墙体模板、9-楼板模板、10-墙体竖筋。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设于基础墙体模板8之上,所述基础墙体模板8的顶部与楼板模板9一体连接,包括定位卡1、对撑钢筋2、定位角钢3和定位木方4;本实施例中,定位系统整体为长方体框架,定位卡1共有两对,沿基础墙体模板8的延伸方向前后设置,相应的,对撑钢筋2、定位角钢3和定位木方4分别有两根。如图3,定位卡1沿基础墙体模板8的延伸方向间隔成对设置,为F形条板,包括竖向设置的立板11以及水平设置的下定位板12和上定位板13,立板11的板厚为50mm、宽度50mm,下定位板12和上定位板13均为50×50mm;两个定位卡1分别设于楼板模板8的两侧面板上,所述立板11紧贴基础墙体模板8的内侧设置,所述下定位板12卡在楼板模板9的上表面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立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整体为长方体框架,设于基础墙体模板(8)之上,所述基础墙体模板(8)的顶部与楼板模板(9)一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卡(1)、对撑钢筋(2)、定位角钢(3)和定位木方(4);所述定位卡(1)沿基础墙体模板(8)的延伸方向间隔成对设置,为F形条板,包括竖向设置的立板(11)以及水平设置的下定位板(12)和上定位板(13);两个定位卡(1)分别设于楼板模板(8)的两侧面板上,所述立板(11)紧贴基础墙体模板(8)的内侧设置,所述下定位板(12)卡在楼板模板(9)的上表面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对撑钢筋(2)横向水平设于两个定位卡(1)之间,两端分别与定位卡(1)的立板(1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角钢(3)沿基础墙体模板(8)的延伸方向纵向水平设置,共两条,分别设于同侧的定位卡(1)之上,其水平侧边与定位卡(1)的上定位板(13)贴合固定;所述定位木方(4)沿基础墙体模板(8)的延伸方向纵向水平设置,共两条,分别设于定位角钢(3)的内侧,其与定位角钢(3)固定连接,内侧面对应墙体竖筋(10)的设置位置开设有豁口(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整体为长方体框架,设于基础墙体模板(8)之上,所述基础墙体模板(8)的顶部与楼板模板(9)一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卡(1)、对撑钢筋(2)、定位角钢(3)和定位木方(4);所述定位卡(1)沿基础墙体模板(8)的延伸方向间隔成对设置,为F形条板,包括竖向设置的立板(11)以及水平设置的下定位板(12)和上定位板(13);两个定位卡(1)分别设于楼板模板(8)的两侧面板上,所述立板(11)紧贴基础墙体模板(8)的内侧设置,所述下定位板(12)卡在楼板模板(9)的上表面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对撑钢筋(2)横向水平设于两个定位卡(1)之间,两端分别与定位卡(1)的立板(1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角钢(3)沿基础墙体模板(8)的延伸方向纵向水平设置,共两条,分别设于同侧的定位卡(1)之上,其水平侧边与定位卡(1)的上定位板(13)贴合固定;所述定位木方(4)沿基础墙体模板(8)的延伸方向纵向水平设置,共两条,分别设于定位角钢(3)的内侧,其与定位角钢(3)固定连接,内侧面对应墙体竖筋(10)的设置位置开设有豁口(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1)共有两对,沿基础墙体模板(8)的延伸方向前后设置,相应的,所述对撑钢筋(2)、定位角钢(3)和定位木方(4)分别有两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1)、下定位板(12)和上定位板(13)均为4mm厚的等宽钢板,三者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对撑钢筋(2)与立板(11)也为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角钢(3)的水平侧边与上定位板(13)采用钻尾螺钉(5)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板(12)与楼板模板(9)的上表面采用自攻钉(6)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木方(4)与定位角钢(3)采用绑丝绑扎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凤霞仇健修建君张雪松姚红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