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境燃专利>正文

一种相吸压减少反弹回流的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721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相吸压减少反弹回流的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它包括水封、叶轮、底阀、密封装置等,其特征在于:泵壳内流道设置有吸水通孔片,吸水通孔片有斜向通孔,有设置成的通孔外流道口和通孔内流道槽,与对应的出水口,吸水通孔片的初始端紧贴在泵壳内,吸水通孔片的最后端朝向出水口。工作时,叶轮的甩力将液体冲击在吸水通孔片和斜向通孔上,通孔外流道口产生压强流道,在吸水通孔片上和外流道口相吸压、紧凑强劲的将液体排出出水口,整个过程减少液体反弹回流压的负作用损失,能在同样动力和叶轮的结构上提高流量扬程吸程。本专利结构简单、成本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等,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场所。

A Pump Device for Increasing Flow Head and Suction Range by Reducing Rebound Flow by Phase Suction Pressure

The utility model requests the protection of a water pump device with phase suction pressure to reduce rebound flow and increase suction head and suction range, which includes water seal, impeller, bottom valve, sealing device, etc.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the inner flow passage of the pump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through-hole sheet, the suction through-hole sheet has an oblique through-hole, the through-hole external flow passage outlet and the through-hole internal flow passage slot,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outlet and the suction through-hole sheet. The initial end is close to the pump housing, and the end of the suction through-hole piece faces the outlet. When working, the force of impeller will impact the liquid on the suction through-hole sheet and oblique through-hole, the through-hole outlet will generate pressure channel, suction on the suction through-hole sheet and the outflow channel outlet phase, compact and strong liquid discharge outlet, the whole process reduces the negative effect loss of liquid rebound backflow pressure, and can increase the flow head suction stroke on the same power and impeller structure. The pat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high work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and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吸压减少反弹回流的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泵
,特别涉及一种能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是封闭式叶轮,其敞开式、半开式叶轮效果较差,在得到的流量扬程吸程都不如封闭式叶轮,这主要的问题是扩散流失问题。尽管人们对叶轮做了更多改进,如加旋压、加旋级等等,就如与本专利同一技术人陆境燃的专利号(ZL201020242444.3,增弧旋片流量大扬程高叶轮),虽然旋压紧凑、能让液体在旋压过程中被动走拖走减少,即同样的动力转速提高流量扬程吸程。但所有叶轮的共同点都是达到最高扬程时,液体更多的跟叶轮被动走拖走,同时液体在泵壳壁上反弹回流压更多,产生负作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相吸压减少反弹回流的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相吸压减少反弹回流的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包括泵壳(1)与设置在泵壳(1)内的水封(11)、叶轮(2)、底阀和密封装置,水封用于对叶轮(2)进行密封,叶轮(2)用于甩动液体,底阀用于连接离心泵的水管,密封装置用于密封泵壳(1),所述水封(11)设置在叶轮(2)的中央,其在所述泵壳(1)的流道内设置有吸水通孔片(6),所述吸水通孔片(6)上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斜向通孔(7),所述泵壳(1)与吸水通孔片(6)之间为通孔外流道口(4),所述叶轮(2)和吸水通孔片(6)之间设置有通孔内流道槽(5),所述通孔外流道口(4)和通孔内流道槽(5)均与出水口(8)相连通,所述吸水通孔片(6)的一端固定在泵壳(1)上,吸水通孔片(6)的另一端朝向出水口(8),工作时,叶轮的甩力将液体旋压在吸水通孔片(6)和斜向通孔(7)上,通孔外流道口(4)产生强压流道,液体相吸压在斜向通孔(7)和吸水通孔片(6)上。进一步的,所述叶轮(2)内还连接着叶轮进水口(3)。进一步的,当采用自吸泵和离心泵时,所述叶轮(2)包含敞开式、半开式、封闭式装用。进一步的,当采用自吸泵时,所述出水口(8)的个数至少为1个。进一步的,当采用自吸泵时,所述吸水通孔片(6)安装在水泵支架上,吸水通孔片(6)有相应的斜向通孔(7),吸水通孔片(6)外有自吸泵叶轮盖罩(10)。进一步的,所述斜向通孔(7)的通孔倾斜方向为顺水流方向。进一步的,所述吸水通孔片(6)上还设置有孔片流道桥(9),孔片流道桥(9)两边有斜向通孔(7),孔片流道桥(9)就是围附在叶轮出水口甩力工作的,一部份液体在孔片流道桥(9)上将液体排出出水口(8),另一部份同样吸压在斜向通孔(7)的通孔外流道口(4)上。进一步的,所述孔片流道桥(9)宽度约等于叶轮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吸水通孔片(6)与泵壳(1)连成体铸成或将吸水通孔片(6)螺纹连接固定在泵壳(1)内。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相吸压减少反弹回流的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它包括水封、叶轮、底阀、密封装置等。在泵壳内流道设置有吸水通孔片,吸水通孔片有相应的斜向通孔,有设置成的通孔外流道口和通孔内流道槽,与对应的出水口,吸水通孔片的初始端紧贴在泵壳内,吸水通孔片的最后端朝向出水口。整个过程减少液体反弹和回流压,相对于
技术介绍
叶轮流速与静态的泵壳内壁提高了水的冲击力,形成加速流速互动态吸压在泵壳内壁的效果,没有动能与负作用的损失,能在同样动力和叶轮的结构上提高流量扬程吸程。但本专利要求保证液体的旋压力强度,所以要求外流道口的大小与吸水通孔片的通孔大小与布局要做完美的比例规格,才能体现出某些流量的扬程效果。本专利结构简单、成本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等,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场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优选实施例离心泵结构示意图剖面注解;图2为本技术提供优选实施例自吸泵结构示意图剖面注解;图3为吸水通孔片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吸水通孔片剖视结构图;图5为吸水通孔片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图3和图4,吸水通孔片6由斜向通孔7组成,斜向通孔7有相应的顺水流方向的斜向,斜向通孔7可以为各种形状结构组成。图5只是在吸水通孔片6和斜向通孔7的基础上多了个孔片流道桥9,孔片流道桥9宽度约等于叶轮出水口,孔片流道桥9两边有斜向通孔7孔片流道桥9就是围附在叶轮出水口甩力工作的,一部份液体在孔片流道桥9上将液体排出出水口8,另一部份同样吸压在斜向通孔7的通孔外流道口4上,孔片流道桥9能让液体的流动更有惯性和冲击力达到增强效果。说明吸水通孔片6及斜向通孔7可以有多种形态结构组成,稍加的改变应在本专利保护范围。其吸水通孔片6可以与泵壳1连成体铸成,也可以将吸水通孔片6经过螺丝等方式吻合固定在泵壳1内。本专利的吸水通孔片6的布局与尺寸范围内要求极严格,同时通孔外流道口4的大小与斜向通孔7的大小与布局都要按一定比例做成,使得施压力紧凑,力量强劲,达到某种流量的最佳扬程效果。本专利还包括水封,叶轮2(含敞开式、半开式、封闭式叶轮都能应用),密封装置等。在离心泵时,参见图1,泵壳1内流道设置有吸水通孔片6,吸水通孔片6有相应的斜向通孔7,有设置成的通孔外流道口4和通孔内流道槽5,有相应的出水口8,对接的叶轮进水口3,吸水通孔片6的初始端紧贴或连成体在泵壳1内,从图纸可以看出吸水通孔片6约在出水口附近紧贴于泵壳,这有利于整个泵壳过程的吸压工作,吸水通孔片6的最后端朝向出水口8。参见图2,用于自吸泵时,其用的吸水通孔片6跟图3、图4、图5案例一样,叶轮2包含敞开式、半开式、封闭式装用,其吸水通孔片6安装在支架上,叶轮进水口和吸水通孔片6外有自吸泵叶轮盖罩10(有些叶轮盖罩周围只有一个出水口,而盖罩内边还有一个小出水口等类似结构,同理本专利能应用与保护),形成的通孔外流道口4和通孔内流道槽5,与出水口8。吸水通孔片6的初始端紧贴或连成体在自吸泵叶轮盖罩10内,吸水通孔片6的最后端朝向出水口8。图2中看到水封11,推理的叶轮口就不再画图与表示;自吸泵叶轮盖罩外的密封圈、阻吸水口回流板等的连接装置与习用自吸泵一样(不再画图与解释)。本专利工作时,叶轮的甩力将液体旋压在吸水通孔片6和斜向通孔7上,通孔外流道口4产生强压流道,液体相吸压在斜向通孔7和吸水通孔片6(或在图5案例的孔片流道桥9)上,加速大力排出出水口,这个过程流道形成加速比流出,尽管高负荷时液体的反弹和回流压也会尽量少,那么,水的冲击力已经从出水口8大力排出了。能在同样动力和叶轮的结构上提高流量扬程,因扬程高甩力大时对于吸程也是能提高的。再因本专利的泵壳内是相互吸压的,利于叶轮的再旋转,减少动力耗的损失,减少机器磨损与动力过大耗油损失。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吸压减少反弹回流的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包括泵壳(1)与设置在泵壳(1)内的水封(11)、叶轮(2)、底阀和密封装置,水封用于对叶轮(2)进行密封,叶轮(2)用于甩动液体,底阀用于连接离心泵的水管,密封装置用于密封泵壳(1),所述水封(11)设置在叶轮(2)的中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壳(1)的流道内设置有吸水通孔片(6),所述吸水通孔片(6)上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斜向通孔(7),所述泵壳(1)与吸水通孔片(6)之间为通孔外流道口(4),所述叶轮(2)和吸水通孔片(6)之间设置有通孔内流道槽(5),所述通孔外流道口(4)和通孔内流道槽(5)均与出水口(8)相连通,所述吸水通孔片(6)的一端固定在泵壳(1)上,吸水通孔片(6)的另一端朝向出水口(8),工作时,叶轮的甩力将液体旋压在吸水通孔片(6)和斜向通孔(7)上,通孔外流道口(4)产生强压流道,液体相吸压在斜向通孔(7)和吸水通孔片(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吸压减少反弹回流的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包括泵壳(1)与设置在泵壳(1)内的水封(11)、叶轮(2)、底阀和密封装置,水封用于对叶轮(2)进行密封,叶轮(2)用于甩动液体,底阀用于连接离心泵的水管,密封装置用于密封泵壳(1),所述水封(11)设置在叶轮(2)的中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壳(1)的流道内设置有吸水通孔片(6),所述吸水通孔片(6)上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斜向通孔(7),所述泵壳(1)与吸水通孔片(6)之间为通孔外流道口(4),所述叶轮(2)和吸水通孔片(6)之间设置有通孔内流道槽(5),所述通孔外流道口(4)和通孔内流道槽(5)均与出水口(8)相连通,所述吸水通孔片(6)的一端固定在泵壳(1)上,吸水通孔片(6)的另一端朝向出水口(8),工作时,叶轮的甩力将液体旋压在吸水通孔片(6)和斜向通孔(7)上,通孔外流道口(4)产生强压流道,液体相吸压在斜向通孔(7)和吸水通孔片(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吸压减少反弹回流的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内还连接着叶轮进水口(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吸压减少反弹回流的提高流量扬程吸程的水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采用自吸泵和离心泵时,所述叶轮(2)包含敞开式、半开式、封闭式装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境燃陆林松唐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陆境燃陆林松唐建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