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144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包括卡槽,内仓,移动杆,顶板,卡板,承接板,底件和插入件;所述移动杆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内部的安装槽内部,且顶板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拉环,并且承接板安装在内仓的内部,再者,承接板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内仓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底件的底端设有圆锥形结构的插入件,此处的固定杆是用来将管道进行移动与固定的,从而使得管道可以被便捷的进行移动,将管道通过本装置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固定杆的顶端的凸件为弧形结构,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与管道的内部顶端相接触的,使得防滑件可以管道的内部顶端相接触,从而起到了防滑的效果。

A Simple Lifting Frame Structure for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on Sit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mple lifting hanger structure for on-site construction of road and bridge, which includes chuck, silo, moving pole, roof, chuck, bearing plate, bottom part and insertion parts; the moving pole is embedded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inside the fixed part, and the top of the roof is installed with pull rings by welding, and the bearing plate is install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ilo, and the other is install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ilo. The top of the bear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inner silo through a spring, and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conical insert. The fixed rod here is used to move and fix the pipeline, so that the pipeline can be moved conveniently, and the pipeline can be moved to the required position through the device. The convex part at the top of the fixed rod is an arc structure, so that the pipeline can be moved conveniently. In order to better contact with the internal top of the pipeline, the anti-skid parts can contact with the internal top of the pipeline, thus playing an anti-skid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提吊架、施工设施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
技术介绍
在路桥的施工现场,通常需要用到提吊架来对较大的材料或管道进行移动与转移或吊装。基于上述,现有的提吊架结构在需要使用的时候,使用时进一步固定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使提吊架稳固的进行使用,容易出现位移的现象,且现有的提吊架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将管道进行便捷移动的结构不够完善,通过吊装的话不便于将管道捆绑移动。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提吊架结构在需要使用的时候,使用时进一步固定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使提吊架稳固的进行使用,容易出现位移的现象,且现有的提吊架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将管道进行便捷移动的结构不够完善,通过吊装的话不便于将管道捆绑移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包括主体,移动槽,固定槽,支杆,固定杆,凸件,防滑件,卡件,固定件,卡槽,内仓,移动杆,顶板,卡板,承接板,底件和插入件;所述主体为提吊架的支撑杆结构,该主体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横梁,再者,横梁上方安装有牵引吊装装置;所述固定杆的内端上方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防滑件,还有的是,固定杆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移动槽的内部,并且,卡件通过嵌入的方式插入到移动槽两侧的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固定件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安装槽;所述移动杆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内部的安装槽内部,且顶板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拉环,并且承接板安装在内仓的内部,再者,承接板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内仓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底件的底端设有圆锥形结构的插入件。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矩形结构的移动槽,且移动槽的内部两侧设有矩形排列的矩形结构的固定槽,并且主体的底部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支杆。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为矩形长条状结构,且固定杆的上方设有弧形结构的凸件,并且固定杆的两侧中间位置设有矩形长条状结构的卡件。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外端为矩形结构,且固定件内部安装槽两侧设有矩形结构的卡槽,并且固定件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内仓,再者固定件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杆的外侧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为圆柱形结构,且移动杆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圆形板状结构的顶板,且移动杆的内部外侧设有圆环形板状结构的承接板,并且移动杆的两侧设有矩形板状结构的卡板,并且移动杆的底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矩形板状结构的底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固定杆与移动杆,此处的固定杆是用来将管道进行移动与固定的,从而使得管道可以被便捷的进行移动,将管道通过本装置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固定杆的顶端的凸件为弧形结构,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与管道的内部顶端相接触的,使得防滑件可以管道的内部顶端相接触,从而起到了防滑的效果,使得管道可以被稳固的移动,而卡件则是用来嵌入到固定槽的内部的,在将固定杆的内端插入到管道内部的时候,可以人力使用固定杆的外端,向上抬动固定杆,使管道一起被抬动上升,当上升到需要的高度之后,通过人力推动固定杆的外端,使得卡件嵌入到固定槽的内部,从而将管道与固定杆固定在需要的高度,然后松开固定杆,移动本装置,同时将管道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而此处的移动杆则是起到了带动底部的底件与插入件进行移动的作用,使得本装置在吊装使用的时候更加的稳固,不会产生晃动或位移,使得插入件可以插入到泥土中,从而将本装置进行固定,而顶板则是用来安装拉环的,使得人力可以通过拉环将顶板与移动杆进行移动,而卡板则是在拉动移动杆之后,转动移动杆,使得卡板的底端与固定件的顶端接触,使得移动杆带动插入件固定处于上升的状态,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移动轮便捷的移动,而承接板则是用来与弹簧的底端进行连接的,使得卡板嵌入到卡槽的内部的时候,弹簧支撑承接板下移,使移动杆可以下移,从而对本装置进行限位,从而解决了在需要使用的时候,使用时进一步固定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使提吊架稳固的进行使用,容易出现位移的现象,且现有的提吊架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将管道进行便捷移动的结构不够完善,通过吊装的话不便于将管道捆绑移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点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B点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移动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体;101、移动槽;102、固定槽;103、支杆;2、固定杆;201、凸件;202、防滑件;203、卡件;3、固定件;301、卡槽;302、内仓;4、移动杆;401、顶板;402、卡板;403、承接板;404、底件;405、插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包括主体1,移动槽101,固定槽102,支杆103,固定杆2,凸件201,防滑件202,卡件203,固定件3,卡槽301,内仓302,移动杆4,顶板401,卡板402,承接板403,底件404和插入件405;所述主体1为提吊架的支撑杆结构,该主体1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横梁,再者,横梁上方安装有牵引吊装装置;所述固定杆2的内端上方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防滑件202,还有的是,固定杆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移动槽101的内部,并且,卡件203通过嵌入的方式插入到移动槽101两侧的固定槽102的内部;所述固定件3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安装槽;所述移动杆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3内部的安装槽内部,且顶板401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拉环,并且承接板403安装在内仓302的内部,再者,承接板403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内仓302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底件404的底端设有圆锥形结构的插入件405。其中,所述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矩形结构的移动槽101,且移动槽101的内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包括:主体(1),移动槽(101),固定槽(102),支杆(103),固定杆(2),凸件(201),防滑件(202),卡件(203),固定件(3),卡槽(301),内仓(302),移动杆(4),顶板(401),卡板(402),承接板(403),底件(404)和插入件(405);所述主体(1)为提吊架的支撑杆结构,该主体(1)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横梁,再者,横梁上方安装有牵引吊装装置;所述固定杆(2)的内端上方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防滑件(202),还有的是,固定杆(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移动槽(101)的内部,并且,卡件(203)通过嵌入的方式插入到移动槽(101)两侧的固定槽(102)的内部;所述固定件(3)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安装槽;所述移动杆(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3)内部的安装槽内部,且顶板(401)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拉环,并且承接板(403)安装在内仓(302)的内部,再者,承接板(403)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内仓(302)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底件(404)的底端设有圆锥形结构的插入件(4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路桥的现场施工用的简易式提吊架结构包括:主体(1),移动槽(101),固定槽(102),支杆(103),固定杆(2),凸件(201),防滑件(202),卡件(203),固定件(3),卡槽(301),内仓(302),移动杆(4),顶板(401),卡板(402),承接板(403),底件(404)和插入件(405);所述主体(1)为提吊架的支撑杆结构,该主体(1)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横梁,再者,横梁上方安装有牵引吊装装置;所述固定杆(2)的内端上方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防滑件(202),还有的是,固定杆(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移动槽(101)的内部,并且,卡件(203)通过嵌入的方式插入到移动槽(101)两侧的固定槽(102)的内部;所述固定件(3)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安装槽;所述移动杆(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3)内部的安装槽内部,且顶板(401)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拉环,并且承接板(403)安装在内仓(302)的内部,再者,承接板(403)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内仓(302)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底件(404)的底端设有圆锥形结构的插入件(4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路桥的现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进雄夏亚洲覃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